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及随访流程
“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及随访流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及随访流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及随访流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
谢谢指导
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
一、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方案
(一)推荐方案。
1.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单位/日,肌内注射,连续15日;
2.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二)替代方案。
1.若没有青霉素,可用头孢曲松,1克/日,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 天;
2.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天。
二、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的预防性治疗方案 出生后应用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体重,分双臀肌肉注射。
三、先天梅毒患儿的治疗方案
(一)脑脊液正常者。
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1次注射(分两侧臀肌)。
(二)脑脊液异常者。
水剂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肌注,连续10~14天。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谢谢指导
孕产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知识培训
孕产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知识培训
——安全合理用药法规及相关重大药害事件回顾 ——安全合理用药法规及相关重大药害事件回顾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吴 文
一、安全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安全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二、相关孕产妇重大药害事件回顾 三、相关儿童的重大药害事件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处方管理办法》 处方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一、安全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安全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全国人大通过 1999年5月1日 起施行 年 月 日
第三章 执业规则
第二十五条
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 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 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 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 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
危重症孕产妇转诊制度及随访追踪制度
危重症孕产妇转诊制度及随访追踪制度
1、对筛选出来的高危孕妇应进行专册登记,并在围产保健卡上作红色特殊标记。 2、根据当地医疗条件,制定高危妊娠转诊制度,按病情严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凡入保的孕产妇必须在孕3个月内建立母子保健手册,按规定掌握高危筛查方法和评分标准,按照A、B、C管理评分,逐级进行转诊
3、对未按期来诊者须采取不同方式追访(家访、信访、电话访)。
4、凡属高危妊娠均应住院分娩,部分患者应酌情提前住院分娩,根据当地分娩转诊制度转Ⅱ级或Ⅲ级医疗单位。高危评分在45分及其以上者转到A级(县级医院),22—44分者转到B级(中心卫生院),12—21分可在C级(乡卫生院)住院诊治。
5、A、B、C三级医院要认真填写高危转诊单和分娩记录及高危评分的详细情况
6、高危孕妇住院后,根据母婴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婴最有利的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
7、高危妊娠者产后应由乡(镇)、街道卫生院保健人员进行访视。产后42天到指定单位进行健康体检
。
分级管理:
1、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医疗水平及交通等社会因素具体情况对高危妊娠实行分级管理,并制定基层医院的高危妊娠及分娩转诊、会诊等制度。
2、明确各级医院的职责、分工及业务工作范围。
孕产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知识培训
孕产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知识培训
——安全合理用药法规及相关重大药害事件回顾 ——安全合理用药法规及相关重大药害事件回顾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吴 文
一、安全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安全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二、相关孕产妇重大药害事件回顾 三、相关儿童的重大药害事件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处方管理办法》 处方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一、安全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安全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全国人大通过 1999年5月1日 起施行 年 月 日
第三章 执业规则
第二十五条
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 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 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 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 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
HIV感染孕产妇的处理及母婴传播的预防
HIV感染孕产妇的处理及母婴传播的预防 第一节HIV母婴传播的基础知识, 一、简介
1、HIV在全世界和我国的流行概况
AIDS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截止到2006年底,全球HIV感染者超过4000万,其中3720万为成年人,48%(1760万)为妇女,儿童270万占6.75%。每年新增加的HIV感染者约600万,每年约有60万新生婴/L被感染。现在每一分多钟就有1名婴儿感染HIV,每天有1600名婴儿成为感染者。因AIDS失去双亲的孤儿已达1100万,而每年死于HIV感染的儿童在50万名以上。约95%以上的感染者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HIV的传播在我国逐年增多,尤其1994年之后在吸毒人群、职业献血者中出现大面积感染,中国艾滋病进入快速增长期。据卫生部门估计,目前我国HIV的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估计到2010年HIV感染者可高达1000万。其中年轻人占绝大多数,79%在20—40岁之间,男女比例5:1,但随着异性传播率的不断上升,男女比例将趋平衡。各地妇女感染STD和HIV的危险性都在迅速上升。 2、HIV母婴传播的现状和危机
