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逻辑判断大全
更新时间:2024-07-04 10: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逻辑判断大全
■ 逻辑判断是什么?
逻辑判断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其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也是公务员处理日常事务的必备能力。与平时所说的逻辑略有不同,逻辑判断题更加严谨,因此,做题时必须严格根据题干所给条件来进行推理,不能附加任何条件。
■ 逻辑判断考什么?
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涉及三种题型:分析推理类题目、必然性推理题目和可能性推理题目。分析推理类题目不需要专门的逻辑知识,只需依据题干进行推理;必然性推理主要包括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需要掌握一定的逻辑基础知识才能解题;可能性推理题目的题干往往是一个论证,主要考查考生的论证分析能力,根据提问方式可分为结论型、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六大题型。江苏省公务员考试重点考查分析推理和必然性推理。
■ 如何备考逻辑判断?
第一步,掌握解题方法,解答分析推理。解分析推理类题目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至关重要,因此,首先应掌握找突破口法、假设法等六大解题方法,并能根据题目选择最优方法。
第二步,熟记逻辑知识,解答必然性推理。其中,直言命题部分需掌握对当关系、概念间关系、三段论推理、变形推理和直言模态命题,复言命题部分则要掌握各种复言命题的含义、真假关系及推理规则。
第三步,把握论证结构,突破可能性推理。考生在备考阶段,重点掌握论证结构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削弱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并注意削弱程度的比较。
另外,“要点回顾”提取了本章的重点,考生可借助其重温本章的重点知识。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第一节 逻辑判断核心知识储备
要想快速解答逻辑判断题目,特别是分析推理类题目,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分析推理类题目是最直接考查考生推理能力的一类题目,对恰当的题目使用恰当的解题方法,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推理,得出答案。其中不少方法,如找突破口法、排除法、假设法、计算法等,也可以运用到其他逻辑判断题目中。
找突破口法 所谓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一、运用找突破口法的题目特点
(1)存在特殊条件:与确定条件有关的条件、反复提及的条件和唯一条件。 (2)多为“对话猜测型”题目:题干会给出几种事物,多个人对这些事物进行猜测,然后要求根据这些对话和其他已知条件来进行判断。
二、寻找突破口的特殊条件 1.与确定条件有关的条件
所谓确定条件,即可确定为真的条件。当题干中出现与确定条件相关的其他条件时,通常可以从这个条件入手解题。
【例题1】 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解析:此题答案为C。本题要求根据四人所说的话来判断车的颜色的对应关系。丁的话为真,即丁的话为确定条件,可知“说实话的人的车是红色的,且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实话”;观察甲、乙、丙的话,发现乙的话中提到了红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色,属于与确定条件有关的条件,可以此为突破口。
显然,乙不可能说实话,否则乙和丙的车都是红色的,不符合题意;由乙的话为假可知丙的车不是红色的,那么丙说的也不是实话,则丁的车是蓝色的。所以说实话的是甲,甲的车是红色的。由甲的话“乙的车不是白色”是实话,可知乙的车是银色,则丙的车是白色的。
2.反复提及的条件
如果同一个条件或同一类内容,在题干中被反复提及、重复出现,那么这个条件通常就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此作为突破口来解题。
【例题2】 李长江、段黄河、张珠江、何海河四人同时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赛后,他们在一起预测彼此的名次。李长江说:“张珠江第一名,我第三名。”段黄河说:“我第一名,何海河第四名。”张珠江说:“何海河第二名,我第三名。”何海河没有表态。结果公布后,他们发现预测都只说对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竞赛的正确名次是( )。
A.何海河第一,段黄河第二,张珠江第三,李长江第四 B.段黄河第一,何海河第二,李长江第三,张珠江第四 C.李长江第一,张珠江第二,段黄河第三,何海河第四 D.张珠江第一,李长江第二,何海河第三,段黄河第四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中说每个预测只说对了一半,观察每人的猜测会发现,张珠江的后半句和李长江的两句话都涉及“张珠江”和“第三名”,属于反复提及的条件,且张珠江的后半句与李长江的两句话都不可能同时为真,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显然,由于李长江说对了一半,所以“张珠江第三名”肯定为假,则张珠江的前半句“何海河第二名”为真,对比选项,只有B项正确。
3.唯一条件
所谓唯一条件,就是能够明显区别于其他条件的条件。当题干出现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条件的条件时,通常可以从这一条件入手解题。
【例题3】 甲、乙、丙三名学生参加一次考试,试题一共十道,每道题都是判断题,每题10分,判断正确得10分,判断错误得零分,满分100分。他们的答题情况如下: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考试成绩公布后,三个人都是70分,由此可以推出,1-10题的正确答案是( )。
A.×、×、√、√、√、×、√、×、√、× B.×、×、√、√、√、√、√、×、√、× C.×、×、√、√、√、√、√、√、√、× D.×、×、√、×、√、√、√、√、√、×
解析:此题答案为B。由“三个人都是70分”很容易知道每个人都对了7道,但一时难以入手解题。如果使用代入法,则费时较多且容易出错,可以通过题干或选项中的特殊条件来入手解题。
方法一:观察题干,会发现三人的答案只有第3题完全相同,比较特殊,属于唯一条件,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由于每人正好错3题,加起来错了9道题,所以第3题答案一定正确,且在答案不同的情况下,肯定有两人答题情况相同的为正确答案,由此可知10道题的答案分别为×、×、√、√、√、√、√、×、√、×。
方法二:观察选项,会发现四个选项中1,2,3,5,7,9,10题的答案一致,区别于其他条件,也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再与表格中甲的答案对比,可知甲错了2,5,7题。因为三个人都只错了三道题,所以甲的4,6,8题正确,可以得出全部正确答案,B项符合。 【例题4】 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 )。
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 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 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 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提示“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因此只被猜测过一次的名次就肯定是正确的。第二名这个名次只被猜测过一次,以此条件作为突破口进行解题。
第二名只出现一次,必然正确,即小华第二,对比选项,只有C项正确。
假设法
假设法是一种解答分析推理类题目的有效方法,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某个条件正确,然后根据假设条件来推导(能推导出矛盾的即为错误条件),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假设既可以由题干入手,也可以由选项入手,还可以是推导过程中的假设。
一、运用假设法的题目特点
(1)题干描述的条件不是很确定,不能够直接进行推理,或者题干条件比较复杂,直接进行推理非常困难。
(2)通常被假设的条件较为简单,运用假设法之后可以迅速判断该条件是否正确。
二、假设法的分类 1.选项假设法
选项假设法,也称代入法,就是假设选项是正确的,然后代入到题干中,进行验证的方法。因为假设的选项要代入题干进行验证,因此选项假设法适用于选项简单而且明确的题目,一般只涉及单一元素。
根据所假设选项的真假,又可以分为两类:正向假设代入法和反向假设代入法。
正向假设代入法是直接将选项代入题干。如果不会产生矛盾,则该项正确;如果出现矛盾,则该项错误,需要继续将别的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直至选出正确答案。
反向假设代入法是将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如果出现矛盾,则该项一定为真,一定是结论。这种方法较不常用,一般题干出现“一定会推出”、“不可能为假”等字眼时才可能使用。
【例题1】(江苏行测真题)在夏夜星空的某一区域,有7颗明亮的星星:A星、B星、C星、D星、E星、F星、G星,它们由北至南排列成一条直线,同时发现: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1)C星与E星相邻; (3)F星与C星相邻; 于7颗星的正中。
(2)B星和F星相邻; (4)C星在B星北侧,且位
据此,7颗星由北至南的顺序不可以是( )。 A.A星、D星、E星、C星、F星、B星、G星
星、F星、B星、D星
C.D星、G星、E星、C星、B星、A星、F星 星、F星、B星、A星
B.G星、A星、E星、C
D.G星、D星、E星、C
解析:此题答案为C。将四个选项分别代入题干的条件,可以发现只有C项不符合条件(2)B星和F星相邻及条件(3)F星和C星相邻。
【例题2】■ 曙光研究所为了加强与合作单位的科研合作,需要派出若干名科技人员前往合作单位开展工作。根据工作要求,研究所领导决定:
(1)在甲和乙两人中至少要派出一人; (2)在乙与丙两人中至多能派出一人; (3)如果派出丁,则丙和戊两人都要派出;
(4)在甲、乙、丙、丁、戊等5人中至少应派出3人。 据此,可以推出必定会派出( )。 A.乙 戊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给出的条件较多较长,选项非常简单,且题干出现“必定会派出”,故采用反向代入法。 假设乙不派出,由(1)知派出甲,由(3)(4)得派出丙、戊,无法推出丁是否派出,故乙不必然派出,A项排除;
