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10-03 01: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 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的液化、海带中提碘、焰色反应等都涉及化学变化 B. 利用高纯度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 国产大飞机一C919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 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描述的是我国驰名于世的陶瓷,陶瓷是一种硅酸盐产品 【答案】A

【解析】A.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选项A不正确;B. 利用高纯度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选项B正确;C. 国产大飞机一C919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C正确;D. 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描述的是我国驰名于世的陶瓷,陶瓷是一种硅酸盐产品,选项D正确。答案选A。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足量过氧化钠与1molC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B. 32.5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小于0.5NA C. 将1molNH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为NA

D. 标准状况下,将22.4LCl2通入到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答案】C

--

......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注意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锌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锌的物质的量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3. 有机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7H8,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Z分子中碳原子均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B. X、Y、Z三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1molX与Z的混合物中含有3mol碳碳双键 D. Y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B

【解析】A.根据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X分子中碳原子均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Y、Z分子中含有烷基,分子中碳原子不可能能均处在同一平面上,选项B错误;B. X、Y、Z三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中甲苯苯环侧键易被氧化,Y、Z中含有碳碳易被氧化,选项B正确;C. 苯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则X中没有碳碳双键,选项C错误;D. Y的一氯代物有3种,取代位置如图

,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注意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等效氢的确定,同一个碳上的氢、同一个碳上的甲基上的氢、对称位上的氢等。为解题的关键。 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A 验证氧化性: Fe>I2 置,观察下层液体是否变成紫色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B Fe(OH)3 C 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D 测定漂白粉溶液的pH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再加入3滴lmol/LFeCl3溶液 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向2mLl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lmol/LMgCl2溶液,3+【解析】A.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有碘单质生成,则KI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由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可知,氧化性为Fe3+>I2,选项A正确;B、向2mLl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lmol/LMgCl2溶液,氢氧化钠过量,再加入3滴lmol/LFeCl3溶液, 氯化铁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一定由氢氧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铁,无法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选项B错误;C、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必须利用碳和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及基对应的盐进行实验,选项C错误;D、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试纸漂白,不能用pH试纸测定漂白粉溶液的pH,选项D错误。答案选A。

5.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第二、三周期主族元素,A、B、C的单质(用a、b、c表示)与化合物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B与D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y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B. 简单离子半径:D>C>B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A>D

D. A与D形成的化合物AD2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碳元素,B为氧元素,C为钠元素,D为硫元素,x为二氧化碳,y为过氧化钠,b为氧气,z为碳酸钠。A. 化合物y为Na2O2,阴阳离子过氧根离子和钠离子个数比为1:2,选项A错误;B. B、C对应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半径:B>C,选项B错误;C. 非金属性S>C,则S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选项C错误;D. A与D形成的化合物CS2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由转化关系可知a 、b的反应条件为点燃, 且b 、c反应条件为加热,则一定含有氧气,x、y应为两种氧化物,且反应生成单质,则可知b为氧气,a应为碳,c为钠,x为二氧化碳,y为过氧化钠,生成z为碳酸钠,D与B同主族,D应为S元素,以此解答本题。

6. 据最近媒体报道,化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充电锌空气电池,这种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储电量是锂电池的五倍,而且更安全、更环保,未来或许可以取代锂电池,用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中,其反应原理为2Zn+O2+4KOH+2H2OA.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 B. 放电时,电路中通过4mol电子,消耗22.4L氧气 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浓度逐渐增大

D.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正极移动,且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选项A错误;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4mol电子,则消耗标况下22.4L氧气,选项B错误;C.充电时,电池反应为Zn(OH)4+2e═Zn+4OH,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D.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阴极移动且发生还原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为K2Zn(OH)4在反应中Zn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7. 已知常温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01mol/L的氨水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与所加醋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2-

2K2Zn(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7

B. 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再减小

C. 常温下,0.01mol/L的氨水溶液中NH3·H2O的电离度为3.98% D. Y点溶液中c(NH3·H2O)+(OH-)=c(CH3COO-)+c(H+) 【答案】D

【解析】A.X点,氨水和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铵,由于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所以溶液显中性,即n=7,选项A正确;B.氨水溶液显碱性,抑制水的电离,随着醋酸的加入,生成醋酸铵,醋酸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当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时,醋

酸抑制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再减小,选项B正确;C.0.01mol?L的氨水溶液中pH=10.6,溶液中c(OH-)=10-3.4mol?L-1,则NH3·H2O的电离度为

×100%=3.98%,选项

+

-1

C正确;D.Y点的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铵和NH3?H2O,溶液中物料守恒为c(NH3?H2O)+c(NH4)=2c(CH3COOH)+2c(CH3COO),电荷守恒为c(NH4)+c(H)=c(CH3COO)+c(OH),联立两个式子消去铵根离子的浓度可得:c(NH3?H2O)+c(OH-)=2c(CH3COOH)+c(CH3COO-)+c(H+),选项D错误。答案选D。

8. 有资料显示过量的氨气和氯气在常温下可合成岩脑砂(主要成分为NH4Cl),某实验小组对该反应进行探究,并对岩脑砂进行元素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I.岩脑砂的制备

-+

+

--

(1)该实验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所需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装置F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2)为了使氨气和氯气在D中充分混合,请确定上述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a→____→ef←___(用小写字母和箭头表示,箭头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

(3)装置D处有两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中之一为:导管太细,生成的氯化按固体会堵塞导管,之二为:___________。

(4)证明氨气和氯气反应有岩脑砂生成,需要的检验试剂(试纸)中,除了蒸馏水、稀HNO3、NaOH溶液外,还需要______。热的浓氯化铵溶液可以清洗溶解铁器表面锈迹,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II.岩脑砂中元素的测定

准确称取ag岩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加热(2NH4Cl+3CuO利用下列装置测定岩脑砂中氮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之比。

3Cu+N2↑+2HC1↑ +3H2O),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zo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