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记念刘和珍君》(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

更新时间:2023-04-28 02: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记念刘和珍君》(第1

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

【学习目标】

1.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2 .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学习重点】

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学法指导】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小说集:

历史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背景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3. 解题

《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

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文题中的“记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死难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二是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揭露其虚伪、残酷的本性。提醒人们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烈士鲜血。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试归纳全文总体思路

三.合作探究

思考:

1.给课文每一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并分析归纳局部思路。

2.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归纳概括人物形象)

五.课堂反馈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wg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