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基础资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4 23: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属于云南省下辖的自治州之一,地处云南省中部,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楚雄州辖1市9县,州人民政府驻楚雄市,距昆明市160千米。

2012年末,楚雄州常住人口271.9万人,总面积为2.9万平方公里。

2013年楚雄州已形成卷烟、医药、冶金、食品、建材、煤炭、电力、机械、纺织、化工、旅游服务等门类齐全的行业,烟草、冶金化工、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楚雄州六大重点产业。

楚雄州设九县一市(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103个乡镇,1098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1036个村民委员会,6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3个乡镇,1099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998个村民委员会,10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早在170万年前,生活在龙川江两岸的元谋人就已进入了旧石器时代,掌握了用火技术。距今4000年以前,以元谋大墩子和永仁菜园子为代表,楚雄州境各地已先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州境先民创造了以铜鼓为特征的青铜文化,步入了奴隶社会。先秦时期,楚雄州境主要分布着氐羌、百越、百濮三大族群。

西汉中期楚雄州境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分别隶属于越嶲、益州二郡;蜀汉时期,分属建宁郡、越嶲郡和云南郡;西晋时分属云南、建宁二郡;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有“爨酋威楚筑城硪碌赕居之”,故有威楚之称;南北朝时分属晋宁郡、兴宁郡和建宁郡;唐初属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南诏时属拓东节度和弄栋节度;宋属弄栋府、鄯阐府和威楚府;元初分属威楚万户、罗婺万户和大理下万户,后改设路、府、州、县,分属中庆路、威楚开南路、武定路和大理路;明代分属云南府、楚雄府、姚安军民府和武定府;清代分属云南府、武定直隶州、楚雄府。民国年间,裁府、州,设道、县,设楚雄、双柏、广通、盐兴、牟定、镇南、姚安、盐丰、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罗次、禄丰共15个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设楚雄、武定两个专区。1953年,两专区合并为楚雄专区,设楚雄、镇南、牟定、姚安、大姚、盐丰、永仁、元谋、武定、罗次、禄丰、广通、盐兴、双柏、禄劝、富民、安宁17县。1954年改镇南县为南华县。1957年划安宁县归昆明市。

1958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建州前夕并盐兴县入广通县。同年又合并楚雄、南华、牟定、双柏4县为楚雄县,合并姚安、大姚、盐丰、永仁4县为大姚县,合并罗次、禄丰、广通3县为禄丰县,合并武定、元谋2县为武定县,划富民县归昆明市。

1959~1961年间,先后恢复永仁、姚安、南华、双柏、牟定、元谋6县。1983年9月改楚雄县为楚雄市,10月划禄劝县归昆明市。至此,楚雄州形成设楚雄市和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共9县1市的格局至今。[1]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跨东经100°43′~102°30′,北纬24°13′~26°30′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 地势

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地跨北纬24°13′~26°30′、东经100°43′~

102°32′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自古为“省垣屏障、滇中走廊、川滇通道”。楚雄州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是省会昆明市西出滇西7州(市)及缅甸的必经之地,故有“迤西咽喉”之称。全州行政区域总面积29258平方千米。州府驻楚雄市城区,海拔1773米,东距省会昆明165千米

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最大横距1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7.5公里。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其间山峦叠嶂,诸峰环拱,谷地错落,溪河纵横,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乌蒙山虎踞东部,哀牢山盘亘西南,百草岭雄峙西北,构成三山鼎立之势;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以州境中部为分水岭各奔南北,形成二水分流之态。州境最高点为大姚县白草岭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最低点在双柏县南端的三江口,海拔556米。州府所在地鹿城海拔1773米,大致为楚雄州坝区的一般海拔高度。在群山环抱之间,有104个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坝子)星罗棋布,形成州内一个个规模不同、独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区域。 气候

楚雄州境气候宜人,属亚热带亚湿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州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蒸发旺盛,降水偏少;冬春少雨,夏旱偏重。因各地地形和海拔的差异,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和小气候特征,呈“一山分四季,谷坡两重天”的特点。2014年,全州年平均降雨量765毫米,年平均气温17.5℃,年日照2498小时。

楚雄州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分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降水偏少,春夏旱重。同时因各地地形和海拔的差异,形成气象要素时空分布复杂、立体气候和小气候特征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为14.8~21.9摄氏度。绝大多数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7.4摄氏度;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1.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2摄氏度(1963年5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8.4摄氏度(1974年1月1日)。元谋坝子和金沙江河谷地区全年无霜,其他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221天~275天。楚雄州降水量偏少,年均降水量800~10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月至10月。楚雄州地处云南省日照高值区,年均日照为2450小时,从西北向东南呈递减分布。西北部的永仁县最多,年平均达2823小时,日照率达65%,是云南省日照时数最多、日照百分率最大的地区。最少的是禄丰县为2198小时。楚雄州的蒸发量年平均为2432毫米,为年降雨量的3倍多。元谋县的蒸发量为降雨量的6倍多,是云南省蒸发量最大的干热盆地,蒸发量最小的是南华县和双柏县,年均不到2000毫米。 土壤资源

楚雄州土地总面积4388.7万亩,其中耕地238.36万亩,水田123.95万亩。土壤共有19个类,其中耕作土壤类14个,自然土壤类5个,以紫色土分布最广,红壤次之。紫色土上层不厚,蓄水能力差、抗蚀能力弱,但富含磷、钾,适宜于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尤其是烤烟。红壤土层一般较厚,结构较好,呈酸性,适合种植茶叶、薯类、豆类等作物。此外,水稻土是最主要的耕作土壤,楚雄州有128万亩,主要分布在平坝地区。水稻土保水保肥性能好,栽种粮食产量高。[4]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涉及41个矿种,产地和矿化地达431处。其中,铜、铁、砷、岩盐、芒硝、石膏等可称优势矿种,煤、铁、石油、天然气等储量较丰富,其他还分布有金、银、铅、大理石、石棉、磷、铂等矿藏。截止到2013年现已探明且储量较大的有铁矿石2.7亿吨,煤10亿吨,盐11亿吨。 水源

楚雄州地处金沙江和元江的分水岭上,境内无天然湖泊,也无入境暗河,水资源多由大气降水形成。楚雄州多年水资源量为68.67亿立方米。州内的地面河流分属金沙江和元江两大水系,蕴藏量达117.7万千瓦(不含金沙江干流),宜开发量为25.21万千瓦。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相继建起了武定大响水(1200千瓦)、禄丰花桥(2400千瓦)、双柏鱼

庄河(3200千瓦)、大姚天生桥(3700千瓦)、永仁他皮里(2000千瓦)、元谋虎跳滩(2700千瓦)等一批电站。1998年建成投产的双柏县老虎山电站,装机3.7万千瓦,年发电量1.74亿千瓦/小时,是楚雄州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植物资源

楚雄州的植物种类有6000多种,主要是森林、中草药、野生食用菌等。楚雄州有林地面积1731.3万亩,森林面积1633.6万亩,森林综合覆盖率60.69%,森林覆盖率达39.5%。州内常见的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金丝桃、滇橄榄、杜鹃、冬瓜树等。草本植物以香茅、龙须草、野古草、金球花为最多。药用植物以薄荷、大黄、黄连、茯苓最为有名。 动物资源

