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监测系统算法
“地震监测系统算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地震监测系统算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地震监测系统算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地震监测系统
GIS地震探测系统
一、 概述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球的构造分为三层:即中心层地核、中间层地幔、外层地壳; 1.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是岩石圈上部次极圈层。
2.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岩石圈是它的一部分,软流层以上。地幔多以流体形式的岩浆等物质存在
3.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体的,所以又称外核液体圈。内核,是固体的,主要由铁、镍组成,又称内核固体圈。
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下图为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图: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快速振动,在古代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震监测活动的管理,提高地震监测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地震监测台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
第三条 地震监测工作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公益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地震监测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四条 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第五条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震监测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监测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家鼓励、支持地震监测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的地震监测技术,开展地震监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海岛的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运行。
第七条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地震监测活动,必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合作进行,并经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批准。
从事前款规定的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和危害国家安全。
返
安徽地震监测概况 - 图文
第一节 地震监测台网所在区域概况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是取当时政治中心的安庆、经济中心的徽州两府的首字合成的,简称皖。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全省南北长约570km,东西宽约450km,总面积13.94万km,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
安徽位于黄淮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的交汇处,地貌类型多样。平原面积达 34 608 km,山地面积41 162 km,丘陵面积40 448 km,圩区面积12 097 km,洼地面积5 256 km,水面面积5 866 km。全省大致可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五个自然区域。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等,主要河流有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水系,另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至2001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 312万人,人口密度为453人/ km。
安徽行政区划共有省辖市17个,辖县(市)61个,即:合肥(长丰县、肥东县、肥西
Dijkstra改进算法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
讨论关于地震救援机器人行走避障的最短路径问题.首先用了Dijkstra最短路径的改进算法,得出其最短路径.但由于这样得出的路径往往会有很多迂回,所以又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最终得到一条较为合理的路径,达到省时和运算代价少的目的.
嚣霎弘渊裂-簟
Dijkstra改
进算法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
邓博斌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n}论关于地震救援机器人行走避障的最短路径问题。首先用TDijkstra最短路径的改进算法。得出其最短路径。但由于这样得出的路径往往会有很多迂回,所以义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最终得到。条较为合理的路径,达到省时和运算代价少的H的。
[关键词]Dijkstra改进箅法地震救援最婧路径最幻路杼优化机器人避障算法中图分类号:TB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20138一01
一、引■
2008年的四川汶川火地震给我国特别是四川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日后救援工作也面临重重困难。救援队员们j{能靠人上的方式来抢救,面对这种刻不容缓的时刻,效率却硅得比较不尽人意,而且还Il,能会给救援人员带来种种乍命危险。这里我们叮以设想一下,我们能否把机器人应用到救援r作巾?对j:在地震救援中使用机器人,可以
基于视频的道路识别新算法在交通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视频的道路识别新算法在交通
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郇洪江, 宫宁生,胡斌
(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针对传统的道路识别方法过程复杂,易受干扰,识别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根据道路上会有大量车辆通过,而车辆通过的地方也必为道路这一特点,采用逆向思维,通过识别运动物体达到识别静态物体的目的,提出一种应用累积帧差技术通过识别道路上经过的车辆来识别道路位置的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新算法识别出的道路效果比较理想,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关键词:道路识别;累积帧差技术;阈值分割;图像平滑
中图分类号:TP391.4
Vision-based method for Road Recognition Algorithm used in traffic
surveillance system
HUAN Hongjiang, GONG Ningsheng , HU B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road r
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与探讨
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与探讨,针对近期的三峡地区诱发水库地震做出的分析与探讨!
