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版高等数学第五章课后答案
“同济版高等数学第五章课后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同济版高等数学第五章课后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同济版高等数学第五章课后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等数学李伟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习题5—1(A)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如果函数)(x f 仅在区间],[b a 上有界,它在],[b a 上未必可积,要使其可积,它在
],[b a 上必须连续;
(2)如果积分?b
a x x f d )((
b a <)存在,那么n
a b i n a b a f x x f n i n b a --+=∑?=∞→)(lim d )(1; (3)性质5也常称为积分不等式,利用它(包括推论)结合第三章的有关知识,可以估计积分的值、判定积分的符号,也可证明关于定积分的某些不等式;
(4)定积分的中值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利用它能去掉积分号,同时该“中值”)(ξf 还是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的平均值.
答:(1)前者正确.如狄利克雷函数???∈∈=c Q
x Q x x D ,,,01)(在区间][b a ,(其中a b >)上有界,但是它在区间][b a ,上不可积,事实上:将][b a ,任意分成n 个小区间][1i i x x ,-
)21(n i ,,, =,
(其中b x a x n ==,0)记第i 个小区间长度为i x ?,先在][1i i x x ,-上取i ξ为有理数,则a b x x D n i i n i i i -=?=?∑∑=→=
高等数学课件第五章同济六版
高等数学课件第五章同济六版
第五章
第节二 微积的基本公式分一、引例 二积分、限的上函数其导及 数、牛三顿 莱–尼兹公式布
YNAGHOZUUNI VRESIY机T 动目 录页上 下页返 结束
回
高等数学课件第五章同济六版
一引例在变、速线运动中,直 已知置函位数与 度函数速
间有关系:之s( t ) v(t )物体在时间隔间 经内过的程路
为
TT2
1v( t )dt s T(2 ) (Ts1)
种积这与原分函数关的在系一条件下定有具普性 .遍YNAGZOU UNHIERSVIYT动机 录 目页上 下页 回 结束返
高等数学课件第五章同济六版
二、积上限分函的数及其数定理导1. 若 积分则上限函数x y (f)x ( x) f t( d)t y a (x)
证: x ,x h a[ , ]b, 则 o a有 x b x x x( h ) x( ) 1 x h ft )(d t f (t ) d t x h a hh a 积 分值定理 中x h1 (tf) d t f ( ) ( x x h) h x
x)
高等数学同济第五版第9章答案
习题9?1
1? 设有一平面薄板(不计其厚度)? 占有xOy面上的闭区域D? 薄板上分布有密度为? ??(x, y)的电荷? 且?(x, y)在D上连续? 试用二重积分表达该板上全部电荷Q?
解 板上的全部电荷应等于电荷的面密度?(x, y)在该板所占闭区域D上的二重积分?
Q????(x,y)d??
D 2? 设I1???(x2?y2)3d?? 其中D1?{(x? y)|???x?1? ?2?y?2??
D1 又I2???(x2?y2)3d?? 其中D2?{(x? y)|0?x?1? 0?y?2}?
D2试利用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说明I1与I2的关系?
解 I1表示由曲面z?(x2?y2)3与平面x??1? y??2以及z?0围成的立体V的体积? I2表示由曲面z?(x2?y2)3与平面x?0? x?1? y?0? y?2以及z?0围成的立体V1的体积?
显然立体V关于yOz面、xOz面对称? 因此V 1是V位于第一卦限中的部分? 故 V?4V1? 即I1?4I2? 3? 利用二重积分的定义证明?
高等数学同济第五版第6章答案
习题6?2?
1? 求图6?21 中各画斜线部分的面积? (1)
解 画斜线部分在x轴上的投影区间为[0? 1]? 所求的面积为
311. A??(x?x)dx?[2x2?1x2]1?00326 (2)
解法一 画斜线部分在x轴上的投影区间为[0? 1]? 所求的面积为 A??0(e?ex)dx?(ex?ex)|10?1?
解法二 画斜线部分在y轴上的投影区间为[1? e]? 所求的面积为
e?dy?e?(e?1)?1? A??1lnydy?ylny|1?1ee1 (3)
解 画斜线部分在x轴上的投影区间为[?3? 1]? 所求的面积为 A??[(3?x2)?2x]dx?32?
?331 (4)
解 画斜线部分在x轴上的投影区间为[?1? 3]? 所求的面积为
32? A??(2x?3?x2)dx?(x2?3x?1x3)|3??1?1333 2. 求由下列各曲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1) y?1x2与x2?y2?8(两部分都要计算)?
2 解?
22
高等数学同济第五版第6章答案
习题6?2?
1? 求图6?21 中各画斜线部分的面积? (1)
解 画斜线部分在x轴上的投影区间为[0? 1]? 所求的面积为
311. A??(x?x)dx?[2x2?1x2]1?00326 (2)
解法一 画斜线部分在x轴上的投影区间为[0? 1]? 所求的面积为 A??0(e?ex)dx?(ex?ex)|10?1?
解法二 画斜线部分在y轴上的投影区间为[1? e]? 所求的面积为
e?dy?e?(e?1)?1? A??1lnydy?ylny|1?1ee1 (3)
解 画斜线部分在x轴上的投影区间为[?3? 1]? 所求的面积为 A??[(3?x2)?2x]dx?32?