州境有野生哺乳动物110多种、鸟类有390多种、爬行类66种、两栖类34种、鱼类85种,其中长臂猿、懒猴、云豹、绿孔雀、黑颈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人口民族

2012年末,楚雄州常住人口27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8.51万人,占总人口的36.2%;乡村人口173.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8%。少数民族人口91.6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5.01%,其中彝族人口74.0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8.29%,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82%。万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740418人)、傈僳族(56328人)、苗族(46086人)、傣族(22765人)、回族(21245人)和白族(16972人)。

2014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72.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68万人,占总人口的38.74%,乡村人口167.12万人,占总人口的61.26%。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93.49万人,占户籍人口35.50%,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75.45万人,占户籍人口28.60%,占少数民族人口80.70%。 经济 概况

2011年与2006年相比,楚雄州生产总值(GDP)由217.4亿元增加到482.5亿元,年均增长11.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93.3亿元增加到354.5亿元,增长了2.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3.6亿元增加到158.3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由0.5亿美元增加到1.5亿美元,年均增长23.6%;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43.4亿元、14.3亿元增加到103.2亿元、37.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9%、21.3%。城镇化率提高6.6个百分点,五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楚雄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3%。 第一产业

2011年各级财政投入支农资金56.6亿元,增长36%,农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8.5%,增幅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值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新增31户。实施“五小水利”工程3万件,改造中低产田地24万亩。巩固解决了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高度重视抗旱蓄水工作,采取应急措施,增加蓄水1.8亿立方米。 第二产业

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增长16.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培育成效明显,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49户,新增13户。认真落实“工业上山”要求,抓好规划调整,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343平方公里,新增保护坝区基本农田和林地117平方公里,调增荒山荒坡222平方公里。投入5亿元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产值达239亿元,增长45%。品牌创建取得成效,“老拨云堂”商标被公告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州“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三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1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4亿元。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57.6亿元,青山嘴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如期建成。完成交通投资108.9亿元,永武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6.7万千瓦,农村电网改造达95%以上。 第三产业

2011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11.2%。文化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0.4亿元,增长9%。

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23亿元,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提高2.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比重达45.9%,提高0.7个百分点。[5]

2013年新增各类融资118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银行信贷新增77亿元,贷款增幅超存款2个百分点;成功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新设立小贷公司15户;实际引进州外到位资金339亿元,增长50%,其中省外到位资金220亿元,增长39%。 社会

科技

2013年列入州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6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1项,州级59项。全年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5项,获地厅级奖41项。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组织科技培训20万人次。受理专利申请384件,批准专利191件。

医疗

2013年末有医院66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1所,卫生院1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个,卫生监督所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11个,采供血机构1个,急救中心(站)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51个,门诊部15个,健康教育所1个。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128人。其中执业医师3606人,执业助理医师792人,注册护士445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3577张,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3083张,其中医院床位10522张。[1]

交通

楚雄地处滇中腹地,位于滇池和洱海文化交融地带。成昆铁路穿境北上,昆畹公路横贯东西而至缅甸,川滇公路直达四川攀枝花市,楚墨公路南下思茅普洱直插滇西纵深,特别是广大铁路、安楚公路的建成缩短了与省城的距离。楚雄是连接昆明、攀枝花市、大理等市场的重要枢纽,是通往滇西、发展南亚边境贸易的必经要道。距省会昆明168公里。

2013年楚广高速公路、楚南一级公路和108国道改造3条投资均在15亿元以上的干线公路建设同时推进,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53公里,完成投资9.5亿元,全面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路目标。[5]

教育

2011年新增幼儿园35所,学前3年儿童入园率达60%,提高5.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71.2%,高于云南省5.4个百分点;校安工程扎实推进;州属五所中专学校整体搬迁到职教园区办学,园区在校生达到1.8万人,被教育部确定为部级直抓的5个试点之一。[6]

保障

2013年民生支出达130.5亿元,占全州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5.6%。10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5.6万人。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70%和75%以上,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均增长1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05元。建成保障性住房2万套,新开工建设1.5万套。新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6项。[5] 地方特产

楚雄市:云泉豆瓣酱、薄荷、粉丝、丝绸、吕合米酒、紫溪茶; 禄丰:香醋、东河米、耐磨铸铁、汽缸套、剪刀、黑井石榴;

南华:大白芸豆、铁锅、沙桥豆腐、月琴;大姚的薄壳核桃、果脯、野坝子蜂蜜; 姚安:三角糯米、茯苓、菖河蜂蜜、荞酒、乳鸽、山药,莲藕;

永仁:苴却砚、永兴花椒、永桥酒;牟定的油卤腐、喜鹊窝酒、铜炊具、化佛茶;双柏的妥甸酱油、白竹山茶;

元谋:土锅、龙须草、毛叶枣、热带水果;武定的壮鸡、板栗等。 元谋:冬早蔬菜名列全国十大蔬菜基地之一;

全州:虎掌菌、松茸、牛肝菌、黑木耳等野生食用菌、“蝴蝶泉”、“桂花”、“国宾”等品牌的楚雄卷烟 旅游

民族节日

“火把节”、牟定“三月会”、大姚“插花节”、永仁“赛装节”、姚安“龙华会”、禄丰“花会”、武定“花山节”、双柏“虎笙节”等。

景区

主要景区(点)有武定狮子山、元谋土林、彝人古镇、禄丰世界恐龙谷、楚雄州博物馆、黑井古镇、南华咪依噜风情谷、楚雄紫溪山、大姚石羊古镇、永仁方山、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牟定化佛山、大姚三潭、姚安光禄古镇、武定罗婺彝寨等。[7] 文化

文化多样性 楚雄州文化,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其发展呈现出丰富性、开放性与单一性、封闭性的双重特征。在坝区和交通沿线,由于邻区文化的影响与历代中原王朝的开发,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文化;在山区各少数民族地区,因与外界相对隔绝,保留了彝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但两种文化又长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楚雄州多元一体的民族地方传统文化。

流传至今的有大量彝族人民关于天地万物、人类起源等各种神话、传说和史诗,如《梅葛》、《查姆》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8]

文化融合

明代大量江南移民流入州境,汉文化在城镇、坝区内逐渐普及,本地文人大量涌现,如姚安的二陶(陶珽、陶珙)与稍后的高 映,楚雄的刘联声、池生春等,于文、史、哲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清末至民国,社会急剧变革,伴随着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传入,楚雄地区的文化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并始终和社会的变革与救亡运动结合在一起。一些楚雄籍学生外出留学,投身各种新文化运动,推行社会改良,提倡文明风气,接受马列主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身。抗战时期,内地大量文化人涉足境内,电影、摄影、报刊、文艺、戏剧演出等新兴文化活动开始出现,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于一时,医疗、体育、自然科学也相应得到发展。

汉文化在坝区广泛传播的同时,山区少数民族亦“渐习汉学”,“间有中科第者”。各少数民族在与汉民族的交往过程中逐渐使用汉族语言,吸收汉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汉文化同时亦受当地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如花灯在坝区广泛流传,元谋、禄丰花灯,姚安花灯及莲花落各有不同的风格,还产生了具有浓郁特色的彝族花灯。各地都有风格不同的山歌、秧歌、民歌,滇剧在州境亦有变异。但由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偏见,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却始终未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提倡,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彝文彝书大部分仅在民间流传,保存于毕摩手中;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则仅由人民世代口耳相传,有的自生自灭。武定凤氏土司曾兴办彝学,刊刻

