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专项训练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三年级数学下册专项训练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专项训练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下册专项训练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1题图)
1、红红从甜品屋出发到电影院,她可以有下面几种走法。请把红红的行走路线填完整。
(1)从甜品屋出发,向北走到( ),再向( )走到电影院。 (2)从甜品屋出发,向( )走到街心花园,再向( )走到电影院。 (3)从甜品屋出发,向( )走到花店,再向( )走到书店,再向
北走到电影院。
2、小猪要到小猴家玩,它可以怎么走?
(第2题图)
(1)猪从家出发,向南走( )米到( )家,再向( )走( )米到小猴家。
(2)猪从家出发,向( )走( )米到小狗家,再向( )走( )米到小猴家。
(3)猪从家出发,向( )走到小兔家,再向( )走到小猴家。
3、(1)20路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路线是:
先向( )行驶( )站到新新小区,再向( )行驶( )站到菜场,再向( )行驶( )站到体育馆。
(2)从机场到南园的行驶路线是:向( )行驶( )站到百货商店,再向( )行驶( )站到菜场,再向( )行驶( )站到南园。
(第3题图)
4、小明家在学校的( )面,学校在小明家的(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巧求图形的周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4,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2+宽×2
这两个计算公式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用途却十分广泛。利用它们可以巧求一些复杂图形的周长。解决这类问题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对于一些运用拼和剪来构造新图形的问题,我们常常要画图帮助理解,仔细分析,思考怎样从已知条件中找到求周长所要的条件或找到新图形周长与原来图形周长间的关系,再求出它的周长。
2、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图形,求它们的周长,往往要运用“平移、转化”等方法把问题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在转化过程中要抓住“变”与“不变”两个部分,而且不能遗漏掉某些线段的长度。
例1、用3个周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分析与解答:请你画图后再思考解答。
试一试1、用3个周长是17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例2、一张长方形纸长是32厘米,宽20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纸片,再从余下的纸片中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答:先画图,然后想一想,第一次剪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第二次剪的正方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汇总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合集:加减法速算
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通常可以用下列方法进行速算:
1、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某些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我们可以把这些数看作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计算,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我们可以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使
计算简便。遇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小括号,则不改变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小括号,则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
改变。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299+86 541+1002
873-398 4853-703
试一试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98+27 336+102 1873-297 4825-1003
例2、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93+88+90+87+91+89+92+94
试一试2:用简便方法计算:
97+104+101+99+100+103+98
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
99999+9999+999+99+9
试一试3:用简便方法求和
19999+1999+199+19
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46+72+154+328
857-294-3
三年级数学竞赛训练100题
篇一:2014年第五届睿达杯三年级数学考前100题及答案
篇二:三年级数学常用口算题100题(练习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常用口算题100题
1) 49÷8= 2) 38÷6= 3) 55-46= 4) 350-50=
5) 9÷3÷3= 6) 56÷9= 7) 25÷9= 8) 5+4+6= 9) 88÷8= 10) 800-400= 11) 24×2= 12) 610-500= 13) 8+5+6= 14) 32+32= 15) 82÷2= 16) 62-36= 17) 500-300= 18) 1000-20= 19) 480+200= 20) 32-12= 21) 610-500= 22) 18÷4= 23) 52÷4= 24) 75-46= 25) 9+9+9= 26) 350-50= 27) 23×3= 28) 34÷5= 29) 360+20= 30) 45÷7= 31) 15+16= 32) 870-50= 33) 6+7+8= 34) 36÷4= 35) 6+8+4= 36) 16+32= 37) 3×9+7= 38) 800+40= 39) 440+50= 4
三年级数学竞赛训练100题
三年级数学竞赛训练100题 一、算式谜
1. 在下面的数中间填上“+”、“-”,使计算结果为100。 1 2 3 4 5 6 7 8 9=100 2. ABCD+ACD+CD=1989,求A、B、C、D。 3. □4□□-3□89=3839.
4. 1ABCDE×3=ABCDE1,求A、B、C、D、E。 5.
