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1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
“00541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00541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00541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00541语言学概论资料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一、语言: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 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
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2.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多了一些成份) 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
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
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犹太民族) (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满族、汉族)
(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
00541语言学概论资料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一、语言: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 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
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2.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多了一些成份) 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
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
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犹太民族) (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满族、汉族)
(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
00541语言学概论必过资料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一、语言〆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 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〆 1〃口语〆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〆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多了一些成份) 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〆
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 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〆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〆
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犹太民族) (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满族、汉族)
(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
00541语言学概论必过资料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一、语言〆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 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〆 1〃口语〆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〆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多了一些成份) 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〆
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 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〆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〆
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犹太民族) (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满族、汉族)
(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
00541语言学概论必过资料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一、语言〆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 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〆 1〃口语〆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〆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多了一些成份) 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〆
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 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〆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〆
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犹太民族) (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满族、汉族)
(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
语言学概论重点
语言学纲要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 当代 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 赵树理 的《三里湾》、柳青 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 李自成 》(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 》、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7、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__梁斌 、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 刘白羽 、
00541语言学概论 全国13年1月自考 试题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
A.玛雅人
C.苏美尔人
2.英语单词“worker”中“er[ ]”的作用是
A.改变词形
C.改变词的色彩
3.语言是一种
A.自然现象
C.社会现象
4.“走老路”是一个
A.专有名词
C.惯用语
5.标志着儿童进入真正语言阶段的是
A.非自控阶段
C.单词阶段
6.舌面元音中的“后高圆唇”元音是
A.[u]
C.[o]
7.根据词的使用范围可以把词分成
A.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
C.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
8.与武汉话同属一个方言区的是
A.长沙话
C.南昌话 B.成都话 D.广州话 B.专用语汇和通用语汇 D.方言语汇和外来语汇 B.[y] D.[i] B.模糊语阶段 D.双词语阶段 B.俗语 D.凝固语 B.生理现象 D.个人现象 B.构成新词 D.改变词的文化意义 B.腓尼基人 D.古埃及人
9.下面的动宾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织毛衣
C.挖山洞 B.造汽车 D.吃筷子
10.下面各项中用屈折手段改变词的语法形式的是
A. build/built B. book/books
11.下面语素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00541语言学概论 全国13年1月自考 试题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
A.玛雅人
C.苏美尔人
2.英语单词“worker”中“er[ ]”的作用是
A.改变词形
C.改变词的色彩
3.语言是一种
A.自然现象
C.社会现象
4.“走老路”是一个
A.专有名词
C.惯用语
5.标志着儿童进入真正语言阶段的是
A.非自控阶段
C.单词阶段
6.舌面元音中的“后高圆唇”元音是
A.[u]
C.[o]
7.根据词的使用范围可以把词分成
A.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
C.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
8.与武汉话同属一个方言区的是
A.长沙话
C.南昌话 B.成都话 D.广州话 B.专用语汇和通用语汇 D.方言语汇和外来语汇 B.[y] D.[i] B.模糊语阶段 D.双词语阶段 B.俗语 D.凝固语 B.生理现象 D.个人现象 B.构成新词 D.改变词的文化意义 B.腓尼基人 D.古埃及人
9.下面的动宾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织毛衣
C.挖山洞 B.造汽车 D.吃筷子
10.下面各项中用屈折手段改变词的语法形式的是
A. build/built B. book/books
11.下面语素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我精心总结的 希望对各位有用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语言与语言学 第一节 语言的性质和范围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 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 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二者有什么关系?
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 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2、稳固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3、渐变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4、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
4、语言的社会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