假设丙不派出,由(3)知不派出丁,可以派出甲乙戊,B项排除; 假设丁不派出,派出甲戊,再从乙丙中挑一个,C项排除;
假设戊不派出,由(3)知不派出丁,由(2)知乙丙至少有一个不派出,只能派出两人,此时与(4)矛盾,所以一定派出戊。
2.题干假设法
B.丙
C.丁
D.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所谓题干假设法就是假设题干中的某一条件是正确的,然后代入到题干中,进行验证的方法。题干假设法适用于题干条件简单但选项较为复杂,或不能使用选项假设法的题目。
【例题3】 甲、乙、丙、丁四人涉嫌某案被传讯。甲说:作案者是乙。乙说:作案者是甲。丙说:作案者不是我。丁说:作案者在我们四人中。
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说真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作案者是甲 C.作案者是丙 者
解析:此题答案为D。刚看到题目,有些考生会误以为是考查直言命题(详见第二节内容)的题型,但是找寻过后就会发现其中并不存在对当关系,这个时候我们就只能运用假设法。
假设甲说的是真话,则作案者是乙,可推出丁说的也是真话,矛盾;假设乙说的是真话,同理也会导致矛盾;假设丙说的是真话,则作案者不是丙,由只有一人说真话可知,甲、乙和丁说的话为假,则作案者不在四人之中,由于题干并没有说作案者在四人之中,所以此种情况成立;假设丁说的是真话,则甲、乙、丙说的都是假话,可知作案人是丙,也符合题意。
例题3不能使用选项假设法,因为存在D项这种无法判断的选项。当题干给出的选项可能互相包容或者存在无法判断的选项时,不适用选项假设法。 【例题4】 乒乓球单打决赛在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进行,赛前,有些人预测比赛的结果,A说:甲第4。B说: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C说: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D说:丁将得第1。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错了。
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名次分别为( )。 A.2、3、4、1 C.1、3、4、2
B.1、2、4、3 D.4、3、1、2
B.作案者是乙
D.题干中的条件不足以断定谁是作案
解析:此题答案为D。由四人的预测无法得出预测错误的是谁,需要使用假设法。观察四个选项,都比较复杂,如果使用选项假设法则较容易出错,故使用题干假设法。
假设A预测错误,则甲不是第4。根据只有一个人预测错误可知,B、C、D三人的预测为真。因此,乙、丙、丁也都不是第4,则没人第4,假设不成立。所以A预测正确,甲第4,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排除法
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前面找突破口法所讲的例题2和例题4其实都用了此法。运用排除法的题目特点:
(1)题干给出多个确定的条件,由这些条件可以直接进行推导或排除; (2)选项一般比较复杂,是对题干涉及的所有元素或者元素间复杂关系的判断;且一般每个选项除了部分对应关系不同,其形式(涉及对象的个数、选项的长短)是相同的。
【例题】 根据下面资料完成1~4题
三个成年妇女R、S、T,两个成年男人U、V和四个小学生W、X、Y、Z,一起作为志愿者到交通路口执勤。执勤时,总共有九个岗位,但这九个岗位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三个岗位一组互相毗邻。为了安排好这次执勤,九个人必须根据以下条件分为三组:①同性别的成年人不能在一组;②W不能在R那一组;③X必须同S或U同组,或者同时与S、U同组。
1.如果R是某一组的唯一成人,那么组里的其他两个成员必须是( )。 A.W和X D.X和Z
B.X和Y
C.Y和Z
解析:此题答案为C。R是某一组的唯一成人,由②W不能与R在一组,排除A项; B、D两项若为真,则与③矛盾,排除B、D两项。
2.如果R和U是第一组的两个成员,那么谁将分别在第二组和第三组? A.(S、T、W),(V、Y、Z) X)
C.(S、X、Y),(T、W、Z) Z)
解析:此题答案为D。由①知,S、T不能在一组,排除A项;由③知,X必须同S或U同组,或者同时与S、U同组,所以T、V、X不能在一组,排除B项;C项若为真,则第一组为(R、U、V),其与①矛盾,排除C项。
3.下列哪两个能与W同一组? A.R和Y
D.U和V
B.S和U
C.S和V
D.(T、V、W),(S、Y、
B.(S、W、Z),(T、V、
解析:此题答案为C。由②W不能与R一组,排除A项;由③知,若S和U
同在一组,另一人必须是X,排除B项;U和V同是男性成年人,排除D项。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4.如果T、Y和Z同一组,那么下列哪些人是另一组成员? A.(S、V、W)
B.(R、S、V)
C.(S、U、W) D.(R、U、W)
解析:此题答案为A。B项R、S同为女性,排除B项;C项S、U同在一组则另一人必然是X,排除C项;D项与②矛盾,排除D项。
排序法
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
所谓排序法即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将元素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更直观地解题。
【例题】 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如E低,E的耗电量不如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
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 C.A的耗电量低于D
B.A和C的耗电量相同
D.E的耗电量不如C高
解析:此题答案为B。此题需要注意辨别两种表示高低的说法的不同。“低于”表示绝对小于,“不比??高”或“不如??低”还有“相等”的情况存在。 以题干描述的每个条件为依据进行排序,各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关系为:A
图表法
当题干给出多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且多类元素间的关系也都非常确定,但却很难直接进行排除时,可以使用图表法。另外,在涉及位置关系时,也经常需要使用画图法。
一、排除法与图表法的区别
排除法和图表法在对几类元素对应关系的题目中都经常用到。二者的区别在于:运用排除法的题目一般四个选项都是对所有元素的叙述,而运用图表法的题目四个选项则分别是对某一个元素的叙述。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二、图表法的分类 1.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将题干中叙述关系用表格表示,理清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列表法主要适用于只有两类主要元素的题目;有的题目虽然给出了多于两类的元素,但只存在两类关键元素,可以列表格,其他的元素虽然不在表格中体现,却是联系这两类元素的纽带,根据它们,我们可以得出更多的信息,从而将题目解答出来。
2.画图法
当题目中涉及的主要元素超过两类,表格已经不能够表示清楚时,或者涉及位置关系时,便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清关系。
【例题1】(江苏行测真题)因某种原因,甲、乙两人现面临A、B两种方案的选择。如果两人都选择A方案,则甲得到5个单位利益,而乙得到2个单位利益;如果甲选择A方案,乙选择B方案,则甲、乙均得到4个单位利益;如果甲选择B方案,乙选择A方案,则甲得到6个单位利益,乙得到1个单位利益;如果甲、乙均选择B方案,则各得到3个单位利益。假定甲、乙两人都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标准来进行算计和行动,都明白上述的利益得失情况,两人的选择不分先后。
据此,可推出( )。
A.甲选择B方案,乙选择B方案 方案
C.甲选择A方案,乙选择A方案
B.甲选择A方案,乙选择B
D.甲选择B方案,乙选择A方案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描述几类元素间的关系,可知一共有四种选择方
案。采用列表法,可以直观表现出甲乙两人在每种方案下所能得到的利益(逗号左边为甲所能得到的利益):
由图可知,无论甲选择什么方案,当乙选择B方案时,乙所得到的利益最大。根据甲乙两人都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标准来进行算计和行动,可知,乙一定会选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择B方案。又两人都明白这一利益得失,所以甲应该是在乙选择B方案的同时考虑使自己得到的利益最大化。由图可得,甲会选择A方案。
【例题2】 有甲、乙、丙三种花卉,分别是玫瑰、郁金香、风铃草,这三种花卉是从三个不同的国家运来的,分别是A国、B国和C国。下列条件是已知的:(1)花卉乙不是风铃草;(2)花卉乙不是从C国运来的;(3)花卉丙不是从A国运来的;(4)玫瑰不是从B国运来的;(5)风铃草是从A国运来的。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花卉乙是( )。 A.玫瑰 判断
B.郁金香
C.玫瑰或郁金香 D.无法
解析:此题答案为B。此题涉及三种元素,因此可以考虑画图法。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画图如下(其中实线表示“是”;虚线表示“不是”):
根据题干描述可画图如上,从上图可以很容易发现玫瑰是从C国运来的,而
乙不是从C国运来的,故乙不是玫瑰,由(1)乙不是风铃草,可知乙是郁金香。
【例题3】 主席台上坐着几位领导。已知:有一个女领导坐在一个男领导的右边,有一个男领导坐在另一个男领导的右边,有两个男领导坐在女领导的左边。主席台上最少有几位领导?
A.3位
B.4位
C.5位
D.6位
解析:此题答案为A。本题涉及位置关系,可采用画图法。 按照题意画图如下: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此种座位安排满足了题干所有的描述,故最少有3位领导。
计算法
在公务员考试中,虽然所有的逻辑判断题目都是以逻辑推理为主,但是有一些逻辑题目的题干中涉及了数字、加减或倍数关系等数学概念,解这些题目往往需要一定的数学分析和计算予以辅助,以便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 有三个骰子,其中红色骰子上2、4、9点各两面;绿色骰子上3、5、7点各两面;蓝色骰子上1、6、8点各两面。两个人玩掷骰子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先各选一个骰子,然后同时掷,谁的点数大谁获胜。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先选骰子的人获胜的概率比后选骰子的人高 B.选红色骰子的人比选绿色骰子的人获胜概率高 C.没有任何一种骰子的获胜概率能同时比其他两个高 D.获胜概率的高低与选哪种颜色的骰子没有关系
