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案模板
“初一数学教案模板”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一数学教案模板”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一数学教案模板”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数学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姓名 阶段 年级:初一 教学课题 课时计划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 )次课 共( )次课 基础( ) 提高( ) 强化( ) 知识点: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的相等、对顶角相等。 教学 目标 考点: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方法:讲练法 重点 重点:。 难点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作业检查与分析 二、知识点讲解 1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2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平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3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4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重点知识复习: (一)点,线,角 1.点、直线、面(不定义概念)及其表示; 2.射线、线段、线段的中点及其表示; 3.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
初一数学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姓名 阶段 年级:初一 教学课题 课时计划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 )次课 共( )次课 基础( ) 提高( ) 强化( ) 知识点: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的相等、对顶角相等。 教学 目标 考点: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方法:讲练法 重点 重点:。 难点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作业检查与分析 二、知识点讲解 1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2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平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3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4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重点知识复习: (一)点,线,角 1.点、直线、面(不定义概念)及其表示; 2.射线、线段、线段的中点及其表示; 3.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
初一数学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初一数学教案21课时2004.3。7
主备课人刘庆之参与备课人员李文会张玉香
课题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型课型新授本课题计划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代入消元法所体现出的化归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代入法解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不为1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进一步理解在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时所体现出的化归意
识.
教法设计探索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展台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解方程组2X-Y=1
4X-5Y+9=0
2.结合第1小题的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的一般步
骤.(先提问,后教师用投影打出)
(1)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如y,用含x
的的代数式表示,即y=ax+b;
(2)将y=ax+b
数学教案-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 - 高一数学教案 - 模板
数学教案-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_高一数学教案_模板
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要求学生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复习:
1.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命题
2.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二、作差法:(P13—14) 1. 求证:x2 + 3 > 3x 证:∵(x2 + 3) - 3x = ∴x2 + 3 > 3x
2. 已知a, b, m都是正数,并且a b,求证: 证:
∵a,b,m都是正数,并且ab,∴b + m > 0 , b - a > 0 ∴ 即:
变式:若a > b,结果会怎样?若没有“a b”这个条件,应如何判断? 3. 已知a, b都是正数,并且a 1 b,求证:a5 + b5 > a2b3 + a3b2 证:(a5 + b5 ) - (a2b3 + a3b2) = ( a5 - a3b2) + (b5 - a2b3 ) = a3 (a2 - b2 ) - b3 (a2 - b2) = (a2 - b2 ) (a3 - b3) = (a + b)(a -
初一数学有理数教案
中小学个性化辅导专家
第二章、有理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7.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9.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二、教材的特点:
1.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本章教材注意降低了对运算的要求,尤其是删去了繁难的运算。本
初一数学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课题:完全平方公式(一)
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 审核人: 时间: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并从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体会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本质,从不同的层次上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
4.在学习中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爱数学的内在美
学习重点:理解公式的本质,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公式的本质
一、学前准备
1、写出平方差公式
2、公式的结构特点:
3、应用平方差公式的注意事项:弄清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
4、写出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5、通过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来
计算 (a+b)2
6、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由于效益比较高,所以要扩大农田,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以种植不同的新品种(如图)。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实验田的总
高一数学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高一数学教案:集合的表示方法
1.1.2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一个集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忆集合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有那些性质?
3.空集、有限集和无限集的概念
二、讲述新课:
集合的表示方法
1、大写的字母表示集合
2、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24所有正约数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2,3,4,6,8,12,24} 注:(1)大括号不能缺失.
(2)有些集合种元素个数较多,元素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不至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亦可如下表示: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1,2,3,…,100}
自然数集n:{1,2,3,4,…,n,…}
(3)区分a与{a}:{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a表示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
(4)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前后次序.相同的元素不能出现两次.
3、特征性质描述法:
在集合i中,属于集合a的任意元素x都具有性质p(x),而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
都不具有性质p(x),则性质p(x)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于是集合a可以表示如下:
{x∈i|
2011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教学目标 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设计理念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教学难点 知识重点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数和分数,然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后,举一些实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际生活中共有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
高一数学教案:空间几何体小结
课时32 空间几何体小结
一、选择题
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D )
A. 2
3
B.
7
6
C.
4
5
D.
5
6
2.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当截面分别平分棱锥的侧棱、侧面积、体积时,相应的截面面积分别为S1、S2、S3,则(A)
A.S1<S2<S3 B.S3<S2<S1 C.S2<S1<S3 D.S1<S3<S2
3.一个球与一个正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都相切,已知这个球的体积为π
3
32
,则三棱柱的体积为
(D)
A.3
96B.3
16C.3
24D.3
48
4.若半径为R的球与正三棱柱的各个面都相切,则球与正三棱柱的体积比为(B )
A.π
27
3
4
B.π
27
3
2
C.π
3
3
D.π
6
3
5.将一块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铁皮沿各边的中位线折叠成一个正四面体,则这一正四面体某顶点到其相对
面的距离是( A )
A.
3
6
B.
3
5
C.
3
3
D.
3
2
二、填空题
6.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将八个直径各为1的球放进去之后,正中央空间
.....能放下的最大的球的直径为______ ____.
7.若四面体各棱的长是1或2,且该四面体不是正四面体,则
高一数学教案:空间几何体小结
课时32 空间几何体小结
一、选择题
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D )
A. 2
3
B.
7
6
C.
4
5
D.
5
6
2.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当截面分别平分棱锥的侧棱、侧面积、体积时,相应的截面面积分别为S1、S2、S3,则(A)
A.S1<S2<S3 B.S3<S2<S1 C.S2<S1<S3 D.S1<S3<S2
3.一个球与一个正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都相切,已知这个球的体积为π
3
32
,则三棱柱的体积为
(D)
A.3
96B.3
16C.3
24D.3
48
4.若半径为R的球与正三棱柱的各个面都相切,则球与正三棱柱的体积比为(B )
A.π
27
3
4
B.π
27
3
2
C.π
3
3
D.π
6
3
5.将一块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铁皮沿各边的中位线折叠成一个正四面体,则这一正四面体某顶点到其相对
面的距离是( A )
A.
3
6
B.
3
5
C.
3
3
D.
3
2
二、填空题
6.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将八个直径各为1的球放进去之后,正中央空间
.....能放下的最大的球的直径为______ ____.
7.若四面体各棱的长是1或2,且该四面体不是正四面体,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