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考试重点
“城市地理学考试重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城市地理学考试重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城市地理学考试重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城市地理学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为中国城市地理学乃至世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归纳起来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热点总体同步;在城市化、城市群/圈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实践;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科学研究悄然成为潮流;积极开辟和强化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基地、新力量;以更开放、更创新的视野,积极开创前沿性、战略性的新研究领域;推出年青人等计划初现成效。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中国城市地理学更好地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反馈、知识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展望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认识城市、改造城市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面向城市化背景,进行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战略思考,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通过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进行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完善、国际视野和地
城市地理学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为中国城市地理学乃至世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归纳起来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热点总体同步;在城市化、城市群/圈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实践;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科学研究悄然成为潮流;积极开辟和强化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基地、新力量;以更开放、更创新的视野,积极开创前沿性、战略性的新研究领域;推出年青人等计划初现成效。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中国城市地理学更好地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反馈、知识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展望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认识城市、改造城市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面向城市化背景,进行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战略思考,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通过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进行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完善、国际视野和地
城市地理学论文
篇一:城市地理学论文
摘 要: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由大中小城市在一定地域内聚集而成的, 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轴线、圈层和网络特征。由于各中心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面临严重的障碍, 主要表现为行政分割、产业趋同、缺乏创新的合作模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只有尽快抓住机遇,完善区域空间管治制度并细化落实,才能真正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区域协调发展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 长江三角洲是指上海市全部、江苏南部与中部地区和浙江东北部地区,该区 域总面积为 10 万平 方公里, 约占 全国的1%, 人口 7534 万人, 约占全国的 6%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和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城市群体系。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及其特征
(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
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 15 个地级以上城市、67个县及县级市、1479 个建制镇, 地级以上城市、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
各章要点: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2、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 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 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
另外, 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学科性质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地 理 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
经济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
城市地理学供参考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
城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另外, 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几个方面:
①城市化研究:包括城市化的衡量尺度,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效果与问题,城
城市地理学课程提纲
城市地理学课程提纲
201330843021 王嘉荣 13级房产4班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① 研究对象:城市的形成、发展、组合分布、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② 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③ 研究内容:
a)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的研究; b)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c)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d)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e) 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① 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② 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主要问题是社会精神层面问题; ③ 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 ④ 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同心环理论对城市生态学的密切联系;
第三节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① 1920年以前:从人地关系研究聚落;深受地理环境研究论的影响;研究城市内
部时,采用“描述性研究”(定量分析);
② 1920-1950年:两大特点:一是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
素;二是对城市做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
③ 1950-1970年:城市地理学框架确
城市地理学第9章
城市地理学
第九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 第二节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流程和工作方法
城市地理学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一、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1、城镇体系具有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 ①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 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 而成的有机整体。 ②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 ③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 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 2、从城镇体系的个性特征来看 ①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 的复杂社会系统; ②高度的不稳定性; ③属 于随机性系统;
城市地理学
二、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演变
本世纪80年代,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国 土规划在我国不约而同地受到重视,普遍开展,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也应运而生。 1983年以来,大面积推广了“市带县”和 “整县改市”的行政体制。 1984年第一次公布了我国城市规划条例: “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 统一的整体,合理部署城镇体系。” 1989年底,全国人大常委通过施行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地理学
城市体系规划的性质是以城镇为重点的区域规划, 在空间规划中处在衔接国土规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a.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研究
b.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c.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 d.城市问题: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
二、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在我国,地理学属自然科学,而城市地理学常常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一、城镇和城镇的区别: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二、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 1) 城市的行政地域; 2) 城市的实体地域; 3) 城市的职能地域;
三、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五大特点:
(l)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
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大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大面积森林、零星分布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性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
城市地理学第9章
城市地理学
第九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 第二节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流程和工作方法
城市地理学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一、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1、城镇体系具有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 ①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 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 而成的有机整体。 ②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 ③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 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 2、从城镇体系的个性特征来看 ①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 的复杂社会系统; ②高度的不稳定性; ③属 于随机性系统;
城市地理学
二、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演变
本世纪80年代,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国 土规划在我国不约而同地受到重视,普遍开展,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也应运而生。 1983年以来,大面积推广了“市带县”和 “整县改市”的行政体制。 1984年第一次公布了我国城市规划条例: “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 统一的整体,合理部署城镇体系。” 1989年底,全国人大常委通过施行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地理学
城市体系规划的性质是以城镇为重点的区域规划, 在空间规划中处在衔接国土规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 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
2、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3、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 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5、中心商务区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2、简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简述中心地理论。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 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 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 3、中心商务区 4、城镇体系 5、生长极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简述中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前景。 2、简述中心地理论。
3、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
1、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异,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2、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
3、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
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