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2)
更新时间:2024-01-26 06: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 一 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学习这一章,要了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统一的物质世界;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以及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要明确规律的特点,以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要掌握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重点、难点 1.哲学基本问题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 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5.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新事物和旧事物
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内因和外因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11.量变和质变
12.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3.原因和结果 14.必然性和偶然性 15.可能性和现实性 16.内容和形式 17.本质和现象
1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9.实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 20.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还有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在哲学上,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是辩证地还是形而上学地看世界,无论对唯物主义还是对唯心主义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二元论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在世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又有不同的回答。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尽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这些观点是反科学,是根本错误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探究世界的本原,其基本倾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带有直观的、自发猜测的性质,难以解释世界的本质一元和世界的物质形态多种多样的关系。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原子的个性误认为物质的共性。此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些局限性决定了它必将为更高形态的唯物主义哲学所代替。
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科学地结合起来,同时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被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列宁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先在性,就同把物质说成是意识的产物的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开来。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辩证法,用个别代替一般,将特殊等同于普遍,不能合理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个性中找到了共性,把握了物质的本质特征,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错误,能很好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因为事物只有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才可能存在一个个有差别的事物。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总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二者的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第一,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第二,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处于一定的空间位置。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每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人们用一个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数据测量它的体积,确定它在空间的位置。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是有血有肉的客观的人;主体所使用的工具是客观的物质的工具;实践作用的对象是可感知的客观物质世界;实践的发展过程,虽然有人的意识参与,但却是意识指导下的现实的客观过程;实践的结果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效果。实践的客观性表明它与纯粹的思维活动、精神活动是不同的。只有坚持实践的客观性,才能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它们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人的实践都是在一定意识、目的指导下的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总是在
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尽管实践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但这种个体活动却总是与社会中的其他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才能既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又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实践观区别开来。
实践的三个特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客观性的活动受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支配,还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反过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和实现,依赖于人们客观性的活动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物质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
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的目的不是直接改造世界,而是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大。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实践形式外,还有其他一些实践形式,如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等等。正是各种各样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仅仅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陷入唯心主义,主要就是由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 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在生产劳动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还从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其他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由于劳动改变了古猿的身体结构,创造了人的手和脑,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形成了社会关系,这样就形成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一切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们吃、穿、住、用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的持续进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广大劳动群众持续进行的生产实践不仅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科学实验的进行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医疗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等对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4.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认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不要只看到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联系,而忽视其他部分、其他方面的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5.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人们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从事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往往是因为只看到直接联系,忽视了间接联系。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所谓过程,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具体历史过程无论多么长久,它总是有始有终的,是有限的。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永世长存的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也不能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是否具有新特点,以及它的力量是否强大,它发展得是否完善。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而它主张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因而它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且有性质的根本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因而它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因而它用静止不变
的观点看世界,只见事物的现在,不见其过去和未来;只见一个个孤立的片段,不见总过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它主张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因而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方面,坚持一点论。
第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什么是哲学上的矛盾?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及辨证关系 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例如,福与祸、安与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才能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才能相互转化。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成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问题,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矛盾双方各自从对方吸收和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无论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即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防止片面地看问题。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这一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论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意义
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及意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在实践中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的存在本身。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属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
量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量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一方面,质是量的基础,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也制约着质。这种质和量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充分体现在“度”中。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就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和最低界限。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是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因为:首先,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变的彼此较量。两种相反力量的此消彼长,不仅是质变的基础,而且决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在新质的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都是错误的。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及意义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对于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及意义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是,并不是所有时间先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都是因果联系,所以,因果联系是时间上先后相继的、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过来也是一样。
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并引起原因的变化。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类型是: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及意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使发展的过程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的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取得预期的效果。
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及意义
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决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离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不可能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可能性不能离开现实性,它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四)内容和形式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 聪明的考生
【主题】联系 内容 形式 【内容】
据说,古代京城画院有一次考画师,用“深山藏古寺”一句诗作题。考生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画深山里林木环抱一座寺庙;有的画出寺庙的一个角落;有的画林木上空高高飘着一幅幡。唯独有一位考生,在他的画面上,山峦起伏,林深树密,就是没有寺庙,只在山间小道上画了一个和尚挑水上山。这幅画得到一致称赞。 为什么这幅画受到好评呢?
