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
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以2012年国庆节为例
据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初步统计,9月30 日—10月7日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 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 增长20.96%;
10月1日,游客在南京中山陵参观游览。前来参 观游览的游客达到21万人次,比2011年国庆黄金 周第二天的游客量增长了80%。 10月2日,四川九寨沟景区迎来最大客流高峰, 接待游客数量达到47353人,同比增长21.1%,已 超过景区最大承载力。 10月3日,截至16时,参观人数达18.2万人次, 创单日历史新高。
中秋之夜,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清理出垃圾130 多吨;中秋夜过后,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3公里海 滩遍布50吨生活垃圾;高速公路也未能幸免。 面对垃圾问题,景区大多表示,只能从自身 加强打扫力度。于是,黄山一位环卫工平均每天 捡40多袋垃圾,每袋约重5公斤;长城的保洁员 一天弯腰8000次……长假成了清洁工人的“噩 梦”。网友在声讨、反思之余,纷纷发出呼吁: 从自己做起。
10月3日南京中山陵游客为最佳接待量的10倍,厦门鼓浪 屿游客为最佳接待量的9倍,北京故宫、山西平遥古城的 游人为最佳接待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1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是单位面积上容许的最大压力。容许承载的基本要素是:地基土性质;地基土生成条件;建筑物的结构特征。极限承载力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将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定的安全系数,才能作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浆砌片石挡墙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将基础改为砼基础是为了增加挡墙的整体性.这也只能是相差不大时才行.一般来说要深挖直至达到要求.如果深挖不行只有扩大基础,降低压强.或者改为其它方案
从现场施工的角度来讲地基,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地基就是基础下
面承压的岩土持力层。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其节约工程造价。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改良的地基。当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采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
所有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底压力小于等于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1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1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是单位面积上容许的最大压力。容许承载的基本要素是:地基土性质;地基土生成条件;建筑物的结构特征。极限承载力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将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定的安全系数,才能作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浆砌片石挡墙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将基础改为砼基础是为了增加挡墙的整体性.这也只能是相差不大时才行.一般来说要深挖直至达到要求.如果深挖不行只有扩大基础,降低压强.或者改为其它方案
从现场施工的角度来讲地基,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地基就是基础下
面承压的岩土持力层。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其节约工程造价。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改良的地基。当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采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
所有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底压力小于等于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
所有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底压力小于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设计值 ) ,以便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和底面尺寸,然后验算地基变形,必要时验算地基稳定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也即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安全系数,此即定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必须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稳定有保证可靠度的承载能力,它作为随机变量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也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定值设计方法 承载力特征值:极限状态设计法
按定值设计方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 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计算时,基底压
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及应用实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及应用实例
作者:王同桂 肖剑波
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07期
摘要:描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发展,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涵义,归纳了环境承载力定量化的各种方法,并对主要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搜集了有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实例,并进一步做了陈述。指出了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研究仍然缺乏能够客观科学描述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并且缺乏标准化可量化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方法上也表现为创新性不足。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充分运用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逐步建立完善准确的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体系。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7023104 1引言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是一个生态学概念,其极限思想可以追溯至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于19世纪末期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畜牧场管理,随后被野生动物学家采用并逐渐写入生态学教材[1]。Park 等提出了生态学领域的承载力概念。20世纪50年代,著名生态学家E Od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思考题
4.1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在梁上部和下部各为多少?
答:纵向受力钢筋在梁上部的净间距≧30mm且≧1.5d,d为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梁下部的净间距≧25mm,且≧d,d为下部纵向钢筋的直径。
4.2梁中架立钢筋和板中分布筋各起什么作用?如何确定其位置和数量?
答:架立钢筋为满足构造上或施工上的要求而设置的定位钢筋。作用是把主要的受力钢筋(如主钢筋,箍筋等)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与主钢筋连成钢筋骨架,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受力特性。架立钢筋的直径一般在10~14mm之间。位置:分布在梁上端的两角
板中分布筋作用1、承担由于温度变化火收缩引起的内力2、对思辨支承的单向板,可以承担长边方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3、有助于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散到较大的面积上,以使更多的受力钢筋参与工作4、与受力赶紧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位置:分布筋放在受力筋及长向支座处负弯矩钢筋的内侧,单位长度上的分布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2%,且不宜小于板截面面积的0.15%;气间距不应该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4.3梁、板中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什么?正常环境中梁、板混
地基承载力
九 地基承载力
一、 选择题
1在粘性土地基上有一条形刚性基础,基础宽度为B,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基底持力层内最先出现塑性区的位置在哪一部位?
(A)条形基础中心线下 (B)离中心线1/3B处 (C)条形基础边缘处 2所谓临界荷载,是指:
(A)持力层将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
(B)持力层中将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
(C)持力层中出现某一允许大小塑性区时的荷载
3荷载试验的中心曲线形态上,从线性关系开始变成非线性关系的界限荷载称为: (A)允许荷载 (B)临界荷载 (C)临塑荷载
4在相同的地基上,有两个宽度不同,埋深相同的条形基础,试问两基础的稳定安全度有何不同?
(A)安全度相同 (B)宽度大的安全度大 (C)宽度小的安全度大 5所谓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是指:
(A)地基的变形达到上部结构极限状态时的承载力 (B)地基中形成连续滑动面时的承载力 (C)地基中开始出现塑性区时的承载力
6粘性土(c?0,??0)地基上,有两个宽度不同埋置深度相同的条形基础,试问:两个基础的临塑荷载哪个大?
(A)宽度大的临塑荷载大 (B)宽度小的临塑荷载小 (C)两个基础的临塑荷载一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