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及51号文件题库

更新时间:2023-06-08 18: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库

(仅供参考)

一、 选择题

1. 民族传统习俗主要表现在生产节庆、( C )以及禁忌等

方面。

①衣食住行 ②婚丧嫁娶 ③人生礼仪 ④体育娱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2.( A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既反映了民族物质文

化,也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文化。

A 风俗习惯 B 民族传统 C 民族文化 D 民族习惯

3.各民族传统习俗的共同点( C )。

①群体性 ②地域性 ③相对稳定性 ④变迁性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4.禁止各族师生在学校穿戴反映宗教信仰的服饰和标志,是

坚持( D )原则的体现。

A 教育与宗教信仰相分离 B 服饰与宗教信仰相分离

C 服饰与宗教相分离 D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5.( C )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实体,有自己

的理论体系。

A 民族习惯 B 民族传统习俗 C 宗教 D 宗教信仰

6. 花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服饰,是维吾尔族文化的

一种外在表现。下列是维吾尔服饰的是( D )。

A 罩袍 B 吉里巴甫 C 面纱 D 爱艾的莱斯绸连衣裙

7. 学校是传授科学知识、人类文明的场所,是传播现代又

化的阵地和高地,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要求人才

的地方。那么在学校师生应该穿着( C )。

A 民族服饰 B 宗教服饰 C 工装或校服 D 流行服饰

8. 各民族的传统习俗都是在特定的( D )下产生的,都

必然会烙上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迹。

①自然环境 ②生产方式 ③生活方式 ④传统习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9.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现代文化,是以现代化

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的文化,应当是( D ),不是封闭、

落后、保守,而是包容、开拓、创新,这样社会才能有进步,

伴随社会进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进一步得到传承创

新”。

①建设型 ②进步型 ③文明型 ④与国际接轨型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全社会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

坚持“( A )”。

①反暴力 ②讲法制 ③讲秩序 ④反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1.季羡林曾说:“在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历史悠久的

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和希腊罗马文化体

系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

( A )”。

A 新疆地区 B 西安 C 西藏 D 北京

12.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既反映了民族物质

文化,如各具特色的饮食、服饰、建筑等,也体现了民族的

精神文化,如民族节日、婚丧嫁娶、人生礼仪、娱乐、禁忌

等习俗,都蕴涵着本民族的思想情感、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

对此,体现出民族传统习俗的哪一个共同点( C )。

A 变迁性 B 稳定性 C 文化性 D 群体性

13.什么是宗教服饰( B )。

A 是指少数民族穿的服装

B 是指宗教神职人员及其信徒从事宗教活动、表达宗教情感

时所穿戴的服装和饰物的总称

C 带有图腾等有宗教色彩的服饰

D 爱艾的莱斯绸服饰

14.什么是民族服饰( C )。

A 是指色彩亮丽带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B 是指宗教神职人员及其信徒从事宗教活动、表达宗教情感

时所穿戴的服装和饰物的总称。

C 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为适应自然地理环

境、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为大多数民族成员所接受的服饰。

15.宗教信仰属于意识形态,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思想认识问

题;风俗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和( B )

A 宗教模式 B 生活模式 C 民族模式 D 人为模式

16.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虽将教义教规与信教群众的

衣食住行、文化节庆、婚嫁丧娶等风俗习惯相融合,但

( A )与宗教礼仪仍然有所不同。

A 风俗习惯 B 社交礼仪 C 民族文化

17.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 C )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教分

离原则在国民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A 《宪法》 B 《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法》

18.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向学校渗透的根本目的,是( A )。

A 是欲与我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争夺教育阵地、争

夺青少年、争夺下一代、争夺未来

B 是宗教之间的交流

C 是向学校宣传宗教经文教义

19.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体现了中国( B )

A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B 各民族一律平等 C 团结、互助

20.各民族的传统习俗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 A )、

生活方式下产生的,都必然会烙上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迹。

A 生产方式 B 风俗习惯 C 宗教信仰 D 生活习惯

21.各民族传统习俗的共同点有( D )

①群体性 ②地域性 ③相对稳定性 ④变迁性 ⑤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2.生活方式一般包括( D )

①衣食住行、劳动工作

②休息娱乐、社会交往、接人待物

③价值观、道德观、消费观、审美观

④与上述观念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和生话习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他特点是( A )

