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辛弃疾

更新时间:2023-10-26 01: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辛词风比较 内容摘要

苏轼与辛弃疾这两颗词坛上璀璨的明星,分别代表了北宋与南宋词创作的最高成就。二者突破了“艳科”的樊篱,全面革新宋词的创作,从内容到风格,从用调到叶律,都有其除旧布新之功。

尽管两人在词的创作上都有豪放畅快的特点,但是由于二者所处时代不同以及各自的生活经历,艺术追求的差别,因而在词风上有很多异同点值得研究,本文就主要从二者的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异同点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 苏轼 辛弃疾 豪放词 婉约词

三、苏辛豪放词风比较(一)相似之处(二)不同之处

四、四、苏辛婉约词风比较(一)题材上异同(二)艺术风格上异

三、苏辛豪放词风比较 (一)相似之处

苏轼与辛弃疾的豪放词创作有以下几处相似的地方: 1.都开拓了词的内容,给词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苏轼开始,词打破了写男女离情别绪、柔媚婉约的传统,豪放的感情、豁达的胸襟、广阔的社会生活,都在词中有所涉及。

2.词中均有豪情壮志

苏轼词中处处流露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充溢着热血豪情,表现出词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气势磅礴,情感激越的特点,也充分体现着词人的爱国热情与英雄主义精神。

3.词中都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情绪

苏轼本想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怎想并没有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再加上在四十四岁经历过“乌台诗案”后,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处在被贬和流放中度过,在被贬和流放的过程中,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情绪在词人心中久久挥之不去。辛弃疾具有着雄才伟略,二十三岁后,天生英才无用武之地,朝堂之上多是畏首畏尾之人,他的主战主张反倒使他处于被孤立的艰难境遇。 (二)不同之处

苏轼与辛弃疾词作中虽都有豪放之气,然而两人的豪放词中仍然有许多不同之处: 1.对词境的开拓程度不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而作,上片写阴阳两世,生死相隔了茫茫十年,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始终没有淡化。既使不去思量,过的的一切自会浮漾心头,难以忘怀。虽时光易逝,但真情难忘。追念之情,不能自已。佳人香消玉殒,斯人独自憔悴。第三句话紧接第二句话的\悲凉\,用一假设引出作者当时的境遇。\纵使相逢应不识\短短六个字便将作者仕途潦倒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今人不觉心下憾憾了。

下片写梦境。作者\夜来幽梦忽还乡”,但乍然的相逢竞使他们\相顾无言”。作者自妻子辞世后已经历了十年的宦海沉浮。也饱尝了十年的相思之苦。同时正是梦里相见更加重了现实中的生死之隔的悲凉之感。令人不由心中憾然而至于泪下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①出自《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下,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本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精神,不仅体现了辛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黑夜,醉意朦胧的词人挑亮油灯,反复凝视、擦拭手中的宝剑。这把曾经伴随他征战沙场的宝剑,杀敌无数,如今却被闲置一旁。宝剑冷冷的清辉,令词人思绪翻飞,不禁回到魂牵梦绕的军营。身为壮士的他一身戎装,立于千军万马之前,镇定自若,检阅军队。辽阔的战场一览无遗,秋风吹起猎猎军旗,也吹起战士们的战袍。突然惊险的战斗开始了: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弦的声音像睛天霹雳一样响亮。

2.不同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对其创作的影响不同

苏轼从小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熏陶感染,培养了性格较为豁达开朗的特点,使得他可以在宦海浮沉中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保持一颗较为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人生起伏,在艰难困苦中还可以保持一种昂扬斗志与一股旺盛的生命活力。

辛弃疾则不同,他从小目睹了金兵如何蹂躏中原百姓,对于外族的欺侮可以说是切肤之痛,因此他既有着词人的文人气质,更不乏军人的豪迈气概。他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要洗雪国耻,重振河山,然而朝廷懦弱求和,并未给他充分施展才略的机会,他的一身雄才伟略无处安放,这使得他的词中多了一种沉郁,悲壮之感。例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先是“惜春长怕花开早”,继则“春且住”,终而“怨春不语”,惜春、留春、怨春,包含了对春的苦心,三者皆属痴情,情之所钟,不能自已,可谓忠爱缠绵之至。全词上阙全用比兴以暗喻象征,下阙化用典故以借古讽今,字面上伤春宫怨,骨子里忧国忧时,以含蓄的笔墨写出他对南宋朝廷暗淡前途的担忧,这种内涵和形式处于极度差异的状态,写出了一个昂扬、激情和悲愤不平的词人,也正是如此,辛弃疾词在厚重深远中包含着他的担当精神、忧患意识,反映出了及他因摧抑而产生的历史错误和时代悲剧。

