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

更新时间:2023-07-18 15: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

梁 福 庆①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移民管理咨询中心 湖北宜昌 443003)

摘 要 在分析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概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的意义及目的,归纳了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搞好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的有关对策: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共识和参与积极性;制定完善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建立健全保护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出台水环境保护法规,依法有序开展保护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科研工作,利用科技支撑提高水环境保护效益;及时研究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

关键词 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

The Research on Water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angjiang River

Liang Fuqing

(Consultation Center for Resettlement Management, Office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Construction

Committee, Yichang, Hubei, 443003)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the water environm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is analyzed firstly. The situation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s summed up. Then, the further improved count measures are propose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propaganda and the education work, enhance the public to the protection and the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formulate and perfect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verall programming and the supporting programming,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is protection work mechanism; research and work out some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mptly, develop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egally and orderly;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enhance the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enefit by us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timely research the important issues and the new problems of the work, carry on the theory innovation,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policy innov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Key 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esearch ①梁福庆(1952-),男,重庆市人,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处长,教授,主要从事水库移民管理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东山大道357号.,电话:13972562193, E-mail:liang_fuqing@

1 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三峡库区水环境概况

长江三峡水库是中国最大的河道型水库,也是中国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地。三峡工程按照设计方案正常蓄水175m水位时,三峡水库水域面积1084km2,总库容393亿m3,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m3。三峡水库内除长江外,还有乌江、嘉陵江、大宁河、竺溪河、蓬溪河、梅溪河、神农溪、香溪等次级河流400多条,水库库线共达5711 km。[1]

三峡水库库区跨越大巴山及鄂西山地,位于北纬28°31ˊ-31°44ˊ,东经105°44ˊ-111°39ˊ之间,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0个县区,总面积约7.9万km2,总人口3000万人,其中三峡工程城乡移民120万人。库区土地面积约13万km2,其中耕地面积214.447万hm2,山地约占土地面积的64.1%,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山区。目前,三峡库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地质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更是增加了库区水资源环境的压力,是我国水资源环境的敏感区、脆弱区和易污染易破坏区[2]。

1.2 三峡水库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监测数据:三峡库区土地侵蚀区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约88%,水土流失面积达到总幅员面积约82.9%。库区年入江泥沙总量为3826万t,平均输沙模数为713t/km2.a。水土流失又导致了土壤退化,库区中度以上退化土壤占70.1%,无明显退化的仅占6.3%。[3]

1.2.2三峡库区污染严重,水质安全和水资源环境安全堪忧。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库区生活垃圾堆放总量超过350万t,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存超过6000万t,每年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近6亿t、生活废水4亿多t、船舶生活污水200万t,加上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喷施,畜禽和水产养殖产生的大量生物粪便排放等,对地表土壤、河泊径流、水源地等产生严重污染,加之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深增加,流速减缓,江水自净能力减弱,库区多条支流溪河口回水区富营养化严重,多次发生蓝藻“水华”爆发现象,严重影响水库水质安全[4]。

1.2.3百万移民安置活动给库区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三峡库区需要就地安置城乡移民100万人,

20多万农村移民后靠安置和大量的城集镇、工矿企业、专业设施及移民房屋的重建,要占用大量土地,毁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污染库区水环境,对库区区域水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1.2.4水库消落区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 将在水库库岸带145m 到175m水位之间形成一个落差达30m的季节消落区, 面积达348.93km2。消落区易出现泥沙淤积和污染

物、水面漂浮物等滞留地及腐败型沼泽地带,导致蚊蝇大量滋生、水源性流行性疾病发病率增高以至爆发,危害人群健康等生态环境问题[5]。

2 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及目的

人类过度地使用自然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三峡库区目前水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使用造成的。联合国1982年世界自然宪章中指出:“因人类活动而退化的地区应予恢复,用于能配合其自然潜力并符合受损害居民福利的用途”。[6] 同时,联合国环境与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使所有人都享有较高的发展大会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中也指出:

生活素质,各国应当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且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7]

加强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缓解三峡库区的人水紧张矛盾,保持良好的水陆生态环境,保护库区人民群众健康,保证三峡水库水质安全和中国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地安全等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意义。加强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三峡库区移民、经济、社会、资源及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移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新型生态经济区和和谐库区。

3 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情况

党和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精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高度重视和综合保护三峡水库水环境,利用三峡大坝发电效益投入巨资加强环保工作,确保三峡水库水环境向良性转化及可持续发展。其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领导,调整政策

