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及货币政策目标选择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及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及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及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9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央银行通论(第三版)课件》

19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第五编 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金融调查统计与分析

《中央银行通论(第三版)课件》

第十九章中国金融出版社提供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

第三节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

山西财经大学王永亮制作

《中央银行通论(第三版)课件》

第一节

中国的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

《中央银行通论(第三版)课件》

第一节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金融出版社提供

一、社会再生产核算表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是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进行全面、综合、系统核算的形式。 共有5张基本核算表: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投入产出表; 资金流量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资产负债表。

4

山西财经大学王永亮制作

《中央银行通论(第三版)课件》

第一节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金融出版社提供

一、社会再生产核算表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以社会产品为对象,对一定时期社会生产与使用的 基本情况进行综合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 结构和投资、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

投入产出表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生产经营中投入的各种费 用的来源和产出的各种产品的使用去向,组成纵横 交错的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件》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曾志耕 课程简介及学习要求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程的性质

1、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6门核心课程之一)。 2、是宏观经济学的分支,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见附录)。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程的研究对象

1、研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起源,发展,性质,职能。

2、研究中央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3、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使其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监督管理好金融业的职能,尽快建设成为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什么是?为什么不是?怎么样才能是?)

(三)、学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的与任务

1、系统地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业务管理以及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基本方法。 2、培养从事基层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 3、培养分析和解决我国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监督管理金融业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方向之一)。

(四)、学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方法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

S17-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及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本部分知识体系】

本部分考点串讲:

第17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1)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的观点 (2)基础货币的构成 (3)通货膨胀的含义(基本标志) 多选:1题2分 2014年 单选:3题3(7分) 分 (1)剑桥学派现金余额数量说的观点 (2)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 (3)通货膨胀的定义(基本标志) 多选:2题4分 2013年 单选:3题3(5分) 分 (1)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2)基础货币的构成 (1)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的观点 (2)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 (1)社会融资规模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货币与金融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2015年 单选:3题3(5分) 分 (3)通货膨胀的定义(萨缪尔森) 多选:1题2分 本章主要考点: 1、货币需求的概念 2、货币需求理论 3、货币供给层次划分 4、社会融资规模 5、货币供给机制 6、货币均衡 7、通货膨胀 本章考点串讲: 考点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这种需求是经济需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件》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曾志耕

课程简介及学习要求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程的性质

1、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6门核心课程之一)。

2、是宏观经济学的分支,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见附录)。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程的研究对象

1、研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起源,发展,性质,职能。

2、研究中央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3、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使其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监督管理好金融业的职能,尽快建设成为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什么是?为什么不是?怎么样才能是?)

(三)、学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的与任务1、系统地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业务管理以及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基本方法。

2、培养从事基层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

3、培养分析和解决我国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监督管理金融业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方向之一)。

(四)、学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方法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回顾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一、 中央银行独立性概述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自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策的干预,在解决中央银行与政府间矛盾时存在公开的和透明的程序,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指中央银行在运用国家赋予的职能,作为一国经济领域的核心领导者自主、连续、不受干扰进行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有利于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从而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如果一国的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将存在不一致性。我国至今仍然未能解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独立性依然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但没有最终决策权。而这种最终决策权以及重大与非重大货币事项的确定权都操在国务院手中。所以,我国中央银行难以摆脱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干预,其货币政策的制定是为了配合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应对金融危机。政府为

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摘要:本文首先采集中国1999—2011年季度数据,构建由gdp、外汇储备、cpi和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组成的四变量svar模型族,然后通过cholesky分解施加约束,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在中短期内对产出波动具有最多不超过11%的影响,且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冲击效应要强于价格型中介目标;多数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且解释程度多在12%左右。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价格波动的根源,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随着m2可控性的逐步减弱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逐渐丧失,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转移。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宏观经济效应;s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3-0048-07 一、引言

近年来,货币政策在中国应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局势中被频繁使用,其类型也多次转变,先由2008年的“从紧”型转变为2009年的“适度宽松”型,再转变为2010年以来的“稳健”型。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并准确度量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是摆在宏观决策者和学术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第16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模拟训练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6章 货币政策 模拟训练题(一)

一、单项选择:有4个备选答案,只有1 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1、新加坡的中央银行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单一型 B.复合型 C.准中央型 D.跨国型

2、日本中央银行所有制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 A.国家所有形式 B.私人持股形式 C.公私合股形式 D.多国所有形式

3、在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的通货膨胀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应该运用怎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A.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 B.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财政政策 C.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 D.松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财政政策

4、我国2007年上调了几次存款准备金率:( ) A.3次 B.8次 C.10次 D.12次

5、世界上第一家票据交换所产生于:( ) A.美国 B.瑞士 C.英国 D.法国

6、货币政策通过银行借贷渠道的传导过程为:( ) A.M→PS→Q→I→Y B.M→R→L→I→Y

C.M→r→PS→NCF→H→L→I→Y D.PS→F→W→C→Y

7、弗里德曼认为从货币供给量

2010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2010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件》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曾志耕

课程简介及学习要求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程的性质

1、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6门核心课程之一)。

2、是宏观经济学的分支,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见附录)。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课程的研究对象

1、研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起源,发展,性质,职能。

2、研究中央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3、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使其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监督管理好金融业的职能,尽快建设成为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什么是?为什么不是?怎么样才能是?)

(三)、学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的与任务1、系统地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业务管理以及调节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的基本方法。

2、培养从事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

3、培养分析和解决我国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监督管理金融业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方向之一)。

(四)、学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方法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回顾历史,分析现实,预

06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中央银行学-山西财经大学,王永亮)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五章 货币政策传导与效应

内容提要 本章探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中介指标、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问题。学习本章的目的是要理解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的调节机理,掌握分析货币政策作用及其效应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涉及的要素、传导过程、传导的内容和传导的形式等内容。

二、货币政策传导途径

机构传导途径:央行→商行→企业 市场传导途径:央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三、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有3种:资产组合调整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和信用可得性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

1.资产组合调整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之后,必然改变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改变往往引起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货币供给和需求变化之后,往往改变了经济主体的资产组合中不同资产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因而破坏了原有的资产组合均衡。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主体就会重新调整资产组合,直到重新恢复均衡为止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缓解一国的经济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