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简介介绍
“少数民族的简介介绍”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少数民族的简介介绍”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少数民族的简介介绍”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及其风俗民情满 族
概况: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 最初称为肃慎,五代时为女真, 17 世纪皇 太极改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改为满族。
概况:语言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 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语。
民俗:服饰
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 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民俗:服饰
满族女子梳京头和“盘盘髻”。
民俗:饮食
主食是小米,吃黄 米干饭、黄米饽饽,喜 粘食。风味食品是白肉 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 代表菜是八大碗的满洲 席,风味小吃和点心品 种繁多,以萨其马最为 著名。
民俗:饮食
满族的点心以“萨其马”最为人们喜食
民俗:禁忌满族有尊老的习俗。
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和堆放杂物;不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 皮袖头的衣服; 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 不能说狗的坏话;
不得打喜雀和乌鸦;不得在索伦杆上拴牲畜。
民俗:居住
院内影壁墙东南角竖一索伦杆(谓之神杆),顶端安放一个 锡斗(木板做成的方斗型),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 五谷杂粮;地面四周,不能堆放杂物和拴牲畜,必须保持洁净
民俗:居住
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 门,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及其风俗民情满 族
概况: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 最初称为肃慎,五代时为女真, 17 世纪皇 太极改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改为满族。
概况:语言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 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语。
民俗:服饰
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 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民俗:服饰
满族女子梳京头和“盘盘髻”。
民俗:饮食
主食是小米,吃黄 米干饭、黄米饽饽,喜 粘食。风味食品是白肉 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 代表菜是八大碗的满洲 席,风味小吃和点心品 种繁多,以萨其马最为 著名。
民俗:饮食
满族的点心以“萨其马”最为人们喜食
民俗:禁忌满族有尊老的习俗。
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和堆放杂物;不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 皮袖头的衣服; 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 不能说狗的坏话;
不得打喜雀和乌鸦;不得在索伦杆上拴牲畜。
民俗:居住
院内影壁墙东南角竖一索伦杆(谓之神杆),顶端安放一个 锡斗(木板做成的方斗型),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 五谷杂粮;地面四周,不能堆放杂物和拴牲畜,必须保持洁净
民俗:居住
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 门,
中国少数民族简介(最全)
篇一:历代中国少数民族简介
1.匈奴族
过程:(1)先秦时期:匈奴族是我国北部古代的游牧民族,住在蒙古高原一带,首领称单于。战国时期开始威胁中原政权,秦、赵、燕三国筑长城防御匈奴。
(2)秦汉时期: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西汉由于国力有限,与匈奴和亲(被动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展开军事反攻,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后匈奴内部混战,其中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其它各部有的仍游牧于漠北,有的西迁。西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主动和亲),密切了汉匈关系,双方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四十多年和睦相处。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出兵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最后威胁被解除。北匈奴主体被东汉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2.突厥族 过程:(1)南北朝时期: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很快统一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各国归附。突厥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称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2)隋唐时期: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隋末中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 图文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简介
前言: ........................................................................................................................................... 1
一. 水族服饰 ........................................................................................................................... 1
水族简介 ........................................................................................................................... 1 水族服饰特征简介 ...............................................................................................
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手抄报
篇一:多彩的民族手抄报内容
多彩的民族手抄报内容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我国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如蒙、回、藏、壮等;人口在百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有22个民族。
壮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边陲,人口超过1700万人,是中国第二大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北部、云南省东南部、广东省、贵州省和湖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地区以及越南北部边陲;现代部分壮族因工作、婚姻等原因迁移至广东省以及中国各地。
壮族拥有古老、独特的民族文化,从古代延续至今,并且融入一定的汉族文化。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 “三月三”歌节等。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现约有7000人。分布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设立独龙江乡,是独龙族唯一聚居地。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
独龙族原
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手抄报
篇一:多彩的民族手抄报内容
多彩的民族手抄报内容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我国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如蒙、回、藏、壮等;人口在百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有22个民族。
壮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边陲,人口超过1700万人,是中国第二大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北部、云南省东南部、广东省、贵州省和湖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地区以及越南北部边陲;现代部分壮族因工作、婚姻等原因迁移至广东省以及中国各地。
壮族拥有古老、独特的民族文化,从古代延续至今,并且融入一定的汉族文化。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 “三月三”歌节等。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现约有7000人。分布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设立独龙江乡,是独龙族唯一聚居地。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
独龙族原
新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介绍
维吾尔族风俗介绍文化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民间群 众娱乐形式之一,每逢节日、 喜庆或休闲时刻,人们会聚 在一起,唱歌、跳舞,表演 杂技、魔术等,尽情狂欢。
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节庆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 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 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 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 克族的传统礼俗。
回族的风俗习惯
服饰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 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 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头戴圆撮口帽, 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 脖子都掩盖起来。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 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 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 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 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 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 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 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 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 哈达者表示谢意。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那达慕摔跤、赛马、射箭是蒙古族的主要体育项目,蒙古语称“额仁古日班那达慕”(男子三项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5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到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千米。辖芒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瑞丽市。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州人民政府驻芒市。2008年常住总人口118.5万。有傣、景颇、汉、傈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少数民族的故事
篇一:少数民族英雄人物故事
少数民族英雄人物故事
毛桥小学 六(1)班 学生:马佳惠
马本斋(1901-1944),学名守清,直隶献县东辛庄(今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本斋东村)人,回族,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中,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屡建战功,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马本斋自幼聪颖,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时代随父亲到东北,投身奉军(东北军 )。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升到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军阀的统治,毅然弃官还乡务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很快沦陷,日寇长驱南下,大举进犯华北,面对我大好河山被日寇铁蹄践踏,马本斋义愤填膺,毅然组织本村青壮年70余名,组成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举起抗日大旗。1938年初马本斋和党取得了联系,率队参加了河北游击军,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时起,他历任回民教导队队长、总队长、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在他的率领下,冀中回民支队打遍了冀中平原,并转战于冀鲁豫边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地区转战,并帮助“回民抗战建
少数民族节日
篇一: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篇二: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信仰伊斯兰教,传统节日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是“开斋节”、“古尔邦节”。过节时,维吾尔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互相登门拜访,庆贺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
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兄妹俩向祖
娘诉苦。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