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损害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
“药品损害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药品损害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药品损害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药品效期管理制度与流程
药品效期管理制度与流程
为进一步加强药品效期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减少医院损失,使药剂科的药品管理更加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责任人:库管、药房组长及成员。 内容:
1、药品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保证其质量的期限药品。有效期是根据药品的稳定性的不同,通过稳定性试验,研究和留样观察合理制定的。
2、药品应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按劣药处理,验收员应拒绝收货。
3、药品的采购应根据我院临床用药的需要对购进药品的数量进行科学预计,并应遵循勤购勤销的原则,尽量减少药品库存。采购药品时尽量选择距失效期较远的药品(生物制品不少于六个月、其它药品不少于一年)。距失效期不到6个月的药品不得购进,不得签收、入库,对效期不足6个月药品,加强养护管理及陈列检查。
4、按照药品的储存条件,采用避光、干燥、冷藏等措施加以保管。 5、药库保管员要严格填写入库验收记录,必须将药品的供应单位、名称、规格、产地厂家、单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书写完整。 6、根据一般处理规律,适量制定申领计划,避免药品挤压失效。 7、存放药品时掌握,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旧货未尽,新货不出的原则。
8、各药
重点监控药品制度流程
重点监控药品制度流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
的监测、预警、点评、通报和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合理用药,规范临床医师用药行为,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特制订本制度。
一、为做到临床合理用药,重点落实合理用药监管的各项制度,对临床医师进行药物应用知识的培训,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强化医师合理用药意识。
二、应用信息化手段,对重点监控药品的采购、使用等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对使用抗菌药金额前10名的药品每月公布一次;其他使用异常的药品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上通报并警示。
三、医院开展重点监控药品的处方点评工作,根据药事管理每月进行处方点评。前期先根据本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参照其点评细则每月轮流选本院1-2种监测异常的品种进行点评,点评结果院内网公示,要求临床科室主任重视并传达到科内每位医生,三个月为一个质量改进持续周期。
四、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对于连续3个月进入被监控的药品或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用药异常情况的,由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情况
药品质量报告途径与流程
药品质量报告途径与流程
一、质量问题,是指药品应用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危
机人体健康或造成医院经济损失的情况。质量问题按其性质和后果的 严重程度分为:重大质量问题和一般质量问题两大类。 二、重大质量问题 1.违规购销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者。 2.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入库者。 3.由于保管不善,造成药品整批虫蛀、霉烂变质、破损、污染等不能再供药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 4.发出药品出现差错或共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者。 三、一般质量问题 1.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与报告管理制度与程序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与报告管理制度与程序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为了加强药品管理,做好药品的安全监测工作,保证病人用药的有效和安全,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与报告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二、医院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院长陆咏江任组长,医教部副部长山松、药剂科主任唐勇胜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彭丽芬、宋霞、秦桂林、黄述春、王庆、吴灵敏、杨绍东、郭德良组成。由医教部负责宣传、组织和实施,药剂科负责分析、处理和保存报告档案。
三、医院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各科室负责人作为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联络员,负责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掌握,及时督促和帮助临床医生认真地填写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保持与药剂科的密切联系。药剂科具体承办对临床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鉴别,药剂科负责汇总本院药品不良反应资料,通过网络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另外负责转发上级下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材料。
四、药师接到临床医师填写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后,必须立即到病人床前询问情况、查阅病历,与医师一起共同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提出对
假、劣药品 - 调剂错误药品导致人身损害的处置预案及流程
假、劣药品,调剂错误药品 导致人身损害的处置预案及流程
为及时、妥善处置由患者服用假、劣药或调剂错误药品导致人身损害等情况,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维持正常的医药经济秩序,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和损失,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因患者服用假、劣药或调剂错误药品引发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导致人身损害的事件。
一、成立处置小组
在医院领导指挥下,成立处置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医务科主任、药剂科科长、相关临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同时,其他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快速高效地开展处置工作。
二、快速、高效的处理
对于因患者服用假、劣药或调剂错误药品引发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导致人身损害的,根据处置小组的指令,及时召集相关临床专家会诊,确定治疗方案,迅速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尽可能地减少、减轻药品对人员、人体的伤害,药剂科迅速开展控制、追回等相关应急工作,控制事态发展,确保将对患者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药剂科迅速收集、整理药品信息,确定事件影响的范围,确保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同时,根据事态发展,及时统一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三、调查事件发生过程和评估人身损害的相关性。
处置小组应当在24小时内弄清事件发生过程,包括发生事件的科室、人数、性
医院药品采购制度及流程
***医院药品采购制度及流程
为了加强本院药品管理,规范采购流程,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维护医疗单位和患者利益,根据《药品管理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我院药品采购细则:
一、加强对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领导,加强管理、健全制度,保证药品采购工作规范运行,防范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采购药品必须向证照齐全、获得天津市医疗药品供应资格的经营批发企业进行采购。必须将供货单位的相关证照复印件存档备查,并定期审核证件有效期。
三、供货单位需定期提供药品的价格,在采购管理过程中应选择药品质量可靠、服务周到、价格合理的供货单位。
四、在采购活动中,应坚持优质、价廉的原则。不得采购非药保健品及无批准文号、无厂牌、无注册商标的药品,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五、采购药品要根据临床所需,结合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制定采购计划,目录以外药品须由药剂科主任初审并经院务会审核同意后方能进行采购。
六、采购药品必须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并仔细核对、记录药品的相关信息。如发现采购药品有质量问题要拒绝入库,对于药品质量不稳定的供货单位要停止从该单位采购。
七、药房购进、调出药品必须建立真实、完整的出入库记录,
如实反映药品进出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八、强化药品采购中的制约机制,严格实行采购、付款分离制度,药品发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word)
阜阳糖尿病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
测与报告制度
一、 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上市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
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等。
二、 本院不良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报
告及评估。
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级职责:
(1) 制定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并监督管理。 (2) 讨论分析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案例,通报有关科室,以总结
经验指导临床用药。
(3) 收集、整理、分类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严重的不良反应随时
报告。
(4) 每年将院内不良反应的情况统计汇编,通过适当渠道反馈给
临床科室及院领导,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5) 负责将我院不良反应报表,报告给阜阳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同时留底备查。
2、 临床不良反应信息员职责:
(1) 向本科室的医护人员宣教药品不良反应有关知识、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的法律法规,使本科室的医护人员主动自觉把在临床中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和可疑的不良反应报告上来。 (2) 负责收集整理本科室的不良反应信息,报告院不良反应监测
管理小组。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 隐患缺陷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医务科
目的适用范围 定义 等级划分
报告原则报告制度 奖惩
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
分析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反馈并从医院 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 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适用范围
院内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
缺陷的主动报告
除外以下事件: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 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 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 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 事故
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
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等级划分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等级划分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 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等级划分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 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等级划分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 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 任何
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
叙永县社区服务中心叙永县叙永镇卫生院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药剂科在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自治区药品网络采购要求,负责全院的药品采购储存和供应工作,其它科室和个人不得自购、自制、自销药品。
二、药库由专人管理,应设置药品保管及药品采购人员负责药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工作。库房保管采购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知识,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采购药品必须向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批发企业采购,选择药品质量可靠、服务周到、价格合理的供货单位,采购办必须将供货单位的证照复印件存档备查。
四、采购药品要根据临床所需,结合医院基本用药目录、用药量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交药剂科主任初审,然后报分管院长审核同意后方能进行采购。新品种必须由所用临床科室提出书面申请报告报到采购办,经药事会讨论、分管院长签字审批后方可采购。
五、采购进口药品时,必须向供货单位索取《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并加盖供货单位的印章,采购特殊管理的药品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六、在采购活动中,应坚持优质、价廉的原则,不得采购“食”、“妆”、“消”、“械”等非药保健品及无批准文号、无厂牌、无注册商标的药品进入医院。
七、采购药品必须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如发现采购药品有质量问题要拒
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病例分析评价制度
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病例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报告质量、优化报告结构、提高评价准确性,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评估工作,加强报告的填写、上报、审核与评价,特制定本制度:
1、ADR/ADE监测员定期审核院内上报的ADR/ADE报告,在审核时根据报告的真实性与否、报告时限及时与否、报告内容详实与否,关联性评价准确与否等对ADR/ADE报告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优、良、差,评价为差的报告,ADR/ADE监测员及时电话反馈给上报人,责令改正。评价标准见附件1.
2、同一年度内,对ADR/ADE报告质量3次以上被评价为差的上报人提出警告,经批准,年度考核中每例扣0.1分,扣完为止。 附件1 序号 一 评判标准 有相关药品使用医嘱或病程中有真实性 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 一般不良反应不超过3周,新的或报告时限 严重不良反应不超过10天 ADR名称、ADR发生时间、怀疑药品报告内容 信息、ADR过程描述、ADR处理情况、ADR结果 关联性评价 准确 评估内容 评价 二 三 一二两项任何一项不符,报告评价差; 一二两项符合,三四两项有一项不符,报告评价良; 四项均符合,报告评价优。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