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之路 宋鸿兵
“国企改革之路 宋鸿兵”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国企改革之路 宋鸿兵”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国企改革之路 宋鸿兵”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国企改革之路
国企之痛
佘志林 国教国商2班
国企总是觉得自己是共和国经济的长子,可是这个老大哥在群众那里并没有得到作为老大哥应有的尊重。当世界五百强的新排名出现的时候,他们本以为可以光彩照人一回,可是换来的却是人们更加凶狠的骂娘。
国企为什么会遭到群众的愤恨?道理很简单,它是我们国家与民争利最狠的【远远超过外资和私企】,可是它在名义上却是人民共同的企业。
从本质上来讲国企存在三大矛盾,N大问题。
第一个矛盾是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与市场竞争对所有者作用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所谓“所有者虚置”不是说没有法律上和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是指这样的“所有者”不能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这是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但在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新环境下,对所有者的要求提高了,所有者的“质量”不同,企业竞争的后果便会有大的差别。这一点经常被用来解释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持续亏损等现象。分析近年来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原因,人们甚至有理由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是否存在明确的盈利动机表示很深的怀疑。这是一方面的情况。
第二个矛盾是国有资本事实上的部门、地区所有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之间的矛盾。国有资本名义上或法律上归国家所有,大多数实际上是部门、地区所有,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中,国有资本要有
国企改革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摘要
所谓国企改制,是指将国有企业改制为企业法人,即有独立的董事、监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企改制的目的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前提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改制是当前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在三十年的国企改革过程中,大部分国有企业经过改制都提高了效率,焕发了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国企改革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总结我国国企改革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的思考,以期对今后的国企改革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制 法律问题
文献综述: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我国的国企改制开始于1978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但是国企改制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复杂过程,其中存在着各种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例如:在资产评估方面,由于存在着不规范操作和监管不严等,出现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在产权交易方面,缺乏透明度;在法律适用方面,改制依据主要是部门规
国企改革方向的争论
国企改革方向
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从未停止。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也意味着改革的难度将更大,面临的质疑也会更多。
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国企参与世界竞争并引来刮目相看之时,一些国家也意识到中国国企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在此背景下,近来有关“国企私有化”、“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观点此起彼伏。国企在经营利润分配也被卷入“与民争利”的利益漩涡。究竟国家和企业各得多少,如何分配?新的历史阶段,国企改革的方向究竟是什么?然而,私有化真是国企改革的出路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及近几年来国企的现状到底如何。
国有企业私有化,是指把国有企业卖给民营公司、外资公司或个人等非国家控股的企业或个人。衡量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个标准,是看这家“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如果国有股份和其他股份比较起来,不在这家改制后的企业占有主导地位,甚至完全没有国有股份,这家“国有企业”就可以被称之为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家企业。
国企现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探索,中国国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舞台上,展示出“国家脊梁”的风采。2011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央企业已有38家上榜, 如今的国有企业已是行业的排头兵、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完成宏观调控
国企改革思想汇报
篇一:两会思想汇报:受益匪浅
敬爱的党组织:
3月3日到3月15日是两会召开期间,这次召开提出的问题以及观点和举措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次两会自春节后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次改革包括了若干的热点,第一的热点是新一届政府首交“答卷”全面深化改革“起跑”。其重点在于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的首次两会,是第一次的起跑旅程,起跑决定后发进程,在两会召开之前就有专家预计今年两会关注的重点就是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将通过两会凝聚共识,逐步变为政府决策和实际行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稳扎稳打,切切实实去完成没一件老百姓交予的任务与责任,这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同时,也继承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热点二主要是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成为今年两会一大热点议题。我们都知道改革的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发展的部分,但是改革是十分困难的,沿用了很久的体制,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如果不改的话,就会危害到国家的发展,所以,无论有多大的阻碍,都要改革,但前提
浅析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二00四级经济学专业
浅析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国企改革已“攻坚”多年,可至今仍是“攻而犹坚”,羁绊国企改革的旧病尚未医好,又添了改革“失范”、“走偏”的新病。梳理和揭示改革难题,是改革征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依病”综合诊治的需要。
一、 为什么改革整体推动难
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我们的企业制度的确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转换,企业的竞争力在增强、活力在增加,但是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比,同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比,同国际著名的大的企业集团比,我们的企业竞争力和活力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改革还难以整体推动。加快改制,增强企业活力和吸引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地方在改制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一)多数未改制国有企业质量低下
其表现:一是,债务包袱沉重。国有工业企业一半以上账面负债,如考虑潜亏损失和现实市场状况,实际企业负债率就更高,总体上说已经是资不抵债。二是,企业现存资产质量差、变现能力低、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多数企业固定资产已经抵押给了银行,成为不可处置的资产;有些企业库存有帐无物,即使有产品也都已报废;一些企业由于生产设备闲置多年,应该淘汰;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已成“呆死帐”,无法收回;一些企业资产权属不明,很难以有效资产计算。这些
