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加减最难的奥数题
“整式加减最难的奥数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整式加减最难的奥数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整式加减最难的奥数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整式奥数题一
整 式 奥 数 题 选
出题:李术光
1.已知:3m+1+3m+2=108,求m的值.
2.已知:22n+1+4n=48,求n的值.
3.若2
4.已知:a,b,c为正整数,且4×27b×37c=3996,求(a-b-c)2009的值.
5.判断下列各数的个位数:(1)22009﹢72009(2) 59999—72009
a
m+2
×3
m+3 _ m+3
2
×3
m+2
=36m-1, 求m的值.
1
整 式 奥 数 题 选
出题:李术光
6.已知:32n?2×4n — 32n×22n?1=14×23 ×34,求n的值.
7.计算 ??2a?·41997a2·??0.25a?32001
8.若3
9.已知:2a·5b=2c·5d=10,求证(a-1)(d-1)=(b-1)(c-1).
10.已知:25=2000,80
xx+1
·2
x _ x
3
·2
x+1
=4×32,求x的值.
y?2000,求1x?1y的值.5b
2
4.6 整式的加减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6 整式的加减⑴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2(3x-2y)= . 2、-(a+b-c)= .
3、-2a+1的相反数是 . 二、选择题:
4、计算(3a2+2a+1)-(2a2+3a-5)的结果是( ) A、a2-5a+6 B、a2-5a-4 C、a2-a-4 D、a2-a+6 5、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
A、-(a+b)=-a-b B、-(3x-2)=-3x-2 C、a2-(2a-1)=a2-2a-1 D、x-2(y-z)=x-2y+z 6、设M=2a-3b,N=-2a-3b,则M+N=( ) A、4a-6b B、4a C、-6b D、4a+6b 7、设M=2a-3b,N=-2a-3b,则M-N=( ) A、4a-6b B、4a C、-6b D、4a+6b 8、化简a-(5a-3b)+(2b-a)的结果是( )
A、7a-b B、-5a+5b C、 7a+5b D、-5a-b 三、解答题: 9、化简下列各式
⑴ 2(3a-5)+5
奥数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
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
奥数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
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
奥数题
奥数题
1、小红要把一个盘子里的5个桃子分给包括她自己在内的5个小朋友,使每人得到一个桃子,但盘子里要留下一个桃子,你准备怎样分?
答:4个桃子每人一个剩下的一个连盘子带桃子一起给最后一个小朋友
2、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池塘钓鱼,每人都钓到了一条鱼,可拿回去数一数共3条鱼,为什么?
答:假设三代人: 假设A是儿子B是爸爸C是爷爷 这样的话就是两个爸爸 站在爷爷的角度的话就是两个儿子了
3、5个小朋友同时做5面小旗,用5分钟做完,10个小朋友同时做10面小旗需要几分钟才能做完? 答:5分钟
3、小超家门口的小超市“五一”节搞促销活动,告示上写着:用3个空饮料瓶可以换回一瓶饮料。小超家有10瓶饮料,他最多能换回多少瓶饮料?
答:10/(3-1)=5个水
4、奶奶用平底锅煎鸡蛋,每次只能煎2个,煎1个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1分钟),若煎3个鸡蛋至少需要几分钟? 答:4分钟
5、体育老师把袋子里的6个沙包分给6个小朋友,使每人和到1个沙包,但袋子里还要留下一个沙包,你能帮体育老师分吗?
答:5个沙包一个一个然后剩下的那个连同袋子一起给最后一个人
6、两个妈妈、两个女儿一起到商店去买衣服,买完衣服回家时,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件衣
整式加减的实际应用
灵活应用整式加减的知识,能够顺利地解答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介绍几例.供同学们参考.
3 b= a— b —7 .
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例 5先化简。求值 .再( )4 1 (~3 ) (+0 ) (—3 0一3 2—1+ 2一 ( )一【 2 y (+5) )+3y y) 一一(, 一22 】 (中=一百其 1,
点评:根据去括号法则,号前面是“ 括一”号,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把一”括号内 了-3, - a没有把 -4 b改作+4,而导致错误 . b从正解: 0 (0 6一 3=4一3+4— 4一 3—4 ) b a a 63 b=口+ b .
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而错解只将 3作 4 )其中 n -2;。改 0(=- )
y=一
丢. )
②添括号的法则是:所添括号前面是“ +”
解:1 (一3 ) ()4 0一3 (+0 1+ (— 2— ) 24 a= - 5 2—l a+ 5 a— O .
a - a=42 a - a4 -一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添括 32 4 ) a -3一6 -3 -3+2—3所
号前面是“号,到括号里的各项都要改变一”括符号.
当。=一2时,原式的值为 -5 ( )— x -2 zlx -2+5 . O
4.6 整式的加减(一)
www.zjbsx.net
4.6 整式的加减(一)
课内练习 A组
1.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x-(y-z)=x-y-z (B)-(x-y+z)=x-y-z
(C)x+2y-2z=x-2(y+z) (D)-a+c+d-b=-(a+b)+(c+d) 2.3mn-6n2+1=2mn-( ),括号内所填的代数式是( )
2222
(A)6n-1 (B)6n-mn+1 (C)6n-mn-1 (D)mn-6n+1 3.去括号:-(a-b+c-d)=__________;(2m-2n-p)+=__________;-2(-3a+2b-2c)=_________. 4.化简:(7y-3z)-(8y-5z)=_________. 5.代数式-{-[-(-a)]}=_________. 6.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 (1)3(m-2n)-2(-2n+3m); (2)-5(a2b-2ab2)+3(3b2a-2ba2). 7.“两个3次多项式的和一定还是3次多项式”,这句话对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8.已知A=4x2-4xy+y2,B=x2+xy-5y2,求:(1)A-3B;
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
教案,习题,学习资料,模拟试卷
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分两课时讲授。首先教师利用活动游戏或根据情况创设情景,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进行表示,再利用所学的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法则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教师让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合作,并能用整式的加减来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熟练掌握整式加减运算; (二)能力目标
1.在进行整式加减运算的过程中,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三)情感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2.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经历“由特例归纳、建立猜想、用符号表示,并给出证明”这一重要的数学探索过程.
教案,习题,学习资料,模拟试卷
(二)教学难点
1.灵活地列出算式和去括号.
2.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甘肃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初中数学
整式的加减(1)
【教材分析】
整式的加减(1)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第1课时的内容,本节课在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之后,以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为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是整式运算的基础,而整式的运算对学好初中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数学课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意识;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计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数学思考:
培养分类、数形结合、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
问题解决:
1.经历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的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
教案,习题,学习资料,模拟试卷
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分两课时讲授。首先教师利用活动游戏或根据情况创设情景,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进行表示,再利用所学的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法则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教师让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合作,并能用整式的加减来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熟练掌握整式加减运算; (二)能力目标
1.在进行整式加减运算的过程中,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三)情感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2.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经历“由特例归纳、建立猜想、用符号表示,并给出证明”这一重要的数学探索过程.
教案,习题,学习资料,模拟试卷
(二)教学难点
1.灵活地列出算式和去括号.
2.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