解析:此题答案为C。选项都涉及了骰子获胜的概率,所以需要计算每种骰子获胜的概率。
根据题干可知,红骰子掷出4时,只有在绿骰子掷出3时获胜,概率为
;而红骰子掷出9时,一定赢绿骰子,获胜概率为
时,总是输给绿骰子,故红骰子对绿骰子的获胜概率是
。红骰子掷出2。同理,红骰
子对蓝骰子、蓝骰子对绿骰子的获胜概率为。因此,绿骰子获胜概率高于红骰子,而红骰子获胜的概率高于蓝骰子,蓝骰子获胜概率高于绿骰子,即没有任何一种骰子的获胜概率能同时比其他两个高。
第二节 逻辑判断题型分类精讲
逻辑判断是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也是公务员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分析近几年的真题,有如下特点:
1.题量保持稳定
近三年的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题量一直保持为10道,比较稳定。 2.注重考查分析推理和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所占比重不大
通过江苏省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可能性推理题目在近两年极少出现,绝大部分为分析推理类题目和必然性推理题目。
3.分析推理侧重对解题方法的考查,必然性推理考查较为全面
近两年分析推理类题目占比较为稳定,考生需要选用恰当的解题方法,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答案;必然性推理涉及直言命题、复言命题、模态命题的内容,考生要熟练掌握。
必然性推理
必然性推理在近三年江苏公务员考试中大量出现,大家有必要重点学习并掌握。必然性推理部分主要介绍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
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的定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些简单句子来断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比如,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些人是好人,人不能做坏事??这些句子都是直言命题。
这样的句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例如,有些人是好人。在这个句子中,被断定的对象“人”称为主项,通常用“S”表示;所要断定的性质“好人”称为谓项,通常用“P”表示;表示对象数量的词“有些”称为量项;表示对象是否具有该性质的词“是”称为联项。
联项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肯定一般用“是”表示,否定一般用“不是”、“没”等否定词表示。“是”在有些命题中可以省略,如“人会说话”这句话就省略了“是”。 量项有全称量词、特称量词和单称量词三种。全称量词表示全部,一般用“所有”、“凡”等表示,有时也可省略;特称量词表示部分,一般用“有”、“有些”表示;单称量词表示单个,通常省略,主项常为人名或地名等专有名词,如“长城是建筑奇迹”。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二、直言命题的分类
根据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将直言命题分为六种: 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例如,所有人都是会笑的。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例如,所有动物都不是植物。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例如,有的人是好人。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例如,有的人不是好人。
⑤单称肯定命题:这个S是P,或者a是P。例如,姚明是篮球运动员。 ⑥单称否定命题:这个S不是P,或者a不是P。例如,刘翔不是演员。 当然,考试中出现的直言命题不一定是标准形式,有的可能需要转化。比如,“没有人不爱他”可转化为“所有人都爱他”。 注:在直言命题中,“所有S不都是P”表示“有的S不是P”,是特称否定命题,而“所有S都不是P”表示全称否定命题。
三、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存在必然的制约关系,这种关系称为真假对当关系,主要包括从属关系、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和反对关系四种。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的对当关系如下图:
①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由此得出直言命题之间的推出关系是:
所有S(不)是P→某个S(不)是P→有的S(不)是P;
例如,所有人都(不)是党员→我(不)是党员→有的人(不)是党员。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②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必有一真一假。 例如,“所有人都迟到了”与“有的人没迟到”是矛盾关系;
“所有人都没迟到”与“有的人迟到了”是矛盾关系,当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假)时,另一个命题必为假(真)。 除了图中的两对矛盾关系外,单称肯定命题和单称否定命题之间也是矛盾关系。
③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④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例如,“有的人迟到”和“有的人没迟到”是下反对关系,这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所有人都迟到了”和“所有人都没有迟到”是反对关系,这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在公务员考试中,对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考查主要有两种:
①考查考生对负命题或者其等值命题的掌握程度,这类题目往往只涉及单个直言命题;
②考查考生对对当关系熟练运用的能力。这类题目往往有以下特点:题干通过对话或其他形式给出多个直言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
对当关系解题三部曲:
(1)观察题干所给直言命题,分析命题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下反对或反对关系;
(2)绕开所找命题的真假,根据所找关系的性质和其他条件进一步分析,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
(3)依据其他命题的真假进行推理,得出答案。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在找关系命题时,“首先找矛盾,一真找下反对,一假找反对,都找不到则假设”。 【例题1】(江苏行测真题)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系。有些农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今后长大要外出打工,现在根本没必要上学读书。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长大不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读书 B.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上学读书 C.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都没必要上学读书 D.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没有必要上学读书
解析:此题答案为B。考查了负直言命题。题干中农村家长的认识可以表述为: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都没有必要上学读书。该认识为错误的,其负命题为真,故可以推出B项。
【例题2】 关于某公司职员的工作状况进行如下三个描述:“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文茜女士恪尽职守”,其中有两个描述是假的。
根据题干,仍不能确定下面哪个选项的真假? A.文茜女士未恪尽职守
B.该公司所有职员都不恪尽职守 C.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 D.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中给出了三个直言命题描述,并给出其真假的个数,属于第二种考查方式,可以运用对当关系解题。
首先将所有命题都转化为标准命题,“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等值于“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则“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和“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由题干中有两个描述是假的,则“文茜女士恪尽职守”为假,由从属关系可知,“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也为假,则“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必然为真。因此A、C、D三项都可以确定真假,而B项“该公司所有职员都不恪尽职守”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例题3】(江苏行测真题) 甲、乙、丙三人对某公司所有人员是否会开车做出如下推测: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甲说:“该公司有人会开车。”
乙说:“该公司的李经理和王会计都不会开车。” 丙说:“该公司有人不会开车。”
如果三人的推测只有一个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该公司所有人都会开车 车
C.该公司的李经理可能不会开车 会开车
D.该公司的王会计可能不
B.该公司所有人都不会开
