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讲记

“大乘起信论讲记”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大乘起信论讲记”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乘起信论讲记”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大乘起信论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题解

一部奇书

在现存的汉文佛教典籍中,《大乘起信论》(以下简称《起信论》)可以称作是一部奇书。其所以称它是部奇书,是由于这部仅有一万一千字的论着,其流传之广,注释者之多,在中国佛学的发展史中思想影响之深远,佛教典籍中的其他所有论着都难以企及:而同时,有关此书的真伪问题,作者姓名、成书时地,以及义理是非、历史地位等等问题,却又疑议丛生,经过长期激烈的论争,至今尚难作出结论。 《起信论》旧传皆题“马鸣菩萨造”。马鸣(Asvaghosa),音译阿湿缚窭沙,是古印度杰出的诗人、哲学家,大乘佛法的著名论师。据现存有关马鸣的传记资料,对他所处时代说法不一。经近代学者考证,马鸣系佛灭度后六百年左右(即公元一、二世纪时)出生于中天竺的舍卫国(今印度西北部)的思想家,初学外道,聪慧有辩才,后拜胁算者,或胁尊者之弟子富那奢为师,归顺佛化,善宏法要,是龙树之前最著名的大乘佛学者:其著作在汉译藏经中有《大庄严论经》、《佛所行赞》、《六趣轮回经》、《十不善业道经》、《尼干子问无我义》等,又曾参加《大毗婆沙论》的编纂工作,他还作有许多诗歌作品,其中《佛本行赞》广泛流传,“五天南海,无下讽诵”。依佛教经典传说,马鸣系“八地菩萨”,或说他是

1

“大光明佛化身”,据说

《大乘起信论》导读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造论因缘

? 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 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如是此论 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众生心

? 以众生心说大乘佛教

? 摩诃衍法 法:众生心——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 义:心真如相——摩诃衍体(体大)

? 心生灭因缘相——摩诃衍自体相用(相大用大) ? 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1

一心二门

? 众生心 心真如门 ? 心生灭门 ? 皆各总摄一切法。

心真如门

?

大乘起信论直解(憨山大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大乘起信论直解

马鸣菩萨造论 真谛三藏释论 唐法藏造疏 明德清直解

刻起信论直解辞 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上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下

刻起信论直解辞

起信论者,乃马吓鸣大师为破小乘、外道邪见,宗百部大乘经典所作,以为发起正信也!故立论宗法界一心,开真妄二门,彻生灭之本、穷迷悟之源,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观之妙门,总括一万一千余言;理无不尽、事无不该,可谓大教之关钥、禅宗司南也!以文约义博,幽深窈渺,难以致诘;贤首旧疏科最为精详,加以记文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予尝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疏略,业以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初学之士既无师匠可凭,己眼不明,非仗此论以入大乘正信,将恐久而无闻焉!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技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非敢闻于大方也;门人超逸久依在座,深讨论义似得其旨,今携草归粤,志欲刻之以为法施。予谓无佛法地,后学有志参究大法者,又当以瓦注也!若夫得意遗言,直入唯心现量,是在当人智眼!

时泰昌改元岁在庚申仲冬朔 匡山逸叟憨山释德清述

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

华严七祖以马鸣为初祖,然此论中未及圆融之旨,何以称耶?向未有知其者,后学竟茫然莫辩,

大乘起信论直解(憨山大师)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大乘起信论直解

马鸣菩萨造论 真谛三藏释论 唐法藏造疏 明德清直解

刻起信论直解辞 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上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下

刻起信论直解辞

起信论者,乃马吓鸣大师为破小乘、外道邪见,宗百部大乘经典所作,以为发起正信也!故立论宗法界一心,开真妄二门,彻生灭之本、穷迷悟之源,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观之妙门,总括一万一千余言;理无不尽、事无不该,可谓大教之关钥、禅宗司南也!以文约义博,幽深窈渺,难以致诘;贤首旧疏科最为精详,加以记文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予尝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疏略,业以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初学之士既无师匠可凭,己眼不明,非仗此论以入大乘正信,将恐久而无闻焉!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技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非敢闻于大方也;门人超逸久依在座,深讨论义似得其旨,今携草归粤,志欲刻之以为法施。予谓无佛法地,后学有志参究大法者,又当以瓦注也!若夫得意遗言,直入唯心现量,是在当人智眼!

