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钢筋笼与预埋件

更新时间:2023-11-06 15: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七节 钢筋笼与预埋件

1 钢筋笼

为了满足受力的要求,有的防渗墙内需要设置钢筋。根据受力情况不同,有的防渗墙需要全部设置钢筋,有的只在顶部或底部设置钢筋。由于防渗墙位于地下,且浇筑前槽孔内始终充满泥浆,故钢筋的设置须采用先预制成钢筋笼然后整体吊装的方法。 钢筋笼最好按单元槽段的深度做成一个整体;当防渗墙很深或受到起重能力的限制时,则需分节制作,在吊放时再逐节连接。

1.1钢筋笼的结构

钢筋笼的结构和外形尺寸,除应满足受力要求外,还须考虑施工要求。如原设计对施工要求考虑不足或不符合实际情况,施工时应根据需要予以补充和调整。

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根据槽段长度、接头形式及起重能力等因素确定。钢筋笼与槽孔两端或接头管的最小距离为10cm。钢筋笼的总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分节长度应尽可能与主筋来料长度一致;其底部轮廓应与槽孔相吻合,并与孔底保持10cm~20cm的间距。应尽量减少钢筋笼的分段数量,以减少孔口连接工作量、下设时间和孔底淤积。钢筋笼的厚度与主筋的保护层厚度有关,永久防渗墙主筋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75mm,临时防渗墙可减少至60mm。

钢筋笼由主筋、箍筋、架立筋、补强筋、保护层垫件等部件组成(见图7-7-1)。 防渗墙主筋为垂直方向的钢筋。为了适应泥浆下浇筑对混凝土握裹力的影响,主筋应采用螺纹钢筋;为了便于混凝土浇筑导管的下设和提升,主筋原则上不做弯钩。主筋的直径宜为20 mm~32mm,间距应不小于10cm,并大于混凝土最大骨料直径的4倍,应注意分节钢筋笼搭接段的钢筋间距。

箍筋的直径宜大于13mm;中心距宜大于150mm,但不得大于500mm,在受力较大的部位应缩小箍筋间距。箍筋最好也采用螺纹钢筋,使用光面钢筋时应做弯钩。为便于浇筑混凝土时活动导管,箍筋应布置在主筋的外侧。

架立筋的直径和布置应足以控制主筋的位置和变形。架立筋的间距为1.0 m~1.5m;在确定架立筋的位置之前,应先确定导管的下设位置,这部分的空间必须上下贯通,所有钢筋与导管接头处的距离应大于100mm。根据钢筋笼的重量、尺寸、吊点布置和起吊方式,应将部分架立筋(2~4榀)做成纵向桁架形式,也可以使用型钢。所有的架立筋、桁架都要与主筋焊接牢固。

为了防止钢筋笼在存放、运输和吊装时发生变形,需设置补强钢筋,其直径一般为

7-99

18 mm~22mm。补强钢筋有三种:

(1)吊点加强筋,设置于吊点附近;

(2)水平加强筋,即增加的或加大直径的箍筋,间距一般为2 m~3m; (3)上、下游面“X”形对角斜拉筋。

其中第(2)、(3)种补强钢筋可同时采用,也可选用一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为了保证钢筋笼保护层的厚度,须在钢筋笼的上下游面设置若干个保护层垫件。该垫件宜采用宽度为200mm~300mm的薄钢板制作,其墙厚方向的宽度为50mm,其垂直方向的长度应能跨过两根箍筋。保护层垫件在纵、横方向的间距为2 m~3m。用混凝土或钢筋制作的垫件容易损坏,且可能压入或损伤孔壁。对于宽度较大的钢筋笼,也可采用滚轮式保护层垫件。 图7-7-1 混凝土防渗墙钢筋笼结构示意图 1-主筋;2-箍筋;3-架立筋(桁架);4-补强钢筋;5-保护层垫件 3524311.2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应按批准的配筋图制作,要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 7-100