1995年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下成立了三峡生态与环境保护协调小组,2001年国家相继成立了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与《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指导和促进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999年后,国务院又先后提出了“两个调整”(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大量外迁安置和搬迁工矿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两个防治”(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和水污染防治)政策,对保证库区水生态环境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国家强化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等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加强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对三峡库区的企业、水域和沿岸进行执法检查和巡查。

3.2 措施得力,确保实效

一是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原国家环保总局于1995年组建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对三峡工程涉及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已连续13年向国内外发布了年度监测公报。二是在各县的移民安置规划中编制了移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三是近8年来,三峡库区已完成近20万人农村移民外迁,为减轻库区人地紧张矛盾、保护水生态环境起到了显著作用。四是库区现已破产关闭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搬迁企业上千家,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可削减COD排放量1.5万t/a。五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

划》投资40亿元,规划库区20个区县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1座,总处理规模159.5万t/d;建成城镇垃圾处理场41个,总处理规模7380 t/d,确保到2010年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到2007年底,库区规划兴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已基本完建并投入使用。六是国家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库区综合治理水土倾斜,库区长江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小流域水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等“青山绿水蓝天工程”积极推进。到2007年底止,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累计治理水土流失2万km2,其中安排造林计划90万hm2,退耕还林、还草数万hm2,兴建基本农田18万多hm2,营造经济林果20多万hm2,使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4%,进入库区泥沙减少了60%。七是有关部门的三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采用“3S”(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监测精度达到1:50000,信息提取准确率达85%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8 []

3.3 保护成效明显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每年定期发布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移民安置、搬迁企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库区水质、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基本良好。9[]

4 进一步搞好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的有关对策

为进一步搞好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三峡水库水环境安全和中国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地安全,特提出如下对策:

4.1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共识和参与积极性

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的保护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多种媒体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三峡水库水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对水环境保护的共识和支持,促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水环境保护的观念,自觉减少和防治污染,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库区水环境良性发展。鼓励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参与并监督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

4.2 制定完善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三峡库区应在结合贯彻实施国家制定的《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等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现实可行的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系统地组织编制《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并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坚持政府领导,各方参与,综合治理,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等原则,运用水资源环境学、水生态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和思想,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依靠科技支撑,有效地协调好经济发展、移民安置、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移民脱贫致富、水环境良好保护、和谐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0[]

4.3 及时研究、出台水环境保护法规,依法有序开展保护工作

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主要是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政府应该是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者和主要承担者。政府应通过必要的立法和行政手段贯彻实施水环境保护的一系列策略。国家及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应组织力量,尽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关系、利益及职责,依法开展其工作,用法律支撑及保护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使其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有序开展,规范进行。

4.4 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三峡水库管理机构,坚持保护优先、重点治理的原则,以水库水污染防治为重点,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等综合手段推进水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防治严重水土流失及重大水污染问题。二是全面推进库区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沿江重点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提高库区城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2012年库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分别达到90%以上和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库区长江干流水质基本保持在Ⅱ-Ⅲ类标准,确保库区用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三是要在库区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广泛推行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严格环境准入,降低单位产值、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对现有的工矿企业要加强“三废”治理,严格“三控制一达标”工作,强化水污染的治理处理能力,确保城乡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四是改造完善长江干支流清漂设施,加强清理长江干支流漂浮物工作,逐步根除库区周边地区的白色污染源。五是尽快

建成针对重点污染源、污染水域、饮用水源地的库区污染事故监控和应急反应系统,增强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能力。六是全面启动库区次级河流综合整治。以整治城镇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为重点内容,优先推进具有饮用水源功能的次级河流污染整治,启动嘉陵江、乌江及龙溪河、苎溪河、龙河及澎溪河、香溪等重点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开展次级河流“水华”问题综合治理。七是发展绿色航运。通过集中回收、统一处理,逐步实现船舶污染物零排放,解决流动污染源问题。建成万州等重点港口的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理设施,逐步对库区航行船舶配套生活污水集污治理系统。加强船舶排污监管,建立完善库区及主要支流危险货物运输申报、跟踪监控机制,尽快形成应对危险货物运输污染事故的应急反应体系,增强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反应以及处置清理能力。八是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推广建设氯化塘、沼气池、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污水处理设施;加大科技帮扶力度,推广绿色生产,重点建设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 “一池五改”(建设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全面推广配方施肥和化肥深施技术,推广高效、低残留农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引导农民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加快培育和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畜禽养殖户建设废水处理回用设施、畜禽粪便处理和利用系统,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九是综合治理库区水土流失。把工程治理、生物治理、高新技术防治结合起来,进行山、水、林、田、路配套整治,统筹实施长江防护林、水库屏障带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小流域水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等“青山绿水蓝天工程”,并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监管。十是根据三峡库区实际,进一步加大“两个调整”(农村移民大量外迁安置和搬迁工矿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两个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有效缓解库区尖锐的人地矛盾,扩大和改善移民安置环境容量,显著减少库区的污染源和水土流失。十一是有序实施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解决库区人口超载和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敏感,确保水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性措施。据测算,三峡库区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人口为20万人。国家,重庆市、湖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制定生态移民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适时编制生态移民规划,采取农业安置、二三产业安置、自谋职业安置、劳务输出安置、教育培训安置、城乡统筹转移农村移民等多种安置模式进行安置,并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加大政策信息宣传及科技培训力度,强化管理,促进生态移民有序进行。十二是进一步完善三峡水库水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对三峡水库水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全过程跟踪监测,为库区水环境保护奠定基础性工作。

