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新教材培训总结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教材培训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中体育与健康新教材培训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新教材培训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教材培训总结
新教材培训心得总结篇1
xxxxx年xx月xx日,我参加了教育局举行的英语新教材培训学习,这一次主要学习《英语(新目标)》教材的介绍。张琳琳老师主要从五个方面来介绍:一、教材开发背景与使用情况。二、任务型语言教学。三、教材体例和特点。四、教材立体化建设。五、教材使用建设。六、(新目标)教材的有效教学。
经过这次的新教材培训,自己受益非浅,对教材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一定的帮助。我深深体会到使用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评价性、灵活性。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下面是培训心得体会:
一、新教材的特点
传统的教材,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呈现,注重用教材反映相应学科的知识系统,教材的设计多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而《Go for it.》教材主要是以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三维编写主线。教材编写上,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整套教材中处处都渗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的内容再囿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断开展探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内容看,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灵活运用的东西多了,教材的弹性更大了。教材设置了语言情境,注重了语言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二章第3节《发展心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发展心肺耐力的原理和锻炼方法。
2,使学生掌握改善身体成分的原理和锻炼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发展心肺耐力的原理和锻炼方法。
2,改善身体成分的原理与锻炼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你知道发展心肺耐力和改善身体成分的锻炼方法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二、新课学习
(一)有氧运动概述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条件下,由大肌肉群参与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运动中的能量来源主要由有氧代谢供给。有氧运动是提高人体心肺耐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减少机体脂肪的重要手段。
人在运动的时候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的来源有三种:糖、脂肪、蛋白质。一般来说,要以一定强度坚持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才能大量动员脂肪分解供能。
有氧运动时,人体进行有氧代谢,供给的能量充足,持续时间长,故有氧运动可持续较长时间。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包括有慢跑、骑自行车、滑雪、健美操、体育舞蹈等。无氧运动时,人体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可以在短时间内供给大量的能量,但是持续时间较短。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有短跑、举重、跳高、跳远等。
思考讨论: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应的锻炼办法?
(二)进行有氧运动的积极意义
1促进身体健康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健身走、慢跑(6~8千米/小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简
介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国内外高中体育课程的比 较1. 德国
11年级第一学期每周体育课为2学时; 13学年每周体育课为3学时; 每学期还开设体育高等课即选修课6学时;
鼓励学生在参加竞技性体育活动的同时,积极参 加休闲娱乐性的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一般以俱乐部的形式来进行,俱乐 部有校内和校外俱乐部之分。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 日 本
高中学生每学年都要学习体育理论和身体练习的有关内容:器械运动和田径运动为选修;选择一种泳姿教学;学生可 在球类运动、日本武术和舞蹈中选择球类两项、日本武术 和舞蹈各一项学习,或选择这些项目中其他内容。建议积 极开展滑雪、溜冰等与大自然紧密相联的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一类是特别活动(必修俱乐部活动),要 求学生从排入课表的艺术、科学、体育中选择一项活动。 还可以选择自由体育俱乐部活动。
自由体育俱乐部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帮助指导作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3. 英 国英国体育课程内容分为知识、技能、理解及拓展内容两 部分,划分为四个key stage。 知识、技能和理解部分包括获得和发展技能,选择和应
用技能、战术和思想,评价和改进活动以及体能和健康的知识和理解等
高中体育与健康考试试题
超级好的资料,保证是精品文档
高中体育理论考试试题
年级: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30分)
1、奥林匹克运动著名的格言()。
A、更快,更高,更远
B、更高,更快,更强 C 、更快,更强,更好
2、短跑是指()。
A 200及200米以下
B 400及400米以下
C 3000米以下
3、饭后最好休息()以上再做运动。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4、目前乒乓球每局比赛采取()分赛制。
A 7分
B 11分 C21分
5、排球比赛每局比赛某队满()分并比对方至少多得2分为胜一局。
A 15分
B 21分
C 25分
6、排球比赛中,发球后每队可接触球()次。
A 一次
B 三次
C 四次
7、11人制足球比赛每方上场()人,其中须有1名守门员。
A 9人
B 10人
C 11人
8、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是()。
A、篮球
B、排球
C、足球
D、拳击
9、“体育运动之母”是指()。
A 篮球
B 乒乓球
C 田径
10、篮球比赛中,队员犯规()次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A 3次
B 5次
C 7次
11、篮球比赛中,罚球投中得()。
A 1分
B 2分
C 3分
12、篮球比赛中每队上场队员5人,分为前锋、中锋和()。
A 前卫
B 后卫 C后锋
13、篮球比赛是在长()米、宽15
高中体育与健康_跨栏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此次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过了快速跑、接力跑、耐久跑等其它田径教学内容之后,身体素质基础较以前更加扎实,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具有了较高的运动能力,而且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反应敏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比较强烈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虽然初中时都学习过跨栏技术,但学生普遍对过栏技术掌握得不太熟练,仍有部分学生由于有过栏心理障碍,害怕受伤,不敢进行栏上练习,特别是女生尤为突出,虽然柔韧性较好,但力量相对较弱,动作幅度小,身体重心起伏不大,惧栏心理自然更强。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第一次课教学中,利用了我国优秀跨栏选手刘翔、史冬鹏、纪伟等的“明星效应”激发了学生学习跨栏跑的热情,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而为进一步学习跨栏跑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跨栏的教与学,我进行了反思: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变化
