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表达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与表达规律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探索与表达规律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探索与表达规律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3.5探索与表达规律(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3.5 探索规律

? 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知新

1.观察下列日历: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①每一横行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竖列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P98完成下列问题: 1. 问题解决.

问题1.①先回答课本提出的四个问题:②9个数之和是中间数的_________. ③设中间数为x,填写下表:

x 则9个数之和是____________. 问题2.思考课本“想一想”的问题。

三、自学检测:

1. 按规律填空,并用字母n(n为自然数)表示一般规律:

①2,4,6,8,____,12,14,?____ ②2,4,8,____,32,64,?____ ③1,3,7,____,31,63,?____ 2. 观察下面的一

探索规律 -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探索规律——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0页 第五单元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2.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排列与组合的规律。 教学难点:有序地思考在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庆祝2013年元旦,我们班女同学编排了精彩的现代舞,老师为她们挑选了四件上衣两条裤子,有几种搭配方法呢?怎样搭配更漂亮呢?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说说有几种搭配方法。

2.动手操作:学生用学具卡片摆一摆,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老师提出并板书要求:不重复、不遗漏。) 3.全班交流:指名学生上台交流搭配方法。

预设1:从上衣搭起,每件上衣依次和2条裤子搭配------引导学生说出4个2种。

预设2:从裤子搭起,每条裤子依次和4件上衣搭配-----引导学生说出有2个4种。

4.从裤子搭起,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中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显得复杂一些。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去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众所周知,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变化的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发现关系和规律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探索能力的过程。因此,《标准》将“探索规律”作为数学与运算独立的内容,其目的是加强这方面教学的力度,把这种“探索规律”的活动,结合其它方面内容的学习,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开阔学生的思路。因此在设计时,我根据本课探究性和活动性比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了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敢问。在刚一上课,我便问学生:“喜欢做游戏吗?我们快去看看吧!”由此自然引出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简单的排列规律,即复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探索规律的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中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显得复杂一些。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去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众所周知,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变化的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发现关系和规律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探索能力的过程。因此,《标准》将“探索规律”作为数学与运算独立的内容,其目的是加强这方面教学的力度,把这种“探索规律”的活动,结合其它方面内容的学习,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开阔学生的思路。因此在设计时,我根据本课探究性和活动性比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了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敢问。在刚一上课,我便问学生:“喜欢做游戏吗?我们快去看看吧!”由此自然引出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简单的排列规律,即复

规律探索(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武汉考试 七年级数学

【1、数字问题】

例1 观察一列数:1,-

357911,,?,,?,……根据规律,请你写出第10个数是 49162536 。

解: 正负控制:(?1)n?1 形式一致:,,,1357......, 分子规律:2n?1 分母规律:n2

14916(2n?1)(?1)n?119 则该数列的规律为: ,令n=10,第10个数为: ?n2100

例2 古希腊数学家把1,3,6,10,15,21,… 叫做三角形数,根据它的规律,则第100个与第98

个的差为 ________

解:第1个数:1

第2个数:1+2=3 第3个数:1+2+3=6 第4个数:1+2+3+4=10 依次类推。。。。。。

第98个数:1+2+3+….+98 第100个数:1+2+3+…+100

则第100个与第98个的差为:100+99=199 练习:

(1)观察一列数:

12,?423,,?17510,

526,?637……根据规律,请你写出第10个数是?

解:正负控制:(?1)n?1

探索规律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授课内容: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图形,算式,数字,提高自己观察图形,探索规律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寻找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 教学过程: 知识点: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 (1) 从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出发,观察各个数量之间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 (2) 由此及彼,合理联想,大胆猜想。 (3) 善于类比,从不同事物中,发现其相似点或者相同点。 (4) 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验证结论正确与否。 (5) 在探索规律中要善于变换思维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题型一:探索图形中的规律 1、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下面草图所示。这样捏合到第 次后可拉出64根细面条。 第一次捏合 第二次捏合 第三次捏 2、如下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再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再将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如此循环进行下去; (1)填表: 剪的次数 (2)如果剪n次,共剪出多少个小正方形? (3)如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片断及反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片断及反思

片断一:

师:我想继续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愿意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我的特异功能”。我需要2名小助手和我配合一下。

(指名上前)

你的任务很重要。

师(对另一生):你的任务也很艰巨,就是帮她(停顿)拿着话筒(学生笑),这样大家才能听清她的回答,另外帮忙看着大屏幕,不要让她的手或头挡着画面。其他同学注意看、注意听。

师(背朝学生及屏幕):小助手,请在表格第一行任写一个乘法算式,如果因数比较大,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小助手,请告诉我,积是多少?

(生报)

师:小助手,第二行的第一个因数不变,和上面一样,第二个因数任意去乘一个数,告诉我,第二个因数乘了几?

(生报)

师:同学们,虽然我不知道原来的2个因数是多少,但我知道现在的积是多少,是××,不相信,你们算算看。

师:相信老师有特异功能吗?(不相信)那你们猜猜老师是怎么算出现在的积的? 生:我也能算出来,用上一行的积去乘6。 师:是吗?大家算算看。 (生计算,表示同意)

师: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怎么想到用上一行的积乘这个数的?(指第二个因数乘的数)

生:因为这个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6,所以积也同时乘以6。 师:那如果乘7呢? 生:积也乘

探索规律1089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探索数字规律(三位数)

海德北岸 衡德翠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讨论中找到两组算式的联系,掌握一个三位数通过改变百位和个位上数的排列顺序,再组成算式,并按规则进行计算的方法。

2、学生经历找规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规律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数学兴趣。

3、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变化的规律,会照样子写出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顶神奇的帽子,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进去784出来487,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 新授 1、

发现规律

(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像这种变化的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规律。我们先来看第一组算式:835-538=

(2)提问: 减数与被减数有什么关系?

(3)那297+792= 这道算式中两个加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4)现在我们把这两道算式看成一组,主要看等式的左边,你又有什么发现? (5)小结:这一组算式是先将835的百位与个位互换得到538,再把835与538作差得到297,然后将297做为第二个算式的数,再将297的百位

探索规律——搭配问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探索规律——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0页聪明小屋,新课堂69-7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学具操作、画图、连线等具体活动中, 学会对两种或多种事物间进行有序组合与搭配的方法,知道搭配和乘法、加法之间的关联.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体会数学的简洁性。

3.能利用搭配规律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及比较(类比和对比)等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本身逻辑之美的感受,强化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学会有序组合与搭配的方法,能利用搭配规律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并应用搭配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衣服图片模型,衣服分类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播放一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

大家喜欢看喜羊羊吗?那对美羊羊一定很熟悉吧,美羊羊不仅漂亮,而且多才多艺。这不,美羊羊最近要参加一个才艺大赛,

找规律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坪寨中心学校 —— 韩金娣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85页例1及课后做一做。

二、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探索规律”这一板块。根据《标准》,本节课主要三队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数列规律。具体到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图形的颜色、形状的变化规律,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非常重要。教材中主要借助具体情景,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猜测等活动发现有规律的排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时间,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

三、学情分析

“找规律”这一内容,虽然在全册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但是学生对于这一内容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大量的有规律的排列;在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对此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重要基础。例如,课间操战队时都是男生一行,女生一行,教室的桌椅都是每行6个座位等等。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和分类的思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