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公安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考点汇总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1、警察的含义
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的起源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警察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3、警察的发展 (1)萌芽期的警察
在警察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的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
(2)古代警察的特点:a、军警不分,警政合一b、行使职权时在法律上极不严格c、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3)近代警察
较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
4、中国的近代警察 时间 1898年 1905年 1912年 1927年 1946年 建立者 陈宝箴 名称 湖南保卫局 备注 我国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辅警公安业务知识试卷(含答案)
绍兴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辅警 公安业务及法律知识测试
(测试时间60分钟)
姓名 成绩 .
一、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在我国领域、船舶、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有法律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 ) 2、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采取强制手段。( × )
3、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 ) 4、间歇性的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 )
5、宋某因泄私愤持炸药到孙某家中相威胁,民警接到报警后到现场,发现宋某正欲点燃炸药引爆。在这种情况下,民警可以不警告即使用武器。( √ )
6、公安机关对年满70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能执行行政拘留。( √ ) 7、城市人民警察执行巡逻时,一般以车巡为主,自行车、步巡相结合的方式。( × ) 8、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处理的,不再处罚( √ )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第一部分 教育学 】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
二、招警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资料复习重点2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资料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1.公安机关的性质:
(1)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2)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 (3)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
2.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的必然要求.
3. \警察\这一概念表明了警察的性质和警察的任务.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性质: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4.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5. 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而警察则是这个组织中执行国家专政职能的工具.
6.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7. 警察产生的条件:经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性),社会(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政治(国家机器的形成).
8. 古代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叫做古代警察.古代警察军警不分,警政合一;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9. 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需
2017年辅警公安业务知识试卷含答案
本文为word版资料,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公安局特警支队辅警 公安业务及法律知识测试
(测试时间60分钟)
姓名 成绩 .
一、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在我国领域、船舶、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有法律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 )
2、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采取强制手段。( × )
3、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 )
4、间歇性的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 )
5、宋某因泄私愤持炸药到孙某家中相威胁,民警接到报警后到现场,发现宋某正欲点燃炸药引爆。在这种情况下,民警可以不警告即使用武器。( √ )
6、公安机关对年满70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能执行行政拘留。( √
2018年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本文为word版资料,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2018年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40题40分)
1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以上的多数通过。 A.2/5 B.2/3 C.1/3 D.3/5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边防警察实行( )。 A.聘任兵役制 B.义务兵役制 C.职业兵役制 D.志愿兵役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口9个城市进行了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由兵役制改为职业制人民警察。 3(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A.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B.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C.牢固树立公仆意识 D.牢固树立民生意
2017年辅警公安业务知识试卷含答案
本文为word版资料,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公安局特警支队辅警 公安业务及法律知识测试
(测试时间60分钟)
姓名 成绩 .
一、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在我国领域、船舶、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有法律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 )
2、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采取强制手段。( × )
3、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 )
4、间歇性的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 )
5、宋某因泄私愤持炸药到孙某家中相威胁,民警接到报警后到现场,发现宋某正欲点燃炸药引爆。在这种情况下,民警可以不警告即使用武器。( √ )
6、公安机关对年满70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能执行行政拘留。( √
2014年河南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培训 第一品牌
第一部分 判断题
判断下列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在机读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填涂A;错误的填涂B。1-30题各1分;共30题30分
1.我国公安机关和世界各国警察机关都具有专政的职能,其专政对象是相同的。( )
2.区分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关键是是否使对方觉察、了解工作意图,是否采取被对方了解、认识直至使对方配合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 )
3.某县发生了一起山林纠纷,县公安局长即刻指派有关人员组成指挥部进行现场处置。
( )
4.某犯罪嫌疑人系少褡澹谘段手兴
渑浔阜肴嗽薄? )
5.在执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时,要注意教育不是治安管理的辅助手段。( )
6.如果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不在场,公安机关则不能进行搜查。 ( )
7.张某在一超市偷钱50元,因其又聋又哑,所以可以不予处罚。 ( )
8.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的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都要予以公开。 ( )
9.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不受任何监督。 ( )
10.对人民警察的辞退不需任何手续。 ( )
11.如果脱离了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其作为人民警察的义务也就终止了。 ( )
12.公民有通信自由,公安机关无权检查。 ( )
13.
公安基础知识教材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与世界警察相联系的,今天的警察是与历史的警察相联系的。因此,要想深刻地认识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就必须了解世界的警察,了解警察的历史。 一、警察的起源和本质
(一)警察的起源
1.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警察的性质,即武装性质,国家治安行政力量;二是指出了警察的任务,即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
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现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不论其大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毫无例外地建有自己的警察机构,设置专职的警察力量。
2.警察的起源。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原始社会没有警察。在原始公社时期,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在经济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归全体氏族成员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没有盗窃财物的犯罪行为,因而也就没有必要设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Trojan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群:59808933
根据2008年公务员考试指定教材《公安基础知识》编写,将相关知识提炼,要点集锦,方便大家复习。
《公安基础知识》看似内容繁杂,实则有理可寻。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公安本体方面(公安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包括公安机关的历史发展、性质、宗旨、职能、任务、职责、权力;
二:公安实践方面,(公安机关具体干哪些工作,如何完成这些工作)包括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两项主要的公安工作,即公安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
三:公安建设方面(为保障公安工作顺利进行而开展的公安组织和队伍建设方面的内容),包括公安执法监督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历史发展、性质和宗旨 本章知识脉络:
警 察 的 起 源 与 发展 公 安 机 关 的 建 立 与 发 展
警察含义 警察产生条件 警察发展:萌芽、古代、近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 央特科、 国家政治保卫 局 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市 警察队、锄奸保卫机 构、社会部 解放战争时期: 东北公 安部、华北公安部、中 央军委公安部 新中国成立后 17 年 新 中 国 成 立后 文化大革命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