4.5 加强科研工作,利用科技支撑提高水环境保护效益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支撑在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显著提升保护工作的水平和效益。一是库区各级政府要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科研工作、科技创新的倾斜政策,提供良好的研究试验、生产经营的“软硬件”环境,引导和发展库区的科研工作与科技创新,同时

加强国内和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和科技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水环境保护技术和成熟的保护模式。二是加强库区防灾减灾工作,建立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包括防灾减灾技术体系、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等,强化水资源环境保护。三是推广运用循环经济,加强库区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推广运用农村循环经济中,要把大农业的山、水、林、田、路配套开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设计生态工程,逐步建立农村循环经济及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包括库区生态农业系统的优化组合,农副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环保生态工程技术、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精细农业种植加工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的无公害化及可持续发展;在推广运用城镇循环经济中,要加强城镇废物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重点推进高效低能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环境生物技术,促进城镇治污及循环经济发展。四是开展消落区的生物治理、工程治理和高新技术治理的科验工作,研究工程治理的环保、材料、设计、施工等技术和措施,研究生物治理的耐淹水陆两栖植物栽培和植被恢复及生态保护模式等科学技术和措施,充分提高其治理的综合效益。五是开展水环境治理与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尽快开展污水再生全流程技术、经济高效污水回用技术、雨水水文循环修复技术等研究工作。六是要引进、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工作,如“3S”(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加强库区水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及管理工作。

4.6 及时研究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

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了诸如水环境保护与恢复、消落区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大问题及新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一是要在综合分析三峡水库现状调度方式对水生态影响及存在问题基础上,积极探索模拟自然水文情势的水库泄流方式、降低水库温度分层影响 、库区泥沙调控及水库富营养化、防污调控、维持库区水生态健康及下游河道基本功能需水量等理论及方法,研究和创新“蓄清排浑”、“人造洪峰”、“干支流错峰调度”等水库生态调度方式及技术。[11]二是水环境保护与恢复应研究、引进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综合进行水资源和水污染管理的理论,如水资源综合管理、面向可持续的水管理、需水管理及水区管理等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结合三峡水库实际进行创新发展,从以往单纯的水污染控制转变为全方位的水环境恢复,由单项技术研究转向综合治理策略研究。三是应研究建立崭新的用水模式和技术,发展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工程,包括节制用水、污水深度处理和有效利用、污水厂污泥回归农田、恢复城市雨水循环途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统筹管理等。12四是有针对性地研究三峡水库水资源补[]

偿机制、有偿使用等问题,走出一条有效保护水库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新路子。五是加强研究消落区治理和管理工作中涉及资金筹措、占用库容、泥沙淤积、科技治理等新问题,并在管理、政策等方面创新,确保消落区治理和管理效益。六是建立小流域的水环境

恢复及水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积累经验,为实现更大规模的水环境恢复及大范围水土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梁福庆、郑根保、张平.三峡库区移民开发、经济开发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发展[J].《水利经济》,2004,

(2):54~58.

[2]卢纯.三峡移民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9:6~7.

[3]陈济生主编.三峡工程泥沙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4]梁福庆.长江三峡水库管理研究[C]// “水电开发与绿色未来”新华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57~162.

[5]杨庆媛,董世琳.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C]//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2006:347~357.

[6]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R].1982

[7]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R].1992年

[8]刘远新: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保护[C].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北京,2004年10月. [9]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1996年—2007年).北京.

[10]柳地. 三峡水库管理及水库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1):1~5. [11][5]董哲仁,孙东亚,赵进勇.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J].水利水电技术,2007,(1):28~32 [12]张杰、曹相生、孟雪征.水环境恢复原理及我国的工程实践[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2):161~166.

长江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梁福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移民管理咨询中心湖北宜昌443003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012813.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zp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