时泰昌改元岁在庚申仲冬朔 匡山逸叟憨山释德清述

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

华严七祖以马鸣为初祖,然此论中未及圆融之旨,何以称耶?向未有知其者,后学竟茫然莫辩,

守培法师:大乘起信论妙心疏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守培法师:大乘起信论妙心疏

大乘起信论妙心疏 守培法师 付刊言

人生昧本来,不识归家路。今日之哲学科学竞争,皆要了解宇宙人生缘起之理。此理不明,宇宙黑暗,而人妄作妄为,苦因苦果,无有了期。佛教原是解决宇宙人生缘起之教,现因各宗陈列,以伪乱真,学者如入五里雾中,重增迷闷。佛教各宗者,余宗且不论,空有二宗互相反对,后人不能判决邪正,乃曰:二宗皆是。又云:佛教本有空有两轮。呜呼!佛教危矣!夫犹如“人”,甲说头上脚下,口横鼻直;乙云:头下脚上,口直鼻横;互相是非。丙者评曰:二说皆是。如是人的真相为伪所乱而不明矣。佛法亦犹是也。假使认识真人者,虽千人万人必同一说,绝无二说之理。法华云:“唯此一是实,余二则非真”。愣严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磐门”。“佛佛道同”;“佛法绝对”,岂有异相哉?

难曰:佛法既可以人比,亦可以兽比,曰马,兽也;鹿,兽也。比如有,佛法也;空,佛法也;有何不可乎?答:马

鹿可并立,有空不可并立,法喻不齐。若曰马有,兽也;马空,兽也。鹿有,兽也;鹿空,兽也。此如一切法有,佛法也。一切法空,佛法也。如是法喻相齐,淆讹益显矣。如是须知:佛教之经论,无相反对者。假使有某经某论互相是非,谓是各宗不同者,即是不识正法者

《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说辨正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牟宗三《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说辨正

作者:程恭让

引论:牟氏《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说的提出

《大乘起信论》相传为马鸣菩萨所造,南北朝时来华译师真谛三藏所译。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此论是极其重要的根源性经典之一。论中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大正藏》第32卷,第575页)法者, 存有义;摩诃衍者,大乘义。此即把佛教的存有理论落实在众生的心之一法上,由此显示大乘佛教区别于佛教小乘的独特理念。论复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同上书,第576 页)此中依于众生心之一法开出“真如门”(对于本体界的说明)及“生灭门”(对于现象界的说明)二门,以二门作为说明存有现象、原因、依据等等的理论纲骨。以上二义——将存有论归结于心法,及由心法开出真如、生灭二门——合在一起,即是《起信论》著名的“一心开二门”之说。

《起信论》中此一独具特色的存有论架构,牟先生在晚年阶段的哲学思考中,曾给予极高度的关注。在《佛性与般若》中提出:“盖由《般若经》只言般若作用地具足一切法,而对于一切法却并无一根源的说

论语讲记sina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论语》讲记——缘起

2007年08月19日星期日00:22 转自尚南网:http://www.sangnan.com/ 1、缘起

各位朋友,今天由于一个非常殊胜的因缘,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在接触这一部经典之前,我和大家对《论语》的认识都差不多,都觉得论语并不是非常重要的。自己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儒家的学问,而且还有些讨厌,因为老是谈道德仁义,现在的青年人听起来一般都非常厌烦。在这一点上,许多朋友也许都和我以前一样对儒家的学说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因此,大家对《论语》的认识可能会比较肤浅,甚至还会轻视它,小看它。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都没有受过四书五经读诵的训练,所以缺乏了解自己固有文化的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存在这些偏见并不为奇。我小的时候背过《古文观止》里的一些古文,所背的至今仍记忆犹新,但那也仅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些皮毛,可正是这一颗小小的种子,却能发芽、开花、结果。也许这是这一颗种子让我和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大学时,自己的求知欲非常强,非常喜欢《老子》这部道家的经典,老子的学问不仅高深,且“玄之玄云”,非常吸引人。我不仅研究《老子》,而且还将其中的很多方法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去,受益不小。后来也慢慢

