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判读图
“气候类型判读图”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气候类型判读图”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气候类型判读图”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高考专题复习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1
高考专题复习《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根据:
.尝试让学生动起来,探究和梳理气候分布的基础知识、在分析气候的成因和特征规律的基础上,最终搭建起判读气候的知识框架。因此本课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气温和降水数据坐标图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知识,通过对气候类型的判读的过程,帮助学生感知大尺度空间地理事物,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 教材分析与命题趋势:
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考必考点,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本节课是大气一章的综合和提升,地位非常重要。 近年来所占分值比重不断提高。从历年出题方向上看,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进行区域气候类型判读。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通过题型转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
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特点。根据等压线画出风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2
2.认知特点:优势表现为高中学生能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自我意识高涨,为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做好了准备。不足表现为不能独立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再现,原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word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案)
考纲要求:
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 2. 特殊地区气候的成因和分布特点。 3. 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难点,在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这节课我们把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进行归纳讲解。
判断方法:
1.根据气候成因判断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3、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4、根据其它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一、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气候的形成有四大因子,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与西岸、高原山地与平原、山地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第 1 页 共 6 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衡水中学调研)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完成1~2题。
1.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D.北美1月0 ℃等温线北移
2.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和距海远近 C.地形和季风环流
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D.纬度和地形
解析:1.A 2.D 第1题,气温降低,则适宜小麦生长区域整体向低纬移动;雪线下降;北美1月0 ℃等温线南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全球变冷则其范围缩小,即种植范围缩小。第2题,R和纬线大致平行,Q基本沿青藏高原东缘延伸,故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纬度和地形。
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完成3~4题。
3.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 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 C.秋
气候类型
篇一: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表格)
一、全球主要气候类型:
二、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
1、温度带的判断:
2、根据降水特点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三、各种气候的降水柱状图与气温曲线
1、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篇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
中共重要会议
一、中共一大(1921):宣告中共成立 二、中共二大(1922):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反军阀 三、中共三大(1923):提出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
实现
四、八七会议(1927):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目标:夺取
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五、遵义会议(1935):遵义会议结束“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
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六、中共七大(1945):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
的中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民主和平联合政府 七、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
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气候类型及其判读(教师版)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一般规律(成因、分布、特征) 2.掌握气候特征的描述技巧 3.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气候的影响
二、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洋流 2判读气候类型的“三步法”
(1) 以温定球 (2) 以温定带 (3)以水定型 3气候的描述技巧(详见三二的第20页)
4气候条件包括: 气温(日、月、年均温以及日、月、年的温差) 降雨量(月、年降水量、年际降水变率、空气湿度等)
气压(气压气流方向变化、风频率以及时间方向分布、气压差等) 风(风力大小、风向、风速等) 5、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包括:.
气温:常用积温表示,它代表一个地方的热量条件.气温条件常影响农业生产的熟制、种植的农作物类型等.
降水:用年降水量表示.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等.降水和热量条件需要配合好,才有利于农业生产.
光照: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西欧地区光照不足,不利
《气候类型》说课稿
说课吧 www.shuoke8.cn
《气候类型》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本节是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六节内容,主要讲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气候因子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在这些因子长期相互作用下,导致世界各地区气候特点各不相同。由于本部分内容抽象,使得学生对气候类型的特征理解较难,进而影响了对气候类型的判断。因此,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所给的气候材料,深入分析气候图。首先利用气候分布图了解气候的分布;根据前面所学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形成因子等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分析各地气候成因及特征,并通过气候统计图对气温、降水要素的进一步分析加深对气候特征的理解,再通过比较法,找出易混淆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最终达到对各种气候类型进行判断的目的。本节内容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有很强的逻辑性,是自然地理部分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该部分是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能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12 气候类型的判读(人教版)
专题12 气候类型的判读
[目标定位] 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中地理知识中的重点、难点,更是高考的必考点。许多综合性问题的突破点立足于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图文信息准确判读气候类型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气候类型的判读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更要熟悉各种气候类型资料图的命题形式和解读思路。气候类型考查的图式多种多样,但判读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首先,要搞清图名及图中有效信息;其次,要获取气温和降水信息(一般选择最冷月与最热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按照“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联系相关知识确定气候类型。
一、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
例1 (2010·广东文综)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反思归纳】
1.判定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的依据:6、7、8月份气温较高说明是____半球,12、1、2月气温较高说明是____半球。
2.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弯曲程度与气温年较差的关系:整条曲线的弯曲状况反映了全年气温变化的幅度,弯曲越大,说明各月气温变化越______
气候类型的判断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必考知识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教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全球气候变暖,如2013年广东文综卷第10题,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30题,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13~14题,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23~24题等。 2.世界气候类型,如2013年天津文综卷第13(2)题,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26题,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2题等。 切脉高考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结合温度变化曲线、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曲线,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等。 2.结合环境变迁示意图,考查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结合文字材料或重大的举措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采取的措施。 4.结合坐标图、柱状图、表格等气候统计材料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5.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对比描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结合气候资料统计图,评价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时间 特点 地质历史时期 距今1万年前 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 历史时期 距今1万年以来 全球气
气候的类型及成因
1、气候类型
(1)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 因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之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湿季干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雨季集中 旱雨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温夏热夏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温雨夏干热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0°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寒冷干燥 夏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亚寒带 针叶林气候 北纬50°~70°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冬寒长 夏短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