解析:此题答案为A。考查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甲和丙的话为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而题干中只有一句为真,则乙的话为假,即“李经理和王会计至少有一人会开车”。则“该公司有人会开车”为真,而“该公司有人不会开车”为假,即该公司所有人都会开车。
四、直言命题的推理
在公务员考试中,通常考查直言命题推理的题目有以下特点:题干给出多个直言命题,但未给出这些命题的真假,要求找寻可以推出或不能推出的一项。 对于这种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三段论推理与变形推理的掌握程度,考生也可以直接利用概念间的关系来进行解题。
1.利用概念间关系进行推理
概念间的关系即指两个概念所表示的集合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以及全异关系五种,如下图:
利用这一关系进行推理,即通过将题干中的直言命题转化为其所表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进而画图进行直观推理。
直言命题所表示的概念间关系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从上表可以发现,一种直言命题所表示的概念间的关系可能有多种,因此做题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关系。例如,“有的学生是党员”这个命题,既可以是全同关系,也可以是真包含于关系或真包含关系,还可以是交叉关系。在画图时有以下四种情况:
2.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且在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闪光的,铜是金属。所以,铜是闪光的。 三段论推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尤其当题干给出一个前提和结论,要求补充另一个前提时,三段论推理规则就显得更为有用。但事实上,许多考生并不能很容易地理解这些规则。因此,在这里只给大家介绍常用的两条规则: ①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②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
根据这两条规则以及前面所说的包含三个概念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再用概念间的关系作为辅助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三段论”补充前提型的解题步骤:
(1)查看题干已知概念,找出所需补充的前提包含的概念,排除无关选项; (2)根据“一特得特,一否得否”的推理规则进一步排除; (3)将剩余选项代入题干验证,能确保推出结论的即为正确选项。 3.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位置来进行的推理,主要有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两种:
①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是”与“不是”,同时在“是”后加“非”,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②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主项(S)和谓项(P)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注:换质推理得到的命题与原命题等值。 直言命题的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
上图中有两个直言命题的换位推理较为特殊,需要大家记住。分别是:“所有S是P”通过换位只能推出“有些P是S”,而“有些S不是P”不能进行换位推理。
此外,由“少数”、“大部分”、“一半”等词语作为量项引导的命题,尽管也是特称命题,但不能进行换位推理。例如,“大部分男生考上了大学”不能换位为“大部分考上大学的是男生”。
在公务员考试中,变形推理与概念间关系的结合,能使解题变得更为快捷。 【例题4】 所有甲都属于乙,有些甲属于丙,所有乙都属于丁,没有戊属于丁,有些戊属于丙。
以下哪一项不能从上述论述中推出? A.有些丙属于丁 C.有些甲属于戊
B.没有戊属于乙 D.所有甲都属于丁
解析:此题答案为C。由题干可画图如下: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从上图可知,A、B、D三项都正确;甲和戊是全异关系,C项不能推出。 【例题5】(江苏行测真题)有些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没有报考公务员 B.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 C.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 D.有些报考了公务员的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
解析:此题答案为D。考查的是概念间的关系,可以使用文氏图法解题。各概念间的关系用文氏图表示如下:
根据上图,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与报考公务员至少是交叉关系,即可以得出有些报考公务员的是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而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与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是全异关系,所以有些报考公务员的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D项正确。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与报考公务员有图示的三种可能关系,A、B、C三项都不必然为真。
【例题6】(江苏行测真题)有些理论很抽象,因此,有些抽象的理论不好懂。
为了使这个推理正确,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有些理论不好懂 论
C.所有理论都不好懂
D.所有理论都很好懂
B.所有不好懂的都是理
解析:此题答案为C。本题属于三段论的题目,根据规则“两个特称前提推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不出结论”和“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也必有一个否定的”,可以轻松排除A、B、D三项。
【例题7】(江苏行测真题)S市一所小学的学生户籍情况比较复杂,所有三年级学生的户籍都在本市,有些二年级学生的户籍也在本市,有些一年级学生是农民工子弟,而农民工子弟的户籍都不在本市。
据此,可以推出( )。
A.所有二年级学生都不是农民工子弟 级学生
C.有些户籍在本市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 子弟
B.有些农民工子弟是三年
D.有些一年级学生不是农民工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给出的命题较多,涉及的项也较多,且有两个是特称肯定命题,如果直接画图解题,需要考虑的情况太多,容易出错。可根据选项所含有的项来寻找题干中的相关条件,进行判断。
由“有些二年级学生的户籍也在本市”和“农民工子弟的户籍都不在本市”可知,有些二年级学生不是农民工子弟,“有些”不能推出“所有”,A项错误; “所有三年级学生户籍都在本市”与“农民工子弟的户籍都不在本市”可知,“三年级学生”与“农民工子弟”是全异关系,B项错误;
由“所有三年级学生的户籍都在本市”换位推理得,“有些户籍在本市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C项正确; “有些一年级学生是农民工子弟”不能推出“有些一年级学生不是农民工子弟”,D项错误。
五、直言模态命题
直言模态命题即直言命题加上“必然”、“可能”等模态词的命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模态命题类型。例如,明天可能会下雨。在公务员考试中,主要考查模态命题间的相互转化。
与直言命题类似,模态命题中存在以下两组矛盾关系: ①“必然P”和“可能非P”
例如,“今天必然是星期二”与“今天可能不是星期二”; ②“必然非P”与“可能P”
例如,“今天必然不是星期二”与“今天可能是星期二”。
与直言命题类似,在模态命题前加上“并非”,即为其负命题,与原命题具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有矛盾关系,因此,
①并非“必然P”=“可能非P”,即:不必然=可能不; ②并非“必然非P”=“可能P”,即:不必然不=可能; ③并非“可能P”=“必然非P”,即:不可能=必然不; ④并非“可能非P”=“必然P”,即:不可能不=必然。
这一转化关系与直言命题类似,可简记为:把必然与可能互换,肯定与否定互换。
例如,他不可能不来=他必然来;
这次考试必然不那么难了=这次考试不可能那么难了。
在公务员考试中,考查模态命题转化关系的题目往往有以下特点:题干给出一个或多个直言模态命题,并要求找出与题干含义相近或相反的一项。 在解题时,大家可以“由首至尾”,从句首开始,逐一对需要转化的模态词和直言命题进行转化。
【例题8】(江苏行测真题) 可能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会下降。 据此,可以推出( )。
A.可能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不会下降 地产价格都不会下降
B.可能今年所有的城市房
C.必然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会下降 D.不必然今年所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都不会下降
解析:此题答案为D。根据“可能P=并非必然非P”,在此题中P为“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会下降”;则“非P”为“今年所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都不会下降”。则题干“可能今年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会下降”等值于“不必然今年所有的城市房地产价格都不会下降”,即D项。
【例题9】(江苏行测真题)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 下列哪项判断与上述判断的涵义最为相近? A.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 无误的
C.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不是准确无误的 无误的