彝文典籍。流传至今的大量古彝文经典记载了包括历史、天文、文学艺术、医学、习俗、政事等内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报的“梅葛”,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550。

2010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报的“彝医药(彝医药水膏药疗法)”,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项目类别,序号2。

州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铜、铁、铅、锌、钛、铂、钨、金、磷、芒硝、云母、煤、盐、石棉等,尤其以铜、铁、煤、盐著称。现已探明且储量较大的有铁矿石2.7亿吨,煤10亿吨,盐9亿吨。全州有林地面积177.8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236.7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48%。2014年,全州有中小型水库1091座,总库容12.76亿立方米。州内有种子植物4500种,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有攀枝花苏铁、蓖齿苏铁、苏铁、云南红豆杉、伯乐树、银杏等珍稀植物27种。列为国家级野生动物有黑长臂猿、云豹、绿孔雀、黑颈长尾雉、蟒、猕猴、穿山甲、黑熊、小熊猫、水獭等48种。

经过多年发展,楚雄州已形成卷烟、医药、冶金、食品、建材、煤炭、电力、机械、纺织、化工、旅游服务等门类齐全的行业,烟草、冶金化工、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增加值突破330.8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1%。2014年,全州生产总值达701.78亿元,增长1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41亿元,增长33.1%;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53.29亿元和63.72亿元,分别增长9.1%和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5.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4531元和7570元,分别增长9.7%和13.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39%。

【社会事业】2014年全州有全日制各类学校1279所,在校学生420717人,教职工29187人。其中幼儿园296所,比上年增加17所,2042个班,在园幼儿55474人;普通小学820所,其中教学点145个,在校生173319人;普通中学134所,其中高完中21所,初级中学113所,在校生145902人,其中初中102137人,高中43765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381人。中等职业学校24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9所,职业高级中学10所,在校生19867人;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10082人;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15085人。全州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75.25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5%,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7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76.32%。全州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有升,职业教育发展加快,高等教育稳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全年列入州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6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43项,州级65项。全年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2项,获地厅级奖41项。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2.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组织科技培训21万人次。受理专利申请491件,批准专利320件。

年末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公共图书馆1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25.56万册,文化馆11个,博物馆4个,文管所10个,乡(镇)文化站103个。全州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电视覆盖率97.86%,广播覆盖率97.43%。 年末有医院74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1所,卫生院1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个,卫生监督所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11个,采供血机构1个,急救中心(站)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53个,门诊部15个,健康教育所1个。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738人。其中执

业医师3558人,执业助理医师821人,注册护士480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656张,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4223张,其中医院床位11588张。 统计局发布资料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多重困难叠加的特殊挑战,在州委、州政府的

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州呈现经济平稳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762.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

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82亿元,增长6.1%,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91.85亿元,增长11.1%,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18.29亿元,增长10.9%,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9%、47.3%和41.8%。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0%、38.3%、41.7%。全州

人均生产总值(GDP)达27942元,比上年增长9.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47.5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6%。

表1 2015年生产总值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生产总值 绝对数 (万 元) 指 标 非公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 (万元) 比上年增长(%) 合 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工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7629660 1528234 2918482 3182944 1624941 2140894 780599 689787 202148 242663 10.1 6.1 11.1 10.9 6.1 8.9 19.1 6.9 6.9 3.1 3475326 432476 1745419 1297431 509358 1261336 487094 - - - 10.7 7.9 12.5 8.7 7.7 10.4 19.3 - - - 金融业 房地产业 其他服务业 281935 139798 1526895 15.2 1.0 14.7

- - - - - -

注:2013年、2014年的生产总值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调整数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59.82亿元,比上年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8.19亿元,增长7.0%,其中:税收收入45.94亿元,增长1.0%;非税收入22.25亿元,增长2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6.23亿元,增长5.4%。

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上涨

2.4%。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2.7%,其中粮食价格上涨0.3%;烟酒价格上涨2.2%;衣着价格上涨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

用品价格上涨3.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7%;居住价格上涨0.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0.9%。

表2 2015年楚雄州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居民消费价格 食 品 其中:粮食 烟酒及用品 衣 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 住 涨跌幅度(%) 1.9 2.7 0.3 2.2 4.2 1.5 3.2 -1.4 2.7 0.2

年末全州从业人员165.59万人,比上年减少4.76万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

97.93万人,占59.1%,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67.66万人,占40.9%,下降0.6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3%,与上年持平。城镇化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4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3.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全

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85.89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2.27万亩,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4.7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8.4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2.36万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60.5∶39.5。全年粮食总产量124.91万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秋粮95.93万吨,夏粮28.98万吨。

表3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粮食 烤烟 蔬菜 油料 水果 甘蔗 药材 茶叶 核桃 板栗 花椒 松脂 野生菌 产 量(吨) 1249142 92824 1946633 60929 332287 12403 6241 1360 46785 13361 2136 3081 14809 比上年增长(%) 1.6 -4.2 8.2 4.3 10.0 3.7 21.9 4.5 11.4 5.5 8.1 -45.4 6.9 全年肉类总产量41.20万吨,下降2.6%;牛奶产量161吨,下降17.9%;禽蛋产

量13639吨,增长7.5 %;蜂蜜产量1291吨,增长8.2%;蚕茧产量3270吨,增长7.5%;水产品产量26056吨,增长6.8%。大牲畜年末存栏107.25万头,增长4.5 %;生猪年末存栏295.97万头,增长5.3%;羊年末存栏168.84万只,增长7.7%;家禽年末存栏1390.13万只,增长5.4%。

全州有效灌溉面积141.4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12.94万亩。全州农业机械总动

力285.04万千瓦,增长2.8%,其中排灌机械总动力37.20万千瓦,增长1.1%。农村用电4.94亿度,增长4.2%;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5.62万吨,增长3.6%;农药使用量3398吨,增长2.1%。

水能资源

境内16条河流总流量4.75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量9.9万千瓦;已建成小水电站28座,总发电量近70000千瓦。[9] 生物资源

大姚县稀有珍贵植物有红豆杉、秃杉、荷木;野生中草药材500多种,其中茯苓、黄连、黄芩、防风、苦良姜、珠子参、首乌等出产丰富;动物药材有麝香、碎蛇、穿山甲、龙衣、五灵脂、猴骨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虹雉、红腹角雉、黑颈鹤、赤颈鹤、白鹤、蟒等。[9]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大姚位于云南省北部偏西,地处东经100度53分—101度42分,北纬25度33分—26度24分,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3.5公里。东邻永仁、元谋县,南同姚安、牟定县毗邻,西和大理州的祥云、宾川县接壤,北濒金沙江,约62公里江岸,与丽江地区的永胜、华坪县隔江相望。[10]

大姚县南距省城昆明市270多公里,离楚雄州府100公里,距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市178公里,位于滇中产业新区的辐射区和川南物流大通道的核心地区。 地形地貌

大姚县,地处横断山系云岭东部的斜坡,被金沙江和渔泡江深切而成的山原,是东部高原的过渡带;境内山脉自西北向东南走向;总体地形呈塔状,中部高,四周低,地形高低悬殊较大;最高海拔为白草岭主峰帽台山3657米,属楚雄彝州最高峰,被称之为“彝州第一峰”;最低海拔为金沙江边1023米。