3.豪放风格的表现不同

苏轼的豪放词中更多的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看透人世的超旷豪迈。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定风波》一词,早以把自己所经历的不幸遭遇与满腹的委屈置之度外,以一颗安静祥和之心安度岁月。

当时条件简陋然而他态度从容,倔强豁达的风度,宛然在目。词中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无尽。

辛弃疾的豪放词中流露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其豪放风格主要是表现为对民族和人民的关心之情,对于不能如愿沙场与敌兵血战的深深的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诗人登高远眺,感慨万千,表现出对故土的怀念和英雄暮年,壮志难酬的悲慨。 4.表现内心痛苦的方式不同

苏轼对于自己内心苦闷的抒写常常是含蓄的,他常以旷达的胸襟来领悟人生,体会生活,常常有着哲理式的感悟,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的开阔胸襟与乐观开朗的人生观。

辛弃疾表现心中痛苦更多的是体现着悲凉,苍茫,激越之感。他一生关心百姓生活与民族安危,一生以报国为己任,他的词中有更多的社会现实性,内容更加的深刻现实。例如他的《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此词上片忆旧,下片感今。一个离开朝廷的老英雄,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谈功名事业,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叹又有点好笑了。想起自己当年何尝不是如此满腔热血,以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哪里知道并非如此呢!

5.语言风格不同

①出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语文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②出自辛弃疾《破阵子》,江苏古籍出版社。

苏轼所作的词,语言自然流畅且清新淡雅,他善于借词抒怀,有着飘逸超旷之气,词中无柔靡之音,写得轻灵巧妙,清新韶秀。

辛词中有较多的典故,读起来有些艰涩。例如他的《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这首词是他中年时期,闲住在江西上饶带湖新居,由铅山的鹅湖回来,病愈后写的。上阙写景,闲逸中见出词人心绪的孤寂。下阙由写景转入抒情。连用三个典故。“书咄咄”,表示对朝廷的不满。“且休休”,用《唐书》里司空图隐居不出,建亭名“休休”,以示他的愤愤不平。正像“自己搞政治,不如人;赏丘壑,别人却不如我”。这句说:就是一座小山丘,一条小河沟,我住在这里也感到潇洒自在!

四、苏辛婉约词风比较

苏轼与辛弃疾在婉约词的创作上有很多相似处,只是风格各异。 (一)题材上

首先,苏辛二人的言情词典雅韵藉,寄情高远。

苏轼注重把自身的真情实感寄托与词作中,抒发怀中之真意,对于扫除五代以来的词作中的厚重的脂粉气有着重要作用,使词趋于文雅。苏轼提倡“文雅”,其“风雅”的内容,具体来看有题材,境界,语言等方面的“雅”。

苏轼善写日常琐碎,同时,苏词中有大量的关于农村题材的作品,描写乡村风光,这些大众化的,苏词语言的特质就是直抒胸臆,不加雕饰,从而显得清新素雅。

辛弃疾秉承了苏轼的词作创新,并且发展了其言情词的典雅高洁的特色,词人向来以豪放为人所熟知,孰知其言情词也写的毫不逊色,熠熠生辉。

其次,苏辛咏物词明朗畅快,寓意深远。

苏轼所咏之物,有梅、柳、海棠、荔枝、胡琴、琵琶、阁楼等,其咏物词既注重对景物本身的细腻刻画,更多的是注重以物达志,以清新明快之笔借物咏怀,使咏物与寓意高度结合,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赋形于物,说是咏物,实为言情,幽怨缠绵中流露着飘逸之致,可谓是寄托高远,寓意深远。