A 样式繁多、色彩亮丽,民族特色鲜明

B 简洁、朴素、美观

C 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D 颜色素净,多青、蓝色或藏青色布制成

24.中华意识的定义( D )

A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

B 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观念。

C 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D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个成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问交流

中逐渐熔铸和孕育形成的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认同。

25.传统文化包括( D )

①传统文艺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思想 ④传统习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6.坚持以现代文化引领社会生活的标准有( A )

①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公平和进步

③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7.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特点( A )

A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形成的,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外在

的行为方式。

B 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方式。

C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D 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

28.季羡林先生曾说:在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历史悠

久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和希腊罗马文

化体系,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

( D )

A 伊犁地区 B 吐鲁番地区 C 喀什地区 D 新疆地区

29.三股势力不包括( A )

A 法轮功邪教 B 宗教极端势力

C 民族分裂势力 D 国际恐怖势力

30.党和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不包含( D )

A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B 保特民族风俗习惯

C 改革民族风俗习惯 D 拒绝接受现代文化

31.如何坚持以现代文化引领社会生活呢?( D )

①必须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

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

②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

精神

③必须在全社会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法治

精神

④必须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2.宗教团体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培训班和其它培训班,应当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行政部门( C )。

A 认可 B 备案 C 批准 D 登记

33.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

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新疆()

和平解放,()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 )

A 1949年、1955年 B 1950年、1955年

C 1949年、1949年 D 1955年、1955年

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

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 C ),是中国面积最大

的省级行政区。

A 四分之一 B 五分之一 C 六分之一 D 七分之一

35.新疆共有( D )自治州。

A 7个 B 4个 C 6个 D 5个

36. 唐代诗人岑参、骆宾王、洪亮吉等撰写的雄浑的大漠 、

壮丽的山川、奇特的气象、悲壮的征战奇观等奇妙绝伦的诗

篇,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 A )。

A 边塞诗 B 豪放派 C 边疆派 D 新疆派

37.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新疆和平解放暨人民

解放军进军新疆6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民族自治

区成立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和全国各地大力支

持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使新疆一穷

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新疆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从政治学知识角度看,上述材

料表明( C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

共同繁荣

②我国各民族在事实上是平等的

③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8.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喀喇汗王朝、察合台

汗国和叶尔羌汗国三个时期,至明末,先后有维吾尔、( B )、

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6个民族信仰,成

为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随着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

族穆斯林的迁入,目前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已达10个。

A 蒙古 B 哈萨克 C 锡伯 D 汉

39.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特殊部队

是指( C )。

A 新疆民兵 B 新疆预备役 C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40.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先后从湖南、湖北、山东、江苏、

( C )、天津、上海等兄弟省市组织动员大批各行各业新

疆急需的人才来疆工作,其中包括各级干部、复转军人、青

壮年支边者、各类学校分配来疆的学生以及自愿献身边疆建

设事业的各类人员,总数达百万之众。

A 北京 B 河南 C 广东

41.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观”教育指:国家观、历史观、

民族观、( B )、文化观;“四个高度认同”指:对祖国、

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A 世界观 B 宗教观 C 人生观

42.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民族矛盾日益突出,而我国民

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致力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保持这一良好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下列属于我国民族政策的是

( D )

①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③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④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3.《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2010至2020

年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2010年10月发布。规划提出,

到2020年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将全面普及双语教育,

有260多万名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受益。实施双语教育有利于

( C )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异

③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民族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4.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证是( C )

A 爱国主义 B 弘扬中华文化 C民族团结 D大力发展

经济

二、填空题

1、 中华名族意识 是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纽带。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爱国主义 。

3、 国家利益意识 是国家意识的核心。

4、“双语”教育是指少数民族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5、民族区域自治就是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民族区域自

治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事务。

6、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 民族分裂主义、

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7、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

作的根本前提和 保证

8、在新疆,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切都无从谈起,

这是我们从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总结出来的

一条基本经验。

9、维护新疆稳定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

10、 国家意识 是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和高度认同的

情感。

11、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 古丝绸之路 的重

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 亚欧大陆桥 的必经之地,战

略位臵十分重要。

12、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 47个民

族,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

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 平等、 团结 、 互助 、 进步 、的新型民族关系。

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

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

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

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3、为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2005年9月30日,中央代

