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总结资料

“组织行为学总结资料”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组织行为学总结资料”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组织行为学总结资料”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组织行为学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

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个体、群体、组织

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 1、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

2、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 3、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与行为的现阶段(1965—2000) 4、积极组织行为学阶段(2000—现在)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知觉特征:

1. 整体性: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

2. 理解性: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3. 相对性: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4. 恒常性:条件发生变化时,直觉影像仍保持不变,包括对知觉对象的亮度、形体、大小

等颜色方面的恒常性。

内涵:指的是个体为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并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一个人是活在知觉中的。

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这个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这对行为十分重要 知觉防卫机制的内涵: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的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的知觉和反应的倾向。

组织行为学原理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组织行为学的原理总结

一、学习理论:

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就是行为的改变。(P49)

(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P49) 从根本上说,条件反射的学习指的是,建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当有吸引力的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多次相互匹配时,中性刺激物就会变成条件刺激物,因而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P50)

操作性行为指的是主动的或习得的行为,而不是反射性或先天的行为。该行为结果是否得到强化影响着这一行为重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强化可以巩固行为并增加其重复的可能性。

斯金纳指出,在具体行为出现之后如果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会增加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如果人们的行为可以得到积极强化,则他们最有可能重复这种令人满意的行为。而且,如果奖励紧跟在恰当行为之后,则最为有效。如果行为不被奖励或受到惩罚(即得不到积极强化),则不大可能继续被重复。

(3)社会学习理论(P51)

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还通过观察或聆听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而学习。可以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行学习的观点,成为社会学习理论。 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认知失调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列昂〃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致力于对

组织行为学重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1、组织P3: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组织的共同特征:①目标②资源③结构④环境

2、组织行为P3:组织行为是指在组织内部群体和个体所产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组织行为的特性:①可描述②可解释③可预测④可控制

3、 组织行为学P5:是系统研究人在组织环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组织工作绩效的科学。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5: 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的方法

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激励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5、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人在组织环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

第二章

一、性善论: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二、性恶论:荀子 “人之初,性本恶” 三、性无善无不善论(流水人性):告子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

四、性有善有恶论: “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

组织行为学原理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组织行为学的原理总结

一、学习理论:

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就是行为的改变。(P49)

(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P49) 从根本上说,条件反射的学习指的是,建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当有吸引力的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多次相互匹配时,中性刺激物就会变成条件刺激物,因而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P50)

操作性行为指的是主动的或习得的行为,而不是反射性或先天的行为。该行为结果是否得到强化影响着这一行为重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强化可以巩固行为并增加其重复的可能性。

斯金纳指出,在具体行为出现之后如果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会增加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如果人们的行为可以得到积极强化,则他们最有可能重复这种令人满意的行为。而且,如果奖励紧跟在恰当行为之后,则最为有效。如果行为不被奖励或受到惩罚(即得不到积极强化),则不大可能继续被重复。

(3)社会学习理论(P51)

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还通过观察或聆听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而学习。可以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行学习的观点,成为社会学习理论。 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认知失调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列昂〃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致力于对

组织行为学总结复习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组织 1、组织的涵义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根据该界定,组织的存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

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2、组织和管理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管理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 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 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二、组织行为的涵义

组织行为:组织中人的行为。

组织行为可以从三个意义上来理解,或者说组织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是指处于组织环

境中的个人的所作所为;

第二个层次是群体行为,个体总是生活与工作在群

体之中,当个体处于群体中时,他们的行为与独处时是不同的,所以研究组织中人行为规律,不仅是研究单个人的行为,而且还要研究聚集在一起的人的行为规律;

第三个层次是整个组织的行为,也就是把组织视为

一个整体来分析组织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的涵义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提

高管理人员理解、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P25 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一)调查研究方法:交谈法和问卷法 (二)实验方法:霍桑试验 (三)数量统计方法 (四)理论模型方法 P43 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P44 动机的含义:动机的原意是引起动作。心理学上把一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 P47 激励的模式(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联系): 动机 刺激(内外诱因)个体需要 行为 目标 反馈

P49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内容属性说明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的重要程度,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

P50 价值观的分类

(一)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六大类) (1)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强调通过理性批判的方式发现真理; (2)唯美的价值观,以形式和谐为中心,强调对审美、对美的追求; (3)政治性价值观,以权力、地位为中心,强调权力的获取和影响力; (4)社会性价值观,以群体、他人为中心,强调人与人之间友好、博爱; (5)经济价值观,以有效、实惠为中心,强调功利性和实务性,追求经济利益;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名词解释

1、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2、群体内聚力:群体内聚力指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 3、态度: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时间的评价性陈述,这种评价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一个人对某一印象的内心感受。

4、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指人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

5、认知失调理论:是列昂.菲斯廷格提出的,致力于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做出解释,不协调意味着不一致。认知协调泛指任何情况的不和谐。费斯廷格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个体会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寻求一种能把失调降低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

6、群体: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租者而成的集合体。

7、人格: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人格特质进行描述。

8、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9、角色知觉:是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10、晕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组织行为学

问答题

一.什么是归因理论的基本归因偏差,举例说明。

?个体在解释他人的行为表现时,常常倾向于内部归因而较少外部归因;如女朋友或太太们的抱怨。

?个体在解释自己的行为表现时,往往倾向于外部归因。如人们在迟到时寻找的种种理由。

二.社会知觉的效应。举例说明(任选其一)

社会知觉的效应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对比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是指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举例:一见钟情。

近因效应指对自己所熟悉的人,最近或最后所得到的印象最为深刻难忘,往往会改变人的看法。举例:多年不见的朋友或老同学,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

晕轮效应人们往往用一些明显的品质和特点,去掩盖其他品质和特征,以致影响对知觉对象本质的了解和全面正确评价,从而产生偏见性。举例:情人眼里出西施。

刻板印象也称为定势效应。指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形成的固定印象评估他人,或设定出一些知觉标准对人群进行分类,产生刻板的定型作用。举例:人们对银屏上正反面人物的判断有一定的规律。

投射效应指我们在判断他人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假定别人与我们相似,因而把自己的感受、态度或动机,投射在对于他人的判断上。举例:推己

组织行为学参考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部分:简答题

1.有效激励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①按需激励原则;②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③奖惩相结合原则;④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⑤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原则;⑥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原则。 2.群体内聚力有何作用?

答:内聚力在群体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

(1)满意感(2)沟通(3)敌意(4)生产率(5)对改革的阻碍(6)群体意识 3.费德勒认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菲德勒从1951年起,经过15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种随机制宜的领导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成为领导者不仅在于他们的个性,而且还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因素和领导者同群体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4. 如何进行情绪的调适与情感的培养?

答:(1)情绪的调节与控制①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②丰富并端正人们的情绪经验③引导人们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 情感的培养①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②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③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5.人际交往有哪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19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名词解释

1、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2、群体内聚力:群体内聚力指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 3、态度: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时间的评价性陈述,这种评价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一个人对某一印象的内心感受。

4、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指人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

5、认知失调理论:是列昂.菲斯廷格提出的,致力于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做出解释,不协调意味着不一致。认知协调泛指任何情况的不和谐。费斯廷格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个体会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寻求一种能把失调降低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

6、群体: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租者而成的集合体。

7、人格: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人格特质进行描述。

8、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9、角色知觉:是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10、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