国企改革中的减员增效案例分析
国企改革中的减员增效
武汉重型机床厂始建于1958年,是“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属于国家大型企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由于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武汉重型机床厂开始落伍了。1996年亏损1953万元,1997年亏损1213万元,1998年亏损了1160万元,1999年亏损1494万元。企业负债总额达到53187万元,资产负债率达到92.41%,银行累计欠息8000余万元,成为武汉市的严重亏损企业。
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在市有关领导的关怀下,在解决了资金的来源后,企业采取了轻装上阵的重大举措,也就是坚决把富余的人员减下来,因而出现4000余员员工同时与工厂签订下岗分流合同的局面。
这种情况并不是武汉重型机床厂一家所特有的,在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中,有1000多万名员工顺应了市场改革的大潮。人员减少了,国有企业的效益却上去了,武汉重型机床厂后来的发展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问题:
一、武汉重型机床厂为什么减员能够增效?用管理经济学理论说明;
二、能否据此案例判断该企业改革前劳动投入处于何种状况?说明理由;
该企业改革前,劳动投入处于冗员过剩,劳动力过剩,但劳动投入不
足,
三、该企业是不
对深化地市国资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深化地市国资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文章首先对温州市上一轮国资体制改革实践作了总结,进而提出了当前温州国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摆明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集团推进二轮重组和实施八大改革两个改革设想;最后,简要提出了对深化地市国资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国资国企;改革;思考
1 对温州市上一轮国资体制改革的认识和实践
2011年,温州市启动一轮国资体制改革,对29家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以及31家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国有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含各类建设指挥部)进行合并重组,成立9家国资运营公司,目的是进一步确保国资安全运行,强化国企投融资和建设功能,使各大国资运营公司成为政府融资大平台和城市建设主力军。在三年多的改革实践过程中,温州各大国企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大平台、城市建设主力军的功能定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战略部署,持续推进公司转型发展,掀起大投入、大建设、大开发热潮。
以温州市现代集团为例,其基本达成了重组整合的目的,发挥了整合的乘数效应:
①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为政府分忧解愁。三年来,在清理三级企业10家、完成及启动注销企业52家、集中规范管理集体企业47家的同时,我们累计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及东方集团、菜篮子、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 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三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 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三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 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基础,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些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但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依然存在;经营性国有资产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监管,政出多门、监管规则不一致、资源配置分散;出资人职责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离还不到位,存在较大的交叉重叠,等等。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在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可根据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产权结构国有企业的特点,探索有针对性的监管模式和方法,整合监管资源,提升监管合力。 (一)
近年来,国资国企结合发展现状与愿景目标,综观行业位置及市场环境,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协同监督机制,强化过程监督的整体效果,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促进了企业稳健持续发展。 一是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深圳国资委整合监事和财务总监管理、审计监督、国有资产稽查以及综合监管服务等职能,明确外派监事和财务总监职责权限,改进调查研究、监督检查以及工作报告的内容、方式和手段,探索建立指导监督、合力监督、成果运用
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工商管理 >> 企业研究 >> 论文正文→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7-3-17
-
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摘要] ,资人缺位,,应当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口,,采取聘任制的办法,
[关键词] ;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对前一阶,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把改革更好地推向前,以及下一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国企改革至今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关键在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
前一阶段,我们把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确定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强调要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实施后,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状况没有得到多
大改观,反而出现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社会各界对此议论颇多,有的人甚至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质疑。 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这是必要的。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做法确实不够科学,有些相关的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上,需要改进。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强
第四章 企业的经济分析与国企改革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第四章企 的业经济分 析与国企改革一节第企 业度制第二节 现企代制业度第三节企业经 营管体制
第理四 企业的节经济为行五第 节企业经济的益效和经 核算济第 六 国节有企改革业第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节 一业制企度 一企业、制度含的义内与容 1、企 制度是业企业产制度权企、组业形式织企和业 经营理管制度的和。总其心核是权产度制。 2、权是以所产权有狭义,指归(权)属为心的核财产权利的总称,是民事主指体享有具的有济 利益经权利的。产权的本基内包括财涵的产归权、 占有属、支配权、权使用。权 、从3产制度权来看企业,度制变革的从是古典的业主 制业发企展到合企伙业,到再代现的公司 制企。业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主业(p制ropritorehsp,i或 称sigln peorprieotsrih p即个体业主)制企是业最单简企的业式形,在市
场经中济量大存在。主制企业业有只一个产所权有,者 业投入个人财产,主直接经营享有全,部营经所,得 同对企业债时承担完全务任责。 伙合(制aptrnrehsip)业是企两个由者或个两上 的人以同投资,共同共督监和理,管并按投其比例 资享剩余分的业企。 公司制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