B.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
D.所有的天气预报必然是准确
解析:此题答案为B。根据模态命题推理规则,“不可能”=“必然不”,因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此,“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等值于“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所以,正确答案是B。
复言命题
复言命题一直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且掌握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对解可能性推理题目有一定的帮助,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一、复言命题的定义
复言命题,又称复合命题,是由若干个命题通过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命题。例如,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其中“只有??才??”为联结词,“放进大海里”和“永远不会干涸”是构成复言命题的肢命题。
根据逻辑联结词的不同,复言命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联言命题
联,是联合的意思,联言命题就是将若干个命题联合起来,表示这些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江苏公务员考试时间紧并且题目难。考试时间紧和题目难是江苏公务员考试的两个特点。
可表示为:p并且q(p、q是联言肢,“并且”是联结词)。
真假关系:联言命题只要有一个联言肢为假即为假。如上例中,只要考试时间紧和题目难有一个不成立,则该联言命题为假。即“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注:表示转折、顺承、递进等关系的命题都是联言命题,如包含“虽然??但是??”、“不是??而是??”等联结词的命题。
2.选言命题
选,是选择的意思,选言命题就是给出若干个命题,可以选择出一种或者多种情况存在的命题。根据所能选择的情况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①相容选言命题 多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
例如,去德国馆或者去意大利馆。可以既去德国馆又去意大利馆。 可表示为:p或者q(p、q是选言肢,“或者”是联结词)。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其他联结词还有“或??或??”、“可能??也可能??”等。 ②不相容选言命题 只允许一种情况存在。
例如,要么顽强抵抗,要么屈膝投降。顽强抵抗和屈膝投降只能选择一种。 可表示为:要么p,要么q(p、q是选言肢,“要么??要么??”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或??或??,二者不可兼得”等。
3.假言命题
假,是假设的意思,假言命题就是带有假设条件的命题。假言命题通常包含两个肢命题:反映条件的肢命题在前,称为前件;反映结果的肢命题在后,称为后件。根据前后件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
①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当条件p存在时,结论q一定成立,而无需考虑其他条件,则p是q的充分条件,即“有它就行”。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会湿。一旦天下雨了,地肯定会湿,地未湿就一定没有下雨。
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如果??那么??”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只要??,就??”、“若??,则??”等。
真假关系:当p出现而q没有出现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即“p真q假才为假”。 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并未断定条件p未出现时的情况,所以条件p为假时该命题恒成立。
②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当条件p不存在时,结论q一定不成立,则p是q的必要条件。即“没它不行”。 例如,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在没有达到18周岁的时候肯定是没有选举权的,有选举权就说明已经年满18周岁了。
可表示为:只有p,才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只有??才??”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不??,不??”、“除非??,否则不??”、“没有??,就没有??”等。
真假关系:当p不存在但q成立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即“p假q真才为假”。 注: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并未断定条件p存在时的情况,所以条件p为真时该命题恒成立。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命题,即表示p与q等值的命题。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也就是说“人犯我”和“我犯人”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即人犯我=我犯人。
可表示为:p当且仅当q或p?圮q(p是前件,q是后件,“当且仅当”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还有“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等。 真假关系:当p与q不等值时该充分必要假言命题为假,即“p、q不同真假时为假”。 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公务员考试的重点之一,但充分必要假言命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得较少,且较简单,因此就不再赘述。
4.负命题
负,是否定的意思,负命题,又称矛盾命题,就是对原命题进行否定的命题。 可表示为:并非p(p是原命题,“并非”是联结词)。
真假关系:负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相反。当p为真时,则其负命题“并非p”为假。因此,一个命题的负命题等值于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
根据上述所说的各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可得出其负命题如下表: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在公务员考试中,对复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及其负命题的考查与直言命题相似,主要有:
①直接考查真假关系或负命题的等值命题,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含有“并非”、“为真(假)”、“满足”、“驳倒”等字眼。 ②考查考生利用矛盾关系解题的能力,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题干通过对话或猜测的形式给出多个复言命题及其真假情况。
【例题1】 关于确定一项突击性任务的人选,甲、乙、丙三位推荐人的意见分别是:
甲:不是选派小张,就是选派小王 乙:如果不选派小张,就不选派小王 丙: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
以下几项中,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 )。 A.两人都选派
B.两人都不选派 D.选小王,不选小张
C.选小张,不选小王
解析:此题答案为A。题干要求找出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可使用代入法。此题还需注意甲的意见是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因为其两个选言肢可以同时成立。
将A项代入,满足甲的方案;乙和丙的意见均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p真q假才为假”,也满足乙和丙的方案。将B项代入,不满足甲的方案;将C项代入,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不满足丙的方案;将D项代入,不满足乙的方案。
【例题2】(江苏行测真题)小李和朋友相约:“如果明天阳光灿烂,我就和你一起去踏青。”
据此,可以推出小李爽约的情形是( )。 A.明天阳光灿烂,小李的确和朋友一起踏青去了 B.明天阳光灿烂,但小李没有和朋友一起去踏青 C.明天下雨,小李仍和朋友一起去踏青 D.明天下雨,小李没有和朋友一起去踏青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中小李的话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要使小李爽约,小李的话为假即可,当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真而后件假时该命题为假,即“明天阳光灿烂,小李没有和朋友一起去踏青”时小李的话为假。
【例题3】(江苏行测真题)某省举行“文明城市”评比。4位评委对大家普遍看好的A、B、C等3城市获得“文明城市”称号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预测。
评委甲说:“要么A市能获得,要么C市能获得。” 评委乙说:“如果A市与C市能获得,则B市也能获得。”
评委丙说:“只有当B市不能获得或者C市能获得时,A市才不能获得。” 评委丁说:“我看B市能获得的可能性为零,而A市与C市一定能获得。” 评比结束后发现,4位评委中只有一人预测成立。
据此,可以推出能获得“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是( )。 A.A市 C.C市
B.B市
D.A、B、C等3市
解析:此题答案为B。此题给出了多个复言命题及其真假情况,首先要找寻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观察四个命题,只有乙和丁的话中肢命题所讨论的内容相对应,且两人所说的话是矛盾关系。
