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引起海洋赤潮的微生物是
“可引起海洋赤潮的微生物是”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可引起海洋赤潮的微生物是”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可引起海洋赤潮的微生物是”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海洋微生物药用价值
姓名:孙睿 班级:海洋C081 学号:086307
海洋微生物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摘要: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所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特异性,决定了海洋微生物作为新药物产生菌
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综述了近年来从海洋中筛选具有药用价值微生物研究进展,并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海洋;海洋微生物;药用价值
引言:海洋中蕴藏着约5亿种生物,是人类丰富的药源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产生了大量不同于陆生生物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可以作为重要的海洋药物资源。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等疾病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艾滋病、玛尔堡病毒病和伊博拉出血热等新的疾病又不断出现,仅病毒世界上平均每年就新增2~3种。人类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特效的药物来治疗这些疾病,于是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 正文:
1海洋微生物是开发
新型医药品的新资源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人类已利用陆栖微生物研制开发了数以干计的药物,但仍有不少疾病被视为绝症,再加上每年不断出现的新病毒,对陆栖微生物的研究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需求。于是利用海洋微生物开发研制新型的药物,尤其是抗癌、抗肿瘤等
赤潮-物理海洋
赤潮-物理海洋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与模型
内容提要 序言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近几年来,海洋生态动力学已从过去传统的对生物过程的描述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本书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海洋中物理、生物、化学、地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动力学理论和基础,并对物理与生物耦合模型建立过程中所出现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书中内容主要来源于作者在美国大学给研究生的授课讲义和近年来从事浅海动力学和海洋生态动力学研究的成果,并引入和介绍了过去十几年内全球性重大交叉学科--生态学研究的发现。
本书的第1~5章可作为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水产、海洋地质专业高年级本生和研究生的教材,第6~7章可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专题讲座教材。对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学者而言,本书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或工具书。 序言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从很大的程度上概括了海洋学研究的历史。人们对海洋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海洋生物的观测开始。由于中国人指南针的发明传到欧洲,促进了全球,尤其是欧洲航海业的发展,从而产生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海洋探险的高潮。海洋学的发展正是在海上探险过
微生物
微生物学假期综合教学实习
实习时间: 2013年 6 月 25 日 开始
实习班级: 应技1101-1102 人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微生物教学实习基本实验流程
第 配制牛肉膏固体培养基、3倍和单倍乳糖发酵液, 一准备无菌水及各种器皿、器材 天
)
灭菌
采集样品
(
第按要求做10倍梯度稀释
二
天
)配制伊红美测样品的细菌总数: 乳糖培养基初发酵试验:
样品的稀释液涂布按实验要求将稀释液接入兰固体和E.C液 牛肉膏平板 3倍、单倍乳糖发酵培养液 体培养基
37OC培养 37OC培养 灭菌
数平板上菌落看乳酸发酵 倒伊红美兰平板 (数,计算样品的细结果,查MPN表 第菌总数 三 检验乳酸发酵管中产酸产气的样品天 )
伊红美兰平板划线 接E.C管
37OC培养 44.5OC培养
(挑有金属光泽、看结果,鉴定是 第
无光泽的菌落 否有粪大肠杆菌 四
天接单倍乳糖发酵管 革兰氏染色 )
37OC培养
看复发酵结果 ( 第 综合本实验的六项结果(细菌总数、乳糖管初发酵(MPN)、伊红美兰平板鉴定、 五E.C平板鉴定、革兰氏染色、乳糖复发酵),写出实验报告 天清洗器材,并做好室内清洁。 ) (
微生物学综合教学实习
学习目
微生物
第四章 病毒
1 病毒具有哪些特点?病毒壳体有哪几种对称类型?
答:①体积微小 ②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核酸跟蛋白质 ③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④对干扰素敏感,对抗生素不敏感 ⑤繁殖方式是复制,且具有感染性;有螺旋对称型、二十面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
2 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几个期?各有何特点?
答:主要以烈性噬菌体为例,一步生长曲线是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曲线,反映了每种噬菌体的三个重要的特征参数:潜伏期、裂解期的长短及裂解量。包括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潜伏期细胞正处于复制噬菌体核酸和合成蛋白质衣壳的阶段,裂解期宿主菌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颗粒急速增加的阶段,平稳期宿主细胞已经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峰的时期。
3 以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
答:①吸附和侵入: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其尾部为吸附器官,能识别宿主菌表面的特殊受体,然后分泌酶类溶解细胞壁,使细胞壁出现小孔,讲头部的核酸注入宿主菌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宿主菌细胞外;②生物合成:进入宿主菌内的噬菌体核酸,首先转录翻译产生早期蛋白,进行晚期转录并复制子代核酸,再转录产生噬菌体的结构蛋白,子代核酸和蛋白质按一定程序装配成完整的子代噬菌体颗粒;③当宿主菌细胞
生物制药中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生物制药中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摘 要: 生物制药是指生物工程应用于制药工业部分,生物制药是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业之一,国内医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莫过于加快生物医药研发的国产化。本文综述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历程, 探讨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生物制剂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被发达国家所垄断,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缺少独立知识产权,主要靠模仿和跟踪,这种现状成了制约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应加强自主创新和前瞻性基础研究,打造生物医药研发的国产化航母单位,力争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跻身国际前沿行列。
其中海洋微生物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 往往能产生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活性物质, 海洋微生物作为活性物质的新来源, 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近几年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抗心血管病、免疫调节剂、抗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相关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展示出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巨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Abstract: Bio-Pharmacies refers to the application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
微生物
第四章 病毒
1 病毒具有哪些特点?病毒壳体有哪几种对称类型?