求,并按规定焊接牢固。钢筋笼的制作顺序和速度应与挖槽的顺序和速度协调一致。钢筋加工场最好设置在对钢筋进场和装运钢筋笼均较方便的现场位置。由于已成型的钢筋笼的重量和体积均很大,要用起重机吊运;所以必须具备足够大的制作、存放场地和装运作业空间。

钢筋笼应在制作平台上成型,平台应有一定的尺寸(大于最大钢筋笼的尺寸)和平整度。为便于纵向钢筋定位,宜在平台的两端设置带凹槽的钢筋定位条。制作钢筋笼常用的设备有弧焊机、对焊机、气压焊机、点焊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

钢筋笼制作的作业内容如下:

(1)钢筋加工:除锈、调直、切断、弯折、焊接; (2)桁架制作(当有此要求时); (3)钢筋的铺设与架立;

(4)箍筋与主筋连接(绑扎和焊接); (5)架立筋或桁架与主筋焊接; (6)补强筋焊接; (7)保护层垫件焊接;

(8)墙段连接件和其它预埋件焊接(当有此要求时); (9)罩布装挂及其它作业。

根据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施工适应性和钢筋笼的变形情况,钢筋笼纵向主筋接头原则上采用电弧焊搭接接头;在结构上和施工上采用搭接接头有困难时,可采用闪光对焊、气压焊、套筒螺纹连接、套筒压接等形式的接头,但须验证其可靠性。钢筋笼主筋的搭接长度标准应高于地面工程的钢筋搭接长度标准,双面焊的焊缝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单面焊的焊缝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0倍。

主筋接头应尽量布置在墙体应力较小的部位,并错开上下位置。在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不宜超过25%。

钢筋笼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除四周的纵横交叉点需全部焊接外,其他交叉点可交错焊接50%,其余50%用直径0.8mm的退火铁丝绑扎。交叉点一般采用电弧填角焊,也可采用点焊,应注意不要因为焊接而减少主筋和箍筋的断面。焊接点的临时绑扎铁丝焊后应全部拆除。

钢筋笼的焊接工艺和质量,除满足防渗墙的特殊要求外,还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

7-101

收规程》(JGJ18-96)和其它有关标准的规定。

为防止钢筋笼变形,吊点处的箍筋应使用直径较大的水平钢筋或型钢代替,也可使用钢板补强。吊点处必须根据起吊方式焊接适当的吊耳,不得将钢丝绳或U形卡直接套在水平钢筋上。

分节下设钢筋笼在孔口连接时,先下入槽孔内的钢筋笼须通过横穿其上部的钢梁支承在导墙上。钢筋笼的支承位置要预先设计好,此处的横向钢筋必须加强,不得产生变形和破坏,其承载能力应大于该部位以下全部已连接成一体的钢筋笼的自重。

为了便于钢筋笼顺利插入孔内,并避免下端钢筋头碰伤孔壁,钢筋笼主筋下端应稍向内弯折,做成收口状。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笼的上、下游侧加焊定位钢筋或钢板垫块(图7-7-2),也可安装预制的定位滚轮。

4 1

2

图7-7-2 钢筋笼保护层钢板垫块(图中尺寸单位:mm)

1—主筋;2—箍筋;3—保护层垫件;4—架立钢筋(桁架);5—孔壁

1 2 3 3 200~300 5 兼有挡土支护功能的防渗墙,如需要将建筑物的梁、板、柱、锚索孔等结构与防渗墙钢筋连接时,可在钢筋笼相应的位置上安设相当于保护层厚度的泡沫聚苯乙烯板,日后即可方便地拆除泡沫板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钢筋笼制作的允许偏差如表7-7-1。

表7-7-1 钢筋笼制作的允许偏差 序 号 1 2 3 4 项 目 主 筋 间 距 箍筋和加强筋间距 钢筋笼长度 钢筋笼弯曲度 允许偏差 ±10mm ±20mm ±50mm ≤1%

7-102

1.3钢筋笼的搬运

在施工现场可以进行加工和制作钢筋笼时,一般用起重机吊运。当不在现场制作钢筋笼时,应根据钢筋笼的尺寸和重量选择适当的卡车或拖车运输。在运输之前须了解沿途道路情况和交通规则的限制。运输钢筋笼的道路应平坦,并有足够的宽度和与钢筋笼长度相适应的转弯半径。