乙和丁所说的话是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一假。再根据4人的话只有一句为真,则甲和丙的话都为假,丙的话“只有B市不能获得或C市能获得时,A市才不能获得”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则其矛盾命题必然为真,即“B市能获得且C市不能获得,A市也不能获得”,即B市获得,A市和C市都不能获得。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二、复言命题的基本推理规则 1.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即依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有两条:
①全部肢命题为真推出联言命题为真; ②联言命题为真,可推出其中任一肢命题为真。 其推理的有效式可表示为:
例如,“你很高”和“你很帅”可以推出“你又高又帅”这个联言命题;“你又高又帅”又可以推出“你很高”和“你很帅”。
2.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即依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相容和不相容选言推理如下表:
3.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即依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如下表: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在公务员考试中,大部分考查复言命题的题目都需要用到其基本推理规则,即使是在使用矛盾关系解题的过程中,也可能使用到推理规则。因此,大家务必牢记这些推理规则。
【例题4】(江苏行测真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机会均等,合法竞争,不坑蒙拐骗、不搞特权和腐败,社会中贫富差别的出现,就只能归结为个人的先天差异,后天努力及机会运气等原因。
据此,可以推出( )。
A.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总是需要改变的
B.社会中贫富差别的出现,如果不是因为个人的先天差异,那可能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特权和腐败
C.社会中贫富差别的出现,如果不是因为个人的后天努力,那肯定是因为个人的机会不均等
D.如果社会中坑蒙拐骗、特权和腐败到处横行,则贫富差别的出现就不能归结为个人的先天差异、后天努力及机会运气等原因了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A项由题干不能推出;B项是可能性推理,所以正确;C项只是否定了后件中的一种原因,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不能进行有效推理;D项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否定后件,是无效推理。 【例题5】(江苏行测真题)企业应事先征询气象预报,因为如果不这样,企业就不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据此,可以推出( )。 A.如果企业事先征询气象预报,就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B.企业只有事先征询气象预报,才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C.企业事先征询气象预报,一定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D.因人类认识的局限,目前气象预报的准确率还未达到较高水平 解析:此题答案为B。本题考查的是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间的转化关系。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则“如果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就说明企业事先征询气象预报”,即“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是“征询气象预报”的充分条件,则“征询气象预报”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的必要条件,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C项和D项无法由题干信息得出。
【例题6】 公司有人建议,只要员工都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不迟到,公司就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如果有人迟到那么所有员工的当月奖金均被扣除,公司采纳了建议,结果还是有员工迟到,但是员工小刘仍拿到了当月奖金。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小刘从未迟到过
B.其他员工没有拿到奖金
D.迟到的人不是该公司的正式
C.公司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员工
解析:此题答案为C。此题的第二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依赖“公司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为条件的。即“如果公司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那么‘如果有人迟到那么所有员工的当月奖金均被扣除’”,是多重假言命题。 “有员工迟到,但是员工小刘仍拿到了当月奖金”即否定了这一多重假言命题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公司并未取消上下班制度;则否定了第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根据有效推理规则,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有员工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字。
三、复言命题的复杂推理
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些题目涉及了多个复言命题,除了使用其基本推理规则以外,有的还需要使用多个复言命题组合而成的复杂推理,考生对此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1.假言连锁推理
有首老歌叫《酒干倘卖无》,歌中唱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这就是一个假言连锁推理,推理的结果是:没有天就没有我。像这种从前提中几个相同性质的假言命题推出一个新的相同性质的假言命题的假言推理,就是假言连锁推理。
其中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可用表示如下: 如果p,那么q;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如果q,那么r; 所以,如果p,那么r。 即:p→q,q→r,所以p→r。
例如,“若努力学习,则能考上大学”和“若考上大学,则会有好工作”这两个命题如果为真,则可以推出“若努力学习,则会有好工作”。 注:假言连锁推理要求前提中的前一个假言命题的后件必须与后一个假言命题的前件相同。
2.二难推理
《红楼梦》中有一段话描述了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私祭后的心理活动:“但我此刻走去,见她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她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她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在文段中,贾宝玉想:如果去看林黛玉,怕她烦恼郁结于心而成疾病;不去看林黛玉,怕她过于伤感而成疾病。无论是否去看林黛玉,都可成疾病。这就是一个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选言命题作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二难推理都比较简单,其结论一般是由各选言肢所能推出的命题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例题7】(江苏行测真题)如果蓝队没有获得冠军,那么红队将获得冠军;如果蓝队获得冠军,那么绿队将获得季军;如果红队获得亚军,那么黄队将获得冠军;除非黄队获得冠军,否则绿队不会获得季军。
假如前述预测都是正确的,那么可以推出( )。 A.蓝队获得冠军 队获得冠军
B.红队获得冠军
C.绿队获得冠军 D.黄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条件可表示为:①蓝队没有获得冠军→红队获得冠军;②蓝队获得冠军→绿队获得季军;③红队获得亚军→黄队获得冠军;④黄队获得冠军←绿队获得季军。
②和④组成连锁推理:蓝队获得冠军→绿队获得季军→黄队获得冠军,该推理前后矛盾,可知蓝队不可能获得冠军,再根据①可知红队获得冠军。
【例题8】 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出( )。
A.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 B.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C.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 D.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信息中并没有出现复言命题,但可以将其转化为复言命题的形式。由第一句可知,“大量资本支持”是“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必要条件,“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 则题干的逻辑关系如下: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大量资本支持→高储蓄率。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有效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没有高储蓄率→没有大量资本支持→不能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只有D项符合。
【例题9】 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