教材的变化---经济生活
第一课
原第五页蓝色虚线框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等内容,合并到第四页的第一个蓝色虚线框中。
第四课
1、30页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删掉了“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
2、31页,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
3、删掉32页,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容及蓝色虚线框。在34页出现该内容,强调“是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33—34页,删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各自的作用,增加了总说“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扩展了35页,“两个毫不动摇”的内容
第五课
1、38页,公司的组织机构表述更加准确、合理。删掉了公司制的优点。
2、41页,劳动和劳动者的内容分成两个自然段分别描述。
3、44页,“在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自然段最后增加了“着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第七课
61页,“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自然段,规范收入
高中体育与健康_跨栏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此次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过了快速跑、接力跑、耐久跑等其它田径教学内容之后,身体素质基础较以前更加扎实,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具有了较高的运动能力,而且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反应敏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比较强烈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虽然初中时都学习过跨栏技术,但学生普遍对过栏技术掌握得不太熟练,仍有部分学生由于有过栏心理障碍,害怕受伤,不敢进行栏上练习,特别是女生尤为突出,虽然柔韧性较好,但力量相对较弱,动作幅度小,身体重心起伏不大,惧栏心理自然更强。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第一次课教学中,利用了我国优秀跨栏选手刘翔、史冬鹏、纪伟等的“明星效应”激发了学生学习跨栏跑的热情,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而为进一步学习跨栏跑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跨栏的教与学,我进行了反思: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应用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应用初探
作者:雷媛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04期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要改革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征。在新课改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编写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新教材提出“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重视引导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改后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结构更为合理,每课都由序言、正文、辅文、探究与共享、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综合探究等部分组成,既有文字描述,又适当配有图片图表,版式活泼多样,这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及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改的目标,适应新教材的特点,中学政治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有效运用新教材开展教学,中学生则需要转变自身学习方式,善于依据学科中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再解读与使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再解读与使用
作者:尹春城
来源:《学园》2014年第30期
新课改全面推行已有多年,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设置,的确给教学带来许多新机会,同时也带来许多新思考。可以说,在课程改革面前,我们都是一个新手,面对的是全新的课题、全新的教材,这势必要求教师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方法,不断深入研究,才能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一 教材的再解读 1.吃透新课程标准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新课标的实施的确给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主导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解读新课标,吃透精神,积极探索,才能找出一条正确的教学之路。首先,新课程突出了四个理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语文教师理性和感性统一,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贯穿在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及时转变角色,成为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引导者,学习的指导者,知识的构建者,信息的重组者,课堂的管理者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XX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平罗县城关第二小学 杨玉霞
我参加了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培训, 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教学最优化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每一次培训,都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教师的成长之路应是一条学习之路,也是一条反思感悟之路。下面就将本人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 一、教材整体分析
(一)内容的调整:由于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从三年前就开始的新一轮的教材,不从在内容上的调整,只是在使用中例题有所增加,铺垫,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接受。应用题的提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从形式上的改变到思路上的引导,重新指点学生理清思路,解答问题。内容同老板教材有一定的改变,排版上的调整,安排上的调整,都让我们切实感觉到编者们对我们一线教师的理解。 (二)两整合
将联系紧密可以整体呈现的部分课节进行了整合。 将零星散乱的倍的问题提了出来,系统的设计为一个单元,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倍这种数量关系 。
(三)新增内容
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