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体制转变导致了对农村卫生服务的投入大幅度减弱,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渐被削弱,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日益滞后。甚多的农民因为染上疾病导致贫困,此类情况诸多且形态异常突出。那么,怎样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做好农村预防疾病的工作呢?本文主要介绍了现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合理化建议两方面进行如下阐述。
关键词:体系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322-01
1当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1财政方面的保障跟不上群众要求。
因为此方面较为严重的束缚着农村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尽管非典事件之后我国政府着实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财政投入,但还是跟不上广大群众的需求。1991~2000年近十年间,政府在农村卫生投入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gdp10%的增长速度,以及政府收入1614%的增长速度。由于农民对健康需求逐步提升,现实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所需。我国的财政总投入在2005年达人均15元,自从2009年国家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后,各级政府对其投入都有所增加,人均达到30元。但是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卫生院基础建设差,农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为了确保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长期有效运行和发展,我县从经费、机构、人员、技术等方面入手,建立长效机制。以“完善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村村通”“户户通”的服务水平。同时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完善了以“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六个纳入”、“三位一体”为特点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在17个乡镇1个盐池管委会成立了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分中心,现有专职公共服务人员144名,负责本辖区内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工作,协助县公共服务中心组织工程实施,对农民进行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的宣传工作和技术指导。目前,各乡镇分中心全部挂牌,并有相应的组成人员。并按照自治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结合我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工作实际,制定了《海原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中心管理职责》、《海原县广播影视服务中心服务承诺》等制度,在各站设立了公共服务专线电话,推行技术服务承诺制,明确技术维护人员的任务、职责,加强对技术人员的考核管理。县公共服务体系领导小组多次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各乡镇及
有关部门把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也纳入本乡
加强庆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文
加强庆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点,庆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绩显著,在推进文化体系建设中有新思路。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庆阳 思路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基于此,笔者对庆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一粗浅的探讨。
1.庆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庆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以岐黄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黄土地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香包绣制、剪纸、庆阳唢呐艺术、环道情皮影戏等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特色民俗文化产业传承开发迅猛发展,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庆阳市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全国“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
1.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全市现有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各1个,县(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各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1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15个,村文化活动室543个,农家书屋1262个,村文化广场110个。设施面积42万多平方米。全市广播、电视综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结
www.365gongwen.com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结
xx镇是于都的东大门,距于都县城仅17公里,323国道穿境而过,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设施网络,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设施网络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直文化单位的大力支持下,xx镇文化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为我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镇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文化站功能凸显
xx镇综合文化站于2018年改建,坐落于政府大院左侧与xx大道路口交汇处,同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站内设置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等基本功能室,同时配套了室外篮球场、乒乓球场、露天舞台、宣传栏等文体娱乐宣传设施及场所。站内建筑面积829.38㎡,总投资60余万元,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
加强文化馆站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文化馆站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者:范向健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第03期
摘要 文章阐述文化馆、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构建文化馆、站服务体系的目标及对策。
关键词 文化馆;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 范向健,北流市文化馆馆长,广西北流,543002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9)03-0174-000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举办的以非营利为目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政府文化机构的总和。国家设立文化馆、站,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基层文化部门,县文化馆以及乡镇文化站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馆、站的性质、特征、功能、作用,决定了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柱性构件。因此,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是文化馆、站义不容辞的职责。
今后的5至10年,将是
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作者:金熹微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6期
【摘 要】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是解决全社会公共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同时也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民生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目前就业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对策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向每一个公民提供的公共就业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平的,即首先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的机会均等。通过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平等的就业权,这是公民平等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是指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异、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差异和劳动力市场制度、规则不完善等带来就业竞争不平等,通过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来实现公平竞争就业均等化。 一、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原则
第一,公平与效率并举原则。公平是保障公共就业服务资源的公共享有,效率是为全社会劳动者经济活动创造的投入产出比。第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作者:王明海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6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一方面是落实贯彻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另一方面是当前我国创新的重要任务。全民健身能够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确保群众的社会参与度,而且全民健身的覆盖之广,这也是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当前,全民健身体系的核心在于整合社会资源,决定全民健身的性质以及方向。本文探讨了全民健身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及对策。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 和谐社会 一、全民健身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单一,缺乏积极性
全民参与的健身公共体系是由政府为主导的,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一方面是服务中的组织工作者,另一方面又是生产者,将社会各个行业的力量聚集到服务的供给中。当前,国家对于组织政策的要求逐渐放宽,他们支持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社会建设。虽然我国的不少地区在引导群
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旅游学刊第27卷2012年第2期TourismTribuneVol.27No.2,2012
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迎来了一个以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务为标志的时代。
(作者系该院副院长,《旅游学刊》常务副主编;收稿日期:2011-12-21)
景区、购物等智慧旅游设施提类智能终端享受酒店、
供的智能化服务和质量平台提供的品质保障;游后,通过信息门户和智能终端反馈信息,从而获得高标准、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三、智慧旅游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旅游企业转型升级。传统旅游企业为游客提供的多为直接、面对面而智慧旅游建设一方面将逐的线下旅游产品服务,
由于在线营销系统大大节步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
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将被引导至全新的智慧旅游系统平台之上,由线下服务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相辅相成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智慧旅游平台也是企业充分展示形象和提供产品的平台,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可以促进企业加快打造新型的旅游文化产品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进一步放大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与旅游创意产品,
除此以外,智慧旅游也是创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和主体建设方,旅游主管部门需不断转变观念,融管理于
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探究
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探究
【摘要】:全面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决策,也是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社区是中国历史发展尤其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浩大的服务农民的服务工程、农村社会的管理工程、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工程。因此,农村社区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更是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依托,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相应的有关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和实践经验。与之相较,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则出现的比较晚,并且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成果,所以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也处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之中,致力于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力量,创造性地探索适合我国不同农村社区环境的不同治理模式。但在其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阻碍,主要缘于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和滞后性,严重影响农村社区这一创举在建设和治理农村社会过程中的功能发挥。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查和探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工作方案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规范农村文化广场建设
工作方案 翰 风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通过建设并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广场,大力开展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以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村文明水平,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明确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目标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到“十三五”末,逐步实现行政村文化广场建设的全覆盖。初步建成现代化、标准化、广覆盖、高效能的农村文化广场设施网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广场文化活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广场的文化载体功能和凝聚人心作用,组织引导、整合吸纳各类文化资源向农村文化广场集聚,调动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农村群众就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分享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是文化惠民的德政工程、改善民生的福祉工程,并将带动农村文化的全面繁荣,促进社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