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加与减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加与减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加与减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加与减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加与减教案 - 图文
主备教师 尤 佳 协备教师 单元课题 第 5 单元 课题:加与减 设计项目 设计内容 教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简析 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单 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元 知识与技能: 目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标 确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重点:1、数十、数百数的口算。 重 2、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点 3、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难 难点: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点 2、三位数连续退位减。 课时安排 11课时 教学准备 钱票100元,计数器,口算卡片若干,课件。 教学内容 买电器 课型 新授 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课 过程与方法: 时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目 活的密切联系。 标 情感态度价值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f8a598180722192e4536f6f7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f8a598180722192e4536f6f7 科目:语文 二年级 第四册 任课教师:王筱双 第一单元
课题 不懂就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并让学生知道 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
2、 能熟练识字17个,并会熟练组词。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 生;生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与 设 计
补充内容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 一、 导入新课 1、 以老师自身的故事导 入揭示好习惯的重要性, 导入本单元主题。 2、板书本单元主题,渗 透性识字“惯”。 3、在学习上,我们也要 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
不懂就问。
听老师讲故事。
看老师板书并认识
“惯”。
f8a598180722192e4536f6f7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新课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90%学生都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计算,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体上的估算意识较薄弱,同时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率也比较高。对于空间与图形的这一大部分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而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已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会收集数据、简单处理数据,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对统计活动具有较浓的兴趣。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90%学生都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计算,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体上的估算意识较薄弱,同时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率也比较高。对于空间与图形的这一大部分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而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已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会收集数据、简单处理数据,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对统计活动具有较浓的兴趣。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1、回顾整理1-4单元学过的知识,掌握学习内容。
2、主动展示学习中的收获、成长,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整理所学知识和方法
难点:经历整理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4单元我们学完了,今天针对1、2单元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对这两个单元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大家都做好了吧。首先我们交流第一单元。
二、整理复习第一单元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1号同学交流,其他同学倾听,并及时补充、纠正
(2)边交流边及时补充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2、小组交流第一单元知识
3、谁愿意到前面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指生)
4、其他同学有什么疑惑或重点知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5、对于这些知识你掌握的怎么样呢?(详尽解决问题练习——去尾法)(1)出示书38页图,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将你的问题和列式一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1/ 3
(4)反馈(为什么这样计算?算式各部分名称?表示的含义?)(5)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吗?(求异思维训练)
6、通过这些计算,你发现了什么?(有余数除法计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商与除数单位名称有时不一样、运用的都是去尾法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 7 岩石书
【内容简析】
课文通过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岩石书”的形成过程及其用处。激发学生爱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设计理念】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动植物变成化石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探索的热情。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中理解岩石书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有关化石形成过程的图片或实物)、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播放有关化石形成的课件(或出示实物),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2看挂图,师生谈话:你见过化石吗?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3揭示课题,读题,质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画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多读几遍。 2小组互读,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出示生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目录一览表
第 2 页 共 93 页
第 3 页 共 93 页
第 4 页 共 93 页
净峰中心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教学设计
课题
分橘子
课时安排
1 课时
1.进一步探索竖式除法,把握有余数的竖式除法中各部分的含义。 学习 目标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把握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究有余数的竖式除法。 4.培养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把握有余数的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进行竖式除法中,会试商,会书写有余数的除法。
重点 难点
课前 挂图学生准备小圆片。 准备 基本 环节 集体资源 (一)、激发兴趣,培养看图思维 展示 14 个橘子,及“每盘放 4 个橘子,14 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培养学生思维动向: 寻找已知:14 个橘子,每个盘子放 4 个 寻找未知:需要几个盘子? (二)、探究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 过程 1.展示实物或者图画。梳理未知和已知,串联成句,阅读。 2.小组合作探究已形成的数学问题。 每盘放四个橘子,14 个可以放几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索, 在组织者的组织下学习, 培养学生倾听、 记录,能根据问题进行有目的地学习。 正确进行有余数的竖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强调: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整理复习(二)》word教案
整理复习(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有关加减法的知识、角的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内容的整理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2.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 通过对所学过知识的回顾与反思,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课件演示智慧树,教师谈话:我们的智慧树上又结出了多少果实? 想一想、说一说,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课件依次出现主要知识点名称。 二、互动解疑
1. 你学到了什么?(看图说一说)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图1由哪些图形组成小人图? (2)图2里有几个三角形或几个正方形? 2.“幸福分公告栏”(出示表格)
(1)让学生说说从表格中获得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启思导疑
三角形由 条边, 个角组成。
长方形由 条边, 个角组成,并且对角 ,四个角都是 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 ,四个角都 。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属于 形。 四、实践应用 1. 计算
38+354= 295+148= 726-85= 305-96=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欣赏与设计》word教案1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2.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教材先向我们展示了几幅设计精美的图案,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几何图形,并从中感受到图形的美。接着,让学生用已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美,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1.我们学校的班额较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城市。他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对一些平面图形有了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色彩鲜艳的图案能够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但他们从中还不能完全感受到图形的美,也没有主动发现其中规律的意识。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
3.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初步具备了收集信息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阶段
学生小组合作或自主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我们学过的图形”。 (二)引入
师:经过几天的收集,同学们发现哪些地方有我们学过的图形了吗?谁愿意给我们展示自己的发现?
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学生收集的信息以及收集信息的过程。
1.请一两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带来的物品,并介绍其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它们组成了什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欣赏与设计》word教案1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2.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教材先向我们展示了几幅设计精美的图案,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几何图形,并从中感受到图形的美。接着,让学生用已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美,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1.我们学校的班额较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城市。他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对一些平面图形有了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色彩鲜艳的图案能够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但他们从中还不能完全感受到图形的美,也没有主动发现其中规律的意识。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
3.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初步具备了收集信息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阶段
学生小组合作或自主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我们学过的图形”。 (二)引入
师:经过几天的收集,同学们发现哪些地方有我们学过的图形了吗?谁愿意给我们展示自己的发现?
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学生收集的信息以及收集信息的过程。
1.请一两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带来的物品,并介绍其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它们组成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