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江庆平)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化学教学课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制作:江庆平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化学教学课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制作:江庆平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
宁晋职教中心
江庆平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化学教学课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制作:江庆平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营养物质 葡萄糖 蛋白质 油脂单糖
能量 17.2 kJ/g 18 kJ/g 39.3 kJ/g(葡萄糖和果糖)
分类:
二糖 (蔗糖和麦芽糖) 多糖 (淀粉和纤维素)
糖类物质是 绿色植物光合 作用的产物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化学教学课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制作:江庆平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化学教学课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制作:江庆平
(一)糖类的存在及应用:1.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存在于水果、蔬菜、血液中 应用: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医疗输液 2.双糖:蔗糖:存在于甘蔗、甜菜 应用:工业原料、食品加工 3.多糖: (1)淀粉: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中 应用:做食物、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2)纤维素:存在于植物的茎、叶、果皮 应用:胃肠蠕
糖类油脂蛋白质知识总结
糖类油脂蛋白质单元知识总结1.糖类
2、油脂
3、蛋白质
【部分方程式】
1.61266126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催化剂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612625106)(O H nC O nH O H C n ???→?+?稀硫酸
(淀粉) (葡萄糖)
3.↑+??→?252612622CO OH H C O H C 催化剂
(葡萄糖)
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5、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皂化
【规律总结】
一、实验室检验糖类水解产物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中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常在无机酸(如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有葡萄糖生成,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NaOH 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因为这两个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的。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
《糖类 油脂 蛋白质》、《合成材料》两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合成材料》两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合成材料》两章“学与教”的探讨
糖类 油脂 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也已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这两章的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这两章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领悟到“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的深刻道理,从而激发出对未来化学的求知欲。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糖类 油脂 蛋白质》、《合成材料》这两章的学与教。
一、明确学、教、考要求,强化教学目标意识
1、新课程标准中《糖类 油脂 蛋白质》、《合成材料》的学习要求(选修课程 有机化学基础)
主题3糖类 氨基酸 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
主题4 合成高分子材料
2、新大纲中的教学要求
(1) 糖类、蛋白质:
《糖类 油脂 蛋白质》、《合成材料》两章
(2) 合成材料:
3、《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要求 (1)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甲醛、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糖类油脂蛋白质煤、石油、无机有机材料合金 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糖类油脂蛋白质、煤、石油、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合金
知识要点:
一、烃和衍生物重要化学性质
类别 官能团 代表物 主要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 醇 醛 羧酸 酯 氨基酸 蛋白质 糖 油脂 二、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主要成分 物质 煤 利用方式 石油 干馏: 液化: 气化: 分馏: 裂化: 裂解: 天然气 (2010年增调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烷、苯、乙醇、乙酸和酯类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有蛋白质析出
C.纤维素和淀粉的通式都是(C6H10O5)n,它们之间互为同分异构体 D.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2011年一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淀粉和蛋白质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 D.葡萄糖和蔗糖都可发生银镜反应 (2011年二模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醇和乙醛均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 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
2.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C.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D.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
3.(双选)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组成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B.都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且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化学性质相同 D.都属于混合物
4.有机物X、Y、M(M为乙酸)的转化关系为淀粉XY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 B.Y可发生加成反应
C.由Y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可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鉴定糖类_脂肪_蛋白质_淀粉
1、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是( 糖类 ); 2、细胞中含量仅比水少的重要化 合物是( 蛋白质 ); 3、动物体内具储能和保温作用的 物质是( 脂肪 ); 4、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是 ( 淀粉 )。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应生10B 秦明丽 104120289
一、实验目的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 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如何检测(定性)?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 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检测物质 还原性糖 脂肪 蛋白质 药品 现象
婓林试剂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苏丹III 苏丹IV 双缩尿 橘黄色 红色 无色—浅蓝色—紫色
淀粉
碘液
蓝色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比较:斐林试剂: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用法: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试剂:双缩脲试剂: 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用法:先加A液摇匀,再加B液摇匀。
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1)实验原理: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2)实验材料:苹果汁或梨匀浆 (3)试剂:斐林试剂 甲液:质量
统计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统计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统计学的出生是研究国家状况的,譬如统计全国人口状况、农业收成、经济情况等数据,对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统计性调查与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被专家学家们系统化专业化,形成了不同流派不同类别的统计学。而现在的人文社会统计分类便是对社会生活中统计学应用的专业化成果。
前面提到过的人口普查、经济情况调查等都是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早在17世纪,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就被提出了。在约翰·格朗特1662年出版了《对死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考察》一书中,格朗特通过观察客观现象的数量关系,揭示出一系列统计规律,如男婴出生高于女生,男性死亡高于女性等,同时他还用最新颖的方法编制出了死亡率表。18世纪中末叶到19世纪中末叶期间概率论与统计学成功结合,使得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被加以重视。
在当代社会,统计学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人口学中的统计学应用(进行优生优育)、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等都依赖于各类科学的统计方法。
二、统计学在企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企业生产、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很广,其中包括了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课)
第3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课)
1.还原糖的检测
2.脂肪的检测
(1)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橘黄色(或红色)。 (2)方法二:
3.蛋白质的检测
1.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三个唯一”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使用显微镜——脂肪检测。
(3)唯一使用酒精——脂肪的鉴定,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
3.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四个注意事项
命题点(一) 实验材料和试剂的选择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 )
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选B 由于韭菜叶和番茄都具有颜色,会干扰实验效果,不能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花生子叶含脂肪较多而大豆和鸡蛋清含蛋白质较多。
2.(2016·海南高考)下列实验中,加入试
蛋白质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装_ _ _ _ _订_ _ _ _ _线_ _ _(装订线内禁止填写答案)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00小题,100分)
1. 维系蛋白质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A.氢键 B.离子键 C.二硫键 D.疏水作用 E.肽键
(4)氨基酸的疏水侧链很少埋在蛋白质分子的内部 A.1,2,3 B.1,3 C.2,4 D.4 E.1,2,3,4
11. 在电场中,蛋白质泳动速度取决于
A.蛋白质颗粒的大小 B.蛋白质颗粒的形状 C.带净电荷的多少
D.A+C
E.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分子量的大小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1、实验内容分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内容,也是高中生物第一个学生实验。课标对这一内容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属于“举例说明”水平的知识性目标,通过本节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更加直观、丰富的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困难;二、属于“运用”水平的技能性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一帮一组和对多种实验材料进行重复检测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双达成。 2、设计思路
在以前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先介绍细胞中三大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即实验原理),然后再提供成分并不单一的待测样液进行检测。检测的过程也进行了简化,只针对样液中的某一成分进行验证,这样虽然大大节约了实验的时间,但是实验变成了“照单抓药”索然无味。今年我对本节教材实验进行了较大的整合和适当的拓展。力求注重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尝试运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环节一:联系生活、设疑激趣。以“安徽阜阳毒奶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食品成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