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西医耳鼻喉
“温州中西医耳鼻喉”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温州中西医耳鼻喉”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温州中西医耳鼻喉”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西医耳鼻喉考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年 春季学期考试
试 卷A
考试科目: 中西医临床耳鼻喉科学 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 05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班级: 题号 分值 得分
一 40 二 10 三 10 四 5 五 15 六 10 七 10 八 10 总分 100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得分 阅卷人 答题说明:下列1—40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题时,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写在题干前。
1.以下哪项不属于中耳的结构?
A.鼓膜 B。椭圆囊 C.听骨链 D.鼓窦 2.鼓膜的正常标志不包括:
A.锤纹 B.锤凸 C.光锥 D.鼓岬 3.患者右耳外伤2天,鼓膜呈裂缝状穿孔,耳痛,耳鸣,此时不宜选用的治法法是:
A.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B .口服祛瘀止痛的中成药
C.外耳道用酒精消毒 D.局部滴氧氟沙星液 4.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中医名称是:
A.耳疮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之鼻炎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八节 变态反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分常年性与季节性两类。两者临床表现与发病机理基本相似,主要为吸入了致敏原而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致敏物多为屋内尘土、螨、霉菌、动物脱屑、禽毛等。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致敏原多为花粉、蒿类植物,故又称花粉病。本病无论年龄大小均可发病,除鼻和鼻窦受累外,部分病例还可引起哮喘。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症状突然发生,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等。
2.鼻粘膜苍白、灰蓝或淡红色,肿胀,水样分泌物,通气差。 3.血液或鼻分泌物IgE外高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 4.特异性皮肤试验阳性。
5.由于本病症状与嗜酸性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自主神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相似,临床表现也无多大差异,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其诊断标准附后〔1990年全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二、中医学
变态反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
本病主要由于肺气虚,卫气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
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而气之根在肾,故本病的表现在肺,但病理变化与脾肾亦有一定关系。
1.辨证依据:突发性鼻痒,喷嚏,流涕清稀量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之鼻炎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八节 变态反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分常年性与季节性两类。两者临床表现与发病机理基本相似,主要为吸入了致敏原而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致敏物多为屋内尘土、螨、霉菌、动物脱屑、禽毛等。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致敏原多为花粉、蒿类植物,故又称花粉病。本病无论年龄大小均可发病,除鼻和鼻窦受累外,部分病例还可引起哮喘。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症状突然发生,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等。
2.鼻粘膜苍白、灰蓝或淡红色,肿胀,水样分泌物,通气差。 3.血液或鼻分泌物IgE外高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 4.特异性皮肤试验阳性。
5.由于本病症状与嗜酸性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自主神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相似,临床表现也无多大差异,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其诊断标准附后〔1990年全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二、中医学
变态反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
本病主要由于肺气虚,卫气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
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而气之根在肾,故本病的表现在肺,但病理变化与脾肾亦有一定关系。
1.辨证依据:突发性鼻痒,喷嚏,流涕清稀量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之鼻炎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八节 变态反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分常年性与季节性两类。两者临床表现与发病机理基本相似,主要为吸入了致敏原而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致敏物多为屋内尘土、螨、霉菌、动物脱屑、禽毛等。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致敏原多为花粉、蒿类植物,故又称花粉病。本病无论年龄大小均可发病,除鼻和鼻窦受累外,部分病例还可引起哮喘。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症状突然发生,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等。
2.鼻粘膜苍白、灰蓝或淡红色,肿胀,水样分泌物,通气差。 3.血液或鼻分泌物IgE外高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 4.特异性皮肤试验阳性。
5.由于本病症状与嗜酸性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自主神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相似,临床表现也无多大差异,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其诊断标准附后〔1990年全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二、中医学
变态反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
本病主要由于肺气虚,卫气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
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而气之根在肾,故本病的表现在肺,但病理变化与脾肾亦有一定关系。
1.辨证依据:突发性鼻痒,喷嚏,流涕清稀量
从中西医之异同看中西医之争
从中西医之异同看中西医之争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有人说西医只懂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此消彼长,这个争论从未停止。以至于现在很多老百姓在生病后都会产生疑问,到底是去看中医呢还是去看西医呢?笔者认为,“中医”和“西医”,并非如“是”与“非”、“科学”与“非科学”那般完全对立,医学的终极目标是治病救人、是维持健康,如果不是人类还面临着很多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哥德巴赫猜想”,那么,即便是纠缠了百余年的中西医学,依然是可以互相为谋。因此,对中医学与西方医学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点,对于我们学习中医或西医学理论,使二者互相取长补短,端正对中医学或西医学的看法、发展中医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和与抗——调和与对抗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为一整体,必须阴阳调和,古语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中医治病以和为贵,注重调理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在肿瘤治疗中,更是注重调脾胃,和阴阳,辩虚实,调和机体的整体功能,从而恢复机体正气,扶正固本,增加免疫,抵抗外邪。而西医治病要检查到人体致病的病原体,从组织器官到基因蛋白的变化,治疗手段是对病因