表团团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代表

中央人民政府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赠送由胡锦涛总书记亲

笔题写鼎名的 民族团结宝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代表新疆人民向中央代表

团回赠了极具新疆特色的大幅挂毯 新疆天池风光 。

14、2005年3月,民族分裂份子 热比亚 保外就医去了国

外。她一出境就和“三股势力”的头面人物,包括暴力恐怖

犯罪的骨干分子在一起密谋如何破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

立50年大庆的活动等。

15、对有损师德师风、未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在师生中散布

不良思想、言行和情绪且屡教不改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

16、坚决贯彻执行地区“二十一条禁令” ,师生不得信教,更不能参加总结活动。禁止校内出现有宗教色彩的一切标志物,禁止师生穿戴任何具有宗教色彩的服饰,禁止师生购买、阅读、传播非法出版物、非法音像制品,禁止利用互联网、手机、存储介质传播宗教思想和非法、反动内容。凡违反以上内容,一经发现,对教职工处以党纪、政纪处分或进行组织处理,对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开除公职;对学生要进行教育转化。

17、严禁任何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干涉和妨碍学校的义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严禁宗教人士向青少年学生传授宗教知识,或指示他们参与宗教活动。

18、对违反政治纪律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参与民族分裂和非

法宗教活动的教师,要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或经屡教不改的要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

三、判断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多于维吾尔族人口。( × )

2、新疆是全国唯一一个区、州、县三级自治单位俱备的自

治地方。( √ )

3、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将旅游分为地文景观、水体

景观等6大类,新疆就集6大类资源于一身。在中国的68

种资源类型中,新疆占56种,居全国之首。( √ )

4、 克孜尔千佛洞和库木吐拉千佛洞与敦煌、云岗、龙门并

称我国四大石窟。( √ )

5、 新疆学校的校舍条件一直是“冬天风透墙,夏天雨穿梁”。

( × )

6.风俗习惯虽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

的。( √ )

7.风俗习惯没有严格规定,只是约定俗成而非约法三章,随

意性较强。( √ )

8. 风俗习惯是指人类社会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社会风俗、礼

仪、习俗等。( √ )

9.新疆许多民族信仰宗教,宗教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没有关

系。( × )

10.当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时代进步潮

流时,就会对这个民族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就会有利于人民

群众的身心健康。( √ )

11. 每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必然要与时代进步相适应、与社会

发展相适应。( √ )

12. 生活方式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形成的,而不仅仅

只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方式。 ( √ )

13.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

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 √ )

14. 各民族都必须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必须保持或

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 ( × )

15. 党和国家不仅制定了民族风俗习惯政策,而且采取各种

措施来保证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贯彻落实。 ( √ )

16. 面纱、罩袍是少数民族传统服饰。( × )

17. 学校不应禁止师生穿戴反映宗教信仰、标志的服饰。

( × )

18.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

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 )

19.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体现了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汉族要尊重少数民

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要尊重汉族的风俗习惯,各少数民

族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 √ )

20. 在“两会”期间,各民族代表身着本民族服饰参政议政,

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所以

师生在校园能穿民族服饰。( × )

21. 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就是不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

文明相协调的生活方式。( √ )

22. 每个民族的传统习俗不需要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与社

会发展相适应的。( × )

23.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要由各民族群众在社

会发展过程中在觉悟提高的基础上自觉地进行。( √ )

24.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

内容,也是政教分离原则在国民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 √ )

25. 我国是一个世俗国家,我国的教育也是世俗教育。

( √ )

26. 民族服饰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为适应

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为大多数民族成员所

接受的服饰。( √ )

27. 维吾尔族传统服饰样式繁多、色彩亮丽,民族特色鲜明。

( √ )

28. 面纱、罩抱属于阿拉伯人的传统服饰,也是新疆少数民

族的传统服饰。( × )

29. 穿着“吉里巴甫”服则完全是宗教极端主义的外在表现。( √)

30. 学校允许师生穿戴反映宗教信仰、标志的服饰。( ×)

31.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称、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

32. 通常我们所说的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指导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 √)

33. 当前,我们要把培育各族人民的现代观念作为实现新疆两大历史任务的重要途径。( √)

34. 生活方式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形成的,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方式。( √)

35. 组织、引导、支持、允许、纵容未成年人信教、参加宗教活动,是违法违规的。( √ )

36. 共产党员不可以信教。( √ )

37. 共青团员能信教。( × )

38. 教师和学生不准信教。( √ )

39. 法律意识是指人民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只是和心理态度的总称。( √ )