?331 (4)
解 画斜线部分在x轴上的投影区间为[?1? 3]? 所求的面积为
32? A??(2x?3?x2)dx?(x2?3x?1x3)|3??1?1333 2. 求由下列各曲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1) y?1x2与x2?y2?8(两部分都要计算)?
2 解?
22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 - 第五章 - 定积分及其应用
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本章开始讨论积分学中的另一个基本问题:定积分.首先我们从几何学与力学问题引进定积分的定义,之后讨论它的性质与计算方法.最后,来讨论定积分的应用问题.
第1节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1 定积分问题举例 1.1.1
曲边梯形的面积
曲边梯形? 设函数y?f(x)在区间?a,b?上非负、连续? 由直线x?a,x?b,y?0及曲线y?f(x)所围成的图形称为曲边梯形? 其中曲线弧y?f(x)称为曲边?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的近似值?
将曲边梯形分割成一些小的曲边梯形?每个小曲边梯形的面积都近似地等于小矩形的面积? 则所有小矩形面积的和就是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 具体方法是? 在区间?a,b?中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图5-1)
a?x0?x1?x2???xn?1?xn?b,
把?a,b?分成n个小区间
?x0,x1?,?x1,x2?, ?x2,x3?,?,?xn?1,xn?,
它们的长度依次为?x1?x1?x0,?x2?x2?x1,?,?xn?xn?xn?1.?
经过每一个分点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段? 把曲边梯形分成n个窄曲边梯形?在每个小区间?xi?1,xi?上任取一点?i, 以?xi?1
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试题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时间 62
第五章 定 积 分
§5—1 定积分概念
一、填空题
1. f(x)在[a,b]上可积的充分条件是 。
2. limn???k?1nk用定积分表示可表示成 。
??nn3. 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4. 定积分
???sinxdx= ,?sinxdx= 。
???a?aa2?x2dx的几何意义是 。
二.判断题。
1.若f(x)在[ a,b]上有界,则f(x)在[a,b]上可积。 ( ) 2.若f(x)在[a,b]上可积,则f(x)在[ a,b]上有界。 ( ) 3.若f(x)、g(x)在[a,b]上都不可积,则f(x)+g(x)在[a,b]上必不可积。 ( ) 5. 若f(x)在[a,b]上可积,则g(x) )在[a,b
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试题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时间 62
第五章 定 积 分
§5—1 定积分概念
一、填空题
1. f(x)在[a,b]上可积的充分条件是 。
2. limn???k?1nk用定积分表示可表示成 。
??nn3. 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4. 定积分
???sinxdx= ,?sinxdx= 。
???a?aa2?x2dx的几何意义是 。
二.判断题。
1.若f(x)在[ a,b]上有界,则f(x)在[a,b]上可积。 ( ) 2.若f(x)在[a,b]上可积,则f(x)在[ a,b]上有界。 ( ) 3.若f(x)、g(x)在[a,b]上都不可积,则f(x)+g(x)在[a,b]上必不可积。 ( ) 5. 若f(x)在[a,b]上可积,则g(x) )在[a,b
高等数学 第五章 不定积分
第五章 不定积分
一、 本章提要
1. 基本概念 原函数,不定积分. 2. 基本公式
不定积分的基本积分公式(13个);分部积分公式. 3.基本方法
第一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第二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方法.
二、 要点解析
问题1 应用第二换元积分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解析 用第二换元积分法计算不定积
?f(x)dx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变换函数
x??(t),使得新的被积函数f(?(t))??(t)具有原函数G(t) ,再从x??(t)中得出 t???1(x)代入G(t),即得f(x)的原函数.上述条件与结论用定理描述为:
定理(第二换元法)若函数x??(t)在某个区间上满足: (1)??(t)可导且 ??(t)?0;
(2)x??(t)的反函数 t??(x)存在; (3)f(?(t))??(t)有原函数G(t).则有
?1?f(x)dx??f(?(t))??(t)dt?G(?1 ???t?1 ??(t) ?1(x))?C.
上述定理的证明是显然的,只需证明右端的导数是左边的被积函数即可,事实上,
?(G(??1(x))?C)??G?(t)t?x?G(t)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五版)第十二章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五版) 第十二章 微分方程
习题12 1
1. 试说出下列各微分方程的阶数: (1)x(y′)2 2yy′+x=0; 解 一阶. (2)x2y′ xy′+y=0; 解 一阶.
(3)xy′′′+2y′+x2y=0; 解 三阶.
(4)(7x 6y)dx+(x+y)dy=0; 解 一阶.
d2QdQQ
(5)L+R+=0;
dtCdt
解 二阶. (6)
dρ
+ρ=sin2θ. dθ
解 一阶.
2. 指出下列各题中的函数是否为所给微分方程的解: (1)xy′=2y, y=5x2; 解 y′=10x.
因为xy′=10x2=2(5x2)=2y, 所以y=5x2是所给微分方程的解. (2)y′+y=0, y=3sin x 4cos x; 解 y′=3cos x+4sin x.
因为y′+y=3cos x+4sin x+3sin x 4cos x=7sin x cos x≠0, 所以y=3sin x 4cos x不是所给微分方程的解. (3)y′′ 2y′+y=0, y=x2ex;
解 y′=2xex+x2ex, y′′=2ex+2x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