沙弥尼律仪要略背诵

“沙弥尼律仪要略背诵”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沙弥尼律仪要略背诵”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沙弥尼律仪要略背诵”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沙弥尼律仪要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佛典


  沙弥尼律仪要略

  华山隆昌寺司律学沙门 读体 辑集

  梵语沙弥尼。此翻息慈女。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 女。亦云求寂女。律仪者。十戒律诸威仪也。

  上篇

  戒律门

  沙弥尼离戒文中。佛言。十六以上。应作沙弥尼。素无瑕秽。贞良完具。无所毁辱。父母见听。乃得为道。素不贞良。不应为道。石人 病。不应为道。以女人恣态难保。悦在须臾。复生恶意。譬如水泡。一起一灭。无有常定。须善观察。乃可度尼。又佛观见人间。上至二十八天。下至十八地狱。皆苦无乐。故结戒以训后生。由是信女剃发出家。先受十支禁戒。名法同沙弥尼。次与二岁验学六法。为式叉摩那。俟岁满学净。堪入亚僧数者。在二部僧中。乞受比丘尼戒。斯诚正制。比来尼律失宗。时风下迈。而沙弥尼本所受戒未谙。憍慢者多轻二部大僧。愚昧者全失诸门细行。欲光道化以摄尼徒。难可冀也。因采十戒。略明制止。俾蒙学知所向方。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违犯。然近为式叉摩那。比丘尼戒之阶梯。远为菩萨戒之根本。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庶几成就圣道。不负初念出家之志矣。若乐广览者。自当详阅律藏全典。

  以下十戒条章。依律藏随字函本文录出。并无增减。

  第一杀戒

  沙弥尼初戒。不得杀生。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

沙弥尼律仪要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沙弥尼律仪要略

华山隆昌寺司律学沙门 读体 辑集

梵语沙弥尼。此翻息慈女。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女。亦云求寂女。律仪者。十戒律诸威仪也。

上篇

戒律门

沙弥尼离戒文中。佛言。十六以上。应作沙弥尼。素无瑕秽。贞良完具。无所毁辱。父母见听。乃得为道。素不贞良。不应为道。石人",病。不应为道。以女人恣态难保。悦在须臾。复生恶意。譬如水泡。一起一灭。无有常定。须善观察。乃可度尼。又佛观见人间。上至二十八天。下至十八地狱。皆苦无乐。故结戒以训后生。由是信女剃发出家。先受十支禁戒。名法同沙弥尼。次与二岁验学六法。为式叉摩那。俟岁满学净。堪入亚僧数者。在二部僧中。乞受比丘尼戒。斯诚正制。比来尼律失宗。时风下迈。而沙弥尼本所受戒未谙。憍慢者多轻二部大僧。愚昧者全失诸门细行。欲光道化以摄尼徒。难可冀也。因采十戒。略明制止。俾蒙学知所向方。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违犯。然近为式叉摩那。比丘尼戒之阶梯。远为菩萨戒之根本。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庶几成就圣道。不负初念出家之志矣。若乐广览者。自当详阅律藏全典。

以下十戒条章。依律藏随字函本文录出。并无增减。

第一杀戒

沙弥尼初戒。不得杀生。慈愍群生。

沙弥尼律仪要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沙弥尼律仪要略

华山隆昌寺司律学沙门 读体 辑集

梵语沙弥尼。此翻息慈女。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女。亦云求寂女。律仪者。十戒律诸威仪也。

上篇

戒律门

沙弥尼离戒文中。佛言。十六以上。应作沙弥尼。素无瑕秽。贞良完具。无所毁辱。父母见听。乃得为道。素不贞良。不应为道。石人",病。不应为道。以女人恣态难保。悦在须臾。复生恶意。譬如水泡。一起一灭。无有常定。须善观察。乃可度尼。又佛观见人间。上至二十八天。下至十八地狱。皆苦无乐。故结戒以训后生。由是信女剃发出家。先受十支禁戒。名法同沙弥尼。次与二岁验学六法。为式叉摩那。俟岁满学净。堪入亚僧数者。在二部僧中。乞受比丘尼戒。斯诚正制。比来尼律失宗。时风下迈。而沙弥尼本所受戒未谙。憍慢者多轻二部大僧。愚昧者全失诸门细行。欲光道化以摄尼徒。难可冀也。因采十戒。略明制止。俾蒙学知所向方。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违犯。然近为式叉摩那。比丘尼戒之阶梯。远为菩萨戒之根本。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庶几成就圣道。不负初念出家之志矣。若乐广览者。自当详阅律藏全典。

以下十戒条章。依律藏随字函本文录出。并无增减。

第一杀戒

沙弥尼初戒。不得杀生。慈愍群生。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具戒便蒙目次大比丘具足二百五十戒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九十波逸提四波罗提提舍尼法一百应当学法七灭诤法

具戒便蒙目次(终)

