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古诗文鉴赏

“高考经典古诗文鉴赏”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考经典古诗文鉴赏”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考经典古诗文鉴赏”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文鉴赏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专项检测--古诗文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

[注]本指唐代的崔护,崔氏有《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1)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2)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纱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②③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宝典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古诗文鉴赏

一、从内容方面理解

1、弄懂作品的表层含义 ⑴明白词语的含义 ①用典

②修辞手法

⑵理解句子结构(调整语序) 2、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⑴诗句的语境义 ①对上下文有关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

②联系作者所写事件的背景 ⑵诗句的意境义

首先,分析作品所叙述的事、所写的背景、然后再脑海中形

成画面,根据画面理解作者的感情。 其次,把握感情基调。 ①把握诗的体裁 感情基调 ②理解具体内容

③有些题目往往照应,绝句的前两句或律诗的前四句 特别注意:

①注意一些咏物诗,要联系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

托物言志的作品 ②由注释小序破解内容 ③从作者背景联想

④从褒贬别辨别倾向

⑤从诗眼领悟主旨(诗中诗眼多是动词、形容词

高三语文古诗文鉴赏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章 古诗词鉴赏

第一节 诗

第一部分 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0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

高考古诗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 高考古诗文 (六)古代诗词的结构

古诗词的篇幅不长,其中的意象多呈跳跃性组合;但一首诗再短.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具有其独特的结构。1996年高考诗词鉴赏题就考了元散曲《[双调]蟾宫曲〃咏史》的结构。下面谈谈与结构有关的几个问题。 结构.是指诗词的组织形式,即对材料的安排n 1.层次

层次是指材料安排的次序,即诗词结构的内部关系,它体现作者思路展开的步骤。古人大抵以?起、承、转、合?四个环节来归纳格律诗的章法。如王维《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是一酋‘田园诗,极富立体层次感n诗开头两句,抓住了环境的特征,写出雨后新晴的总背景,原野一望无垠,经过雨水的冲涤,显得特别清新明净。这是?起\.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读者引进这一特定的情境中,随着诗人一起远眺。二联写远处可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一座城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这是?承\。承首联的?原野旷?来展开。三联先写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正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题型及方法】 (一)意境画面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1)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2)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散文式的

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

(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

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

经典古诗文诵读演示教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经典古诗文诵读

精品资料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规划及实施方案

盱眙县河桥镇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具体目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精品资料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3)提升学生语文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子集》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子集》

1《论语》六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四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老子》二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

3《孟子》二则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4《庄子》一则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

经典古诗文诵读之我见论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经典古诗文诵读之我见

【摘要】经典古诗文诵读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锻炼和提升孩子的记忆力。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方法,激发孩子的诵读兴趣,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做到持之以恒,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孩子心灵深处。

【关键字】古诗文诵读;经典中的经典;指导诵读

经典古诗文弘扬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对于语文学习和教学都有良好的启示。如今,新课程已经把古诗文诵读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点和突破口。小学阶段,诵读经典古诗文,不仅可以开发、锻炼和提升孩子们的记忆力,而且还可以养成良好品格,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孩子心灵深处。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针对现在的古诗文诵读情况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多数老师仅局限于形式和应付检查,为达到数量,一味的让孩子们“背,再背,机械的背”。孩子们的背诵是强迫的,他们甚至不了解背的是什么,背过即忘。即使有一些残存的记忆,也不知用在何处,如何去用。还有一些教师与之相反,用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分析每个字,每首诗,却舍不得让学生利用更广大的时间和空间去在生活的真实里、活动的感悟中积累更多的经典。应试,也使古诗文失去了神秘的光环,让学生觉得乏味,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与好奇;让教师觉得累,失去了诗的韵味与价值。

古诗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古诗文补充教材

第一节 诗歌的语言

经典例题 1、(2010年全国新课标)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遶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解:榆溪,指边塞;陇西,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环境,结尾的?别路?是什么意思?3分 这首诗描写了。。。。。。。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写在?天寒、地暗?的后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达了戍边的士卒什么样的情感?4分 2、(2009北京)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南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2)词的风格与宋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3)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 3、(2009湖北)

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1-20
【bwwdw.com - 博文网】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剖析学生对两部分知识的认知

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教案

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鉴赏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很多同学对这两个板块的复习往往很头痛,我总结了一下原因有几个:

1、没有条理 对文章没有一个条理性认识 含糊不清

2、理解难,很难把握这两个板块中的情感脉络,文章的思想感情线索,说通俗点就是思想感情。

3、语言表达能力太差

4、总体归纳不到位,片面 跑题 混乱

针对这四条重大缺陷,我将用两道例题简短的向大家进行一些讲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现代文阅读

第一 阅读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白居易的美学思想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乐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