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规范要求

“抗震支架规范要求”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抗震支架规范要求”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抗震支架规范要求”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范围:

A:电器工程

1.设计依据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条)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

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进行抗震设

计。

2.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强条)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专业要求

(1)设计范围:≥DN65的电器配管,重力≥150N/米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及母线槽,或重力超过的其它设备。

(2)对于重力小于的设备或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

(3)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建筑,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直接锚固于结构主体,否则应设置防滑构件,由设备厂家根据规范

要求设计。

(4)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米,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24米;柔性

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米,

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米。

4.设计要求

(1)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应按建筑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度以上时不再提高。

(2)抗震支吊架初设间距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规定;

计算: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要求计算,当计算结果不足时取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范围:

A:电器工程

1.设计依据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条)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

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进行抗震设

计。

2.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强条)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专业要求

(1)设计范围:≥DN65的电器配管,重力≥150N/米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及母线槽,或重力超过的其它设备。

(2)对于重力小于的设备或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

(3)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建筑,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直接锚固于结构主体,否则应设置防滑构件,由设备厂家根据规范

要求设计。

(4)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米,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24米;柔性

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米,

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米。

4.设计要求

(1)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应按建筑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度以上时不再提高。

(2)抗震支吊架初设间距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规定;

计算: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要求计算,当计算结果不足时取

抗震支架技术要求Word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抗震支吊架技术要求

一、抗震支吊架系统品牌商应具如下条件

(1)具有建筑工程中的机电管线综合布排,支吊架布点、设计、计算、制图、列出料表清单的能力(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图纸绘制支吊架布点图纸及专项计算书)

(2)品牌商能在本工程现场派驻专门技术支持人员配合深化设计和指导组装、安装服务。

二、抗震支吊架系统技术要求

1、设计及验收规范:

(1)《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34-2002)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给水工程91SB(2005)

(3)《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 476-2015)

(6)《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7)《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式建筑锚栓》(JG160-2004)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0)《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95

(1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12)《非结构构件抗震设

抗震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5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 一般规定

5.1.1 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它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4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注: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5.1.2 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

1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2 除1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5.1.2-1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

抗震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5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 一般规定

5.1.1 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它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4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注: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5.1.2 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

1 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2 除1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5.1.2-1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

抗震支架技术说明文件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1. 工程概况

略。

2. 抗震支架设计依据:

主要采用的规范标准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3)《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 476-2015) (4)《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420:2015) (5)《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 160-2004)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8)《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 476-2015)

3. 设计范围:

(1)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

(2)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管道等系统;

(3)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 m2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

(4)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5)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

(6)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 此设计范围内,(5)是必须执行的,规范内的强条。

4.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4.1 基本要求

新旧抗震规范对比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本说明仅摘录规范修改的部分条文,阅读时应比对规范

3.4.3 建筑方案和结构布置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应综合判断

【说明】 本次修订,明确规定表3.4.3所列的不规则类型是主要的而不是全部不规则,所列的指标是概念设计的参考性数值而不是严格的数值,使用时需要综合判断。有关的条文说明,除保留2001版、2008局部修订的说明外,增加对本次修订部分的补充说明:

① 对于扭转不规则计算,需注意以下几点,有关的计算软件需相应修改:

1) 按国外的有关规定,楼盖周边两端位移不超过平均位移2倍的情况称为刚性楼

盖,超过2倍则属于柔性楼盖。因此,2001版说明中提到的刚性楼盖,并不是刚度无限大。计算扭转位移比时,楼盖刚度可按实际情况确定而不限于刚度无限大假定。

2) 扭转位移比计算时,楼层的位移不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计算,按国外的

规定明确改为取“给定水平力”计算,可避免有时CQC计算的最大位移出现在楼盖边缘的中部而不在角部,而且对无限刚楼盖、分块无限刚楼盖和弹性楼盖均可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处理;该水平力一般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值验算时,仍采用CQC的效应组合。 3) 偶然偏

抗震规范学习笔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1、对于抗震不利地段,应提出避让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弄明白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2、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还是要考虑提高,除了与抗震等级有关外,还与场地类型有关,当场地类型不是II类时,注意查阅抗规。

3、同一结构单元部分采用天然地基和部分采用桩基的情况,以前版本是没有提出解决办法的,本版规范给出了一定的解决办法,但是相应的措施是什么,现在还不明白。

4、建筑形体,多出建筑形体的概念: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5、扭转不规则,多考虑了一种情况,即当最大层间位移远小于规范限值时,位移比最大限值1.5可适当放宽。

6、有转换层时,转换层上部的结构受力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根据烈度高低和水平转换构件的类型、受力情况、几何尺寸等,乘以1.25~2.0的增大系数。

7、新版增加了“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目前没有弄明白这种性能化设计怎么实现。

8、设防地震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见3.10.3,属于抗震性能化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

9、土层剪切波速的测量需要钻孔,且钻孔数量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要求。(问题:该钻孔是专门用于测剪切波速还是兼作他用?) 10、对丁类建筑及丙类多层建筑,可以根据岩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

前言

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说明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做出房屋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

根据建设部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依据地震局修编的灾区地震动参数的第1号修改单,相应变更了灾区的设防烈度,并拟增加部分条文的修订,合计改动28~29条,其内容统计如下:

1. 灾区设防烈度变更,涉及四川、陕西、甘肃,共3条。 2. 材料性能按产品标准修改,2条,其中有强制性条文1条。

3. 强制性条文15条。原有条文的文字调整6条,主要涉及设防分类和建筑方案设计;删去关于隔震、减震适用范围限制的规定1条;新增涉及结构构件基本要求、预制装配式楼盖、山区场地、非结构构件、楼梯间、专门的施工要求8条。

涉及坡地、单跨框架、土木石民居构造措施,以及楼梯参与整体计算等。4. 其他修改8~9条, 本报批稿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黑体字为强制性条文。

3.1.1 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

新规范抗震概念设计要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规范抗震概念设计要点

新规范抗震概念设计要点 1 背景材料

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在总结大地震灾害经验中发现,对结构抗震设计来说,“概念设计”比“计算设计”更为重要。 1 990年1月开始施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 - 89(以下简称 89抗震规范 )中列出了工程设计中必须遵守的规定,来保证“概念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实现。概念设计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提高结构抗震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概念设计就是以工程概念为依据从有利于提高结构抗震力的概念上,用符合工程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方法,对所设计的对象作宏观的控制。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的体型、功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与要求,我们发现GB50011 - 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更符合实际的规定,尤其是增加了“不规则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应用更具体更明确地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工程界的普遍重视。2 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 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可靠性而对建筑工程结构做的概念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场地条件和场地土的稳定性。2)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及其外形尺寸。3)抗震结构体系的选取、抗侧力构件的布置以及结构质量的分布。4)非结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