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论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论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论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余华《活着》里的生命意识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文秘教育 年 级 2011级 姓 名 金 旭 论文题目 余华《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研究 指导教师 傅瑛、陈浩 职称 教授、助教
2015 年 5月 3日
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金 旭 余华《活着》中的“生命”意识研究 专业 20110102001 文秘教育 年级 指导教师 2011级本科班 傅瑛、陈浩 学 生 承 诺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 1、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遵守学院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毕业论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2、在毕业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研究数据,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了注释和说明。 3、如有违规行为发生,我愿承担一切责任及相关的消极后果。 学 生(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承诺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 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认
浅谈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
浅谈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
———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为例
苦难一直是余华小说中反复渲染的主题。尽管余华自己说,作为作家本人,变化是基于他本人对自己比较熟练的写作方式的一种不满
1作为作家本人,或慢慢产生疲惫感。○主观上总是想往前走,总是想2然而余华并没有对“苦难”这个主题产生丝毫厌倦。从1985变化。○
年发表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无论是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还是九十年代转型之后的三部长篇,“苦难”始终是贯穿其中的。在余华的八十年代先锋小说里,“苦难”主要以形式上的暴力和宿命来呈现的,死亡、血腥、杀戮充斥其中,每个人如小说篇名一样“难逃劫数”,宿命所归。而九十年代的作品正如余华自己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着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眼光看待世界。
3在三部长篇中,余华不仅叙述手法有了改变,对于“苦难”余华多○
了一层悲悯的情怀,不再以冷漠的叙事手法剖析现实(指其以前的先锋小说)。其实,对于“苦难”,写作时间相隔很短的《活着》(1992年)和《许三观卖血记》(1995)所蕴含的意义个人觉得也不尽相同。本人想在此尝试做些简单分
再谈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
姜 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父亲形象是余华作品经常描写的形象之一,父亲形象一直是余华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并且这一形象还是沿着从隐约到清晰、从病态到完美的方向发展着。在余华所写的父亲中,宋凡平之后又出现了杨金彪。杨金彪(以下简称为杨父)这个角色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关键词:余华;父亲形象;血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25-02
自鲧禹时期母权制的倾覆、父权制确立[1],父亲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就不断发生着变化。余华作为先锋作家总是能带给读者惊喜,在父亲的写作中,余华惊人举动之一便是冲破了血缘在亲情中的纽带作用。在新作《第七天》中塑造的父亲形象就令人耳目一新。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梳理余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一、血缘不再是亲情中的唯一纽带
我们知道,传统伦理道德注重自然的血缘关系,尊崇血缘的承继与由此而生的伦理约束,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纽带主要靠血缘维系,这是天道也是人伦,千百年来芸芸众生正是以此繁衍生息。若在此人伦之外,人们能超越血缘关系而抚养非亲生的子女,则是大善大德大爱。这样的人倍受社会尊敬
论余华小说中的温情意向与救赎依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余华小说中的温情意向与救赎依托
作者:李佳桐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9期
摘 要:余华小说前期带有显著的先锋文学特征,在中后期逐渐转入温情叙事,但始终脱离不了一个关键主题“苦难”,其小说中的温情和救赎,均建立在苦难之上,本文对此进行了探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余华小说;温情;救赎;苦难
先锋文学的开端为20世纪80年代革命后的“新时期”,余华在其中是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多部长、中、短篇小说,如《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等。余华被国外媒体评委“最享誉世界的作家”,业界对余华小说的研究很多,但很多学者更倾向于研究余华小说中“先锋性”,本文则试图从温情与救赎的角度来解析余华的小说。 一、关于先锋文学中的余华
20世纪80年代,革命让位于“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先锋文学应运而生,在先锋文学的旗帜下,崛起了一批新的作家和批评家,余华是其中之一。先锋文学提供一套新的叙述方式和美学规范,先锋文学的特点就是“新”,较之于处理同类题材的作品
论曹禺戏剧的生命意识
【摘 要】曹禺在剧作中对人类生命的探讨是深刻的,他写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像人一样真正生活”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但它总受到来自现实社会规则的挑战。曹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将“生命意识”展示为生命中的压迫、生命中的失声以及生命中的反抗三个部分,由此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梳理,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完整地呈现了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曹禺;生命;压迫;失声;反抗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10-02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传达了对生命和灵魂的终极求索,其中《雷雨》《原野》《北京人》这三部代表作更是在整个中国戏剧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们的经典性不仅在于体现了曹禺自身的阅历,更体现了他对生命细致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尤其是对生命意识的探求。生命意识是指人在作为生命个体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欲望、情感与理想,在曹禺的具体剧作中表现为:生命中的压迫、生命中的反抗和生命中的回归三个部分。曹禺剧作所蕴涵的探刻哲理在于:他以生命意识支持人对压迫的反抗,支持人性的解放和回归。用《雷雨》中所讲的“困兽的斗”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状态。一、生命中的压迫―