四宗要义讲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宗要义讲记

目 录

叙说分

第一章 本书的来源

第二章 本书的内容和任务

第一节 从佛法跟非沸法差别的标准说到本书的内容和任务 第二节 从佛法内部宗派分裂的主因说到本书的内容和任务 正讲分

第三章 诸宗共同的基础(缘起) 第四章 各宗各派的所破(我) 第一节 总则

第二节 自续派以下即蕴立“我”的理由 第三节 诸宗建立二谛的标准和情况 第一目 有部 第二目 经部 第三目 唯识 第四目 中观

第五章.诸宗粗细的无我 第六章 诸宗各别的中道 第七章 总结和告诫 结愿分

四宗要义讲记

亲教师法尊译讲 弘 悲 记

一、小乘的有部和经部、大乘的唯识和中观,称为“四宗”。“四宗要义”一名,是译讲者给取的。按法尊亲教师于—九四九年三月在成都译出并讲第一次,同年六月在重庆汉藏教理院讲第二次,记成,名《四宗要义讲记》,全稿当时都呈讲者阅正过。二

道德经讲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经典哦!

《道德经》概说(一) 叶曼 述

司马迁在《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是楚国苦县人。苦县原来属于陈国,后来楚国跟陈国打仗,把陈国打败了,并夺走了苦县,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楚苦县。司马迁又说老子姓李,名耳,字摐(音窗,撞也)。名字叫“耳”,是因为耳朵大。不过,春秋时候并没有“李”字,更没有“李”姓,那么老子为什么姓“李”呢?我想大概是后人以为世上没有姓“老”的,而“李”和“老”的读音非常相近,就把两个字混淆了吧。但我们知道,“二十四孝”里头,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老莱子戏亲”,这个故事的主角“老莱子”就姓老。后来有人说老子就是老莱子,这完全是误会。也有人说老子在娘胎里头呆了八十一年,生下来的时候头发胡子全都是白的,所以人们就管他叫老子,这也是揣测之词。

老子曾经担任周朝的守藏吏,管理中央藏书机构的档案、文书、卷宗等,所以他的学问非常好。老子生活的时代中,周室已经东迁,周王朝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周室已经慢慢衰萎了。春秋时候虽然还是周朝一统天下,但我们知道诸侯国非常强大,中央王朝根本没有办法控制他们。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

经典哦!

战争,先后称霸的有五个国家。老子看到天下混乱纷争的情形,就辞职离开了中央王朝,往西边去了。

诸位都知道

禅修前行讲记(海云和上讲)

标签:文库时间:2024-10-05
【bwwdw.com - 博文网】

禅修前行讲记*第一讲:迈向佛陀的境界

禅修前行讲记

第一讲:迈向佛陀的境界

这次夏安居课程,我们可以把它取名为迈向佛陀的境界这一次训练是要我们体验,如何由凡夫到达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的境界,佛陀是怎么成就的。也就是站在一个行者的立场,去了解一个修行者怎样透过生命改造的工程,达到那殊胜不可思议的境界。

精进修行前应具备的三个基础条件

首先要跟各位重新建构,释迦牟尼佛当时的环境跟背景,让我们能够体会当时他是怎么进行的。在他那个时代,社会普遍存在着修行的风气,就像今天台湾社会普遍存在着暴戾跟赚钱的风气一样。台湾的这股暴戾风气姑且不论,但是台湾这一股积极赚钱的风气,事实上不能够说全部都错,那是世间人的一种用心方法。

在两千五百年乃至三千年前,悉达多太子当时的社会环境,普遍存在着那一种精进修行的风气。像悉达多太子那样认真修

行,而有大解脱,大成就者很多,你不能说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成就而已,那就错了!就像我们这个时代,你不能说只有王永庆赚到钱,跟他一样赚到钱的人还很多。当时的人他们很认真在修行,你要先肯定这一点。换句话说,当时的人已经拥有某一种基础条件,而这一种基础条件,你现在大概都没有具足。他们的条件是什么,各位有没有这样问过? 我跟各位举三个条件: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