D.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
解析:此题答案为B。和上题类似,需要先将题干描述转化为复言命题的形式,如下:
①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②政治稳定→财富的公正分配;③财富的公正分配→无经济风险;④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存在经济风险。 由②③④,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可构成假言连锁推理,其逻辑关系如下: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⑤政治稳定→财富的公正分配→无经济风险→无法有效率地运作经济。 由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C项错误;由⑤,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项错误;由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所以由①和⑤不能得出政治稳定与经济上的富有之间的关系,A项错误;故答案只能选B。
【例题10】(江苏行测真题)滨海市政府决定上马一项园林绿化工程,政府有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就特色树种的选择问题形成如下几项决定: (1)樟树、柳树至少选择一样; 种雪松;
(2)如果不种桂树,那么就要
(3)如果种柳树,那么就要种桃树; 样。
(4)桃树、雪松至少要舍弃一
据此,可以推出该市应选择的特色树种是( )。 A.柳树或者桃树 B.樟树或者桂树 雪松或者樟树
C.雪松或者柳树 D.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干给出了以下四项决定:(1)种樟树或种柳树;(2)不种桂树→种雪松;(3)种柳树→种桃树;(4)不种桃树或不种雪松。 (4)否定了(2)或(3)这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三者构成了一个二难推理,可推出“种桂树或不种柳树”,又由(1),不种柳树→种樟树,故可知,种桂树或种樟树。
【例题11】(江苏行测真题) 如果张生喜欢摄影,则他会喜欢旅游;如果他不喜欢摄影,则他会喜欢驾车;但是,如果张生不喜欢旅游,则他对驾车也就不感兴趣了。
据此,可以推出张生( )。 A.喜欢旅游 D.喜欢摄影
B.喜欢驾车
C.不喜欢驾车
解析:此题答案为A。题干包含三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由第三个进行否定后件式推理,可得“他对驾车感兴趣,就喜欢旅游”。因此可与“如果他不喜欢摄影,则他会喜欢驾车”,构成假言连锁推理,得出“如果他不喜欢摄影,就喜欢旅游”。这样便与第一个命题“如果张生喜欢摄影,则他会喜欢旅游”,构成一个二难推理,因此不管张生是否喜欢摄影,那么张生都会喜欢旅游。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可能性推理
江苏公务员考试近些年较少考查可能性推理,但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其他省市公务员考试近年来比较注重考查可能性推理,因此考生仍需对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
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一般将可能性推理的题目分为六种,分别为:结论型、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题目。由于可能性推理题目的题干基本上都是一个论证,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学习论证的相关知识,学会准确鉴别题干的论点和论据,这是解题的基础。
1.论证的结构
一个论证在结构上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构成。可以用下图表示:
论点即论证者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它所回答的是“论证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论证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证明论点”的问题。论证关系是论据和论点的联系方式,也就是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是“如何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问题。
例如,研究人员对四川地区出土的一批恐龙骨骼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骨骼化石内的砷、钡、铬、铀、稀土元素等含量超高,与现代陆生动物相比,其体内的有毒元素要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倍。于是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恐龙死于慢性中毒。
2.准确区分论点和论据的技巧
要正确分析题干论证,就要学会区分论点和论据,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1)找“结论”。当题干出现“结论”时,之后的语句即为论点,前面的则为论据或无关信息。
(2)找联结词。通常,“所以”、“因此”、“那么”、“显然”、“由此可见”、“简而言之”等联结词之后的语句是论点,而在“因为”、“假如”、“由于”、“既然”等联结词之后的语句是论据。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3)找特征词。如“宣称”、“认为”、“说明”、“建议”、“推测”等表示断定的词之后的语句可能是论点,如“理由是”、“根据是”、“例如”等之后的语句一般是论据。
(4)分析因果联系。当题干中没有出现提示性词语或者出现多个提示性词语时,考生可以通过分析题干中的因果联系来区分论点和论据。
考生在判断论点和论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当有“调查”、“统计”或“实验”、“研究”等出现时,这些内容所引导的语句更可能是论据而非结论。
②当题干存在两种对立观点时,可能并不会直接指出论点,而此时断定词后面的往往是论据,需要考生注意区分,否则可能出错。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下面将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介绍这六种题型。
结论型题目 一、结论型题目题型特点
结论型题目比较类似于言语理解题目,是题干中给出一段论述或推理,要求选出能够根据题干所给信息进行归纳或推理的选项。
结论型题目的提问方式一般是:
“从上文能(或不能)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下列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注:有些必然性推理题目的提问方式与结论型相似,但是考查的是对直言或复言命题推理知识的掌握,并不是结论型题目。
结论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即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有的题目四个选项都是对题干信息的考查,有的题目个别选项是对题干的归纳,而其他选项是对题干信息的考查,很少出现四个选项都是归纳论点的题目。
二、结论型题目解题方法 1.对题干信息的理解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对需要理解题干信息的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对题干某些细节信息的准确理解。由于题干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出题方向,因此对考生的读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意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解题的关键就是在准确理解题干信息的基础上,对比选项与题干信息的差异。
选项与题干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与题干信息点相矛盾; (3)是否偷换概念;
(2)是或然性还是必然性; (4)条件的适用范围是否改变;
(5)是否超出题干信息的范围。 2.需要归纳题干论点
需要归纳论点的题目,类似于言语理解题目,要求体现对文段整体主要内容
的理解概括与抽取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精炼地把握住和表述出给定材料所含的主要信息。
解题时要首先弄清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中心句、关键词和论据;如果是单纯的说明性文段,也要找出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点。
三、结论型题目解题步骤
(1)读材料。阅读题干文字材料,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可标注一些关键性信息,以便查找。
(2)找原话。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关键字到题干中找到原句,目的是为了确定判断选项正确与否的空间和范围。
(3)选答案。如果是单纯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则对选项与题干原句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各个选项正确与否,结合题目要求选择出正确答案。有些题目的提问方式是“不能推出”或“推不出”,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在考试时犯低级错误。
如果需要归纳论点,则根据题干的所给信息,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例题1】 当受到害虫侵袭时,大豆和其他植物会产生一种叫做茉莉酸盐的荷尔蒙,从而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更多蛋白酶抑制剂,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害虫吃下这种化合物以后,其消化功能会受到抑制。植物生物学家德鲁西亚发现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植物丧失分泌茉莉酸盐的能力,整个“防御通道”由此将被关闭,于是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便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
