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试卷》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
《加和减(一)》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动手又动脑。(第1、2、7、8题每题一分,其余每空0.5分,共22分) 1、填空。
9 + 6 = 8 + 4 = 7 + 6 = 2、自己写出计算过程。
5 + 6 = 9 + 9 = 7 + 4 =
3、连一连。
8 + 9 5 + 8 6 + 6 6 7 + 6 9 + 8 10 + 4 7 7 + 7 9 + 5 8 + 7 6 4、 有( )个, 有( )个;
再填( )个就和 同样多。 5、□代表什么数? □+□=14 (□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预案
第八单元 总复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即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认识图形。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多,学生年小,对前面所学知识可能有所遗忘,通过整理与复习可以使学生巩固旧知,并能将知识系统化。 在系统地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梳理、总结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最有趣的事情,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复习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梳理、总结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1.加、减法的含义。
2. 10以内的加、减法。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看图列式,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再到“一图四式”。
1.初步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2.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4.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会口述图意并列式计算。
这个单元学习的加、减法含义、计算及实际应用,都是小学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特别是口算内容,掌握得好与不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使学生尽可能熟练地掌握。
本单元还编排了很多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的题目,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口述题目及表述计算过程的能力。
教材中有些题目的答案不唯一,教学时,只要求学生写出一种就可以了,但要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加法和减法12课时
5以内的加法
教材第44页的例题及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一、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及解决策略 三、 学具准备 及资源准备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算一算 目标引领, 6+3= 5+8= 9-4= 15-7= 4+10= 自主善学 8+9= 15-6= 14-6= 4+6= 10+5= 7+10= 19-9= 13-10= 10+6= 一、探究新知。 1、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2、师:新学期,同学们回到自己班级的教室里,互相展示假期的收获。 图上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瞧,这些同学有的在让其他同学欣赏自己的毛笔字,有的将自己的五角星分给了其他同?这时老师和两名同学搬了3捆书进来,要把书善问互研, 发给同学们,这些书一共有多少本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吧! 精讲点拨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数一数
单元内容:
数10以内的数,学习数数的方法,找一找身边的数字,培养儿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目标:
1、数10以内的数。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单元重难点:
1、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一致,熟练数数。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从具体的实体数数到具有一定抽象性质的点子数之间的思维转换。
总第 1 课时
2015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题: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数10以内的数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渗透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老师通过正确指导、少讲多练、个别辅导等教学手段启发式地进行教学。学生采用自主式与研究式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学习、生活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接触1~10各数,认识按顺序数数得方法。 难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辅导计划
一、辅导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基数和序数含义; 3、准确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大约几时的时刻;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5、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
6、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7、能熟练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8、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辅导内容: 知识与技能 (一)数
1、认识1-20各数,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2、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巩固数的意义、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能根据观察发现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1、根据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巩固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方位。 (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能熟练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进一步了解象形统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辅导计划
一、辅导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基数和序数含义; 3、准确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大约几时的时刻;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5、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
6、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7、能熟练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8、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辅导内容: 知识与技能 (一)数
1、认识1-20各数,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2、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巩固数的意义、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能根据观察发现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1、根据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巩固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方位。 (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能熟练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进一步了解象形统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精品 文档 春眠不觉晓:宇宙那么大,你的下载与我链接,是这个世界的缘分,点击左上角关注,你以后会有巨大的改变!
记住无论你遇到什么情况,你都是这个宇宙的一部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看图写数(9分) ( ) ( ) ( ) 二、数数在 内画○计数(18分) 三、数一数,在横线上画出相应的“○”(5分) 你家里有几口人? 今年你几岁了?
你这一小组有几个同学? 你书包里有几本书? 你喜欢上的课有几节?
四、连一连
1.(12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 号
……………………装………………………………………订…………………………………
精品
文档
2.(12分)
五、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6分)
○○○○○○○○○○○○○○○○
六、小红今年上一年级,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好吗?(8
分)
七、数一数,在○里涂色(8分)
○○○○○○○○○○
○○○
2022秋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9加几教案苏教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9加几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现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初步掌握“凑十法”
教学准备:
师准备数字卡片、花片、小棒教具、课件;生准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师生谈话:我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小动物,今天有一种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学数学。看(出示小猴图)
由小猴带来了一些加法题:(卡片)
10+1 10+3 10+5 10+7 10+2 10+4 10+6 10+8
出示卡片学生口答。
提问: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二、探究新知
1. 学习例题。
(1)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一天,小猴发现桌上放了一些苹果,你能说说这些苹果是怎么摆放的吗?
(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提问:那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这里求的是?所以用?(加法)算式?(板书算式)提问:那9+4等于多少呢?老师有个要求,你既能知道结果,还要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龙咚锵》
龙咚锵
教学内容:
歌曲《龙咚锵》。
教学目标:
通过唱《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例外音乐情趣。表现过年的欢愉心情。
教学要求:
通过唱《龙咚锵》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
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掌握节奏,并能用各种音乐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龙咚镪》,感受过新年热烈的音乐情景,表现过新年的欢愉心情。
教材分析:
歌曲《龙咚镪》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哥曲,四二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3
组织教学、常规要求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发声练习;1 3 5 3 1咪——吗C——G G—— C
复习歌曲;选择以前学过的歌曲。
教师提问:“时间过得真快,新年就要到了,你们高兴吗!你们喜悦吗!,让我们一起来迎接新年的时刻到了吧?”“你们喜欢过年吗?”
二、寓教于乐:
听歌曲《龙咚镪》的录音》。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教师:“对了,这是一首热烈,欢乐的歌曲,名字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