地形主要为三类:高寒山区和山区,海拔在2500米以上;丘陵平坝区,即是散落在群山之间形成的零星小块坝子,海拔在1800米——2100之间;北面、西北面金沙江河谷地区,海拔在1000米——1500米之间,分布在金沙江沿岸及注入金沙江各水系的深河谷地带。,是一个典型的山坝共存,四季如春与亚热带气候相间的县份。 气候

大姚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属亚热带干燥气候,具有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干湿季明显,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6度,7月平均气温21.4度,极端最高气温33度;1月平均气温9.3度,极端最低气温-6.2度。年日均气温5度以上的持续期361天,日照年平均2526小时,霜期年均56.8天,相对湿度65%,风速3.5米/秒。大姚县年平均降水796.3毫米,雨日113天;极端降水年最大雨量1078毫米,极端年最小雨量520毫米,日最大雨量164毫米。 人口民族

2010年末大姚县常住人口29.03万人,人口出生率9.33‰、死亡率6.95‰、自然增长率2.38‰,城镇化率29.2%,较上年提高2.65个百分点。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大姚县总人口281650人,其中:农业人口255754人,占90.8%;非农业人口25896人,占9.2%。[11]

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98781人,占总人口的35.1%。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8781人,占总人口的35.1%,其中:彝族90513人,占大姚县总人口的32.1%;傣族3992人,占大姚县总人口的1.4%;傈傈族2517人,占大姚县总人口的0.9%; 苗族565人,占大姚县总人口的0.2%,回族319人,占大姚县总人口的0.1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5。[11]

少数民族为: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11] 经济发展 概况

2011年,大姚县生产总值达47.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3.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9.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1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2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第一产业

2011年,大姚县农业总产值达19.7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1万吨。完成800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综合均价较上年提高3.42元,农民烤烟收入达1.48亿元。畜牧业产值达6.2亿元。核桃种植面积达102万亩,产量达1.3万吨,产值达3.3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526元。新植和改造桑园8710亩,桑园面积达5.04万亩,蚕茧产值达3906万元,桑园面积和产茧量保持楚雄州首位。新植花椒1.4万亩,花椒种植面积达6.5万亩。种植中药材1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个。2011年,大姚县被表彰为“全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先进县”[12] 。 第二产业

2011年,大姚县工业产值达22.57亿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120万元,水电路等设施逐步完善,入园企业达41户。工业上山步伐加快,南山坝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入园企业11户,建成投产5户。

2011年,大姚县多底河水电站投产发电,铁川桥水电站主体工程完工,金碧马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龙街老尖山和石羊叭腊么风能发电站项目成功签约。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企业达6978户,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占GDP比重的46.2%。 第三产业

2010年,大姚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00万元。按城乡分:城镇零售额52665万元;农村零售额29835万元。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11405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57734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1662万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839万元。[11]

2011年,大姚县成功举办石羊祭孔大典、昙华插花节和三台赛装节。2011年接待游客30.9万人次,增长22.4%,旅游总收入达1.28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大姚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高考上线率达99.65%,本科上线率达89.5%,高考质量居全州前列。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幼儿入园率达63.2%。新组建县民族中学,县城区中学生人数达到1万人。校舍安全工程进展顺利,新建校舍2.45万平方米、加固改造3.8万平方米。 学校名称

大姚一中 大姚县新街中学

卫生

大姚县实验中学 大姚县民族中学

2010年末,大姚县有医院2所,卫生院14所,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个,诊所29个,卫生技术人员65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6人,医院卫生院病床位656张。有村级卫生室129个,从业人员201人。[11]

2011年,大姚县医院改扩建、平安医院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逐步健全,医疗卫生覆盖率达100%。 文化建设

2010年,大姚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文化馆、文物管理所、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2个。大姚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广播覆盖率达97%。[11]

2011年,姚白塔、赵祚传烈士陵园修复顺利完工。图书馆和文化馆免费开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放映覆盖率达100%。 交通

截止到2014年现有公路:

大姚县交通主要为公路,公路为一条省道S217,该道路北通四川,西至大理,东达昆(明)楚(雄)。

规划中即将建设的交通路网: 1、中老铁路联络线永仁—大姚—姚安—南华—楚雄—双柏—新平—元江I级单线铁路,联通泛亚铁路中线;

2、南(华)永(仁)二级公路提升一级路改造,打造川南通往滇中的大通道; 3、元(谋)—大(姚)—祥(云)二级公路建设。 历史文化

大姚是咪依噜的故乡、彝剧诞生地,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史诗《梅葛》。

大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属于青铜文化覆盖的地区,是灵关道(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西晋时已经在石羊镇设置盐官,元代在石羊镇设置提举司。

大姚是以昙华十八月历为标志的彝族文化、以石羊孔庙为标志的中原儒家文化、以金碧唐代白塔为标志的印度佛教文化三大历史文化的交汇点,是传统制盐文化和金马碧鸡传说的发源地,石羊镇被列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昙华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旅游

石羊古镇

石羊古镇位于大姚县城西北部35公里处,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是国家AAA级旅游区 ,是云南省首批命名的三个历史文化名镇、60个旅游小镇、楚雄州4个特色旅游小镇之一,是著名的“滇国盐都,祭孔圣地”。儒家文化、盐文化、历史文化、彝族文化、佛教文化构成石羊古镇的特色旅游文化。

百草岭

百草岭位于大姚县城西北部的三台,是楚雄州第一高峰,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区内高山峡谷,古木巍巍,主峰百草岭海拔3657米,为楚雄州最高峰,多底河峡谷海拔1900米。[13]

昙华山风景名胜区

大姚县昙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大姚县境中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48.13公里,主峰海拔3117米,系百草岭群峰之一。

大姚县昙华山风景名胜区于1993年被云南省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 乡”。昙华彝族十八月历的发现,打破了玛雅文化唯一的传说,且早于

美洲墨西哥玛雅文化五千多年。昙华彝族的《梅葛》史诗是世界三大创世史诗之一,彝剧是优秀的彝族剧种。

三潭瀑布

三潭瀑布位于大姚邑人所描述的赵家店境内,距县城约30多公里。这一带属金沙江支流蜻蛉河谷地区。因地质运动,河谷形成断层,断面分成3个台阶。河水沿断面飞流而下,势若千钧,形成3个深潭,\三潭\由此而得名。蜻蛉河水平均年径流量为6.29亿立方米,水流常年不断,所以瀑布也就常年可见。

三潭瀑布总落差为220.28米,是西南第一高瀑布,每当夏秋季节,河流在3个台面形成断裂,向\三潭\倾泻。[14]

石羊孔庙

石羊孔庙位于石羊镇象岭山脚下。孔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建成,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的占地面积6584平方米,建筑面积1616.8平方米。其建筑格局完全按中国古代宫殿式衙署规模布置,纵横对称排列,主体建筑布置于中轴线上,附属建筑置于两侧。整个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主体,两侧有东庑、西庑、乡贤祠、名宦祠,外侧有朱子阁、仓圣阁等建筑。[15]

大姚白塔

大姚县城西面的文笔峰上,有一塔高耸,因塔身粉白,人们称它为白塔;又因形状酷似庙宇中常用的磬锤,故又称磬锤塔,为云南早期舍利塔的见证,也为大姚佛教文化传承历史提供了佐证,据考证,大姚白塔在全国范围内仅此一座。

