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作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作用”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作用”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作用”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旨

(一)张志公先生归纳了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两项内容:

1、“文章主要谈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

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这是从阅读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已经涉及课文的主旨。解决这类问题有时还需要文体性和背景性的知识为前提。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以及外国文学作品,尤其需要这种前提知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的第一要务是对课文主旨的感知。所谓主旨,是指全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思。阅读课文应当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把感知的焦点聚集在课文的主旨上。阅读记叙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记叙描写的内容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上;阅读说明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的事理上;阅读议论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作者观点和意图上。新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旨。

二、初步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这个问题和课文的主旨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课文的主旨规定了文章思想感情的基调。课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渗透着感情因素。初读课文最好能受到一定

第1页/共4页

的感染,激发一定的情感体验,形成一定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旨

(一)张志公先生归纳了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两项内容:

1、“文章主要谈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

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这是从阅读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已经涉及课文的主旨。解决这类问题有时还需要文体性和背景性的知识为前提。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以及外国文学作品,尤其需要这种前提知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的第一要务是对课文主旨的感知。所谓主旨,是指全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思。阅读课文应当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把感知的焦点聚集在课文的主旨上。阅读记叙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记叙描写的内容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上;阅读说明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的事理上;阅读议论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作者观点和意图上。新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旨。

二、初步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这个问题和课文的主旨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课文的主旨规定了文章思想感情的基调。课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渗透着感情因素。初读课文最好能受到一定

第1页/共4页

的感染,激发一定的情感体验,形成一定

中高段整体感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从模糊走向清晰

——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区别

——小学高段略读课文概

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人教版从小学第二学段开始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大了分量,甚至到了五六年级精读、略读各占50%,

百度搜索结果:“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对课文的整体领悟,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自己的主观认识,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语文新课标强调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因此,“整体感知”的内涵和地位,在现阶段起了实质性的变化。

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的。2、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3、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实

记叙文阅读中的整体感知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记叙文阅读中的整体感知。 怀柔四中 马雪燕

教学目标:

1、阅读考试说明,明确本课内容——记叙文阅读中的整体感知。

2、阅读《老海棠树》,结合文本分析并总结记叙文整体感知题型的解题思路。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老海棠树》,掌握记叙文整体感知题型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 课型:复习课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是我们现代文阅读复习的第一课,我们从记叙文阅读开始。先来看看中考说明中关于记叙文阅读的内容和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整体感知是记叙文阅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考查阅读中的整体感知,主要就是考查对文章整体结构和行文脉络的把握

关于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关于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总结

陕柴小学 六年级语文组

在过去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有时我也会把略读课文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教学,词句品析、朗读感悟……,总是怕学生读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不但拖延了教学进度,而且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有时有把精力过多放在对文本的研读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得不到提升。

经过这次学习,我觉得略读课文,并不是可以忽略的,首先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单元主题,找准阅读的重点、难点以及写作特点。所以第二点就需要教师仔细钻研教材,不要以为略读课文就可以粗略的备,粗教却要精备,只有教师找准了切入点,找准了需要精的“点”,才能引导学生粗中有细,略中有精的感悟文本。第三由于略读课文需要向外拓展延伸的内容有很多,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课下精心搜集整理与文本有关的书籍、文章、资料,为学生搭起一座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而略读课文又是不能等同于精读课文的,要把握略读课文解读的“度”,要让学生在粗读浏览中找准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迅速捕捉与全文关系密切的信息——字、句、

段。但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逐字逐句剖析,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关于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关于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总结

陕柴小学 六年级语文组

在过去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有时我也会把略读课文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教学,词句品析、朗读感悟……,总是怕学生读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不但拖延了教学进度,而且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有时有把精力过多放在对文本的研读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得不到提升。

经过这次学习,我觉得略读课文,并不是可以忽略的,首先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单元主题,找准阅读的重点、难点以及写作特点。所以第二点就需要教师仔细钻研教材,不要以为略读课文就可以粗略的备,粗教却要精备,只有教师找准了切入点,找准了需要精的“点”,才能引导学生粗中有细,略中有精的感悟文本。第三由于略读课文需要向外拓展延伸的内容有很多,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课下精心搜集整理与文本有关的书籍、文章、资料,为学生搭起一座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而略读课文又是不能等同于精读课文的,要把握略读课文解读的“度”,要让学生在粗读浏览中找准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迅速捕捉与全文关系密切的信息——字、句、