由此可以推出( )。
A.大豆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B.茉莉酸盐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害虫 C.不能产生茉莉酸盐的植物将很难抵御害虫 D.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大豆的抗虫害能力
解析:此题答案为A。观察四个选项,考查的都是细节信息,然后仔细阅读题干,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题干内容,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会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而抗虫害能力的强弱自然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因此可以推出大豆的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即A项正确;
题干中只是说明茉莉酸盐会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来增强自身抵抗力,抵抗害虫的是蛋白酶抑制剂,B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题干只涉及大豆类作物,而非所有植物,C项超出了题干信息的范围; 题干中只是说明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可以看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项改变了条件的适用范围,因此错误。
【例题2】■ 近几年,我国大陆房地产业迅速升温,很多人节衣缩食只为购买一套住房;但也有的人不愿意将大半生的积蓄耗在房子上,声称人不能为一套房子而活着。
下列哪项判断为最不可能推出的结论? A.近几年我国大陆的商品房价格偏高
B.在房价偏高的情况下,买房人可能会成为房奴 C.人应该为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房子而活着
D.有的中国人感到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很多,住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解析:此题答案为C。由“很多人节衣缩食只为购买一套住房”可以推出A项和B项正确。由“有的人不愿意将大半生的积蓄耗在房子上,声称人不能为一套房子而活着”可以推出D项正确。这部分人不愿意将积蓄耗在房子上,所以他们并不是觉得应该为两套或两套以上房子而活着,C项不可能推出。
【例题3】■ 少数人虽然口头上主张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仍努力追求特权。
据此,可以推出( )。 A.一切人都是平等的
B.一切人应是平等的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C.有些人在实际生活中努力追求平等 为并不一致
D.有些人的言谈与实际行
解析:此题答案为D。根据题干内容,少数人口头上主张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但在行动上仍努力追求特权,即这些人的言谈和行动不一致,因此D项是正确的。由“有些人追求特权”不能推出“有些人追求平等”,因此C项错误,A项和B项也不能由题干内容推出。
削弱型题目 一、削弱型题目题型特点
在公务员考试中,削弱型题目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论证或观点的选项。如果将这个选项放入论据和论点之间,会使得题干推理成立或论点正确的可能性降低,则为削弱选项。其提问方式一般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削弱上述结论(论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或最不能)对上述论述提出质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
一般来说,提问中包含“削弱”、“质疑”、“反驳”等字样的都为削弱型题目。 二、削弱型题目解题方法
要反驳或削弱某个论证,可以通过削弱论点、削弱论据或削弱论证关系来达到目的,而不同的题目又有不同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方式,如下表:
以上三种削弱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当题干论证存在明显的因果联系时,也可直接从因果联系出发进行削弱,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因果倒置;②另有他因;③存在共同原因。具体如下:
通过削弱因果联系来考虑其本质上也是削弱了论点、论据或论证关系,只是较为快捷。其中,因果倒置是最强的削弱形式,也是比较简单的;另有他因是最常见的一种削弱形式;而存在共同的原因这种削弱形式出现较少,属于前两种削弱形式的变形。这几种削弱形式的本质上都是指出“M不是N的原因”。
三、削弱程度的比较与不能削弱型 1.削弱程度的比较
许多削弱型题目的选项中往往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削弱题干结论,这就考查了选项之间削弱程度的比较,这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大趋势和特点。
2.不能削弱型
逻辑判断大全 魔幻的人收集整理
有些题目的提问方式要求选择的是“不能质疑/削弱”的选项,那就要依次分析各选项,根据前面所讲的知识判断各选项是否能削弱题干,能够削弱的就排除,一般来说正确选项是无关项或加强项。
不能削弱型实质上也是削弱型题目的一种,其解题方法也是一样的,都是要依次分析各选项是否能削弱,这类题目实际上较为简单,但是在做题时一定要审清题干,不要因为看错而导致误选。
四、削弱型题目解题步骤
(1)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题目要求削弱的是什么;
(2)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分清其论证结构,即其论点和论据各是什么,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关系是怎样的,特别要注意关键词或联结词的把握; (3)分别查看各选项是否能削弱结论,如果能,则分析该选项是通过何种方式削弱的;
(4)如果存在多个能够削弱论证的选项,则需要根据上文中所讲的几个原则,比较各削弱方式之间的削弱程度,从而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例题1】 最近公布的一项国家特别咨询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声明,在选择了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实验后,发现在名人家族中才能出众者是普通人家族中才能出众者人数的23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可信度很高的结论:人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美国心理学界普遍有这样的认识: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B.“家无三代兴”,才能再出众也避免不了兴衰轮回的历史规律
C.普通人家族中才能出众的表现方式与名人家族不同,需要另外的衡量规则
D.一个人的才能培养与他的成长环境和个人努力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结论是:人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D项说明人的素质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个人努力相关,直接否定了题干结论,也就削弱了题干观点。A项支持了题干观点;B项没有说明人的素质是否与遗传有关;C项对论据可能有削弱,不如D项的削弱力度强。
【例题2】 有专家建议,为盘活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让农民像城市人一样住进楼房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现有的住房“叠起来”,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
正在阅读:
公务员逻辑判断大全07-04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06-28
金朝都城02-19
建设部门述职述廉报告(精选多篇)09-26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1)04-01
家有活宝作文500字06-17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08-17
2_Fast Montgomery Modular Multiplication and RSA06-05
王金峰—中医药传统小针刀经络截根疗法知识12-0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逻辑
- 公务员
- 判断
- 大全
- 教案29:九九口诀表
- 2018初级会计实务过关必刷300题
- 14-15-2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计131、132)(新)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北师大石竹附属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
- EDA知识点
-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检测数学理科试题
- 法国预审制度新论
- 2018年中国体外毒理学实验行业分析及发展研究报告目录
-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789年
- c#aspnet在线点歌管理系统网站
- 基于web的房屋出租管理系统 毕业论文 - 图文
- 急诊病历书写制度
-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A)(含解析)【含解析】
- 反应谱分析 - 图文
- 新人教八下Unit 3 综合水平测试
- 集镇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浅谈汪曾祺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
- 考研分析化学题库
- 默勒二矿“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