答:①体积微小 ②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核酸跟蛋白质 ③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④对干扰素敏感,对抗生素不敏感 ⑤繁殖方式是复制,且具有感染性;有螺旋对称型、二十面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
2 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几个期?各有何特点?
答:主要以烈性噬菌体为例,一步生长曲线是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曲线,反映了每种噬菌体的三个重要的特征参数:潜伏期、裂解期的长短及裂解量。包括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潜伏期细胞正处于复制噬菌体核酸和合成蛋白质衣壳的阶段,裂解期宿主菌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颗粒急速增加的阶段,平稳期宿主细胞已经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峰的时期。
3 以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
答:①吸附和侵入: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其尾部为吸附器官,能识别宿主菌表面的特殊受体,然后分泌酶类溶解细胞壁,使细胞壁出现小孔,讲头部的核酸注入宿主菌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宿主菌细胞外;②生物合成:进入宿主菌内的噬菌体核酸,首先转录翻译产生早期蛋白,进行晚期转录并复制子代核酸,再转录产生噬菌体的结构蛋白,子代核酸和蛋白质按一定程序装配成完整的子代噬菌体颗粒;③当宿主菌细胞
神奇的微生物
本节课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微观的细菌、病毒以比较直观的面貌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全面的了解关于细菌病毒的基础知识,并渗透辩证的看问题科学观点。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本节课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微观的细菌、病毒以比较直观的面貌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全面的了解关于细菌病毒的基础知识,并渗透辩证的看问题科学观点。
五、
教学过程
【引言】播放视频:超级细菌垄全球夺 6 条命,这小小的细菌,弄得人们束手无策,你了解细 菌吗?想了解其他那些更微小的生物吗?那就请你和老师一起走进《神奇的微生物》世界。 【百度视频】在搜索超级细菌垄全球夺 6 条命的视频中,优酷的视频 http://www.77cn.com.cn/v_show/id_XMTk4MjQ2Mjc2.html 微生物是一类身体非常微小的生物,直到近代才被人们发现与认识
,那它们是怎样被发现 的呢?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一) 微生物的组成及发现部分: 1、 微生物的组成 2、 最早发现微生物的人 【教师活动】展示 PPT 课件,介绍微生物的发现及组成 【百度知道】http://www.77cn.com.cn/question/181782472.html 【学生活动】完
微生物的代谢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习 题
一、填空题
1、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 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 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 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
氢酶的作用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异型乳酸发酵经 、 和 途径分解葡萄糖。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 。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
发酵和 发酵等。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 , 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 磷酸化和 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的危害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亲身经历,知道常见的有害微生物。 2、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3、知道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共处。 教学重点
寻找微生物危害的证据,讨论并思考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的措施。 教学过程
1、交流曾经遭受微生物危害的亲身经历,并调查影响我们生活的微生物(主要是病毒)种类,教材上探探感冒后,回忆一段痛苦的经历。相信人人都会有类似的遭遇或经历。课堂上,要抓住这一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比如,被狗咬伤后打狂犬疫苗,是为了预防狂犬病;长痄腮,要与同学隔离,等痊愈后再上学,目的是避免把病毒传染经给其他同学;等等。有了这样的切身经历,再引导学生获得相关事实与证据,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降了教材上有的流感病毒、病菌、大肠杆菌之外,学生还会找到各种各样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填写常见致病微生物调查表,学生一定会得心应手。
2、知道怎样与微生物和平共处,避免不应有的危害。2003年惊心动魄的“非典”,2004年春天肆虐的禽流感??发生在学生眼前的一个个高新科技领域的真实事件走进了教材,体现了强烈的生活和时代气息,通过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给学生留下一个讨论与思考的空间。既然微生物这样防不胜防,并且我们与微生物拥有共同
微生物实验
环境因素 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02班
指导老师:郭玉宝 学号:3100401214 姓名:何月
实验目的:
1、了解抗生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学习抗菌谱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原理: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物理,化学,生物及营养等不同环境因素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制不同,而,不同类型微生物对同一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别。 1、生物因素
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网速间的颉颃现象,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能选择性的一致或杀死其他微生物。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是不同的。当滤纸条上的抗生素溶液在琼脂平板上向四周扩散后可形成抗生素浓度由高到低的梯度,将不同试验菌与滤纸条划线接种。培养后,根据抑菌带的长短可判断出该抗生素对不同试验菌生长的影响程度,初步确定其抗菌谱。 2、化学消毒剂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有机溶剂、重金属盐、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燃料和表面活性剂。 实验器材: 1、菌种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2、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3、溶液和试剂
青霉素溶液、无菌生理盐水、2.5%碘酒、5%石碳酸、1%来苏尔、75%乙醇、0.25%新洁尔灭 4、仪器和其他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