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下载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下载
篇一:七年级上册电子版数学课本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篇二:七年级上册电子版数学课本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篇三:数学初一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初一(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华师大版)
数学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的倒数是_______;相反数是_______。
2、比较大小(用”>”或”<”表示)
。
3、用代数式表示:(1)a与b的差的平方:__________________;
(2)a的立方的2倍与-1的和:__________________。
4、若=______。
5、用计算器计算=______。,则代数式=______;若,则代数式
6、如图,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用上述字母表示的不同线段共有_____条;(2)图中不同射线共有_____条。
7、22.5°=_____°_____′;12°24′=_______°。
8、已知点B在直线AC上,AB=8cm,AC=18cm,P、Q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PQ=______。
9、如图,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的统计图,
七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精选
初一年级下学期易错题精选(一)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内错角( ).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
①因为∠1=∠4,所以BC∥AD; ②因为∠2=∠3,所以AB∥CD;
③因为∠BCD+∠A
七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精选
初一年级下学期易错题精选(一)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内错角( ).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
①因为∠1=∠4,所以BC∥AD; ②因为∠2=∠3,所以AB∥CD;
③因为∠BCD+∠A
七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集锦
1、
如图,已知A(0,a),B(0,b),C(m,b)且(a-4)+b+3=0,S?ABC=14.
2(1)求C点坐标 (2)作DE?DC,交y轴于E点,EF为?AED的平分线,且?DFE=90。求证:FD平分?ADO;o(3)E在y轴负半轴上运动时,连EC,点P为AC延长线上一点,EM平分∠AEC,且PM⊥EM,PN⊥x轴于N点,PQ平分∠APN,交x轴于Q点,则E在运动过程中,
?MPQ?ECA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
yAyAFoEBDNQxCPDxoMCE
2、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为AC上一点,N为FE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则∠NMC与∠CFM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AA
N 1M
E E
2
CC BBFF
图1 图2
1
3、(1)如图,△ABC, ∠ABC、∠ACB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D,若∠1=130°,∠2=110°,求∠A的度数。
AE21BDC
(2)如图,△ABC,∠ABC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1=110°,∠2=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特训
1.( )叫做方程。
2.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在括号内打“√”,不是方程的在括号内打“×”。 5+2.8X=9.6 ( ) 9X-15=0.3 ( ) 30-2X>9 ( )
60+3X ( )
5.4÷X=6 ( ) 5Ⅹ-1.8≠X÷0.2 ( )
3.用字母表示下列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 )
乘法交换律( )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
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t小时行的路程是( )。
)。
(2)图书角原有图书x本,借去32本,又新增18本,现在有图书(
(3)m千克油菜子可以榨出n千克菜子油,每榨出1千克菜子油需要( )千克油菜子;1千克油菜子可以榨出(
)千克菜子油。
(4)苏果超市虹雨便利店今年的营业额是a万元,比去年的营业额多b万元,去年的营业额是(
)万元。
)。 )。
5.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c厘米,它的面积是( 6.用字母写出圆锥
七年级下册数学评分标准
\
1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监测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1
3
12.()()22x y x y +- 13. 8 14. 20° 15. 2000 16. 8 三、解答题(本题有8个小题,共52分) 17.(本小题6分)
解:(1)原式=1-3+4 ……2分
=2; ……1分 (2)原式=22441x x x ++-+ ……2分 =45x + ……1分
18.(本小题4分)
解:(1)①+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2课时) 第1课时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1.负数的意义.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新课导入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展示教材第2页图片,让学生体验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
二、推进新课
活动2:体验负数的引入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温度计:
安排三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研究手中的温度计上刻度的确切含义,一名同学手持温度计,一名同学说出其中三个刻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
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可参与活动,逐步引入负数.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活动3:分组活动,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
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2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3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2.各小组互相监督,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
活动4:深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投影展示问题,讲解课本例题.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代数式:
2.1整式
①单项式:表示数或字母积的式子
②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③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④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⑤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⑥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①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的单项式。
②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③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④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⑤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⑥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练习:
1、如图,正方形ABCG和正方形CDEF的边长分别为a,b,用含a,b的代数式
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一种空调2月份售价是a元,5月份售价上浮10%,10月份又比5月份下调10%.
(1)用代数式分别表示5月份和10月份的售价;
(2)几月份去购买这种空调比较便宜?
x2 y2
3、已知x 5 y 3 0,求代数式的值。
2022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分式的乘除》
5.3分式的乘除
一、背景介绍及教学资料:分式的乘除是分式的基本运算之一。学生在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约分后安排了本节教学内容,是上节的延续,顺应了知识的连贯性也迎合了学生的认知心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式的乘除,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式约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为分式的乘除实质最终可归结为分式的约分,所以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上一节知识的延续,可充分让学生体会分式基本性质的用处之广,因式分解的作用之大。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分数的乘除法则叙述分式的乘除法则,并会用字母表示。
2、能进行分式的乘法、除法运算或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
3、能进行分式与整式的乘除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的乘法
【教学难点】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的分式乘除法及课本中的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你知道吗?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的1
6 .
请问:(1)A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为5
3
牛顿,那么它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多少?
(2)B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5
3
牛顿,那么它在地球上的重力是多
少?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列式可得:(1)5
3
×
1
6
=
5
18
(2)
5
3
÷
1
6
=
5
3
×6=10
解后反思:(1)式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2)式又是什么运算?依据是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9直线的相交(2)
A1 2
D C B
A1
D2
OC
O
补角
B
对顶 角
130 2 ______ 50 如果 1 50 , 则 AOD _____, 90 90 2 ______ 如果 1 90 , 则 AOD _____,猜一猜,当∠1= 90°时,直线AB、CD的关 系如何?
如图,把这张纸展开后,折痕 AB与CD相交 ∠1在右图中 于点O 是哪个角呢?A 1 O C
D
B那么,∠AOC,∠AOD,∠BOC,∠BOD 与∠1有什么关系?它们都是什么角?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 有一个是直角时,我们就称这两条 C 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 A 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注意
O D
B
“⊥”是“垂直”的记号, 是图形中“垂直”(直角)的标记。 ”
而“
垂直的表示方法:C A a
OD
B
O
b
记为:AB⊥CD(或CD⊥AB), 垂足是点O.
表述为: a⊥b(或b⊥a)于点O
表述为: AB⊥CD于点O
我 会 垂 线0 1 2 3 4
过点A 作 l 的垂线,您能作出来吗?每个图 中您能作几条?作法:
点A在直线上l
1、贴 2、靠3 、过4、画2 3 4 5
点A在直线外l0 1 2 3 4 5 0 1
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