辛弃疾第一次被弹劾后退隐到带湖后所写的《临江仙·探梅》一词,作者以梅花自比,表现了如花一样独立高洁,绝尘清高的人格以及坚持抵抗,永不妥协的坚贞气概。

再次,苏辛酬应、送别词哀婉动人,情意缠绵。

酬应、送别之词,在苏轼之前的词作领域几乎是处于空白状态的,苏轼笔下的友人赠别词,哀婉动人,语言清新却是情感真挚感人。词人通过婉调所做酬应、送别之词,写出了与友人之间的真切情谊,如陈述古离开杭州时,苏轼为其送行,写下了《菩萨蛮·西湖送述古》一词,杭州人民送别陈述古时的凄楚感人,“佳人泪”,“敛双蛾”,“路人啼”。

辛弃疾婉约词中以酬应、送别为题材的词作更加丰富,不过大多数作品中蕴含着情致浓郁,这类题材中值得一提的是《满江红·和杨民瞻送枯之弟还侍浮梁》,这首词送别的对象是其族弟,两人常常欢聚离别,词人把一首普普通通的送别词写得如此哀婉,在凄凉形色中词人联想到分别后的伤感,害怕悼歌渐远,人去船空的凄凉悲伤。 (二)艺术表现上 1.相同处

婉约中都兼有豪放之气。

婉约词在历代学者看来都是以柔媚为主,但是苏轼与辛弃疾所创的婉约词却是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苏轼的一首酣畅淋漓又缠绵缱绻的《蝶恋花》便是这样的.一般人写伤春之感,总会将那种凄迷发挥到极致,然而词人却更加多了一份豁达与开朗。词中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可见词人当时也正是仕途不顺,失意惆怅中,但是词人用豁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然的变换和人事变迁。结尾的懊恼也没有沉重之感,而是增添了一份情趣,词人将伤春之作写的如此豁达开朗,前无古人,给传统的婉约词吹进了一股豪放之风,提高了婉约词的格调。

辛弃疾一生抱负无法实现,承受了难以抗拒的社会压力,不得不在悲慨的同时,借助风雨花草,儿女之情题材的作品来抒发心意,因而在很多婉约词中亦表现出一股阳刚之气,豪放之风。如《满江红》

是一首闺中思人词,集缠绵悱恻与气势豪放于一体,写得淋漓尽致。

2.不同点

苏轼与辛弃疾在婉约词的创作上虽然有相同之处,但是相异处也是不能忽略的: 苏词语言较为文雅,而辛词语言较为粗俗。

苏轼虽然反对柳永词的俚俗成分,但是却也努力学习继承晏殊,欧阳修婉约词的雅致,在词的创作中尽量吸收,诗歌的表现方式,例如典故的使用,情调的庄由于词人重,努力创造优美的诗的意境,由于词人性格开朗豁达,词中极少有悲凄之调,而多是俊逸明媚之气,使得词作更增添了一份邵秀特色。例如《青玉案·元夕》,这首词作于暮春季节,这本来是一个“枝上柳绵吹又少”的季节,同时作者心情不是很好,这样就更容易感觉凄凉痛苦。但是,词人可以以开朗的性格,坚强的信念去面对这自然与人世的变幻。

辛弃疾的词则是表现为悲凉之意。例如他的《青玉案·元夕》一词,作者描写了元宵佳节的张灯结彩。在全城狂欢的时候,词人欲与意中人见一面,而伊人久久不至,猛然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全词构思巧妙,语言精炼,婉转含蓄,余味无穷。

结语

通过对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苏轼词的整体风格是旷达,辛弃疾词的整体风格则是悲壮,这与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及各自人生经历不同是密切相关的。二者在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创作中的异曲同工以及同中有异,都为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能够突破自《花间》和柳永以来的“艳科”,突破了其开辟的写作天地,开拓词境,在言情词,咏物词,酬应、送别等词上丰富词的内容,提升了词的格调.在对二人词风的对比中,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苏轼的旷达与辛弃疾的民族意识,我们不得不感叹宋代文学长河中的这两颗摧残明珠,两人在词的发展进程中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二者在词作上的贡献使得中国古代词的创作更加辉煌夺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zs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