二、找规律
6. 找找规律填数
(1)75,3,74,3,73,3,( ),( ); (2)1,4,5,4,9,4,( ),( ); (3)3,2,6,2,12,2,( ),( ); (4)76,2,75,3,74,4,( ),( ); (5)2,3,4,5,8,7,( ),( 0); (6)2,1,4,1,8,1,( ),( )。 7. 在( )内填入适当的数
(1)1,1,2,3,5,8,( ),( ); (2)0,2,2,4,6,10,( ),( );
(3)1,3,4,7,11,18,( ),( ); (4)1,1,1,3,5,9,( ),( ); (5)0,1,2,3,6,11,( ),( ); 8. 找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0,1,3,8,21,55,( ); (2)2,6,12,20,30,42,( );
三年级数学下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第64~65页)。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和学习小数的直接基础。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一方面可以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已有认识解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现实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安排“想一想”是通过图形直观从平均分的份数和要表示这样一份的关系上,抽象得出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刚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教材在编排意图上秉承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机递进,体现层次性,彰显渐进性,为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做了有效的预设和安排。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
三年级数学智力题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智力题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智力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
共种树()棵。
2、从济南到北京的长途汽车中共有5个车站,从济南到北京需要为这趟长途汽车备( )种不同的车票。
3、751+752+753+754+755+756+757的与就是( )。
4、有若干个同学排成一列横队,从左到右报数时,小强就是第5个,从右到左报数时,小强就是第3个,这列横队有( )个同学。
5、菜场运来白菜与萝卜共70筐,白菜比萝卜多18筐,那么,运来白菜( )筐,萝卜( )筐。
6、在一个长就是10厘米,宽就是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
是( )厘米。
7、有两个数分别就是340与150,它们的与比它们的差多( )。
8、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与就是212,已知商就是2,那么被除数就是( )。
9、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与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支铅笔。
10、三年级同学种树80棵,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 )棵。
11、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一
1、★×2+7-20=25 ★=( ) (54-★)×9=72 ★=( )
2、A乘4,再加上20,然后除以5,等于8,A是( )。
3、篮子里有一些苹果,5个5个的数多1个,7个7个的数也多一个。篮子里至少有( )个苹果。
4、甲仓库存粮80吨,乙仓库存粮56吨,每天从甲仓库运出8吨粮食,从乙仓库运出5吨粮食。那么( )天之后两个仓库剩下的粮食就同样多了。 5、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4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4段要( )分钟。 6、名华奥校今年招收二年级新生8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10人,男人有( )人。女生( )人。
7、一年一班和一年二班共有学生46人,一年二班转到一年一班2人,两个班人数相等,原来一班有( )人。二班有( )人。 8、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两位数加两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三位数加三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从以上的解题中你是否发现规律了呢?请完成下面挑战题: 四位数加四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9、小李、小华比赛爬楼梯,小李跑到第2层时,小华正好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思维训练
一、 试一试,下面图形能不能一笔画成?(笔不能离开纸,且不能重复)
二、 怎么样的图形能一笔画成呢? (1) 从一点出发的线的条数是双数,这点称为双数点 (2) 从一点出发的线的条数为单数,这点称为单数点 (3) 图形中没有单数点的,一定可以一笔画成;图形中只有两个单数点的,也一定可以一笔画成。单数点在一笔画中只能作为起点或终点 三、 我会判断单数点和双数点。
1.在第一题中标出单数点,双数点
2. 圈出下面图形的单数点,并数一数共有几个写在( )里。
( ) ( ) ( )
例1:下面的图形能一笔画成吗?能的在( )里打“√”,不能的在( )里打“X”。 ( ) ( ) ( )
例2:先圈出下面图形的单数点,再判断能否一笔画成。能的在(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一、我会填。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前面是( ),右面是( )。
2、我每天早上8:00. 上班,下午5:00 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 )小时。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一.棵大树高6 ()
4、2平方米= ()平方分米
.4平方千米=()公顷
5、比较大小。
3.12厘米O3.13厘米
6.▲=●+●+●,▲+●=40,则●=(),▲=( )
二、我会判断。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小明说“我是1994年2月29日出生的”。()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定是闰年。
5、3角是0.33元。()
三、我会选。
1、下午面对太阳,你的影子在()方。
①西②南③东④北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①8②16③32
3、三(1)班有40名同学, 25名同学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23名同学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的有( ) 人。
①8②15③17.
4、下面的年份中,( ) 是闰年。
①2007年②2000年.③2009年
5、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
①3:40②14:40③15:40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