起吊、装卸和运输方法务必能确保钢筋笼在搬运过程中不发生不能恢复的变形。 1.4钢筋笼的下设

1.4.1要求及准备

下设钢筋笼是防渗墙施工中的一项重要而紧张的起重安装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下设质量和施工安全。下设钢筋笼的要求是:

(1)起吊时不发生变形和破坏; (2)垂直、准确插入槽孔; (3)连接牢固、顺直、快速。

下设钢筋笼前应及时作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检查槽孔孔形,并试下小型钢筋笼。下设钢筋笼的槽孔应提高清孔验收的标准,清孔换浆合格后立即下设,中途不应中断,尽量缩短下设时间,以减少孔底淤积的增加。

1.4.2钢筋笼的吊放

钢筋笼的吊放应注意下列事项:

(1)钢筋笼的吊装点和承重点必须充分加强,并设置适当的专用吊耳。

(2)当钢筋笼的长度、重量较大时,应采用双机或双钩同时起吊钢筋笼的头部和中部,并用地锚绳拉住钢筋笼的底部。控制头部和中部的提升速度,使钢筋笼在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逐渐由水平状态转成垂直状态。起吊钢筋笼可以使用一台吊车,也可用两台吊车。用一台吊车起吊时因主钩与副钩提升速度不同,要注意随时调节。

(3)钢筋笼起吊时,下端不得在地上拖。为防止吊起时摆动或与其它东西碰撞,在钢筋笼的下端可拴系牵引绳。

(4)起吊钢筋笼用的吊机应有足够的起重能力,吊具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并留有适当的安全余地。钢筋笼上部应至少设置4个吊点,并通过用型钢制作的吊架与吊机的吊钩连接,吊架与钢筋笼之间的吊索应垂直,其位置应对称、均匀。吊架与吊钩的连接有二索和四索两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5)各类吊索的长度应完全相等,起吊前必须仔细地检查和调整,以确保钢筋笼垂

7-103

直地吊入槽内,任何歪斜都可能造成入槽困难。

(6)钢筋笼进入槽内时,吊点中心必须与槽孔中心对准,然后缓慢平稳地下降。此时要注意防止因起重臂的摆动及风力而引起钢筋笼横向摆动,造成槽孔壁面的坍塌。下放要慢,最后准确地固定在设计要求的深度上。

(7)当钢筋笼入槽受阻时,应重新吊出,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决不能强行插入;否则会引起钢筋笼变形或槽壁坍塌,并产生大量沉碴。

当钢筋笼有接头时,要确定一根主筋为测量长度的标准,避免产生长度或高程的误差。

1.4.3钢筋笼的连接

当钢筋笼分段下设时,须在孔口逐段连接上、下主筋。下段钢筋笼入槽后,临时穿钢管搁置在导墙上,顶端露出孔口1m左右,然后吊起上段钢筋笼与其连接。连接前应检查上、下钢筋笼的垂直度,并对准位置。

钢筋笼的连接形式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1)搭接焊接。一般只能单面焊接,此时焊缝长度应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此种连接形式劳动强度大,耗用时间长,适用于钢筋的直径和密度较小的情况。

(2)套筒连接。有压接套筒和螺纹套筒两种类型,都有专用施工设备。这种连接形式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小;但要求钢筋笼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否则难以在吊装时将上段钢筋笼的所有主筋同时插入下段钢筋笼主筋头上的套筒中,可能有部分主筋需中途改用其它连接形式。当主筋间距较小时,压接工具伸不进去,就不可能采用套筒压接形式。

(3)钢板连接。将钢筋笼所有主筋的端部均焊在一块通长钢板上,吊装时将上下段钢筋笼端部预先焊好的钢板对齐并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大量的焊接工作就可提前进行,因此可以大幅度地减少钢筋笼的下设时间。钢板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两种方法;也可采用在螺栓连接的基础上加部分帮条焊接补强的连接方法。