因为“深山藏古寺”一句的关键是“藏”,其它的画都把寺暴露出来,因而就显得不那么高明了。而这幅画不同,在画面上真正把寺藏了起来,然后通过那个挑水的和尚来说明问题,这就反映了考生画技之高超了。
还有一次考“踏花归去马蹄香”诗句,这句诗要求把“香”表现出来,怎么画呢?考生们确实费了不少脑筋,然而,终于有一个考生画了出来。他的画面上什么花也没有,只有几只蝴蝶和蜜蜂在马蹄周围飞舞。通过这些蜂蝶自然使人联想到“香”来。
好的内容还必须要有好的形式去反映,我们绝不要轻视形式的作用。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过程。
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体,都具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事物的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叫真相;有些现象与本质不一致,叫假象。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所以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因而就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
其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因为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只有通过分析现象才能达到对本质的认识。认识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大量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揭示出决定事物现象的本质。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庖丁解牛的故事
(一)规律和自然规律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是指规律是一种内在的、非表面现象的联系,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是一种稳定的联系,它与变动不居的现象不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一定重复出现。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不是认识、是不是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我国战国时代的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舜”。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是客观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为理性的自然立法”。再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再比如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
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第二,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有的规律在某一特定范围和领域起作用。如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反映的是在宏观低速运动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有的规律在一切领域都起作用。如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所有领域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自然过程是无意识的、盲目的、不自觉的。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它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人类社会则不然。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的某种神秘的东西,而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但是,如果过分夸大社会生活中人的意识作用,把社会意识说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也是十分错误的。
但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第一,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社会历史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一种社会力量在形成这种“合力”时都起了作用,但历史发展又不以任何一种社会力量为转移。
第二,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决定人们的思想动机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的生产方式不同,人们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动机;在同一社会中,人们在生产方式特别是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思想动机又各不相同。
第三,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下进行的。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和发展,产生了人的意识。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生命物质反映形式的前提和基础。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应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等等。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随着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大脑,于是出现了动物心理。猿类的大脑已相当发达,动物心理发展到了最高阶段。这是意识的萌芽。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距今约1500万年以前,类人猿开始到地面生活,经过很长的时间,由使用天然工具逐步发展到制造工具,它们的活动就变成了人类的劳动。劳动又使人们获取的食物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脑日趋完善,从而使意识的产生具备了物质基础。
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流动,劳动者之间经常需要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如原始人集体狩猎,就需要协调行动,而捕获猎物之后,又需要协商分配。这时人类已达到了彼此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语言随之产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概括和抽象,不能形成概念,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 总之,社会性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离开人类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2.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主要在于它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揭示了意识的产生是经过人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人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就是意识。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外部客观世界相接触,感觉器官把事物、现象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制作,才能产生意识。
意识的主观性:首先,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其次,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是受他们的主观状态影响的。由于人们的经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情感、兴趣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识。最后,人的意识不仅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 意识的客观性是指:首先,尽管意识是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其次,意识的感性形式、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尽管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都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再次,个体意识具有差异性,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最后,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但这种创造是把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观念和表象中加以改造而形成的,它仍然来源于客观世界。 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同时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时,总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确定一定的目的,制订详细或粗略的计划。目的是人们行动之前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要达到的结果。计划是目的的具体化,是实现目的的具体方案。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不断创造的过程。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根据主体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的。人的意识不仅能够通过感觉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状,而且能够以此为基础,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人体是一个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意识活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意识(特别是其中的情感)又能对人体的生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心胸开朗、情绪乐观有益于身体健康,心胸狭窄,心情郁闷有害于身体健康。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反映客观世界,根据需要和可能形成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目的的支配下,通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人的目的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由于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列宁说:“外部的世界自然界的规律是人有目的的活动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正确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如果不顾规律,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例如,“揠苗助长”的寓言就说明了这个道理。1958年我国的“大跃进”,就是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顾客观规律,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等错误口号,结果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会自动反映到人脑中来,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认识规律。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任何一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不是轻而易举取得成功的,都是科学家艰苦的研究和实践才获得的。
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大跃进”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永远铭记。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正在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2)01-26
教育孩子十大经典案例03-23
Wi-Fi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06-01
《英美文学选读》复习指导06-05
2013-2018年山东春季高考数学试题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汇总08-25
口耳目说课稿511-05
药理学习题--传出神经系统药药理概论12-19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习报告 - 图文04-0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马克思主义
- 概论
- 本质
- 规律
- 原理
- 认识
- 及其
- 基本
- 第二章
- 03709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价试点评分标准
- 数字视频图像处理与通信实验指导书(2013)
- 融资租赁试题及答案
- 补习班宣传单(新)
- 频率计实验报告 - 2010011014
- 2012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模拟试题(二)(1)
- 常熟星城小学考级题目《海底两万里》
-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2016-2017下试卷A答案
- 东大15年12月考试《管理学原理B》考核作业答案
- 施工现场物业化管理方案
- 大学英语(上)模拟试卷一
- 西南大学《新税制》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 领导科学模拟题
-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汇报课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弹力 力的测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 通信原理期末复习题答案复习资料
- 在烈日和暴雨下预习案
- 机械设计练习题(2)
- 百科知识竞赛自然科学类试题
- 2015年泰安市市直高中指标生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