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林

更新时间:2023-10-10 20: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李桂林

李桂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警备二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政治部主任,东北独立五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五十军一四九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基本建设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后勤学院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解放军少将

(1913—1981)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五军三师政治部文印科科长,红二十九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2、民国时期陆军中将

李桂林 (1874-?)字馨山,辽宁海城人。少时弃学从军。曾任巡防马队管带。民国后,历任奉军陆军第二十七师五十四旅一O八团教练官、警备队第一营营长等。旋充第一师第一旅二团团长,黑龙江陆军第四混成旅步兵第二团团长。1921年以少将军衔晋升暂编吉林陆军第七混成旅旅长,兼哈绥副司令。1924年任东三省陆军步兵第二十六旅旅长。第二次直奉战时因力抗马厂直军一路,掩护全军撤退被俘。直军优待遣归后,1925年,调任东北陆军第二十六旅旅长,兼哈绥副司令。1927年,授陆军中将衔,率部转战晋北。1930年任吉长镇守使,兼东北陆军步兵第八旅旅长、吉长警备副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熙洽等拉拢下附逆,任伪满东省铁路警务处处长。 3、教授、主任医师 人物简介

李桂林,男,52岁,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河北北方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内科学教授、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现担任河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3年,有较强的医、教、研工作能力,熟知呼吸内科领域科研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在《中华内科杂志》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作2部,曾获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主要成就

2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掌握内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精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技术,曾用纤维支气管镜为7位病人取出了几十年未能确诊,给病人带来多年病痛的支气管内异物和结石。对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呼吸衰竭、ARDS、难治性肺炎、感染性休克、重症支气管哮喘、大咯血、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癌等危重、疑难病症有较强的诊治处理能力,在河北省呼吸内科领域有较高的声誉,曾被评为张家口市优秀医生、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 个人荣誉

2003年防治SARS以来,被任命为河北省防治“非典”医疗专家组成员、省委、省政府赴张家口防治“非典”督查组专家、张家口市防治“非典”医疗专家组首席专家,被省政府表彰为防治“非典”优秀医务工作者,被省卫生厅表彰为省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被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授予个人二等功。 4、悬崖小学支教教师

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

桥乡二坪村教师。

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细说李桂林 他人眼中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个人简介

李桂林、陆建芬 (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男,42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代课教师。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这对夫妻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5、鄂托克前旗科技特派员 人物简介

李桂林同志是鄂托克前旗科技特派员,他在农牧业技术推广

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

岗位上已经干了23个年头。从2004年起,他连续五年被选派为鄂尔多斯市市级科技特派员。他既是一名农牧业、农村牧区能源技术的忠实推广者、农牧民群众的贴心人,又是这条战线上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创新者,他参与或直接设计建设的多项农村能源新技术、新模式已在鄂托克前旗大地上开花结果。他夜以继日、不问寒暑在农牧业、农村牧区能源生产建设第一线上,带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农牧业、农村牧区能源推广队伍。他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干,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主要事迹

今年上半年李桂林亲自编写资料对全旗参与项目实施的人员、项目技术员、项目村支书、村长进行了项目培训。通过广播、电视、科普活动、宣传材料和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在项目镇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项目宣传、培训,其中发放宣传材料、栽培技术资料 35000多份。使项目区农牧民对项目的补贴标准、补贴品种、补贴数量等相关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了每户至少1份技术明白纸,至少1名技术明白人。在建池前和播种前对30个项目村嘎查农牧民进行了专题培训,共办培训班65期50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

在培训的形式上结合项目任务的落实,围绕五大作物五核心技术和玉米青贮技术进行培训。采取技术人员技术指导直接到田,技术培训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四直接”推广模式。

一是改变办班的形式,由原来的集中办大班的形式转为村户办小班,直接面对农牧民,真正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避免了农牧业新技术在培训的过程中打折扣;二是改变培训对象,将培训对象的主体由乡镇干部和管理部门的人员,转变为具体的农牧民,

针对技术实施的直接主体;三是改变培训方式,由“填鸭式”,改为与农民面对面问答互动和现场指导的形式;四是改变普遍培训农牧民为重点培训示范户。

在全旗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组织实施了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和测土施肥项目。从3月25日开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培训,至4月15日开始发放玉米良种,配套推广了自治区种植业五项核心技术中《玉米大小垄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在4个项目乡镇共建立300亩以上连片的展示区4个,总面积10000亩,建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点7个,试验面积30亩。示范不同区域

对年龄小的孩子李桂林要背着前行

专用青贮玉米品种4个,对照品种2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8个,对照品种2个;推广玉米大小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青贮玉米氮肥后移技术、数量试验,玉米配方肥施用试验、氮肥调控试验、地膜覆盖等多项试验。各项试验示范进展顺利,同时,在苗期、生长中期组织农户代表现场参观8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扩大了良种推广补贴成果。 主要成绩

农村牧区新能源技术试验示范和六大模式推广。理论是基础,创新则是生命,沼气也一样。2007年12月在旗里实施的自治区科技厅、农牧业厅“农村牧区清洁能源利用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2008年,在自治区、市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按照自治区实施方案,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带领技术人员潜心研究,刻苦攻关,积极推广沼气建设新模式。继续研究示范新池型。2008年联合市扶贫办包村项目开始引进清华大学专利技术,在城川镇的巴音什边嘎查开展玻璃钢沼气池试验,目前进展良好,计划在年内推广300户。结合沼气国债项目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在已建成或开工建设了1187户新模式和新池型。其中,“农牧六配套”556户,“三池一体”202户,“自动出料压力自调型”111户,“多池连体”52户,“四位一体”310户。改进了适合8—12立方米池型的可调节式曲率半径尺,实现了建池标准化。并且为每处沼气池都建设了固定式抽渣管、储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vs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