钢筋笼下设定位的允许偏差见表7-7-2。

表7-7-2 钢筋笼下设定位的允许偏差

序 号 1 2 3 项 目 标 高 垂直墙轴线方向 沿墙轴线方向 允许偏差 ±50mm ±20mm ±75mm

7-104

2 预埋灌浆管

当需要对防渗墙下面的基岩进行帷幕灌浆时,为了避免在墙内钻孔,可以在防渗墙浇筑混凝土以前预埋灌浆管,也可以埋管后再拔出形成预留孔。预埋管和预留孔也可用于安装观测仪器等其它用途。 2.1预埋灌浆管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在防渗墙内预埋灌浆管的情况较多。以前使用钢管作为预埋管,现在也有使用塑料管的。管径通常为100mm~150mm,埋管间距多为1.5 m~3.0m。见图7-7-3、图7-7-4。 3654(a)212Ⅱ43(a)32Ⅰ1454621156(b)(b) 图7-7-3 有钢筋笼预埋管布置与定位示意图 图7-7-4 无钢筋笼预埋管布置与定位示意图 (a)平面布置;(b)横剖面 (a)平面布置;(b)横剖面 1-预埋管;2-钢筋笼;3-导管; 1-预埋管;2-导管;3-管夹;4-孔口架; 4-管夹;5-孔口架;6-槽孔 5-槽孔;6-定位盘与管脚支承架; Ⅰ-一期槽孔;Ⅱ-二期槽孔

为保证预埋管位置准确和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移位、弯曲,常采取如下措施: (1)若防渗墙配置有钢筋,灌浆管应按设计位置固定在钢筋笼上,与钢筋笼一起下入槽孔中。

(2)若墙内不配置钢筋,则应在槽孔中设置定位架固定灌浆管。 (3)在预埋管的上端用卡管器等专用设施固定在槽口板上。

7-105

如措施得当,预埋灌浆管法可取得预期效果。但在深孔中预埋灌浆管,容易产生过大的弯曲和消耗大量的管材。长江三峡工程二期围堰防渗墙预埋灌浆管,采用了在管口、管底和沿深度每隔9m~13m布设1个定位架的方法,共埋设灌浆管11514m,最大深度73.5m,全部获得成功。 2.2拔管预留灌浆孔

拔出预埋的灌浆管形成预留孔,可以节省管材;另外有的专用预留孔不允许管子留在孔中。拔管法都用钢管作为管模,有两种施工方法。

(1)热拔法。埋管前在管模外面涂刷一层5mm厚的热熔性材料(一般为石腊和松香),管模埋入混凝土后加热钢管,熔化涂料,拔出管模。

(2)冷拔法。管模不作专门处理,直接埋入混凝土中,待底部混凝土初凝后开始起拔管模,渐至拔出。管模起拔时间的控制是成败的关键,过早可能形不成孔洞,太迟可能管模拔不出来。采用普通混凝土一般浇筑3h以后可以活动管模,4.5h后可以开始跟随浇筑速度起拔,并保持比混凝土浇筑滞后一定的时间,即混凝土的脱管龄期。掺加粉煤灰等外加剂时起拔管模的时间延迟至6 h~7h。此外,管模的底部还须安装一个既能防止混凝土进入管内,又不妨碍泥浆进出的特制管靴。 3 观测仪器埋设

在防渗墙墙体内埋设观测仪器进行原型观测,可以监测墙体的受力和变形状况,指导水库运行,验证设计成果。 3.1观测仪器及观测项目

防渗墙原型观测的项目主要有墙体的变形、渗透压力以及土压力。使用的观测仪器主要有应变计、倾斜仪、钢筋计、渗压计和土压力计。

几种常用的防渗墙观测仪器及其观测项目与埋设方法见表7-7-3。 表7-7-3 常用防渗墙观测仪器及其观测项目与埋设方法 观 测 项 目 防渗效果 观测仪器 渗压计 应变计 墙身结构应力 无应力计 钢筋计 土压力 墙体水平位移 不均匀沉陷 土压力盒 倾斜仪 沉陷管 观 测 内 容 墙体或地层内的渗透水压力 防渗墙体混凝土的变形 防渗墙体混凝土自身体积的变形 防渗墙体内钢筋的应力 防渗墙受到的土压力 防渗墙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墙身及坝体的沉陷量 埋 设 方 法 通过钻孔安设 吊索法或钢构架法 吊索法或钢构架法 焊接或连接在钢筋笼上 挂布法或液压缸定位法 通过钻孔或预留孔安设 预埋钢管法 3.2常用的埋设方法