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与探讨
王儒述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随着蓄水位上升,库容加大,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根据最大历
史地震震级并适当加权,确定库区最大可信地震为 6级左右。在仙女山和九湾溪断裂一带(距坝址为18 km)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MS=5.0~5.8 级。对坝址所受影响烈度为Ⅵ度,不会对按烈度Ⅶ度设防的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地震频次与强度虽有所增加,但地震活动仍保持在三峡地区原有弱地震活动状态。必须加强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与探讨,预防地震及地质灾害,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长治久安。
关 键 词: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探讨
中图分类号:TV697.2 4 文献标识码:A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工程于1993年开工,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
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随着蓄水位上升,库容加大,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
1 世界地震概况
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500 万次大、小及微弱地震,其中构造地震约占90%,火山地震约占7%。
近百年来
水质在线监测 - 水质监测系统软件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 水质监测系
润 泽 智 能
中国智慧用电行业倡导牌(www.fjrzzn.com)
水质在线监测_水质监测系统软件实时在线监测系统_水质监测系统软件实时在线监测
速读2—3分钟智慧用电,安全用电,智慧用电系统,什么是智慧用电, 智慧水质安全监测系统
福建润泽智能测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泽智能科技”)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智慧用电、智慧消防行业。从成立之初以智慧用电设备正式投厂以自主研发生产为主,企业攻克智慧用电技术壁垒、研发应用等各种难题,始终秉持专业、专注的态度在智慧用电行业深耕细作。
一、系统说明
润泽智能智慧水质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实时在线水质监测设备对水源地水质情况进行自动化监测,记录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并对水质变化进行预报警,保障水源地饮水安全,有效阻止供水事故的发生。 智慧水质安全监测系统是一个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组成一个从水样采集、水样预处理、水样测量到数据处理及存贮的综合性系统,从而实现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在线自动运行,实施动态的监督管理。控制系统中心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该项目的生产管理、控制和调度,为科学化的决策提供丰富可靠的数据。系统根据采集的各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
地震监测中心2021年度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地震监测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地震局和市地震监测中心的指导帮助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深入领会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我县的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一、2020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地震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加强地震台站管理,促进台网中心扩能增效。出台了《县地震监测台站管理制度》、《县地震监测台网中心管理制度》和《县地震宏观观测员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了台站工作流程,提高台站管理水平。加强台网运行维护,提高地震台网运行的实效性,加大开放力度,继续扩大台网中心的社会宣传作用。二是加强地震群测群防,提高地震前兆观测能力。加强16个宏观观测点管理,确保及时、准确捕捉地震宏观前兆异常。落实管理责任制,健全前兆观测数据报送制度。向县财政积极协调资金10万余元,用于落实社会地震观测员补助和地震动物习性监测经费,9月份组织开展了社会地震观测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了观测员观测业务能力和水平,调动了观测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继续完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分项目工作。按照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水位监测系统原理
水位检测系统
水位监测系统采用GPRS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具有停、掉电数据不丢失,软、硬件采用多种抗干扰技术,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该仪表可与任何液位变送器配接组成液位测控系统。
本控制器具有万能输入特点,能与各种液位传感器配套;具有完善的网络通讯功能,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进行高速、高效的双向数据交换
产品功能特点
1、水位及流量监测
控制器通过GPRS模块与流量计/水位监测器相连接,按照其通讯协议读取瞬时流量、累计流量以及当前水位等测量数据,并即时传送给控制软件,使监控人员随时了解当前状况。 2、水泵的电量测量
通过内置的电参数采集模块,可测量水泵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量等数据。通过上位机对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进行远程配置。
3、传感器信号输入
控制器有两路4~20mA /0(1)~5V的标准模拟信号输入通道,与现场水位和(或)压力传感器(或其变送器)连接,用于检测水井的水位和管线压力,量程由上位机根据现场的情况配置。 4、本地及远程启停水泵
控制器有三路继电器输出,可用于对交流接触器的控制,进而控制水泵的启停。一路使用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控制水泵停机;一路使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水泵启动。两路均可通过GPR
1.2.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试行)
居民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统计工作是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死亡资料分析产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死因统计信息是反映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的科学指标,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
居民死亡登记所签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以下简称《死亡证》),为政府进行人口和户籍管理提供客观和科学的法律文书文件,是实现人口管理文明和法制化的重要内容。
为了加强死亡报告与死亡原因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死亡报告工作质量,同时,为了及时准确地发现诊断不明的死亡病例,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 师法》、《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和《关于使用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承担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