白塔高18米。为空心砖塔。分塔座及下、中、上三部分。八角形宽大的须弥座之上,玉柱挺立,渐上渐收,亦有八角;柱上为中段,砌成12层密檐。[16]

妙峰山德云寺

妙峰山德云寺位于大姚城南12km的仓 街境内,山顶海拨高2341米。

德云寺始建于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全部占地25亩,现存房间218间。鸡足山彻庸和尚,为寻佛道云游,从鸡足山出发历来到大姚,选地妙峰,率徒创建德云寺。该寺由大雄宝殿、芷经阁、大悲阁、殿前楼、选佛场、聚钵处、善财楼、厨房、仓熬、钟楼、鼓楼、门碑和津池等大大小小218间屋宇组成。

永仁县

永仁县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是楚雄州彝族最多的山区县,地处滇中北部,滇川要塞,是川滇经济发展云南的北大门。永仁县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辖4乡3镇。2012年末永仁县常住人口11.08万人,出生率11.43‰,死亡率7.23‰,自然增长率4.20‰。地名

历史沿革

永仁古称苴却。先秦属古滇国地。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属越雟郡蜻蛉县。 东汉属益州越雟郡蜻蛉县。 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蜻蛉县。 西晋属宁州云南郡蜻蛉县。

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兴宁郡蜻蛉县。 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朝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初曾置强乐县,武德四年(621)属微州,设深利(今永仁)和十部(今仁和)。唐南诏国时为弄栋节度伽毗馆。

宋大理国属弄栋府。

元宪宗七年(1257)废褒州置大姚堡千户所,属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1274)改置大姚县,改属姚州;元天历元年(1328)改属姚安路军民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姚安府,属云南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置姚安军民府,辖姚州(今姚安)、大姚县。

清初沿明制,为姚安军民府大姚县;雍正八年(1730)7月,姚安军民府属迤西道(驻大理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撤销姚安军民府,大姚县改属迤西道楚雄府。道光三年(1823)以大姚县北境置苴却行检分治。

民国二年(1913),迤西道更名为滇西道,改苴却巡检司为苴却行政委员,驻苴却,属滇西道。民国三年(1914),滇西道改为腾越道,苴却行政区属腾越道。民国十三年(1924),苴却行政区改置永仁县(1929年11月批准),属腾越道。取永境内永定、仁和两大集镇首字定名永仁县。另有“永远施行仁义”之意。

1929年由大姚县析置永仁县。取“永远施行仁义”之意。

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永仁县撤销万马傣族乡,将原万马傣族乡所辖的迤资、昔丙、拉姑、鱼鲊4个村委会划归永兴傣族乡管辖;将原万马傣族乡万马、进化2个村委会划归中和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中和乡改设为中和镇。 人口民族

2013年,永仁县常住人口11.08万人,出生率11.43‰,死亡率7.23‰,自然增长率4.20‰。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106160人,比上年增加487人。其中:农业人口80020人,非农业人口26140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67266人,占总人口的63.4%,其中:彝族人口57308人,占总人口的54.0%,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2%。全年出生人口1074人,死亡人口640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106:100。[1]

2013年,永仁县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1] 行政区划

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21792.8万元,增长3.2%;零售业零售额83211.1万元,增长20.5%;住宿业零售额3065.4万元,增长36.1%;餐饮业零售额14362.9万元,增长14.3%。邮电业总收入完成8529.74万元,增加1099.76万元,增长14.8%。旅游接待游客105.1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6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6724万元,增长25.6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0096万元,增长23.6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8183万元,增长11.97%。[6]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2年,南华县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35所、幼儿园9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有教职工2071人,其中,专任教师1972人。在校学生(不含幼儿园)33399人。[6] 文化

截至2012年,南华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藏书4.69万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乡镇文化站所(室)130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 卫生

截至2012年,南华县共有卫生机构158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47张(其中医院床位58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1人,其中医生309人。[6] 体育

2012年,南华县共组织群众体育运动80场次,参加体育运动人次达5万人次。参加州级以上体育运动人员134人次,参加州级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11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6枚。[6] 交通 公路

截至2012年,南华县公路通车里程2703.95公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乡(村)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45.1公里、21公里、61公里、862.61公里、约1005公里。经过境内的主要公路有:杭瑞高速公路、320国道、省道217线(南永二级公路)等。其中杭瑞公路及320国道连接缅旬,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通道;南永二级公路是云南省北上入川的通道。[7] 铁路

截至2012年,经过南华县境内的铁路为广大铁路,在境内设有南华站。 民俗风情 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彝族崇尚黑色和蓝色,衣着以黑色和蓝色为基调色。领口、袖口等处绣着红白相间的彩色图案,多以花瓣为主。穿绣花鞋。 南华县少数民族风情 南华县少数民族风情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男子成人一般头上包着大白绕巾,穿白衣,套上一件领褂。姑娘多将头分成三至四股,编成一条大辫,婚后又将头发绾结起来悬在脑后,套上用毛线扎成的圆形花圈和网兜,然后用纱帕或黑布叠成约一寸宽的“纱帕箍”戴在头上。[8] 彝族订婚仪式

彝族青年经恋爱确立关系后,在正式结婚前,要举行一个“订婚”仪式,告知亲朋好友及邻里乡亲。在仪式上,男方要给女方的“内亲”一人买一套衣服,拿上一个猪腿子,拿上20

公斤白酒和一些瓜子、糖果、烟茶等放在家堂上。在家里准备“订婚”宴席。[9] 景区景点 毛板桥风景区

毛板桥风景区位于南华县西部,在毛板桥水库库区,集湖光、山色、古寺、食宿于一体。 咪依噜风情谷

咪依噜风情谷位于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长6.5公里,在南(华)永(仁)二级公路两侧,是一个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保持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11] 大中山自然保护区

大中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华县城西,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份,面积25237公顷,其中核心区11223公顷。主要景点有观音洞、法空大洞、大涧洞、仙人洞等。[12]

姚安县

姚安县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东邻牟定县,南枕南华县,北接大姚县,西与大理州祥云县隔一泡江相望,总面积1803平方千米。[1]

姚安县县城距昆明230公里,距楚雄75公里,距四川省攀枝花市190公里。2011年姚安县总人口为19.77万,在楚雄州2010年各市县人口排名位列第八位。[2]

截止到2014年,姚安县面积1803平方千米,辖6个镇、3个乡,县政府驻地栋川镇。姚安县主要景点有德丰寺、龙华寺、洋派水库等景点。 历史沿革

“姚”来源于“姚州”。“姚州”来源于“武德四年,安抚大使李英以此州内,人多姓姚,改置姚州”。元取乱极思治,长治久安之意,置姚安路军民总管。[3]

先秦为古滇国地。[1]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设置益州郡(郡治在今晋宁县),弄栋县为所辖二十四县之一。时弄栋县辖今楚雄、姚州、大姚、南华、牟定、广通、元谋等地[1] ;弄栋城城址在今光禄镇旧城村高陀山。

东汉为弄栋县,属益州益州郡;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弄栋县为郡治。西晋为弄栋县,属宁州云南郡。