7-106

根据各种仪器的特征,通常采用的埋设方法有吊索法、挂布法、推顶法、套管法、钻孔法和钢构架法等。 3.2.1吊索法

此法是将要埋设的应变计固定在悬吊于槽孔内的尼龙绳上,而后浇入混凝土中。尼龙绳的位置按设计要求下设,其上端固定在孔口定位架上,下端悬挂沉重块绷紧固定。 用吊索法下设应变计的施工,首先要对仪器作下设前的检查。施工顺序如下: (1)槽孔验收合格后,将两根丈量标记好的钢丝绳下端固定在铸铁沉重块吊耳上,另一端系在冲击钻机的两个副卷扬上或吊车的挂钩上。

(2)将两根丈量标记好的尼龙绳,下端绑牢在沉重块吊耳上,上端通过槽孔口上支撑横梁上的滑轮将两根尼龙绳分别拉至左右侧,用人力拉紧。

(3)检查钢丝绳、尼龙绳固定无误后,开始下放沉重块,下放时注意保持沉重块水平,当最下层仪器的绑扎位置距槽口高1m时停止下放,开始绑扎最下层仪器。 (4)绑扎仪器:

①仪器的电缆端朝下,仪器的标距中心对准绑扎位置后,在仪器两端凸缘盘内用18

#

铅丝绑牢,然后再绑于尼龙绳上。上端铅丝在尼龙绳上固定不应太紧,只要使仪器保持垂直即可。下端铅丝与尼龙绳绑扎牢,勿使仪器滑动。

②当应变计固定好以后,用铅丝在仪器上下端各绑牢保护框一个,保护框距仪器约10~15cm。

③最后用布带将上下游面仪器电缆分别绑于左右侧钢丝绳上。到此第一层仪器绑扎完毕。

(5)检查已绑仪器无误后,继续下放沉重块,下放时要求速度缓慢均匀,钢丝绳与尼龙绳同步,严格保持沉重块处于水平状态,在下放过程中每间隔1.0m沿钢丝绳将电缆用布带绑扎一道。

(6)当沉重块下放至第二层仪器绑扎处,继续进行仪器绑扎,方法同第一层。以后各层仪器绑扎方法均相同。

(7)按一定间隔用方形保护框将钢丝绳和尼龙绳固定,使钢丝绳和尼龙绳同步下沉,保持相对位置不变,避免扭转和偏移。

(8)下放至无应力计位置时,将预制成型的无应力计上下端四个吊耳的细钢丝绳用钢绳卡子与沉重块的钢丝绳固定牢,电缆沿钢丝绳分段绑扎。

(9)整个槽孔的仪器全部安装完毕,并到达仪器埋设设计位置后,将孔口定位架横

7-107

跨槽孔固定好。将钢丝绳和尼龙绳分别拉紧固定于定位架上。

(10)缓慢放松钢丝绳,检查固定在定位架上的钢丝绳是否牢靠,将定位架以上多余的钢丝绳、尼龙绳割掉,并拆除支撑横梁,将电缆整理成束,置于临时贮存箱内。 仪器下设后,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各项初期测值是否正常。 3.2.2钢构架法

此法是先用角钢组装一个钢构架,将各种仪器按设计要求安装在钢构架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将钢构架下到预定位置,即完成各种仪器的下设。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安装精度高,可靠性好,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 3.2.3挂布法

此法主要用来埋设土压力计。它是将土压力计预先安装在一块维尼龙布帘上,然后将布帘悬挂于钢筋笼侧面一并下入槽孔中,接着向槽内浇筑混凝土,利用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将土压力计推向槽壁。 挂布法的施工步骤如下:

(1)制作挂布帷幕,即将尼龙布拼幅成一定宽度和高度,把安装有沥青囊的土压力计用塑化后的聚氯乙烯胶泥粘贴在布帘上。然后在布帘上固定纵向尼龙绳,尼龙绳上沿绑在角钢上,下沿绑在钢筋上。

(2)将已装好土压力计的挂布帷幕展开铺挂在钢筋笼上,适当固定。电缆留有充分余地固定在钢筋笼上。做好起吊钢筋笼的准备工作。 (3)量测并记录仪器下设前的测值。

(4)挂布帷幕随同钢筋笼一起吊入槽孔内,量测并记录仪器下设后的测值。 (5)向槽孔中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用接收仪器连续观测土压力计读数,监视土压力计随混凝土浇筑面上升与槽孔侧壁接触情况的变化。

挂布法的关键技术是利用布帘将混凝土与槽孔壁隔离开来,以保证混凝土或砂浆不流入土压力计的承压面。因此,布帘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其宽度的确定方法主要取决于浇混凝土时导管与挂布之间的相对位置。当槽孔长度在4m以下时,可采用一根导管浇筑,导管布置在挂布的中间,挂布宽度为槽孔长度的1/3~2/3,且不小于2m。当槽孔长度大于5m时,应采用两根导管浇筑,挂布宽度为槽段长度的2/3,且不小于导管间距。土压力计至布帘的下沿应大于6m,至布帘的上沿应大于2.5m。 3.2.4液压缸定位法

此法是将土压力计装设在一个特制的液压缸顶端,一起安装在钢筋笼或钢构架上。

7-108

土压力计随同钢筋笼下入槽孔中,在浇筑混凝土前,启动液压缸将土压力计推至与槽壁接触,同时施加初始压力。保持在槽孔浇筑过程中土压力计的位置不变。液压缸有时也可用气缸代替。

此法的施工程序如下:

(1)在钢筋笼(或钢构架)上固定液压缸组件;

(2)安装仪器和压力管路,做压水试验。对仪器作下设前的检查。做好钢筋笼起吊的准备工作;

(3)将钢筋笼吊入待浇筑的槽孔内就位。向液压缸加压,推出土压力计使之贴紧槽孔侧壁。此时应控制压力由小增大,使土压力计慢慢推向壁面。

(4)利用接收仪器,探测土压力计与槽壁的接触情况。当测值表明土压力计已与槽壁接触后,增加液压缸的压力使土压力计达到初始压力的读数。

(5)浇筑混凝土,连续观测土压力计读数随混凝土面上升时的变化情况,维持土压力计的初始压力。

(6)当浇筑的混凝土覆盖所有的土压力计一定深度后,或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卸除液压缸的压力。

(7)检查所有仪器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测值。

此法的关键技术一是要加工好液压缸和土压力计组件,其次当土压力计推至槽壁后,应适当掌握压力以排开土压力计与壁面之间的固壁泥浆,同时为了保持埋设位置的准确和在浇筑期间不使混凝土和砂浆流入土压力计的承压面,应另加砂囊并给土压力计施加一个初始压力。这个初始压力可按下列原则掌握: (1)初始压力应大于埋设点的浆柱压力; (2)初始压力应满足槽壁稳定性的要求; (3)初始压力应小于土压力计的量程。 3.3埋设观测仪器的注意事项

(1)埋设仪器的槽孔孔壁、孔底应平整,无障碍物。仪埋断面最好设在二期槽孔,施工干扰可少一些。

(2)仪器下设前都要做好率定和密封,仪器、电缆和观测系统都要在地面进行严格检查和试运行,确保完好无误。

(3)充分做好埋设仪器的各项准备工作,尽量减少下设仪器的时间,减少槽孔底部泥沙沉积,防止事故。

7-109

(4)仪器下设完成后要经专业人员验收,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对混凝土上升速度、混凝土面的高差等应有专门要求,避免发生事故,确保浇筑质量。

(5)混凝土浇筑后,应妥善保护电缆,严防弄乱或损坏,按时进行初期观测,及时整理有关资料,移交主管单位。

7-1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yg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