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小学文言文20篇

“小升初小学文言文20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升初小学文言文20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升初小学文言文20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最新小学文言文总复习(小升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精品文档

专题训练 文言文复习

升初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小升初语文学校的过程中,文言文是语文学校的一个难点。下面是文言文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希望在大家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通假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则》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出现。《马说》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愚公移山》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山市》 古今异义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最新小学文言文总复习(小升初)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精品文档

专题训练 文言文复习

升初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小升初语文学校的过程中,文言文是语文学校的一个难点。下面是文言文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希望在大家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通假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则》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出现。《马说》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愚公移山》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山市》 古今异义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小升初经典文言文阅读30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篇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①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②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③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④,常行而不休者,故⑤难及也?”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内杂下》。②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③常:一定。④置:弃置,放弃。⑤故:通“胡”,何,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①故难及也( ) ②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 ③若有作奸犯及为忠善者( ) ④不及汪伦送我情..( ) 2、解释下列句子。

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②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3、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的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4、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1

第2篇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

小升初文言文翻译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升初择校20篇文言文 1、 《疑邻窃斧》

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行动、颜色、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出自《吕氏春秋·去宥》和《列子·说符》

注释: 人有亡斧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失。 意:同\臆\,怀疑 。 其:指代邻人之子 。 窃:偷。 颜色:脸上的表情。 无为而不:没有不像。 俄而:一会儿,不久。 谷:水沟 。抇:读hu,挖掘。 他日:另一天。 复:再。 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译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觉得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文章启示: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

1、《杨氏之子》

【南朝】 刘义庆 《世说新语》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词语解释】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曰:说。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很。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

小升初阅读 - 文言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的总复习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②钟③者。欲负④而走⑤,则⑥钟大不可负;以⑦椎⑧毁之,钟况⑨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⑩掩其耳。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注释:①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②得:得到。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④负:背、驮。⑤走:跑。⑥则:但是。⑦以:用。⑧锤:(chuí)槌子或棒子。⑨“况”(huà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⑩遽(jù):急速地。原词是掩耳盗钟。

释文: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寓意: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

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升初语文常考十篇短篇文言文

1.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托:假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

杭州小升初文言文阅读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一、轶事十则 (一)粟粥荠菜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 遂:就。 C.暖而啖之 暖:暖和。

D.谥文正公 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二)不展家书

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注:布衣:1.平民百姓最普通的麻制的廉价衣服。 2.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3.平民百姓〉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

“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打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填空。“精卫”的样子是 ,它是 。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 的精神。

(二)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 )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文中黑体字的意思。

遽: 契: 求: 2、楚人刻舟求剑的结果

小学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2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 “诣”的意思是 ;为设果(),是为 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 ),“甚聪惠 ”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 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是 是知音,从

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3、高山流水比喻

人们把知音比作 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 三、《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