东晋至南朝宋为宁州兴宁郡,弄栋为郡治。南朝齐、梁为宁州兴宁郡。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开皇十四年(594)设弄栋总管府,属南宁州总管府。[3]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以汉云南郡地(今祥云一带)置姚州,下辖姚城(治在今姚安)、泸南(治在今石羊一带)、长城(治在今大姚一带)三县;并设置姚州都督府[1] ,归剑南节度使所辖。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移姚州都督府于今天的姚安,府治在姚城县(今姚安县,府城在今栋川镇),改“弄栋”之名为“姚州”,此即姚安历史上姚州之名的开端。德宗兴元元年(784),蒙氏于弄栋府置弄栋节度;唐南诏国时为弄栋节度弄栋城。

宋大理国为弄栋府(统矢府)。[3]

元宪宗七年(1257)置统矢千户,属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二年(1275)改置姚州,属大理路;天历元年(1328),升姚州为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府治在今姚安县光禄镇高氏宗祠旁,辖姚州、大姚县,此即“姚安”称谓之始。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姚安府,属云南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置姚安军民府,辖姚州(今姚安)、大姚县。

清初沿明制,为姚安军民府姚州;雍正八年(1730)7月,姚安军民府属迤西道(驻大理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撤销姚安军民府,姚州改属迤西道楚雄府。[3]

民国2年(1913)3月,由姚安县析置盐丰县,县治设于白盐井;同年4月,迤西道改为滇西道,姚州改为姚安县,属滇西道;民国3年(1914)6月,改滇西道为腾越道(驻腾冲县),姚安县属之。民国十八年(1929),废腾越道,姚安县直属省。民国35年(1946),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姚安县为公署驻地。[3]

1949年后属楚雄专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姚安县属楚雄专区。1957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设置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属楚雄州(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4月15日成立)。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撤销永仁、盐丰、姚安3县,将原永仁、盐丰、姚安3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大姚县(1958年10月15日撤并)。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设立姚安县,以合并于大姚县的原姚安县行政区域为姚安县的行政区域(1961年1月分置)。[3]

1997年,姚安县面积1803平方千米。人口19.5万。辖3个镇、9个乡:栋川镇、前场镇、光禄镇、大龙口乡、大河口乡、官屯乡、龙岗乡、弥兴乡、仁和乡、适中乡、太平乡、左门乡。县政府驻栋川镇。[3]

2002年,大龙口乡、弥兴乡、龙岗乡、仁和乡撤乡设镇(省政府2002年7月18日批准)。

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乡镇撤并方案。其中,姚安县撤销仁和镇,将原仁和镇所辖的仁和、蛉丰、蜻蛉、清河4个村委会划归栋川镇管辖,将原仁和镇的白石地村委会划归太平乡管辖,将太平乡新民村委会划归前场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太平乡改设为太平镇,太平镇管辖原太平乡的太平、各苴、老街、陈家4个村委会和原仁和镇白石地村委会,镇政府驻原太平乡政府驻地;撤销龙岗镇和大龙口镇,将原龙岗镇和大龙口镇所辖区域并入栋川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栋川镇管辖原栋川镇、龙岗镇、大龙口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仁和镇的仁和、蛉丰、蜻蛉、清河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龙岗镇政府驻地。[3] 区划详情

截止到2014年,姚安县面积1803平方千米,辖5个镇、4个乡[4] ,共4个居委会、73个行政村:栋川镇、光禄镇、前场镇、弥兴镇、太平镇、适中乡、左门乡、官屯乡、大河口乡。

2016年1月,同意撤销楚雄州姚安县官屯乡,设立官屯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隶属关系不变,镇政府驻原乡人民政府驻地。[5]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姚安居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经100°56'—101°34',北纬23°13'—24°45',总面积1803平方公里。东临本州牟定县、南华县,北接大姚县,西与省内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隔一泡江相望。北距四川攀枝花220公里,南至南华47公里,即与320国道线相接。距省会昆明269公里,距州府鹿城镇84公里。边界线总长275公里。[6] 气候

姚安气候属北亚热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区,其总趋势为冬春干旱,夏秋阴雨;冬无严寒,夏不酷热;雨热同季,作物有利;光照充足,年温差小,四季暖和。其劣势是冬春少雨,气候干燥,低温霜冻,影响农业,春季回暖,偶现春寒,雨量偏少,制约增产。据气象部门测定,姚安年平均降雨量为767.5毫米,一年之内,干湿二季界限分明,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雨量占全年9%;5至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91%,且海拔越高,降雨越多,海拔越低,降雨越少。[6] 地貌

姚安地形地貌为四周崇山峻岭,中间平畴广川。面积119平方公里的姚安坝子是一个典型的高原盆地,为楚雄彝州最大的坝子,有“滇中粮仓”之美誉,蜻蛉河由南向北从坝子中央流过[7] 。

占姚安县总面积20.7%的姚安坝子,较之邻县显“三高一低”形成谷地,即比南部南华高12米,比东部牟定高102米,比北部大姚高30米,而比西部的祥云却低188米。坝区盆地比东、南、北部邻县居高,四周都是高山,有2600米以上的高山。[6]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姚安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建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50多座,水库库容量1.19亿立方米,蓄水量1亿立方米以上,水利化程度达到78.1%。[8]

生物资源

姚安县野生种植植物、菌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药材、水果品种繁多。三角糯米、山药、百合、菖河蜂蜜、藕粉、乳鸽、套肠、茯苓、天然野生食用菌、山菜等地方特产众多。[8]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钾、硫和国内稀有的紫蓝长绒石棉矿等。[8]

经济发展 概况

2012年,姚安县实现生产总值24.5亿元,比2011年增长12.2%;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3555万元,比2011年增长33.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52万元,比2011年增长3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4亿元,比2011年增长35.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比2011年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067元,比2011年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76元,比2011年增长17.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1年上涨4%。[9] 第一产业

2012年,姚安县粮食产量达8443万公斤,比2011年增长3.1%;全年收购烟叶969.5万公斤,实现收购总值1.78亿元,均价达18.39元,比2011年提高3.31元。2012年新栽桑2000亩,养蚕2万张,产茧735吨,蚕丝业总产值达1.12亿元。2012年种植蔬菜5.8万亩,实现产值1.26亿元,比2011年增长9%。2012年种植核桃11万亩,改造低质低效核桃林2万亩。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基地3个,2012年实现畜牧业产值4.9亿元,比2011年增长8.3%。[9]

优质水稻、小麦、玉米、蚕豆、油菜、烤烟等农作物和猪、牛、羊、禽、鱼、蔬菜(莲藕、大蒜、山药、百合、魔芋等特色产品)、蚕桑、水果产品产量丰富,质量上乘,素有云南“鱼米之乡”的盛誉。姚安农业资源丰富,生产水平较高,曾先后被评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级商品猪基地县、国家级种子加工中心、省级优质蚕桑基地县、烤烟科技转化示范县、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县和国家级水稻示范县。[10] 第二产业

2008年,姚安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4394万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2007年增长21.22%。其中:规模以上(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460万元,同比增长2.97%;规模以下(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产值113934万元,同比增长23.22%。姚安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0480万元,增长17.5%。姚安县全县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8:81.2,分别比2007年上升和下降8.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与规模以下工业产值构成比为8.4:91.6;轻重工业产值比为60.1:39.9。[11]