段。但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逐字逐句剖析,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帮助大家整体理解课文内容啊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帮助大家整体理解课文内容啊~

理解了背起来更快的,要宏观把握整个历史的发展。。【好深奥的样子。。】 总之加油!~~

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约公元前30世纪—前11世纪)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刑“始于兵”,礼源于祭祀

中国古代坚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政治传统,将宗教祭祀和兵戎征战视为最重要的两项国事活动。中国法律的起源,与这两项活动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礼与刑两种规制社会秩序和调整法律关系的规范体系,它们是中国传统法律的两个重要渊源。

礼属于指导性、强行性和禁止性的规范体系,以道德教化和伦理感化为基本导向;刑属于惩罚性的规范体系,以强制镇压和刑罚制裁为主要手段。二者分别适用于不同对象,用以规范不同的社会行为,调整不同的法律关系与社会关系。

刑“始于兵”,是说中国最初的刑法起源于军事活动,以刑法为主体的法律最早脱胎于军事活动中产生的军法。

刑“始于兵”作为中国法律起源的历史途径之一,首先是由于军事活动是一种复杂的集体行动,需要统一调配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必须有统一的组织、指挥和行动,必须制定统一的规则。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师出以律”。这种军法规则则是中国早期法律的历史渊源。其次,战争等军事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讨伐和镇压违法犯罪行

上海市辅读学校感知运动训练课程指南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上海市辅读学校感知运动训练课程指南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感知运动能力是个体进行认知学习、

自我管理和日常生活的基本条件。

感知运动训练在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属于补偿性课程,针对智力障碍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大小肌肉动作、平衡等方面较迟钝的情况,补偿其特殊需要,是学生学习其它相关课程的前提,在教育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动作、感觉统合等方面的训练,有效刺激学生的大脑,部分修复或补偿大脑的机能,提高学生感觉的敏锐性与精确性,增强动作的协调性与准确性,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

2. 课程理念 1)以生活适应为核心,为学生的一生 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注重感知运动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建立紧密联系,强调在生活中感知事物与信息,将运动训练与生活情景紧密结合,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可能性,为他们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立足补偿,关注潜能开 发。

本课程针对智障学生的特殊需要,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适切的材料,采用科学的方式开展训练活动,以补偿学生感知运动能力的缺陷。同时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激励他们充分运用感官与运动能力,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操作、体验和表现。

2020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二轮专题训练一:整体感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2020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二轮专题训练一:整体感知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一、了解考情,明确提高学习训练方向和针对性;

二、明确设题误区,提高古诗阅读鉴赏和答题能力。

【导入学习】

一.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仍以唐宋时期为主。近两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型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分值为9分。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还涉及和要求背诵的诗歌名篇的比较。

二.古代诗歌阅读,读懂诗歌,是第一步。近三年的古代诗歌阅读题明显地体现了这点,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基本内容就是对诗句的理解,所以读懂诗歌是鉴赏评价诗歌的前提

【自主学习】

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6
【bwwdw.com - 博文网】

学校:黄岛区海之韵小学 教师姓名:王树山 教师团队:语文组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今年暑假,在学校组织下,我有幸拜读了吴忠豪教授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一书。这本书中,12个研究课例,瞄准的都是当下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一个个课堂热点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一线优秀教师在长期语文从教中最感困惑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书中把这些问题大致分成了四类:1、阅读课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2、语文课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3、如何围绕目标设计语文教学过程。4、基于目标的习作教学设计。

崔峦老师说过:“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只有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才能更好达到这一境界,也才能让学生在语文方面达到更全面、更深远的发展。在《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中,吴忠豪教授也选择了一个个前后对比的生动的案例,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让我们知道了,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仅仅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不能局限于教师对文本的主观解读,也不能只考虑年段的目标要求,而是要以学生为本,要严格按照儿童认识规律来确定,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 但实际上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