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试题 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22 03:41: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土地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2.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4.土地退化: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5.土地分级: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6.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 和生态环境的治理。 7.

二、填空题

1. 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平原、丘陵、 山地、 高原 和 盆地等五大类。

2. 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类型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方式 。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评价指标是评价因子性质的量化表示。评价指标体系则是中选因子的指标分级体系。它反映每个评价因子在数量上的变化与评价对象质量差异的对应关系。由于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必须聘请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完成。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每个因子的指标分级都要力求有科学依据,避免采用等差级数机械处理的方法; (2)各因子间划分的等级数目不强求一致;

(3)特别注意反映出评价因子的最佳评价条件和临界条件;

(4)某些定性指标如土壤侵蚀程度,自然灾害,排水条件等,要寻找较好的量化方法。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于土地治理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因此,在土地治理中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

(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宣地进行土地治理。土地治理是在特定的土地开发利用区域内进行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条件、开发历史、土地利用方式等也不尽相同。

(三)综合措施与主导措施相结合。由于土地的性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综合措施与主导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

(四)改造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人类对土地的开发、保护和管理的过程,就是使土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和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治理土地就是人为地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进行土地治理时,必须将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作为重要目标。 3.简述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1)生产性原则生产性原则。生产性原则即实用性原则。土地资源评价是为生产的实际应用服务的

(2)综台性原则。由于土地是自然综合体,土地类型又是综合了地表环境中所有自然要素的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都是其内部各要素物质与能量特征及其外部形态的综合反映,是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土地评价必须要以综合性原则为基础。

(3)主导因素原则。土地质量一方面受土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及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另一方面,土地各因素之间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下是不相同的,因而不能等量齐观。所以,在土地评价中既要研究各因素的综合影响,更要注意其中对土地质量起主要限制作用的主导因素的突出作用。

(4)针对性原则。土地资源评价必须以一定的土地利用为前提,评定土地资源在某种用途下的生产能力大小或适宜性高低

(5)比较性原则。

(6)相对稳定原则 。尽管土地的自然、社会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土地的经济价值也随之变化,但土地各等级之间的差距是相对的。因此,土地的各质量等级将保持相对稳定性。 4.简述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了中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的步骤

(1)土地资源清查土地资源

①土地数量清查 ②气候清查。 ③土壤清查。 (2)划分农业生态区 (3)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

(4)统计出每个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 (5)确定投入水平

(6)计算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5.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 (1)、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 (2)、综合性土地评价和单项式土地评价、 (3)、定性土地评价和定量土地评价 (4)、现状土地评价和潜在土地评价 (5)、农用土地评价和飞农用土地评价 (6)、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 6、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Ⅰ、自然构成要素包括:气候组成要素、地学组成要素、水文组成要素、植被组成要素、土壤组成要素。 (1)、气候组成要素包括:光照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力资源。 (2)、地学组成要素包括:地质构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表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3)、水文组成要素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4)、植被组成要素包括:植被群落、植被要素特征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

(5)土壤组成要素包括:土壤的基本物质构成、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土壤

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7、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基本原则

(1)生产性原则,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提高其生产潜力; (2)稳定性原则,减少生产风险程度,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3)保护性原则,保证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

(4)可行性原则,具有经济活力,没有经济效益的土地利用时不可能持续的。 (5)可承受性原则,社会可以承受,最后达到生产和生态的高度结合。 以上五个原则同等重要,被称之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支柱。 8、影响土地承载力的因素?

(1)土地承载力的四个要素: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

(2)土地资源的数量 (3)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 (4)投入水平 (5)生活水平 (6)时间尺度

四、论述题

1.试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式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由于土地资源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场所,土地资源保障了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产的基础和条件,土地资源为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提供了本源,因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存在着五种关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模式。 (1)边缘经济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特征是经济发展很少或不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土地资源供给的制约,认为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的供给是无限的,不需要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行特殊的保护,国民经济各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经济原则获取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限制极端模式

该模式的特征是认为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供给是有限的,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计划方式获取土地资源,保护士地资源是第一位的,经济发展是第二位的。 (3)土地资源服从经济模式

该模式的特征是认为土地资源的供给并非无限,但土地资源的供给配置要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保护工作由社会经济各部门或用地单位或个人自行负责。 (4)经济服从土地资源模式

该模式的特征是经济发展应服从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置,要有利于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保护。

(5)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特征是把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保护和经济发展视为相互支持的两个系统,是土地资源一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保护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彼此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和谐体系。

在以上五种关系模式中,第一与第二种关系模式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极端形式,第三和第四种模式则是第一和第二种模式向第五种模式迈进的过渡状态。第五种模式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平衡点,也是由第一种模式向第三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向第四种模式不断发展的方向。显然,第五种模式是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应埠求的目标。

2.耕地保护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意义?

耕地对于稳定粮食生产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保护耕地和増长粮食显得极为重要,国家制定的战略储备粮是;对发生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有效保障手段,这是非常重要的稳定和应对措施。

耕地保护的意义在于;不能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釆取侵占和蚕食现有耕地的面积,保护耕地是国家稳定和确保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产量的别无选择的保障。

粮食主要还是要靠自给,自给自足主要依靠耕地的保护。耕地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耕地资源数量保护、防治土地资源污染的环境保护、维护土地的生产潜力和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的地力保护。 保护耕地的意义是由耕地的重要性所决定的。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耕地;其次,耕地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wu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