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导学案第三课时答案
“屈原列传导学案第三课时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屈原列传导学案第三课时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屈原列传导学案第三课时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屈原列传导学案
高一语文导学案
编 制 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日期: 姓 名: 所在组别:
《屈原列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预习案
一、文学常识
1、屈原简介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出生楚国贵族,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官职,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jìn)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
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第三课时 交流与互补 导学案
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第三课时 交流与互补 导学案
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第三课时 交流与互补
七年级备课组 执笔:姜松良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区域间交流合作的重大事例。
2、认识各地区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各地区间交流与互补具体表现。
难点:各地区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三、引问
学习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学们可以回顾一下,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差异,南北方有哪些优势劣势,东西部有哪些优势劣势。
1、区域之间为什么要进行交流与合作?
2、发展区域经济,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经验,必须要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
3、结合课本29页,图5-44、5-45,请列举一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的重大事例。这些交流与合作是解决我国资源能源在哪一方面的问题?
4、宁夏华西村,是东西部交流与合作的典范,你觉得宁夏和江苏是怎么进行交流的?
5、青藏铁路被称之为天路,其建设难度之大世界罕见,其中克服冻土是一大技术难题,你能解释冻土是怎样形成的吗?
6、你知道援藏、援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吗?
7、除此以外你知道区域之间还有哪些交流与合作的事例?交流与合作的内容还有哪些?
8、我们还可以再去关注一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关情况
四、我的疑问
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9 海燕 第三课时
语文(八下·第二单元) 9 海燕
9 海燕 【第三课时】
主备人: 总课时___时间_____周次__星期___审核:八年级语文集备组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燕的形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写作特点。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海燕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二、对比烘托,形象有力
文中为了表现海燕的英勇战姿和对暴风雨的渴望之情,以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的海面变化作为烘托,详细描绘了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之时、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等三个海面景象,写出了当时斗争环境的恶劣,反衬海燕的英勇形象。并且把海燕的形象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海燕的勇敢、乐观。另外,又以风、云、雷、电一齐出击来烘托海燕已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第三课时 简便计算
小书僮教育———用每一次进步,来见证成长 第三课时 简便计算 第4节 简便方法计算
【知识目标】掌握目前学过所有计算类型的简便计算
【方法提点】简便计算方法依据:根据整数的运算定律来进行简便计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
【注】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3、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a?b?c?a?c?b
4、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5、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及答案(共三课时)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第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把握《史记》的有关知识。掌握1-7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和重点虚词的用法。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能够翻译1-7段,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找出文中活用的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3、情感目标:认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著书的可贵品质;认识蔺相如以国为重的可贵品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1-7段的重点字词。
2、难点: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
三、学法指导
自读课文1-7段,看注释,试着翻译1-7段,找出不会解释及不会翻译的地方,上课时及时解决。
四、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
⑴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________、文学家和思想家。字________,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著有《史记》。
⑵《史记》我国第一部________通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文学巨著。
⑶ 朗读课文1-7段,概括大意。
⑷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拜为上卿 ________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________ ..
③窃计欲亡走燕 ________ ④则幸得脱矣 ____
3.3《盐类的水解》导学案 第三课时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导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知】 合作探究
1、水解平衡中的三个守衡关系 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1.了解溶液中存在的几个守恒关系;
2.会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
3.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盐类水解的原理解释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以醋酸钠溶液为例说明:(填 > , < ,=)
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n(正电荷)= n(负电荷) 即:n(Na+)+ n(H+) n(CH3COO—)+ n(OH-)
++—-CH3COONa固体中,n(Na+3COO—)
但在CH3COONa溶液中,因为CH3COO—水解,所以 n(Na+n(CH3COO—) 即 c(Na+) c(CH3COO—);根据CH3COONa固体中,n(Na+n(CH3COO—) 所以该溶液中n(Na+) n(CH3COO—) + n(CH3COOH),
—+将上述两式相加得到以下关系: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学案)
课堂教学导学案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3课时 常见的碱
学习目标 :
1.了解常见的碱的性质:(1)碱的特性(2)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特性.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学习方案(提示:教师列出预习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解决问题) 【活动与探究篇】
1、氢氧化钠(俗名: )
(1)潮解:有些固体物质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步形成溶液这种现象叫做潮解.NaOH固体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利用这一性质,可用固体NaOH作干燥剂.
(2)因为氢氧化钠具有 ,所以又称为火碱、烧碱、苛性钠,在使用氢氧化钠时要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 冲洗,再涂上 溶液。
(3)氢氧化钠的用途: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用以去除 ,炉灶清洁
课堂教学导学案
剂中含有 ;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2、氢氧化钙(俗名: ) (1)在蒸发皿中放一块生石灰(Ca
3.3《盐类的水解》导学案 第三课时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导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知】 合作探究
1、水解平衡中的三个守衡关系 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1.了解溶液中存在的几个守恒关系;
2.会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
3.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盐类水解的原理解释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以醋酸钠溶液为例说明:(填 > , < ,=)
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n(正电荷)= n(负电荷) 即:n(Na+)+ n(H+) n(CH3COO—)+ n(OH-)
++—-CH3COONa固体中,n(Na+3COO—)
但在CH3COONa溶液中,因为CH3COO—水解,所以 n(Na+n(CH3COO—) 即 c(Na+) c(CH3COO—);根据CH3COONa固体中,n(Na+n(CH3COO—) 所以该溶液中n(Na+) n(CH3COO—) + n(CH3COOH),
—+将上述两式相加得到以下关系:
课题2溶解度(第三课时)导学案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 3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阅读】课本P36表9-1。查找:20℃时,NaCl的溶解度 g;60℃时,KNO3的溶解度 g。
【讨论】分析“列表法”表示溶解度的不足之处。
温度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表9-1是用“列表法”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但该表还是不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
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 ,横坐标表示 ,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 变化的曲线。
【阅读】课本P37图9-12和图9-13溶解度曲线图。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①.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 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 的溶解度;
③.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表示物质的符号第三课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第六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三课时
元素符号练习( 月 日 元素符号练习(3月12日):氢( 硼( 氟( 铝( 氯( ) 氦( ) 碳( ) 氖( ) 硅( ) 氩( ) ) ) ) ) 锂( 氮( 钠( 磷( 钾( ) ) 铍( ) 氧( ) 镁( ) 硫( ) 钙( ) ) ) ) )
氢氧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第六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三课时
批改并计算本次练习的正确率! 批改并计算本次练习的正确率!氢( H ) 氦( He ) 锂( Li) 铍( Be ) ) ) 硼( B) 氟( F ) 铝( Al) ) 氯( Cl) ) 碳( C) ) 氮(N) ) 氧( O )
氖( Ne) 钠( Na )镁(Mg ) ) 硅( Si ) 磷( P ) 硫( S ) 氩( Ar) 钾( K) ) ) 氢氧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OH- ) 钙( Ca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第六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三课时
第6节第3课时 节第3
表示物质的符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第六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三课时
化学式 CO2 分子模 型 原子个 数比 1:2
H2O
H2O2 CH4 CO
2:1
2:2
1:4
1:1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