中西医结合导论
1.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 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2.中药西用: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它的特征是在使用中药时,不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和中药的性味归经,而只是按照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或复方的西医治疗功效来使用中药。
3. 菌毒并治:即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同时配合应用清热解毒中药,杀菌和清除毒素双管齐下,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4. 微观辨证:是指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等先进技术,旨在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较深层次上辨“证”。
5. 中西医双重诊断: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各有特长,中医长于辨证,西医长于辨病,再临床诊断时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双重诊断”。
6. 阶段治疗:即根据疾病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论治的形式。 7. 生物医学模式:是在近代生物医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相应的医疗卫生观。
8. 司外揣内:又称为“以表知里法”,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象,以揣测
古今中西医疾病对照
古今中西医疾病对照
粘液性水肿。中医古称阳虚水泛。 重症肌无力。中医古称筋痿。 多睡症。中医古称过力脱气。
性淡漠。中医古称不欲近房。 阳萎。中医古称阳萎。
肥胖性生殖无能症。中医古称肥人不育。
多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症—席汉氏综合症。中医古称黑疸。 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古称感冒。 急性气管炎。中医古称风热犯肺。 大叶性肺炎。中医古称肺热。 急性痢疾。中医古称滞下。 急性胃肠炎。中医古称食泻。 霍乱。中医古称霍乱。
夏季热。中医古称疰夏。 肝炎。中医古称湿阻。
肝硬化。中医古称水鼓(是肝炎后期出现腹水)。 性病。中医古称花柳病。
糖尿病。中医古称消渴。
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中医古称消渴偏枯。 糖尿病合并宫颈癌。中医古称消渴倒开花。 腹膜后血肿。中医古称瘀血腰疼。 子宫肌瘤。中医古称经来结块。 红斑狼疮。中医古称鬼脸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古称历节风。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中医古称书痴。 大发作型癫痫。中医古称羊角风。 戒毒。中医古称戒断大烟毒。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古称久痢。 胃溃疡。中医古称胃脘疼。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古称萎黄急黄。
2013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2013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2013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与分级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及控制水平分期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2013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四:肺结核
要点:
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及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8.预防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要点:
1.西医病因、病理和分类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并发症
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6.
中西医外科学考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要点
第二章 中医外科证治概要
1、中医外科疾病的总病机?
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2、内治法三个总则?清法、托法的定义和具体运用?
1、三个总则:消法、托法、补发
2、清法:用寒凉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即《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治法。
具体运用;首先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
分者当清气分之热,邪在营血分者当清营血分之热,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
托法: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拖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
具体运用:治疗上应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邪毒盛衰情况,分补托和透托。补
托用于正虚毒盛,气不能托毒达外,疮形平榻、根脚散漫不收的虚证;透托用于毒气虽强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毒旁窜深溃。
第三章 无菌术
3、消毒、灭菌、无菌术?
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
孢等)。
灭菌: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无菌术:针对这些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
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第五章 体液与营养代谢
4、脱水类型?脱水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点?
1、等渗性脱水:
(1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笔记
一,感冒证: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感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暑湿感冒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6.“寒包火”(表寒里热)证:解表清里-双解汤
二,咳嗽证: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1.风寒咳嗽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咳嗽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证: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虚证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证: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证: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
2.成痈期证: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证: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证: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
1)寒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