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一字多义
“文言文常见一字多义”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文言文常见一字多义”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常见一字多义”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文言文一字多义归纳
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古之遗爱也(恩惠)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 则思之以安人 ( 使…安宁)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 君安与项伯有故 ( 怎么) 谢庄遂安 (安全)
项王曰:沛公安在 (哪里)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指享受) 君子食无饱,居无求安(舒适,安适)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上下其同,则宜抚安 (安抚)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 百 百川灌河 (众多)
闻道百 (泛指多)
拜 拜为上卿 (古代授予官职叫拜) 于是辞相印不拜 (就职,就任)
拜臣郎中 (授官)
三年将拜君赐 (拜访,拜谢)
拜送书于庭 (下跪叩头,或打躬作揖等礼节) 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一定 ) 王必无人 (果真) 鄙 言语粗鄙 (见识浅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当做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
管仲
高中文言文一字多义归纳一
高中文言文一字多义归纳(一)
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古之遗爱也(恩惠)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 则思之以安人 ( 使…安宁)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 君安与项伯有故 ( 怎么) 谢庄遂安 (安全)
项王曰:沛公安在 (哪里)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指享受) 君子食无饱,居无求安(舒适,安适)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上下其同,则宜抚安 (安抚)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 百 百川灌河 (众多)
闻道百 (泛指多)
拜 拜为上卿 (古代授予官职叫拜) 于是辞相印不拜 (就职,就任)
拜臣郎中 (授官)
三年将拜君赐 (拜访,拜谢)
拜送书于庭 (下跪叩头,或打躬作揖等礼节)
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一定 ) 王必无人 (果真) 鄙 言语粗鄙 (见识浅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当做边邑)
肉食
7文言文一词多义(选作)
期末文言文词义解释
(一)实词: 1、从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 隶而从.者: 2、鸣
1) 如鸣.佩环: 2) 鸣.之而不能: 3、见
1) 明灭可见.: 2) 才美不外见.: 4、为
1)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 为.宫室: 3) 中轩敞者为.舱: 4)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 为.
人五: 6)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可
1) 潭中鱼可.百许头: 2) 不可.知其源: 3) 高可.二黍许:
6、若
1) 皆若.空游无所依: 2) 若.听茶声然: 7、下
1) 日光下.彻: 2) 庭下.如积水空明: 8、然
1) 欣然.起行: 2) 然.后有千里马: 9、远
1) 俶尔远.逝: 2) 远.嫌而避怨: 10、与
1) 念无与.乐者: 2) 相与.步于中庭: 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1、居 1) 不可久居.: 2) 佛印居.右: 12、策
1) 执策.
而临之: 1
2) 策.之不以其道: 13、执
1) 既不可执.一: 2) 执.策而临之: 14、相
1) 似与游者相.乐: 2) 相.与步于中庭: 3) 非相.度不得其情: 4) 雕栏相.
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北京雅思博教育个性化辅导新疆管理中心
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l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个人收集整理-ZQ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b5E2R。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p1Ean。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DXDiT。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RTCrp。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语文 -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及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150例 ( 一)词义扩大 (1)把ba
[古义]动词。握住,端着。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 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 (2)股 gu
[古义]名词。大腿。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部分。③量词。 (3)竟 jing
[古义]①动词。完毕,结束。②副词。终于,最后 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
[今义]①完毕。②终于。③居然。④全。 (4)履
[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 ①足之所履,(《 庖 丁解牛》)
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 步履》) [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③脚步。④实践。 (5)再 zai
[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 (二)词义缩小 (6)夫 fu
1、语文 -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及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150例 ( 一)词义扩大 (1)把ba
[古义]动词。握住,端着。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 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 (2)股 gu
[古义]名词。大腿。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部分。③量词。 (3)竟 jing
[古义]①动词。完毕,结束。②副词。终于,最后 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
[今义]①完毕。②终于。③居然。④全。 (4)履
[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 ①足之所履,(《 庖 丁解牛》)
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 步履》) [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③脚步。④实践。 (5)再 zai
[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 (二)词义缩小 (6)夫 fu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实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实词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把不能让人骑乘驮运的实告诉他)。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 正:审理,追查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判
决处死,请审理他。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律当(判决)诛”
①控制、抑止,“按兵不动”。②考查,研求,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编者按”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 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之)奏,敕([chì] 帝王的诏书、命令; 告诫)报许之。误:报告 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报任安书”。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 正:边境
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练习
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练习
之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及其含义:
1、忽啼求之()
2、仲永之通悟()
3、或以钱币乞之()
4、学而时习之()
5、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6、心之所向()
7、卒之为众人()
二、对下列句中加点“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昂首观之(代词,相当于“它们”)
B、余闻之也久(代词,相当于“这件事”)
C、项为之强(助词,相当于“的”)
D、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
其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及其含义:
1、蹲其身,使与台齐()
2、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3、如此其贤也()
4、不能名其一处也()
二、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代词,他)
B、其真无马耶。
(连词,表选择疑问,相当于“是----还是”)
C、安陵君其许寡人。
(助词,用来加重语气,相当于“可要”亦可不译)
D、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副词,表反问,难道)
以
一、在下面括号中写明“以”的用法及其含义:
1、徐喷以烟()
2、盖以诱敌()
3、以虫草为林()
4、以观沧海()
二、下列句中“以”的作用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或以钱币乞之
C、屠惧,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