论曹植诗歌的生命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曹植诗歌的生命意识
作者:苏进静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02期
【摘 要】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在文学上无论诗赋、散文都取得了高于同时代人的成就,其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创作。纵观曹植的诗篇,始终贯穿着一种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表现个体和社会生命意识的诗歌创作;对建功立业实现生命理想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曹植;诗歌;生命意识;建功立业 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2 -0117-01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的第四子,曹丕的同母弟。生前曾封陈王,死后谥曰“思”,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陈思王。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钟嵘《诗品》称为“建安之杰”,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曹植的诗歌不仅表现了他心灵历程的种种曲折和情感生活的大小旋涡,还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情绪与生命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诗人所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一、表现个体和社会生命意识的诗歌创作
建安时期是中华民族内部大动荡、大残杀、大分裂的时期,此时期政治极为黑暗
论余华《活着》的苦难意识
论余华《活着》的苦难意识
[摘 要]苦难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是世界性的文学母题之一。在余华的小说中,“苦难”一直是反复渲染的主题,而与之相对应的“苦难意识”是人类的的普遍意识。《活着》表现出强烈的“苦难意识”,也表现了余华对人类生存的不断追问。本文从苦难的表现形式、苦难的产生根源以及苦难的超越三个方面对“苦难意识”进行分析。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5440225.htm [关键词]《活着》;死亡;苦难;苦难意识 一、“死亡”――“苦难”的表现形式
余华是一位特别关注苦难的作家,也很善于表现苦难,90年代以来,余华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苦难具有了新的形态和意义,苦难不再是罪恶、杀戮、暴力等等,这些东西开始逐渐隐退,腾腾的杀气消失了,血腥的场面没有了,随处而在的暴力收束了。在《活着》中,他将这种苦难的铺叙推向极致,他浓墨重彩地大肆涂抹着人类的各种苦难,甚至还不厌其烦地在读者面前勾勒出一幅幅的“人类受难图”,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死亡现象展览”,毫不夸张地说,《活着》上演的其实是一出由死亡连缀的生命悲剧。小说充满了作者的精巧构思、精心布置,他让一幕接一幕的死亡出现在读者眼前,把生命之苦渲染得无以复
论余华小说对“死亡”的叙述
论余华小说对“死亡”的叙述
摘要:余华对暴力的关注是对历史的一种重新解读,如果说余华小说的暴力审美揭示了人类审美行为的另一面,那么它对死亡的关注则显示着人的生命的另一极。在余华的小说中,生与死作为人生的两极构成了一个宿命式的循环圈,死亡作为生命的归宿不仅是生命的结束,也是生命的寄托,死亡的过程与瞬间是人生宿命的一个聚焦点。 Summary:
Yu Hua's concern about violence as a re-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if the violence in Yu Hua's novel reveals the human aesthetic aesthetic behavior on the other side, then it concerns the death of human life is showing another pole. In Yu Hua's novel, the life and death as the two poles of life constitute a fate-like circle of death as the ultimate goa
略论余华小说中的疯傻人物形象
略论余华小说中的疯傻人物形象
潘龚凌子
[摘 要]:在中外文学史上,内容涉及到疯癫现象的文本比比皆是。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余华的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疯傻人物形象,并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本文将从精神意义上的疯癫、由健全人变成疯癫、浪漫化的疯癫三个角度来解读余华小说中疯傻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余华对于疯癫人物形象的把握来自于他曾经作为医生的敏感。在他的笔下疯子和傻子也都突破了原有的传统形象,呈现给读者的是极度残忍的现实以及来自一个敏感胸腔里不停歇的呐喊。
[关键词]:余华小说;疯子形象;傻子形象;先天疯;后天疯;偏执疯;现实意义;
一 引言
“疯”和“傻”是两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词,我们对疯子的理解有以下三种∶一是精神病,患者神经错乱,精神失常;二是行为古怪的人,可能做出疯狂或放肆行为的人;三是做事严重不合常理的人。傻子的意思就是头脑愚笨,不谙事理,缺乏想象力的人。一般是指无法进行正常思维的人(比如痴呆)。或用来讥笑不按生活常识待人处事、且失败的人。而“疯”和“傻”在某种意义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的外在形态表现为疯癫。疯癫的含义有两种:其一是insane,即显示精神不健全或精神错乱,由癫狂所影响,其二是mad,即由于精神错乱而产生的或像精神错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与生活命运 (1)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与生活命运
摘要:性格与命运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不同的人的性格会决定不同的生活命运,反之,生活道路的不同也会反作用于人的性格。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将这二者的关系表现的十分突出,尤其是在90年代后创作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在文中,作者通过对普通人物进行余华式特有的加工处理,展现了人性中最为复杂的一面和历经苦难的多舛命运。由此,将文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再次阐释了性格与命运的错综变换的复杂关系。
关键字:余华 人物性格 生活命运 苦难 坚韧
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是在用内心的绝望与呼喊写作,在他的笔下,将人性的善与恶描摹的真实生动,淋漓尽致。站在人生的高度,他将人物至于苦难的环境下,反复历练,层层盘剥,犹如高炉中的顽石,终数尽磨难,留下警醒与教训的碎片。这位作家正是余华先生。余华无疑是先锋小说中最具文化冲击力和颠覆性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偏离了以确立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新时期文学主潮,而且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传统构成了了解和颠覆。他的早期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