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登鹳雀楼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登鹳雀楼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登鹳雀楼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登鹳雀楼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9年秋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登鹳雀楼》说课稿

说教材

《登鹳雀楼》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

资料书、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学法

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教师对作者和鹳雀楼做一些详细的说

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

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

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

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

“欲穷千里目,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高处向远处望去看到的情景。诗人站在高处向西望去,看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向东望,看到滚滚的黄河流进大海里。如果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等高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诗中生字并会写,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诗歌朗诵音频。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出示图画,生看图,说说图中的内容。

2.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你看到的景色吗?

大家说得好,一位诗人看到这种壮观的景象挥笔写了一首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3.请小朋友说说这位诗人是谁?诗中写的什么地方?

师简介鹳雀楼、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师范读古诗,生边听边勾出生字。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2.理解词语的意思:白日、依、尽、欲、穷、千里目;

3.开火车学习生字:登、鹳、雀、楼、依、穷、欲、入、目

08.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08、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解释每个字:登,登这个字在《青蛙看海》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凡是带有撇和捺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脚尖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 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说“小鹰学飞”中的 “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

“楼”古时候的楼都是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登鹳雀楼-湘教版小学学科网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xiaoxue.xuekeedu.com

内容 17、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复备栏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只识不写。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英英学古诗》中《静夜思》,集体背诵。 2、板书课题,齐读,简介鹳雀楼及作者。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育读全诗,想想诗人在楼上看到了什么?杨到了什么?师相机板书诗句。 2、学习诗句中的生字词。 依 入 欲 穷 目 3、指导读四行诗句。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A观察看图,指出楼,太阳,黄河的位置,指名读句子。 B出示:依:靠边 按照,顺从,诗句中依选? C想一想,第一二行,写的是诗人看到了,他看到了什么?把你想像到的影像说出来。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

古诗《登鹳雀楼》带拼音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zuò zhě:wánɡ zhī huàn

作者:王之涣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日依山尽,

huánɡ hé rù hǎi liú

黄河入海流。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

欲穷千里目,

ɡènɡs hànɡ yì cénɡ lóu

更上一层楼。

古诗登鹳雀楼译文意思和赏析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意思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

08.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08、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解释每个字:登,登这个字在《青蛙看海》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凡是带有撇和捺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脚尖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 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说“小鹰学飞”中的 “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

“楼”古时候的楼都是

登鹳雀楼,王之涣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词语解释】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省级优质课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1. 孩子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旅游,好不好?你们看,这是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这是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的岳阳楼,这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这些建筑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接下来的这座楼阁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他叫——鹳雀楼,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叫鹳雀楼吗?看到鹳这个字,你觉得鹳和什么有关?的确,鹳雀是一种鸟,在这座楼阁上,经常会栖息着很多很多的鹳雀,所以人们就把这座楼叫做——鹳雀楼。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王之涣一起去——(齐读诗题)。 2.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诗读正确。 3. a谁来读?(3人) b同学们读的字正腔圆,老师也想跟你们一起合作读,咱们一起读题目,然后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下一句 c合作的真好,这回咱们变换角色,再来读 d这样的合作有趣吗?男女生合作一次怎么样?题目我来读,然后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 e男生齐读 f女生齐读 g一起读 4. a同学们现在读出了古诗独有的韵律美,可是就在你们有滋有味地读诗的时候,有几个汉字从古诗里逃跑了。(课件出示:隐去会写的字的全诗) b古诗变成这样了,你还会读吗?(1人)

登鹳雀楼古诗【优秀7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登鹳雀楼古诗【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登鹳雀楼》赏析: 篇一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小学一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7-31
【bwwdw.com - 博文网】

上马镇文昌小学:王立云 教学内容:

九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远望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远望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古诗录音、有关古诗的资料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进行古诗背诵比赛,看一看谁的古诗背得又多又好,是诗王,好不好。

2、当学生背到《登鹳雀楼》时,教师引言导入,板书课题。(出示cai课件)这天,当诗人王之焕来到了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登楼远望,一轮红日依傍着山巅逐渐下落,在脚步下,黄河波涛汹涌,奔腾入海,非常壮丽。这时,诗人王之焕想道: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

3、介绍黄河。出示cai课件。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请学生读古诗,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把学习的情况告诉大家。 2、请学生用o圈出自己还不认识的字,并去向自己的朋友求教。 3、听教师范读儿歌,正音。 4、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