40.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施行。( √ )

42. 按照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屠宰、加工、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饮食、副食品、食品。清真饮食、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简称为"清真三食"。( √ )

43. 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的,应在指定地点埋葬。对自愿实行丧葬改革的,他人不得干涉。( √ )

44. 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身份确定。( √ )

45. 《公务员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

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 )

46. 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与一般行政机关没什么两样;人民警察是国家公务人员,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公务员完全相同。因此,对公安机关在预防、制止和打击危害社会治安方面不必有特殊要求。( × )

47. 任何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 )

4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能决定“抓人”、“罚款”。( × )

49.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终目标是从根本上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维护社会稳定。( √ )

四、简答题

1.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教分离原则在国民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1)学校与宗教场所相分离。学校属于社会公共活动场所,不是某一宗教或教派的活动场所,学校不得设立宗教教堂和其他宗教设施,宗教界也不得在学校设臵宗教场所。

(2)教师与宗教信徒相分离。教师必须履行教师法规定的职责,既不能担任宗教职务,也不能利用教师的身份,在学校给学生讲授宗教教义。

(3)学校教材与宗教经典、宗教宣传品相分离。

(4)学生和宗教信徒相分离。宗教信徒同普通公民一样享有受教育权利,但他在世俗学校学习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定,接受学校的各项教育。

(5)学校教育活动和宗教活动相分离。学校和教师必须按照《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组织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带领或诱导学生从事诸如礼拜、祈祷、封斋等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

2. 党和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什么?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体现了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保特民族风俗习惯。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都必然有其历史局限性,既有优良健康的,也有陈腐落后的。

改革民族风俗习惯。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中,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有与之不相适应的方面。

3. 如何坚持以现代文化引领社会生活呢?

必须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 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创造性吸收和融合世界文化成果,并不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必须在全社会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祖国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4.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就是不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做到哪些要求?

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要大力培育现代观念。要自觉抵制陈腐落后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侵蚀。

5.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义。

(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

(1)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的精神,巩固和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任何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损害民族情感,破坏民族之间的团结,任何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应当被禁止。

6.如何坚持以现代文化引领社会生活呢?

(1)必须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导各民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增进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最

大限度地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组成共同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2)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创造性吸收和融合世界文化成果,并不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3)必须在全社会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祖国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真理、反对迷信、拒绝愚昧的良好氛围,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浩久安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7.党和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包含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2)保特民族风俗习惯。

(3)改革民族风俗习惯。

8.各民族传统习俗的共同点?

(1)是群体性

(2)是地域性

(3)是相对稳定性

(4)是变迁性

(5)是文化性。

9.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与宗教场所相分离。

(2)教师与宗教信徒相分离。

(3)学校教材与宗教经典、宗教宣传品相分离。

(4)学生和宗教信徒相分离。

(5)学校教育活动和宗教活动相分离。

10.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教分离原则在国民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与宗教场所相分离。

(2)教师与宗教信徒相分离。

(3)学校教材与宗教经典、宗教宣传品相分离。

(4)学生和宗教信徒相分离。

(5)学校教育活动和宗教活动相分离。

11.学生穿校服有什么作用?

学生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利于消除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12.党和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保特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

13.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就是不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生活方式。在新疆,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就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坚持真理、拒绝愚昧。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做到哪些? ①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②要大力培育现代观念。

③要自觉抵制陈腐落后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侵蚀。

总之,面对传统习俗,我们要更新观念,革故鼎新,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要辩证的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做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传播者,做新疆精神的实践者、推进者。

14、学校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学校要强化教学管理,建立教师授课情况审查制度,严肃课堂政治纪律,把教育作为“树魂立根”工程来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将德育融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好学校民族团结、德育课程的衔接工作,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不少于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确保课时、师资、内容“三落实”。在课程设臵上,分学段、分年级进行分类施教:从小学起,就要进行无神论思想和爱国主义教

育,并将其作为小学德育课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要坚持把“五观”、“四个认同”纳入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高中阶段,要把“新疆三史”作为政治课的的重点内容之一。

15、什么是“三清楚一掌握”?

即清楚其基本情况,清楚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清楚其校内外活动情况,掌握其影响校内外稳定的因素和社会关系。

16、什么是“四个统一”制度?

教职工统一着工装、党员统一佩戴党徽、学生统一着校服、统一佩戴红领巾(团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vf1.html

Top