2012年,姚安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2亿元,比2011年增长48.7%,完成增加值7751万元,比2011年增长34.6%。总投资5.1亿元的梅家山风力发电项目全面启动实施。[9] 2012年,姚安县新增规划用地1.2万亩。完成了园区328亩建设用地报批,楚雄润丰塑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第三产业

2012年,姚安县承办了云南省首届花灯灯迷电视大奖赛楚雄赛区比赛,2012年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73万元,比2011年增长21%。[9]

2010年,姚安县年投入旅游发展资金369.2万元,全年接待游客11.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万元,增长11.5%。投资17万元编制完成了《姚安县商业网点规划》,与

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新源再生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9000万元的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意向性投资协议,投资2000万元的小商品市场建设项目协议已签订并完成了公司注册。[12] 社会事业 教育

2008年末姚安县国民教育系列学校150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中13所,普通小学135所。高中招生793人,在校学生2623人,专任教师197人;初中招生3353人,在校学生9073人,专任教师566人;小学招生2553人,在校学生16472人,专任教师901人。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3071人,专任教师48人。[11]

2012年,姚安县共有23493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享受金额115万元,发放5699名寄宿学生生活补助509万元,教育目标管理综合考核获楚雄州第二名,投资1.07亿元实施了6万平方米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9] 科学技术

2008年列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获州级科技进步奖1项;有农民专业协会121个,会员18093人;评晋农民专业技术职称159人,累计达2249人。全年组织科技培训663期7.81万人次。发放科普材料1.3万份;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7%,比2007年提高0.2个百分点。[11] 社会保障

2012年,姚安县参保人数128636人,参保率达93.86%,姚安县23480名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养老金55元,2011年7至12月兑现养老金775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5.71%。纳入城镇低保4403人,发放低保金1283万元;纳入农村低保12920人,发放低保金1282万元;投资450万元建成县中心敬老院,51名乡镇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实现了集中供养,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30%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2888人,新增城镇就业33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累计完成保险扩面32980人。新建保障性住房306套,改造农村危房500户。发放各种惠农补贴3600万元。[9] 交通

南永二级高速路穿境而过,无论至昆明还是攀枝花均仅3小时左右车程。[7]

2008年,姚安县公路通车里程1172公里,其中二级公路38公里。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机动车10235辆,其中:汽车1012辆、农用运输车114辆、拖拉机1495台、摩托车7614辆。机动车驾驶员1064人。全年完成客运量68万人,旅客周转量4909万人/公里;货运量23.5万吨,货运周转量1827万吨/公里。[11] 著名人物

陶珽:明代文人。字紫阗,号不退,又号稚圭,自称天台居士,姚安(今云南挑安)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武昌兵备道。[13]

陶珙:明居士。字紫阎,号仲璞,又号无学居士。姚安(今属云南)人。陶珽之弟。天启初举人。官南工部,出守宝庆。有《寄园集》。见《滇诗拾遗》、《古庭语录》、《胜朝殉节诸臣录》八、《云南通志》一〇七。[14]

高奣映:字雪君,号问米居士,白族,云南姚安人。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一生著书八十余种之多,与顾炎武、王曦之齐名。[15]

甘雨:(1823~1895),字润之,又字慰农,晚年自称卧云老人,咸丰间贡生,官广西州训导。工画山水,有逸致。有孟贤、仲贤、叔贤、季贤四子,甘氏父子同时出名,并且以“一门四举子,三步两道台”的盛举,被乡人传为佳话,有补过斋遗集。[16]

甘孟贤:(1853~1914),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科举人,清末学者和诗人,著有《不自是诱斋文集》、《行余吟》一卷等。

甘仲贤:(1855~1908),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举人,清末学者和诗人,著有《观象损益斋文集》四卷等。

甘叔贤:(1862~1894),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举人,虽英年早逝,也著有《字义启蒙》一卷。

甘季贤:(1864~1905),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举人,虽然也英年早逝,却有多达19种的著述,内容涉及经学、理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文学方面有《体认天理斋文集》六卷、《古文经世》四卷等。[17]

赵鹤清:(1865-1954),民国画家。字松泉,别号瘦仙,云南姚安光禄镇人。辛亥革命后,赵鹤清先后担任过他郎厅(今墨江县)长官、澜沧县县长、盐丰县白盐井场知事等职。1915年,他创作的美术作品和工艺品就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和金质奖章。赵鹤清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是他亲自绘画、编写的《滇南名胜图》以及他精心垒建的大观楼假山“彩云崖”。[18]

熊汝霖:(1978.1.2—),内地著名创作型男歌手,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音乐系。2006年央视《梦想中国》冠军,2012年成立个人飞行大道音乐工作室。代表作品有:《天下无敌》《一如既往》《完美结局》等。

纪容舒(1685—1764)直隶献县人。纪晓岚父亲。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曾在云南的姚安做官,称姚安公 旅游 综述

姚安现有省州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5个,主要风景区、旅游点17个,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其中以坝区乡镇较为集中,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有2处古迹胜点。 景点

德丰寺

德丰寺位于县城栋川镇德丰路,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永乐二年,系三重堂古代建筑群,与北京故宫为同时代建筑,是云南省现存明代斗拱建筑中最为完整的一座。寺内保存的德化铭碑,刻于宋大理国元亨二年(公元1186年),为云南八大名碑之一。该寺现为博物馆馆址,馆内保存珍贵历史文物600余件,品种、数量、质量均为全州之冠。[19]

龙华寺

活佛寺位于姚安县城北10公里的光禄山,是姚安境内建筑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建筑群,也是历史积淀最深,文化内涵丰厚的历史文化瑰宝,是云南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内寺外景观优美,古木参天,为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该寺始建于后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20]

德化铭碑

德化铭碑是云南省八大名碑之一。该碑一石三刻,阳面镌《大理国上公高逾城光再建弄栋华府阳派郡兴宝寺德化铭并序》;碑侧镌《褒州阳派县稽肃灵峰明帝记》。碑文叙述了兴修兴宝寺经过,颂扬高氏动德及祭祀稽肃山神之盛典。两文书法竣整劲秀,骈散精练,堪称书文并茂的宋代名碑,是研究高氏世系和大理国官制的重要实文依据。

碑阴为《重修阳派兴宝寺续置常住记》,为元宣光六年(公元1376年)撰刻,记述了兴宝寺繁盛的规模。德化铭碑的碑额,饰以精美的四臂佛母浮雕,通碑庄重典雅,不失为宋元时期碑刻精品。现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1]

文峰塔

文峰塔建于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高约三十米,呈六方形,九级空心。由塔基、须弥座、塔身三部分组成,全部由砖块支砌而成,用十字木架于其内,可供人攀登上下。是该县现存唯一古塔,现为楚雄州文物保护单位。

李贽桥

李贽桥又名连厂桥,位于官屯乡涟水河上,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通往迤西的必经之路。为万历五年(1577年)知府李贽苦夏之际,洪水暴涨,不利于商旅往来而倡建。

李贽桥全长30米,宽6米,系双孔砖石结构,每孔跨经8.6米。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3年)邑人李春灿、陈飞雄重建,现为姚安县文物保护单位。[22]

洋派水库

洋派水库距县城3公里,始建于元初,原称洋派淜,属楚雄州最早的水利工程。1954年扩建重修,始称洋派水库。现坝高18.5米,堤长236.2米,设计库容3800万立方米。兼具蓄水防洪旅游三重功能。近40年来,在库区集雨范围封山育林,增设了许多综合设施。[22]

