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 原子论:道尔顿 2、学 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
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
3、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4、 化学研究范涛: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环境保护、信息等。 5、 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
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外焰:最亮,温度最高。(与外面氧气接触较大) 火焰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有很多都是贴近生活的。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的广泛的。下面有途网小编整理了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e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俗名
无机部分:
黄铁矿、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优化方案》P27 知道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的物质。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分为九种。
比较三种分散系的不同:《优化方案》P31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1、胶体的分类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分子胶体如:蛋白质胶体(蛋白质溶液)、淀粉胶体(淀粉溶液)
粒子胶体如: AgI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
Δ气溶胶如:烟、云、雾、灰尘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液溶胶如:AgI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合金
2、Fe(OH)3胶体的制备、硅酸胶体的制备、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1)Fe(OH)3胶体的制备
取一个干燥洁净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中考)
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
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国际单位是 米,用符号:m表示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m=106um;1um=10-6m。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测量前:认识 零刻度线、 量程 和 分度值; (2).测量时:四会
a会选:根据刻度尺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选择。
b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C会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会记:结果有 数值 和 单位。
小资料:门高2m ; 一层楼高3m ;我国铁道标准轨距1.435m 人走一步:0.6m左右 3、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秒 S 常用的还有:小时h 分min
1h=60min 1min=60S
测量时间工具:停表、时钟等
小资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3)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 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定 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近义词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近义词
近义词
考点:近义词的辨识与选用
方法:在紧抓语境的情况下①辨搭配
②辨词根(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侧重点)
③辨词性④辨色彩(褒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答题技巧:①读:凭借语感确定该句应选填的词语
②析:比较分析各组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③查“做出选择后要将相应的词语置放入各句中,读一读,查一查所选答案是否正确。
高深莫测用神秘
审阅修订用审订
郑重说明用申明
非常奇妙用神奇
审查决定甩审定
公开表态用声明
法规生效用施行
验证理论用实验
检查观察用查看
付诸行动用实行
察看性能用试验
认真细看用察看不良爱好用嗜好聚集事物用收集叫人犯错用怂恿特别喜欢用癣好寻找聚集用搜集放纵错误用纵容沿袭采用用袭用行使权利用自治精心喂养用哺养经常使用用习用克制自己用自制爱护教养用抚养推卸推辞用推脱变得落后用退变由好变坏用退化借故拒绝用推托发生质变用蜕变腐化堕落用蜕化形成规律用往往指责不当用委屈希望夺冠用问鼎
经常发生用常常事情原委用委曲夺得第一用夺冠
相信依赖用信赖制服对方用降伏理解错误用误解相信无疑用信任投降屈服用降服故意错解用曲解好的影响用熏陶不良结果用以致弄清敌情用侦察坏的影响用熏染延伸发展用以至调查犯罪用侦查强调事业用终生寄居别处用作客敷衍粗心用草率切身之事用终身去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