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
“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学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学语文课程论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学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时,教师要求学生归纳一下“中外不同作家的‘三部曲”’,以下不合适的是( )。 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B.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 D.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
2.教学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其代表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 )。 A.王维 B.孟浩然 C.韦应物 D.高适
3.教学曹禺笔下的陈白露时,教师说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要求学生列举出其他“新女性”形象,探究她们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下列不合适的是( )。 A.鲁迅笔下的子君 B.丁玲笔下的莎菲 C.茅盾笔下的静女士 D.巴金笔下的瑞钰
4.学习完《木兰辞》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认识,以下各位同学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喻人才,借“伯乐”喻慧眼识人才的领导。《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习题
第三讲随堂练习: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文课程三维目标:__________
价值观、方法、过程 情感态度、过程、方法
(3)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语文技能
语文素养
学习方法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能力、方法
(4)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语文素养
语文技能
学习方法
(5)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是由谁确定的:__________
徐特立
张志公
叶圣陶
夏丏尊
(6)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必然导致目标重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__________
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新的教学观 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
确立新
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教师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的学习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7)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领域是:__________
课外活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合性学习
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教学、口语交际、综
识字与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要点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1.语文的本质:
A、语文就是语言,是口头与书面语的全称。B、语文是一个综合体,语言是其根本质。C、语文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科目。D、语文之语言是言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言是以言语为根本质的饱含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多元素在内的一个综合体。 2.语文的特征:符号性、
工具性、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B、语言是交际的工具。C、语文是信息的载体。D、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人文性。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人文应用课程,其特点一般表现为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综合性、社会性等。期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国,其他则为其一般特征。 4.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论基础?
(1)科学 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言教学就会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潭,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言教学将沦为人文主义的乌托邦。
(2)社会发展研究理论的进步 (3)关于人的理论研究的发展。 5.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除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之外,还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 (2)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2010年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属于什么范畴?其学科性质、基本特点及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属于课程论研究范畴,
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的学科 基本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语言教学现象和规律
什么是语文教学现象?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哪几个方面或层面?
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表现三个层面:环境性的、活动性的、关系性的。 语文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教和学、教和学什么、怎样教和学、什么人来教 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沿革和名称变易?
什么是语文教学规律,语文教学规律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内容: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教学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与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语文学科的独立设科和语文名称的变易? 单独设科: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王寅学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名称变易P32
语文教材百年发展概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要点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1.语文的本质:
A、语文就是语言,是口头与书面语的全称。B、语文是一个综合体,语言是其根本质。C、语文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科目。D、语文之语言是言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言是以言语为根本质的饱含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多元素在内的一个综合体。 2.语文的特征:符号性、
工具性、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B、语言是交际的工具。C、语文是信息的载体。D、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人文性。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人文应用课程,其特点一般表现为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综合性、社会性等。期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国,其他则为其一般特征。 4.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论基础?
(1)科学 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言教学就会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潭,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言教学将沦为人文主义的乌托邦。
(2)社会发展研究理论的进步 (3)关于人的理论研究的发展。 5.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除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之外,还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 (2)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2010年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属于什么范畴?其学科性质、基本特点及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属于课程论研究范畴,
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的学科 基本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语言教学现象和规律
什么是语文教学现象?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哪几个方面或层面?
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表现三个层面:环境性的、活动性的、关系性的。 语文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教和学、教和学什么、怎样教和学、什么人来教 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沿革和名称变易?
什么是语文教学规律,语文教学规律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内容: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教学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与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语文学科的独立设科和语文名称的变易? 单独设科: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王寅学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名称变易P32
语文教材百年发展概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0 年91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名词解释
1综合型语文教材 2形成性评价 3发现学习 4陈述性知识 5程序性知识 简答
1语文学习为什么要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2何谓“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哪些? 3语文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
4语文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有哪些主要方式? 论述
1什么叫坚持“三个维度的统一”?为什么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三个维度的统一 2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2011 年91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说明:下面四题,第一、第二题选做一题,第三、第四是必答题
1、请概述一下语文课程的美育目标,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这些目标。40分
2、朱志清说“经典的价值在文化不在实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觉得通过什么办法可以使中学生喜欢阅读经典作品。40分
3、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哪些功能?我们应当如何来利用这些功能促进语文教学。50分
4、你觉得当前语文教学遇到哪些挑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如何来迎接这些挑战?语文教师应当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60分
2012年912 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基础题30分
1、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名10分 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
第六章 语文课程的教学艺术
一.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
1.形象性
教学艺术的形象性表现在:(1)语言描述的形象化。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给学生生动的直观形象。(2)体态语言的形象化。教师运用手势、姿势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形象的活动。(3)电化教学的形象化。可以将时空艺术、视听艺术融为一体。
2.情感性
情感性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显著特征。 语文教学艺术的情感性表现:(1)语文教师良好的情感修养。教师要把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中,沉入课文,情动于中,才能形于外。(2)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富有情感的语言更容易使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产生和谐共振,引起情感共鸣。
3.创造性
教学需要新颖、突破,与众不同,常教常新,常教常异。面对教过几遍甚至几十遍的课文仍要有新的设计,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才能保持活力。
4.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在美是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审美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审美修养,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应变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变化着的情景,及时迅速的
语文课程论讲稿
语文课程论讲稿 绪 论(4课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高师中文专业要搞好教师教育,培养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适应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加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的建设。可以说,这是高师中文专业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因此,我们应当以积极的姿态和开拓性的气魄,从高师中文专业教师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的建设,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 一、语文课程的文化特征(1课时) 1.课程的含义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学科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西方“课程”的词源来看,它出自拉丁语的“跑道”,拉丁‘语“currere”是“curriculum”的词根,为动词,“cur—rere\不是强调静态的“跑道”,而是强调在跑道上奔跑的动态过程,可见,它是一个过程、一种活动,或者如派纳所说的“一种内心的旅行”。如果把“跑道”理解为名词,理解的重点放在“道”上,那它就成了“限定?‘预设?‘规范”的同义词,这就偏离了“课程”的本义。在我国古代,“课程”一词也是在动态意义上使用的。如宋代朱熹《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语句,“课程”在这里应当是“进程”的意思,可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思考训练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思考训练题
一、填空题
1、我国研究语文教育的学科是从 语文独立设科开始的。(1904年) 2、1904年我国语文独立设科时,不叫语文,而叫 。(国文)
3、20世纪20年代后,将原来的“各科教授法”改称为“各科教学法”,而当时的语文学科又分为“国文”和 ,因而研究其教学的学科相应地称为“国文教学法”和 。 (国语)(国语教学法)
4、1949年解放前夕,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在编审中小学课本时将原来的“国文”和“国语”合并为 ,当时研究语文教学的学科称为 。 (语文)(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5、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教育部借鉴苏联的经验,把中学语文分成了“ ”和“ ”两门课程。(汉语)(文学)
6、世界上的理论有三种:一是基础理论;一是技术理论;一是应用理论。语文教学论是 学科。(应用理论)
7、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品格,丰富的学识,还必须具备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语文教育教学的能力,其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能力包括: 、 语言表达的能力和选择教学手段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
8、《语文课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