婴儿和儿童的HIV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
一、乡村医生每月进行一次孕情摸底及高危筛查,各乡、社区每月进行一次高危筛查,县级每季度进行一次高危筛查,对筛查情况完成高危筛查总结。
二、各医疗保健机构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12周以前)、中(孕16~24周)、晚(28~40周)高危妊娠评分筛查,查出高危及时登记、上报,指导定期产前检查。门诊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三、进一步强化高危孕产妇的报告、追踪、面访制度。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逐级报告制度》。对筛查出来的高危孕产妇,乡村医生要入户面访二次,乡妇幼专干对评分在15分以上的高危孕妇要进行个案追踪并面访1—2次,县妇幼保健院对评分在20分以上的高危孕妇要进行个案追踪并面访1—2次,重点指导其孕产妇保健及相关注意事项。
四、进一步落实高危孕产妇的分级管理及转诊制度。一般乡卫生院处理无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中心卫生院仅能处理高危(除社会因素、致畸因素)评分10分以下的孕产妇;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除县原则上只接受(除社会因素、致畸因素)评分在10—20分孕产妇住院分娩;对评分在20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应向州级医疗保健机构转送,严禁、隐瞒、滞留高危。
五、对高危评分20
产科危重孕产妇抢救服务流程
xxx人民医院妇产科危重孕产妇抢救
服务流程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为加强我院孕产妇急救工作,使所有孕产妇和危急重症患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救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特制订产科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制度。
1、产科成立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负责危重孕产妇抢救的组织和实施。
组长:澄迈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诒魏
副组长:欧月兰主任、冯少涓副主任、李坚红副主任、廖爱娇护士长
成员:产科全体医护人员
2、严格执行医院的接诊制度和高危孕产妇重点加强原则。(1)值班医护人员接到乡镇卫生院或其他医疗机构的救援电话后,应详细询问记录病人情况,出诊接诊的医护人员要携带抢救药品、氧气、产包等器械,产后大出血的,要询问血型并通知检验科备雪。赶往现场后立即实施紧急抢救措施。能转院的尽力转回医院抢救,在车上仍要继续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不能转院的要就地组织抢救并通知医院和科室抢救小组,以便进行增援。对需要输血而又不能转院者,备血后由检验科安排人员携带血液送达抢救现场。要转回本院的,通知科室抢救小组组长和小组成员以做好接应和抢救准备工作。(2)农村、街道等孕产妇的求救,由助产士携带抢救药品、氧气、产包等器械出诊接诊。需要抢救的规则如前述。(3)门诊发现危重孕产妇要马上通知
病房做好抢救准备
孕产妇健康档案
编号□□□□□□-□□□-□□□-□□□□□ 居民健康档案 (重点人群:孕产妇) 姓 名: 现 住 址: 户籍地址: 联系电话: 乡镇(街道)名称: 村(居)委会名称: 建档单位: 建 档 人:
1
责任医生: 建档日期: 年 月 日 2
个人基本信息表
姓名:
危重孕产妇转诊演练方案2018.7
金沙县卫计系统2018年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
救应急演练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急危重孕产妇抢救管理的文件精神,强化医务人员对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的思想认识,为规范高危孕产妇的呼救、运转、抢救程序,确保高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医疗救治,检验我县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和技术水平,切实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开展卫计系统2018年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急救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
(一)检验我县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诊流程。 (二)检验我县危重孕产妇抢救和新生儿救治小组的应急处置和组织协调能力和绿色通道畅通情况。
(三)及时发现危重孕产妇转诊和新生儿救治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尽快进行完善。 二、组织领导
总 指 挥:黄春明 副总指挥:王洪
成 员: 朱哲祥、邓宏、游先念、曾阳、陈亮举、罗定宇、
陈恒先
职 责:主要工作:领导演练工作,制定演练脚本和文书,下达演练指示,协调演练工作,组织演练物资,确定演练人员,解决演练中的有关问题。 三、演练的时间及地点
2018年8月2日,下午14:00,禹谟卫生院、县人民医院。
四、演练内容
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流程和新生儿救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高危孕产妇管理制
度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1、各级医疗保健单位于早孕检查和产前检查时必须按《高危因素评分表》进行高危评分,属高危妊娠者,应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封面右上角上盖“高危”章,并于孕28周、34周作高危复评分,如发现新增高危因素随时评分。 2、各乡(镇)卫生院对本乡镇的高危妊娠必须建立《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管理一览表》,填写和上报高危孕产妇花名册。
3、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必须开设高危妊娠门诊,专门负责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管理。对初发现的高危孕妇必须及时反馈到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 4、 各接诊单位必须将高危孕产妇的产前检查、高危评分及分娩情况填写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以利定期追访。 5、高危孕产妇追访与管理:高危孕产妇必须由乡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追访与管理,其中评分在10分以上或者累计10分以上者必须向县级妇幼保健院报告。高危孕产妇必须实行分级住院分娩:评分在10分以下高危到乡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分娩;评分在10分以上的高危到县级以上公立医疗保健机构和县孕产妇急救中心住院分娩。 6、乡(镇)卫生院一旦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及时上转,负责转运的医务人员和接诊人员应有在转运途中初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