卍云。具足戒名数。散见处处。故今省之。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卷上

菩萨戒弟子云栖寺沙门 袾宏 辑

菩提心比丘鼎湖山沙门 弘赞 注

今此要略一书。乃云栖大师。于沙弥十戒经等辑出。其义切要。而文简略。以便初机沙弥习学。犹观掌果。按沙弥有三品。一。从七岁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年幼未堪别务。唯令为僧守护谷麦。及于食厨坐禅等处。驱遣乌鸟。以代片劳。兼生福善。无致坐消信施。虚度光阴也。二。从十四岁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其年正与二法相应。一。能事师执劳服役。二。能修习禅诵故也。三。从二十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其年满二十。应受具戒。或根性暗钝。或出家年晚。不能顿持诸戒。虽年登比丘。位是沙弥。故名名字沙弥。品数虽三。而俱禀十戒。总名为一法同沙弥。若剃须发。不受十戒。名形同沙弥。其形相虽同。由无戒摄。非五众数。今拣形同。而取法同也。

梵语沙弥。此云息慈。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 。亦云求寂。

梵语者。谓天竺人音。与梵天语同。故名梵语。由昔世界初成。未有人居。地光上彻。色界梵天之

毗尼日用(背诵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毗尼日用(背诵版) 早觉1

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

鸣钟2

愿此钟声超法界 铁围幽闇悉皆闻 闻尘清净证圆通 一切众生成正觉

闻钟3

闻钟声 烦恼轻 智慧长 菩提生 离地狱 出火坑 愿成佛 度众生 唵。伽啰帝耶莎诃(三遍)

着衣4

若着上衣 当愿众生 获胜善根 至法彼岸 着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

下单5

从朝寅旦直至暮 一切众生自回护 若于足下丧其形 愿汝即时生净土

唵。逸帝律尼莎诃(三遍)

行步不伤虫6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唵。地利日利莎诃(三遍)

出堂7

从舍出时 当愿众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登厕8

大小便时 当愿众生 弃贪瞋痴 蠲除罪法

唵。很鲁陀耶莎诃

洗净9

事讫就水 当愿众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唵。室利婆醯莎诃(三遍)

去秽10

洗涤形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唵。贺曩密栗帝莎诃(三遍)

洗手11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 唵。主迦啰耶莎诃(三遍)

净面12

以水洗面 当愿众生 得净法门 永无垢染 唵。蓝莎诃(默持二十一遍)

饮水13

佛观一钵水 八万四千虫 若不持此咒 如食众生肉 唵。嚩悉波啰摩尼莎诃(三遍)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超级完整版_背诵版_ (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简论

1.《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2.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也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指与国家的军事手段(即武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3.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即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

4.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法文的Cultura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宽泛。

5.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6.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在历史上的一定的

《金匮要略》重点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2)

1、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指致病的不正常气候。

2、本条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论述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分类、和疾病的预防与早期治疗的措施。

3、病因:内因:经络受邪,入脏腑;(内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外因:邪气侵犯人体,仅在血脉间传注——导致四肢九窍壅塞不通(外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其它:房室、金刃、虫兽。

4、养慎:内养正气,外慎风寒。

5、导引: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 名为导引。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8)

1、未至而至:前面的“至”字是指时令到,后面的“至”字是指与时令相应的气候到。甲子: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正当雨水节。

2、本条论

述与时令不符的反常气候的四种类型。3、反常气候变化:未至而至-未得甲子,天因温和至而太过-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至而不至-以得甲子,而天未温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实脾:即调补脾脏。

此时脾气旺盛,故云四季脾王。

虚虚实实:虚证误用泻法,使正气更虚,谓虚虚;实证误用补法,使病邪更盛,谓实实。客气邪风: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疢难:此指疾病。

养慎: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导引: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吐纳: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却病方法。

膏摩:用药膏熨摩体表一定部位的一种外治方法。 语声寂然:形容病人安静无声。

喑喑然:形容病人语声低微而不清澈。 啾啾然:形容病人语声细小而长。 吸远:指吸气深长而困难。

寸口:指脉法。金匮脉法有两种,一种是独取寸口法,分寸口、关上、尺中。另一种是三部诊法,分寸口(手太阴动脉)、跌阳(足阳明冲阳穴)、少阴(足少阴太蹊穴)。本条寸口,是指两手的寸、关、尺六部脉,

未至而至:第一个“至”指时令到,第二个“至”指与时令相应的气候到。 甲子: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正当雨水节。 厥阳:厥,逆也。厥阳,即阳气上逆 卒厥:突然发生晕厥的病证。

脉脱:指一时性脉象乍伏不见。多由邪气阻遏正气,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 浸淫疮:是皮肤病的一种,能从局部遍及全身。 阳病十八:阳病是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金鉴》云:“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病皆在外,故为阳病也。

金匮要略习题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绪论

习 题 部 分 一、名词解释 1. 金匮要略方论

二、填空题 2. 《金匮要略》约成书于 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的专书,作者是我国 著名医学家 所著。

3. 《金匮要略》共有 篇, 条原文,载方 首,用药 味。

4. 《金匮要略》是由 朝 、 、 等整理的。

5. 《金匮要略》的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是属于总论性质,该篇对疾病的病因、病机、 、 、 等方面都以举例的形式作了原则性的提示,在全书中具有 意义。 6. 《金匮要略心典》的作者是 ;《金匮要略本义》的作者是 。 7. 注释《金匮要略》原著的第一人是 代的 ,他的著作为 。

8. 《金匮要略论注》的作者是 ;《金匮要略编注》的作者是 。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

9. 校订《金匮要略方论》的作者是(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7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简论

1.《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2.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也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指与国家的军事手段(即武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3.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即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

4.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法文的Cultura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宽泛。

5.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6.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