弥兴水箐森林公园

弥兴水箐森林公园位于姚安县弥兴镇,距县城27公里,景区范围面积700公顷,其中原始森林560公顷,人造林140公顷,为姚安县保护较好的原始林区之一。林区内建有距今200多年历史的龙泉寺,现属州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各种珍稀动物近20余种,各种植物近百种,野生花卉数十种。景区较集中的三潭一坝一池,水清如镜没有污染,乘车可直达保护区腹地。[22]

圆鹤山“飞来寺”

圆鹤山“飞来寺”距县城40公里,位于弥兴镇大苴村境内崇山峻岭之中,背靠群山,三面环水相抱,地势巍峨雄伟,因山形似白鹤,呈展翅欲飞之势,故名“圆鹤山”。圆鹤山“飞来寺”建于明代(公元1466年),其寺随山势起伏而建,殿宇布局严谨壮观,造型别具,属古代宫殿式翘角建筑,整个建筑金碧辉煌,至今流传着“塘福一道英武关,不上鸡足下鹤山,圆鹤仙境似天府,白鹤展翅眺四方”的民谚,是滇西南除鸡足山之外的第二大佛教旅游胜地。[22]

大姚县

大姚县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金碧镇。2014年,大姚县总面积3536平方千米,辖8镇4乡,总人口29.03万人(2010年),县境内居住着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1.7%,其中,彝族人口8.4万人,占29%。2013年GDP为47亿元。

大姚县是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首个核桃生物产业基地,西南核桃交易中心[1] ,并且是中国彝剧的诞生地,是中国云南省省级园林县城[2] ,素有“三乡露铜”、“五井喷盐”、“文化名邦”之说。

大姚县境内拥有西南第一高瀑布——三潭瀑布、唐代大姚白塔和现存的世界体积最大的孔子铜像[3] 。 历史沿革

县域内有大姚河,源出镇南县北十八盘山,纳诸水入金沙江,县以河为名。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始置蜻蛉县,属越雟郡。东汉为蜻蛉县,属益州越雟郡。

三国蜀汉为蜻蛉县,属益州云南郡。 西晋为蜻蛉县,属宁州云南郡。

东晋至南朝梁为蜻蛉县,属宁州兴宁郡,南朝齐、梁为兴宁郡治。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朝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在境内置褒州领扬波(今金碧)、乐疆(今龙街缴末)两县;置西濮州领马西县(今新街大古衙),兼领天池、盐泉、涌泉、甘泉4县。贞观十一年(637)为西濮州,领蜻蛉、濮水、铜山、歧星4县。唐南诏国时为弄栋节度弄栋城。

宋大理国为褒州大姚堡,属弄栋府。[4]

元宪宗七年(1257)废褒州置大姚堡千户所,属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1274)改置大姚县,改属姚州;元天历元年(1328)改属姚安路军民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姚安府,属云南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置姚安军民府,辖姚州(今姚安)、大姚县。[5]

清初沿明制,为姚安军民府大姚县;雍正八年(1730)7月,姚安军民府属迤西道(驻大理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撤销姚安军民府,大姚县改属迤西道楚雄府。道光三年(1823)以大姚县北境置苴却行检分治。

民国二年(1913)3月,由姚安县析置盐丰县,县治设于白 盐井;同年(1913)4月,迤西道改为滇西道,大姚县、盐丰县属滇西道;同年,改苴却巡检司为苴却行政委员,驻苴却,属滇西道。民国三年(1914)6月,改滇西道为腾越道(驻腾冲县),大姚县、盐丰县、苴却行政区属之。民国十三年(1924),苴却行政区改置永仁县(1929年11月批准),属腾越道。民国十八年(1929),废腾越道,大姚县、盐丰县直属省。民国三十五年(1946),大姚县、盐丰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驻姚安县)。

1950年,大姚、盐丰县属楚雄专区。1957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设置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盐丰县属楚雄州(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4月15日成立)[3] 。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撤销永仁、盐丰、姚安3县,将原永仁、盐丰、姚安3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大姚县(1958年10月15日撤并)。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决定:设立姚安县,以合并于大姚县的原姚安县行政区域为姚安县的行政区域。

2002年,云南省政府于2002年8月12日批准仓街乡撤乡设镇。

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大姚县撤销仓街镇和七街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金碧镇,金碧镇政府驻地不变;将六苴镇海古簸村委会划归昙华乡管辖。[6]

2013年云南省政府同意撤销楚雄州大姚县龙街乡、新街乡、赵家店乡、三岔河乡、桂花乡,设立龙街镇、新街镇、赵家店镇、三岔河镇、桂花镇。撤乡设镇后,5个镇行政区域分别为原5个乡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7] 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4年,大姚县辖8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金碧镇、石羊镇、六苴镇、龙街镇、赵家店镇、新街镇、昙华乡、桂花镇、湾碧傣族傈僳族乡、铁锁乡、三台乡、三岔河镇。[8] 名称 面积 所辖村委会/居委会 北城居民委员会、映塔居民委员会、金龙居民委员会、里长堡村、三槐村、范湾村、泗溪村、金家地村、厂房村、李湾村、平山村、黄海屯村、龙林村、仓街村、将军村、陆林村、钟秀村、胡屯村、殷莲村、妙峰村、涧水村、七街村、席坝村、凉桥村、白鹤村、锁北村、马屯村 石羊村、拉乍么村、永丰村、郭家村、清河村、白石谷村、柳树村、力武村、大中村、岔河村、土枧槽村、坟箐村、杨家箐村、叭腊村 六苴村、波西村、簸箕村、石房村、红光村、者纳么村、外期地村、双河村 龙街村、石关村、五福村、仓屯村、大龙箐村、外可奈村、鼠街村、塔底村 赵家店村、他利颇村、麻街村、茅稗田村、北新街村、团塘村江头村、黄羊岭村、平地村、小红山村、黑什里村、打苴基村 新街村、碧么村、大桥村、小古衙村、夏家坝村、团山村、斑竹箐村、芦川村、大古衙村 昙华村、赤石岩村、小兴厂村、菜西拉村、麻秸房村、子米地村、海古簸村 桂花村、大村、乌龙口村、树皮厂村、小河村、大河村、立新村、马茨村、皮左黑村 湾碧村、高坪子村、文宜拉村、白坟坝村、腊务堵村、碧拉乍村、冷山村、茨拉村、倮拉村、新村、纳那村、巴拉村 铁锁村、杞拉么村、永河村、自碑么村、拉巴乍村、七棵树村 三台村、吾普吾么村、必期拉村、过拉地村、黄家湾村、干河村、多底河村、博厚村 三岔河村、背阴地村、荞苴村、白泥田村、格谷村、达么村、新田村、直么村、他的么村 金碧镇 176km2 石羊镇 六苴镇 龙街镇 赵家店镇 新街镇 昙华乡 桂花镇 湾碧傣族傈僳族乡 铁锁乡 三台乡 三岔河镇 407km2 267.9km2 323km2 414km2 216km2 152.4km2 352km2 557km2 230km2 455km2 304km2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4年,大姚县矿产资源有铜、银、铅、铁、金、煤、盐、石棉、石膏、水晶石、高岭土等;铜矿分布较广,矿点48个,金属铜储量75.5万吨,伴生银667.5吨,是滇中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x9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