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
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
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五、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找规律
教学内容:课本第115—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课时
“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
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
估算的思路。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
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知识 1、 2、 3、 4、 5、 6、
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内交流。 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
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7、 □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
5 □ 7 5 7 5 4 □ + □ 6 - 3 □ - 3 □ + 2 5 7 □ 4 □ 3 □ 6 □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作业
(第六单元)
班级____ 姓名____等级____ 书写等级
老师的话:
一.算一算,看谁最细心。
6×7= 9×4= 9×9= 39+8= 54+6= 29+7= 23-7= 3×7= 5×6= 8×3= 7×9= 4×8= 7×5= 9×8= 6×4= 43+20= 8×5= 7×7= 5×9= 7×8= 二.我会填。 1.补充口诀。
七八( ) ( )二十四 九九( ) ( )六三十六 2.9+9+9+9+9写成乘法算式是( )。 3.4个7是多少?列式是( )或( )。 4.8×6=( ),读作( )。 5.( )里最大能填几。
( )×4 < 29 9×( )<38 7×( )< 30 ( )×8< 54 44 >( )×9 38>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检测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作业
(第七、八单元)
班级____ 姓名____等级____ 书写等级
一.填一填。
1.在1、2、3、4、5、6、7、8、9、10这些数中,双数有( ), 共( )个;单数有( ),共( )个。 2.用1、6、9能摆成( )个两位数,分别是( )。 3.二年级一班同学做好人好事的次数通常用写“正”字的方法 记录,其中王晓的是“正、正、正、正、正、正、他一共做了( )次好人好事。
4.有4个小朋友在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进行一场,他们一共 要进行( )比赛。 二.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5×6= 3×3= 7×7= 8×8= 9×8+20= 6×6= 9×9= 4×8= 4×5+20= 5×6+2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作业(七、八)第1页
老师的话: ”数一数,
2.列竖式计算。
65-27+39= 76-57+24= 35+19+34=
97-28+15= 44+27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九单元
第九单元 亲近大海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01页—10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夏日海边”这一情境图,让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有所体验。
2、鼓励学生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3、在统计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 小黑板 教学时数:三课时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年夏天热闹非凡的海边会吸引许许多多的人前来游泳和嬉戏。咱们今天也到美丽的海边去逛一逛,看一看,或许细心的你又会有新的收获呢?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 “夏日海边”的教学挂图
师:小朋友们,看这里美不美?你的火眼金睛又观察到了什么?
2、师:同学们不仅从图中发现了数学信息,还发现了数学问题要考考大家,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3、师:猜一猜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4、师:到底有多少人呢?怎样才能知道呢?
5、师:那我们该怎样去分类呢?大家按照自己的标准数一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有:
1、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 4、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5、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二、教材分布: 1、数与代数
内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表内乘法。
目标: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经历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每一句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几何与图
内容:认识线段、角以及简单的观察物体。
目标: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画角;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能辨认从不同位臵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统计与概率
内容:统计和数学广角。
目标:通过对学生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 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材解读:
背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长短、高矮,会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但都不是从量化的角度比较。如这个东西长多少,这个东西比那个东西长多少并不知道。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从量化的角度进行比较。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 编排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省略了其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但是个体的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1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家长签字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
45+32= 6+73= 18+6= 30+29= 36+22+4= 25-4= 46-30= 49-9= 39-39= 8×3+6= 37-0= 0×3= 4×7= 5×3= 53-3+9= 8×8= 66+35= 70-8= 9×3-7= 37-32-5= 二、填空。
1、数学课本的宽大约是 厘米,100 条1厘米长的线段一条接一条,接成一条长 线段,这条长线段是 米。 2、小明有两件颜色不同的上衣和两条颜色不同的裤子,他可以有 种不同的穿法。 3、三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进行一次,一共要进行 次比赛。 4、小明、小红、小丽三人玩拍球比赛,三人拍球的次数分别是36下、35下、33下,小明拍的次数最多,小丽拍了33下,小红拍了 下。
5、把“8+8+8+8+8”写成乘法算式是 或 。 6.( )里最大能填几?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都要把()对齐,从()算起。
2、从74里面连续减7,分别得()()()()()。
3、小刚买一支17元的笔和38元的书包,他带了50元钱,请你帮他估算一下,够吗?()
4、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的差是()。
5、在做加法题时,个位满(),向前一位进()。
6、在做减法题时,个位不够减时,要从()位借1当()来减。
7、一个数加15得47,这个数是(),一个数减19得37,这个数是()。
8、刚刚有45本书,丹丹给他14本以后,两人的书就一样多了,丹丹原来有()本。
9、加法混合运算按()的顺序进行计算,遇到带括号的,要先算()里面的。
二、选择题:
1、下面算式中,()与37+15的计算结果相同。
A、32+15
B、37+17
C、47+5
2、苹果有32个,梨比苹果多9个,苹果和梨一共有()个。
A、73
B、57
C、41
3、动物园里有15只老虎,25只大猴子,17只小猴子,动物园里一共有()只猴子。
A、8
B、57
C、42
D、32
4、二年级有26名男生和25名女生,把50本练习本分给他们每人一本,够分吗?()
A、够
B、不够
C、不确定
三、按要求填空。
(1)比较大小。
32+7()26 43+4()4+34 55+16()22+4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乗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乗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乗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时子目标:
1、第一课时目标:《乘法的初步认识》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乗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X”,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第二课时目标:《5的乘法口诀》
1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5的乗法门诀,并能运用5的乘法Fl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2熟记5的乘法口诀
3、第三课时目标:《2、3、4的乗法口诀》
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乗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比较迅速的计算。
4.第四课时目标:《乘加、乗减》
1学会乘加、乗减算式题的计算方法。
2通过乗加、乗减算式题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