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樊营完小朱儒存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 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
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
三年级地方课程
三年级地方教材
一、 丰富的特色物产
教学目标:
1、 知道云南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2、 了解形成这些丰富的特色物产的原因
3、 培养热爱自己的家乡,而爱祖国的情感和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 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吗?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物产呢? 2、 自由发言
3、 板书《丰富的特色物产》 二、学习新知
1、知道朗读文字内容,遇到不会读的字自己查字典或想办法解决 2、思考,讨论
⑴遇难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即形成原因)(云南,简称“滇”。它地处低纬,高海拔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气候的区域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
⑵云南都有哪些美称?(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香料之乡、天然花园、药物宝库)
⑶云南都有哪些特有的美食?
(野生菌、过桥米线、竹筒鸡、菠萝饭??)
⑷云南都有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呢,指导观察图片《元阳梯田》《香格里拉风光》 ⑸小结
三、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四,实践活动
1、 和同学聊聊,你记住的云南的哪些美称。 2、 谈谈你最熟悉或最感兴趣的有关云南的事情
二、琳琅满目的农林产品 1.名扬海内外的茶叶、烟草
教学目标:
1. 知道云南茶叶、烟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备课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备课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 《传统文化》三年级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第一课 《三字经》 1、人之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五、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
三年级地方课程《国防教育》教案
《国防教育》教案 国防立法,兵强国安
学习内容:国防立法,兵强国安 学习目标:
1、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小学生国防教育的指示精神,提高国防教育质量。
2、通过国防常识、国防地理、国防科技等各方面教学使学生掌握部分浅易的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等知识,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会从小热爱祖国,立志献身国防。 学习过程: 1.国防日的由来:
2001年4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防教育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主题节日。根据这一决定,2001年9月15日为第一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9月18日。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母亲。母亲的安危,同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该热爱祖国,热爱母亲,为保卫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做出贡献。
为了确保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我国制定和颁
三年级地方课程《国防教育》教案
《国防教育》教案 国防立法,兵强国安
学习内容:国防立法,兵强国安 学习目标:
1、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小学生国防教育的指示精神,提高国防教育质量。
2、通过国防常识、国防地理、国防科技等各方面教学使学生掌握部分浅易的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等知识,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会从小热爱祖国,立志献身国防。 学习过程: 1.国防日的由来:
2001年4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防教育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主题节日。根据这一决定,2001年9月15日为第一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9月18日。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母亲。母亲的安危,同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该热爱祖国,热爱母亲,为保卫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做出贡献。
为了确保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我国制定和颁
地方课程三年级上册游走彩云南教案-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上册
《游走彩云南》
备
本
2014年9月
日 课
1
一、旅游资源大省
【教学目标】
1、认识全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2、认识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
云南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教学难点】
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石林”“卡格博峰”,让学生感受图片上的美丽风景。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云南省有几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 (2)云南省有几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省级旅游度假村? (3)全省的景区按区域怎样划分?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二、滇中风景名胜
1、闻名遐迩的“三林”
【教学目标】
1、认识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2、知道“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
“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 “石林”“土林”“彩色沙林”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
三年级地方课程试卷1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三年级地方课程试卷
一、填空:
1、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高等动物有_3万___多种,木本植物有__7000__多种,陆栖脊椎动物有___1800_多种。但是,我国很多珍稀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据统计我国已有近__200__个特有物种消失。
2、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___蓝鲸___;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是___海绵___;地球上唯一冻不死的动物是_极地冰虫 ______。
3、树木的横断面上一圈一圈的印迹就是树木的___年轮___,一圈就是____一年__。
4、___节约___不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____高温__,达到或超过37℃时称为___酷暑___。
二、判断:
1、乘坐汽车无聊时可与驾驶员聊天来打发时间。 ( × )
2、运动或者天热出汗后,一定要先洗澡再休息。 ( √ )
3、再生纸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型用纸。 ( √ )
4、适时的降雨对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 ( √ )
5、鸟类最明显的益处就是消灭害虫。 ( √ )
三、选择:
1、对
小学新疆地方史三年级总复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新疆地方史
乌市第八十五中学
何佳宝
课
题 1. 知识目标 教 学 目 标
总复习
知道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所在区域及重要的保护对象。 2. 能力目标 知道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的名称及特点,能说出保护这些物种对保护 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天然生态系统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步磨合形成的,是学生明白生态保 护与自身、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自觉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把握和感受所学的知识,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本册教材按自然保护区的 6 种类型选取了国家级、自治区级有典型意义 的 26 个编入。教材安排了 6 个单元,共计 26 课的内容。分别是: 《森林生 教 学 内 容 态系统类型》 、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 《内陆 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 《野生动物类型》和《野生植物类型》 。课文内 组织 容力求适应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注重知识性和人文性的主 要内容。 教学准备教学课时
课件、教学图片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 今天是我们 新疆地方史的最后一节 课。本学期我们了解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课 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 情感:
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社会财富,都要爱惜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聪聪寻宝的旅程世界。
二、演示图片1:聪聪飞过白云,飞过大地,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快乐城--北京。
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聪聪最先到了哪里? 学生回答:故宫,长城。
师答:不是,原来他先来到了小学食堂里,他一定是饿了,已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出示把面包吃一半扔一半的图片。
学生提问:老师,他怎么没吃完就扔掉了,这样太可惜了。 演示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学生回答:老师,我也找到一个。古诗《锄禾》,我想聪聪读了这个,一定就知道这粮食来得有多不易啦!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章 认识周围的世界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建议】
建议本章教学用4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 二、组织课堂活动
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组织课堂活动
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 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二章 在大家庭中生活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样与同龄人交往。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